李玫瑾:孩子小時候有這4個特徵,證明情商高,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2020-12-18 欣欣育兒記

從孩子出生開始,便被賦予了最美好的祝福,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有所成就,在接下來的育兒過程中,也是按照這個方向進行培養。

不過當今社會想讓孩子成才,光靠智商是遠遠不夠的,情商在社會的發展中顯得越來越重要,光有智商沒有情商的人也很難在這個社會立足,對此家長應該改變自己的教育思路。

現在的生活條件這麼好,孩子吃的、用的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正常孩子基本上智力不會有太大的差距,但是當孩子進入社會之後,能否吃得開,那就要看一個人的情商了,而從小情商就高的孩子,長大之後也差不了。

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將孩子的人生分為幾大階段,而3-6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而情商高的孩子小時候就會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李玫瑾教授

不過面對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很多家長可能會心生疑惑,公安大學教授為什麼來講育兒,所講的內容可靠嗎?

同樣的問題,曾經在李玫瑾教授的講座上就有人提到過這個問題,而李玫瑾教授的回答值得讓家長們反思:

「犯罪心理問題很多源於人的早期,所以我在犯罪心理研究的過程當中,非常重視研究人早年的一些心理問題,而且,真正要破解人的一些心理問題,你也會發現,它和人的早年的關係密切相關。」

李玫瑾教授經過長期對犯罪心理以及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研究,讓李玫瑾教授總是能夠一針見血地指出孩子問題的真正根源所在。

同時李玫瑾教授所傳達的育兒觀念正是如今父母應該學習的,根據李玫瑾教授的總結:小時候有這4個「特徵」的孩子,證明情商高,長大後多半有出息。如果你家孩子有,那就偷著樂吧!

李玫瑾:孩子小時候有這4個特徵,證明情商高,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1、見面打招呼,講文明懂禮貌

李玫瑾教授曾在講座上坦言:情商高的孩子往往都會有一些明顯的「特徵」,而打招呼,講文明懂禮貌正是其中之一!

如今社會很多孩子經過家長的嬌生慣養,見到老師或者長輩都不會主動問好,親戚來家裡串門也是一聲不吭,就和沒看到一樣,這對於長輩極其不尊重,不僅是沒禮貌的表現,更是情商的表現。

而高情商的孩子,往往都能做到文明、禮貌,即使情緒出現了問題,也能夠合理地控制情緒,突出骨子裡的教養,同時見到親朋好友,都會主動問好,這樣的孩子朋友也不會太少。

2、樂觀向上、努力向上

渾身負能量總是愛抱怨的孩子,遇到問題只會怨天尤人,從不會從自身上找問題,這樣的孩子可以作為情商低的代表,而且這些負能量還會影響孩子前進的步伐,讓孩子的生活沒有希望。

而積極樂觀、努力向上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這主要就是因為他們的情商都不低,因此自家孩子如果愛抱怨,家長一定要及時引導孩子積極向上,努力發現事物美好的一面,同時家長也要做好正能量的傳遞,不要將自身負能量傳遞給孩子。

3、懂得分享

懂得分享也是高情商的表現之一,這類孩子自己有什麼好東西都願意和朋友一起分享,正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類的孩子不僅朋友多,將來到了社會上也十分受歡迎,屬於走到哪裡都討人喜歡的類型。

如果孩子和朋友相處總是佔小便宜,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對孩子進行情商教育,不過分享這件事情不能強迫,家長可以利用小故事的方式來引導孩子。

4、能夠控制情緒、不亂發脾氣

有一些小孩子仗著父母的寵愛,有一點不順心的地方就會亂發脾氣,這無疑是低情商的表現,連情緒都無法控制,那麼情商註定高不了。

高情商的孩子往往能夠用理智戰勝情緒,不會出現這種被情緒所控制的情況,同時對於自身的負面情緒也總是能夠找到合適的方式進行發洩,而這樣的孩子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外面都十分省心。

因此當孩子無法控制情緒時,就需要家長的幫助,最重要的一點是家長不要被孩子的情緒給帶跑偏了,等到孩子冷靜下來之後再告訴孩子這樣做是錯誤的,因為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任何聲音對他來說都是噪音,所以你的話起不到任何作用,而這時大部分家長也會選擇生氣,這樣就會導致「惡性循環」

