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這3種孩子小時候很「聰明」,長大卻沒出息,父母要警惕

2020-11-05 朱文彥

大家肯定都聽說過李玫瑾教授,她一直在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是這方面的教授,除此之外,李玫瑾教授在育兒領域也極為突出,很多家長們無法解決的育兒難題,被李玫瑾教授一句話就解決了。

我曾有幸聽過李玫瑾教授的一次講座,在講座當中有人問李玫瑾教授,怎樣教育孩子才能避免叛逆?李玫瑾教授說了這樣一句話:「教育孩子不能百依百順,很多例子都是父母慣出來的。」

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句話,輕鬆地就解決了父母們教育孩子的大難題,足可以見李玫瑾教授在育兒方面的造詣。

李玫瑾教授還曾說過:「這3種孩子小時候很「聰明」,長大卻沒出息,父母要警惕。」

現在的父母都在乎自己家孩子聰不聰明,而李玫瑾教授這句話正是要點醒一些父母,有三種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卻沒出現,父母們一定要警惕。

1、愛佔小便宜的孩子

相信不少父母都在為自己家孩子佔了別人家孩子便宜而開心,覺得這是一種聰明的表現。

其實你沒有想到的是,這樣的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但是長大之後反而會處處吃虧,這樣一句老話,想必大家都聽說過:「貪小便宜吃大虧」,這是無數前輩們總結出來的經驗。

所以當孩子愛佔小便宜佔小便宜的時候,父母應該及時制止,而不是任由孩子這麼做。

除此之外,父母也要教會孩子分享,分享既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付出,付出就會有回報,一個真正聰明的孩子是懂得分享的,分享不僅能夠換來友誼,更能夠換來別人的善意,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的根本。

2、總是推卸責任

大多數喜歡推卸責任的孩子,總能夠把自己的錯誤推到別人身上去,就比如前段時間朋友跟我說了這樣一個事兒:

有一次他在飯店吃飯,看到孩子不小心把服務員端的紅酒碰灑了,但是孩子就一口咬定是服務員幹的,結果店家沒有要求孩子賠償,孩子的家長還暗自竊喜,偷偷的誇了孩子一句。

或許只有個別家長覺得孩子推卸責任是聰明的,但實際上是愚蠢的,一個喜歡推卸責任的孩子,長大之後多半沒出息,因為他們不能夠承擔自己該承擔的。尤其是男孩子,如果從小就愛這些責任,長大多半沒擔當,幹不了什麼大事,所以,父母務必要警惕。

3、自制能力差的孩子

有很多孩子是這樣的,只要有人在一旁看著他的學習態度就會很認真,並且快速地完成作業。這樣的孩子在父母眼中就是一個聰明的孩子,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