當然家長平時也要教會孩子如何管理情緒,尤其是在3-6歲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內,如果這段時間沒有做好,讓孩子形成了脾氣暴躁的性格,那麼將會伴隨孩子一生。

對於兒童情緒管理小愛媽建議多給孩子看看《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因為孩子這個時候很多道理都不懂,家長也不知道怎樣描述孩子才能聽懂,這時這種《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能夠起到關鍵的作用,利用孩子能夠理解的故事來教會孩子情緒管理,孩子不反感,無聲無息就讓孩子能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情商和智商,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東西。一個人長大後是否有作為,和其情商與智商的高低分不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戈爾曼曾說:「一個人能否成功,智商僅佔20%,80%靠情商」。環顧四周,不難發現:情商高的人無論說話、做事,都會讓人感覺很舒服,如沐春風;而情商低的人,開口說話就會顯得格格不入。常言道:「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舉止,就能看到他長大後的樣子,甚至決定將來的人生。
  • 李玫瑾:小時候有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不高,你家孩子中幾條
    曾經在一場關於孩子情商的講座中,她提出了一個觀點:現代社會,情商跟智商同等重要,孩子小時候有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肯定不會高。曾經在一場關於孩子情商的講座中,她提出了一個觀點:現代社會,情商跟智商同等重要,孩子小時候有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肯定不會高。李玫瑾:小時候有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不高,你家娃中幾條?
  •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情商不高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個育兒講座,而演講的人正是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李玫瑾教授講孩子的人生分為幾大階段,而3-6歲則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4個「特徵」,家長該管就得管。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經指出: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情商不高,若是發現了,就及時糾正。1、喜歡發脾氣有些孩子平時很喜歡發脾氣,有時候一點點小事情就能讓他們崩潰,甚至自己玩著玩著就生氣了。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媽媽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少關注到小孩子的一些很細微的小行為,但是李玫瑾教授一直堅持認為,孩子在3-6歲的時候,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如果不加以注意,長大後的孩子多半智商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 李玫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家長好好培養
    李玫瑾教授也曾在一次育兒講座上表示:孩子有沒有出息其實小時候就能看出來,而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多半都有出息,所以我認為可信度還是很高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3個特徵,看看你家孩子佔了幾個。特徵二:自我管理能力強自我管理能力也可以說是自制力,這種能力強的孩子做事時更容易進入專注的狀態,不會三心二意,半途而廢,據調查顯示,自我管理能力強的孩子,小時候成績都不會太差,因為他們能夠規劃好學習計劃;長大後工作也不會太差,因為他們不會拖拉,而會專心完成工作上的任務。
  •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小時候有3種表現,長大後多半會有出息
    在我國基本上所有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能夠有所出息 不過也總有很多人質疑,孩子有沒有出息,還要20幾年後次啊能知道,現在教育孩子能說明什麼?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情商高不了,容易吃虧
    家長從李玫瑾身上,學到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一次講座中,他提及了孩子的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長大後情商高不了,容易吃虧,家長需要從情商上培養孩子。「孩子4種表現」,都是哪些表現?毫無疑問地說,孩子的自私行為對成長來說真的很重要,如果孩子過於自私的,家長會特別的擔心,害怕長大之後孩子沒有出息。
  •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成為每個國家、每個家庭、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離開了教育,國民素質和個人素質都無法保證,各個領域和經濟也無法發展。正因如此,現在的很多家長都十分重視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常聽講座的家長對李玫瑾教授應該不會陌生。作為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專家和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經常出席各大育兒節目,向家長們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體會。在家長十分關心的「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的問題上,李玫瑾教授也曾在講座上表達過自己的觀點。
  • 李玫瑾:從小有這4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所以,在這個時期內,如果孩子有這4種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對孩子嚴加管教,否則,孩子長大後的情商不會太高。4個特徵分別是什麼。而如果孩子一旦有這種壞習慣,就代表他內心深處已經覺得這是一種正確的情緒宣洩方式,如果任由他這樣的話,孩子長大步入社會後,將會嘗到許多苦頭。
  • 李玫瑾:高智商的孩子,從小有這3種表現,長大後多半會有出息
    家長們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智商更多,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優秀,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從這句話中我們能看出,智商高的孩子小時候就有徵兆。,關於孩子的智商發育上面,李玫瑾說:高智商的孩子,從小有這3種表現,長大後多半會有出息!
  • 李玫瑾:孩子小時有4種「特徵」,長大後情商不高,家長及時糾正
    心理學家李玫瑾老師在多年對人的心理研究中發現:但凡能當領導的,業務能力不一定強,但情商一定特別高,有人格魅力,會和人相處,人際關係處理的非常好。所以,情商高低對人的影響非常重要。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既聰明又情商高,對孩子情商的培養越來越重視。但李玫瑾老師也說:人的心理表現往往具有滯後性,成年後的情商高低,其實與早年的心理撫養密切相關,而孩子的心理成長具有幾個關鍵期,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 孩子小時候有這4個「表現」,長大後多半情商高,你家娃中幾條?
    現在教育孩子的方法,跟過去有很大的區別,過去只要孩子學習好,成績高,家長就會很開心,但到了現在,社會需要的人才不僅僅是智商高的人,更多的是需要全面的能力,比如交際能力、合作能力、情緒控制能力等等。這些能力被我們稱為「情商」,也可以說,孩子在學習課本知識之外,還需要具備其他優勢,因為一個人的成功,20%靠的是智商,80%卻靠的是情商。俗話說「三歲看老」,孩子小時候有這4個「表現」,長大後多半情商高,你家娃中幾條?
  • 智商高的孩子,6歲前會有這5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每個父母都想自家孩子將來有出息,有成就,但孩子到底能不能有出息,也都是十幾年後的事,誰也說不好,但有句話是這樣說的,「3歲看到老」,意思是從孩子3歲的性格特徵,就知道其長大後會不會有出息,北大教授:高智商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種表現,長大更容易成功。
  • 孩子睡前堅持這3個「好習慣」,不僅情商高,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說到別人家的孩子,很多家長可能都會投來羨慕的眼光,但是一提到自己家孩子,一個個都想得了「自閉症」一樣。這時很多家長都會紛紛吐槽,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就那麼聰明?為什麼別人家孩子情商那麼高?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長大後都有出息?
  • 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這3種特徵
    李玫瑾教授是有關研究教育心理學的專家,最近在網上看到李玫瑾的一段教育視頻,內容是關於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這3種特徵。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這3種特徵。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這3種特徵喜歡埋怨有很多孩子喜歡抱怨,在平時參加集體活動的時候,若是失敗了,就會打開「抱怨模式」,一個勁地抱怨這個沒做好, 那個沒做對,就不知道從自己的身上找毛病,將全部的責任都推卸給別人,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情商都很低。
  • 孩子將來是否有本事,早已命中注定,李玫瑾:這4個特徵很明顯
    正如我們常說的那句話:以小看大,從一個孩子小時候的一些行為就可以判斷他長大之後的情況。還有就是有些時候可以從孩子的童年表現,判斷孩子長大後是否會有出息。無論是誰,都無法逃脫原生家庭的影響。就像有些人,因為受了原生家庭的影響,即使以後沒落了,也會非常自信和有眼光。但是有的人,目光卻十分短淺,沒有見識。
  • 情商高的孩子,從小就有4個特徵,長大後成功的機率更高
    現在的家長都知道,不僅要培養孩子的智商,情商佔的比重也開始逐漸增大。現在誇一個孩子,一般都會說:「這孩子情商真高,長大肯定有出息」。有很多父母認為孩子的情商是自己的性格等影響的,所以孩子的情商也是每個人的特點,想要讓孩子變得高情商會很難。
  • 李玫瑾:孩子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多半情商高,是你家娃嗎
    尤其是和兒時玩伴的相聚,總是讓人驚喜滿滿,曾經被家長說一身「臭毛病」的孩子,往往長大後更有出息! 我研究了心理學多年,才明白很多看似是「臭毛病」的行為,其實是情商高的表現。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曾表示,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的孩子,暗示情商高!看看是你家娃嗎?
  • 這4類孩子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你家娃在其中嗎?
    ,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說過這樣一句話:「這4類孩子看似聰明,但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家長別急著高興。」,長大之後多半沒出息,所以家長不要太過於縱容孩子。基本上沒有什麼朋友,甚至連做生意的時候也沒有人願意與他合作,這樣的孩子哪裡會有出息?
  • 李玫瑾教授直言:吃飯時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作者/小苗編輯/小苗李玫瑾教授平時對於育兒這塊有著非常深厚的理解和經驗,她曾經就在一個節目上直言:吃飯時有這四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但為什麼李玫瑾教授會說&34;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會有這四種表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