但是李玫瑾教授卻不這麼認為,很多時候孩子會表現得很認真,都是因為家長在身旁,一旦你去忙,沒有人關注他的時候,他就會放飛自我,因為這種孩子極為缺乏自知能力。

相關焦點

  • 李玫瑾:這3種孩子小時候很「聰明」,長大卻沒出息,父母要警惕
    我曾有幸聽過李玫瑾教授的一次講座,李玫瑾教授對於如何避免孩子叛逆,說了這樣一句話:「教育孩子不能百依百順,很多例子都是父母慣出來的。」李玫瑾教授還曾經說過:「這3種孩子小時候很「聰明」,長大卻沒出息,父母要警惕。」
  • 這3類孩子是「假聰明」,小時候招人喜歡長大後卻沒出息,要注意
    在眾多孩子中,這3類孩子都是「假聰明」,小時候招人喜歡,長大後反而沒出息,家長要注意。這種孩子小時候非常招人喜歡,但長大後卻反而沒出息,誰都不是傻子,都是人精,說的是真話還是拍馬屁,但凡有點理智的人都知道。
  • 家有這三種孩子,父母不要得意,小時候看著聰明,長大多數沒出息
    家有這三種孩子,父母不要得意,小時候看著聰明,長大多數沒出息 在生活中有一句俗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就是說一個孩子從三歲的時候就能看出一個孩子長大後什麼樣,七歲的時候就能看出一個孩子老了什麼樣,一個孩子從小的行為習慣就能看出孩子未來的前途,家裡有這三種孩子就要注意了,小時候看著是聰明,長大卻多數沒出息
  • 這3種孩子長大後沒出息,都是「偽聰明」,父母要及時糾正
    文/晚會兒育兒經(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尤其聽見別人誇自己家孩子聰明,那真是打心眼裡高興,可是孩子的聰明也分真假,有些孩子的「假聰明」父母不以為然,覺得孩子精神頭特別足,其實不然,孩子的這些「假聰明」會害了孩子,長大後不但不會有出息,還會為自己的虛偽的聰明付出慘痛代價。
  • 李玫瑾:這3類孩子,看起來很「聰明」,但長大後很容易沒出息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可愛,未來出人頭地。父母愛孩子,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對於孩子的行為家長心中一定要有一桿秤。分清孩子的對錯,及時正確引導孩子。、耍小聰明的行為,他們都感覺是孩子聰明的表現;孩子闖了禍,推卸責任,他們還為孩子懂得「獨善其身」而沾沾自喜。
  • ​這3種孩子小時候很「聰明」,長大後反而最沒出息,父母要警惕
    父母不制止反而大力誇讚的行為無疑是加深孩子的這種意識,等他們長大後,再想改過來就難了。媽媽一聽這話更生氣了,這叫聰明嗎?這叫投機倒把,貪小便宜。小時候這樣,長大後可還了得。3種行為,看似「聰明」,卻是給未來埋禍患1.
  • 李玫瑾教授:孩子小時候符合3個「特徵」,長大後情商令父母堪憂
    李玫瑾教授是我國犯罪心理學的「頂尖人物」,她從多年的實戰經驗中總結出:一個孩子,如果小時候符合這3個「特徵」,那他長大後的情商,可能會令父母擔憂。對於孩子而言,他們有繁重的學業負擔壓在身上,自然少不了抱怨,但作為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擁有一個好的心態,和孩子制定一個長遠的目標,將時間線拉長,這樣孩子更容易看淡此時的壓力和挫折。
  •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小時候有3種表現,長大後多半會有出息
    在我國基本上所有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能夠有所出息、有所成就。 對這種為自己不教育孩子找藉口的父母,李玫瑾教授給出了滿意的回答: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此時孩子出現一些問題家長不盡興管教,那麼孩子12歲之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他聽不進去。3歲的時候你管他,他可能會哭鬧一場,等到15歲後再想管他,他能跳樓、能服藥自殺。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多半是來自3種家庭,父母要警惕
    就為了這句「為了孩子」的話成了許多家庭的一個魔咒,父母因為孩子的事過得不好,卻不知孩子因為這樣的父母承擔了很多原本不該承擔的壓力和痛苦。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很早以前聽過一個故事,有一個父母愛佔小便宜,孩子也跟著學父母的行為,每次去別人家就拿人家的東西,可孩子回家後父母不但阻止,甚至高興。等到孩子長大後因為偷東西被警察抓起來了。這個故事反映了父母有了孩子,不要把壞習慣放到孩子的面前,要注意自己言傳身教,不要斤斤計較,也不要佔小便宜。而且孩子在你的影響下,長大後會成為社會上的敗類。
  • 李玫瑾:這3個方面,孩子小時候越「懂事」,長大後越容易沒出息
    教授,對這一方面進行了更為深入的剖析,並指出:在孩子小的時候有以下3點貌似懂事的特徵,長大之後很容易沒出息。一個自卑的人表現出來的謙畏縮和禮節上的謙讓在表現上有非常大的相似,而孩子恰恰是通過行為來塑造內心的時候,一個常常被家長教育要誇別人行說自己不行的孩子很可能在最後真的就覺得自己不行了。
  • 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這3種特徵
    李玫瑾教授是有關研究教育心理學的專家,最近在網上看到李玫瑾的一段教育視頻,內容是關於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這3種特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人見人愛很聰明,少數孩子因為父母負面的情緒影響,變得膽小、自卑、內向甚至是脾氣暴躁。
  • 李玫瑾:長大後沒出息的娃,吃飯時多數有這3種表現,要及時糾正
    特別是孩子,從他們在餐桌上的表現,其實家長就能夠窺見孩子以後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聽起來似乎有些故弄玄虛,但事實確實如此。 我國非常有名的青少年犯罪專家李玫瑾教授發現犯罪心理和他們原生家庭有著很大的關係,所以最近幾年也開始在育兒領域有所建樹。
  • 這三種孩子,小時候看著機靈,長大卻往往沒出息,希望你家的不是
    導讀:這三種孩子,小時候看著機靈,長大卻往往沒出息,希望你家的不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三種孩子,小時候看著機靈,長大卻往往沒出息,希望你家的不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長大後沒出息的娃,吃飯時多數有這3種表現,要及時糾正!
    特別是孩子,從他們在餐桌上的表現,其實家長就能夠窺見孩子以後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聽起來似乎有些故弄玄虛,但事實確實如此。 我國非常有名的青少年犯罪專家李玫瑾教授發現犯罪心理和他們原生家庭有著很大的關係,所以最近幾年也開始在育兒領域有所建樹。
  •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家長別瞎高興
    李玫瑾教授曾經在一檔節目中直言:家裡只要有孩子的,千萬不能對他百依百順,逆子都是被家長寵出來的,這句話真的是令我記憶猶新,給我很大的啟發,教育孩子我們不要過度寵溺,而是幫助引導孩子健康成長。>:「你爸你媽這輩子就這樣了,你可要好好學習,這樣才能有出息」,同時也將自己的期望都託付孩子身上,其實這很好理解,畢竟,每個父母都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 清華校長:這類孩子感覺聰明,其實沒出息,父母要了解
    面對小於的事情,父母也特別無奈,上學的時候成績明明那麼出色,為什麼卻遲遲融入不到社會中呢?事實上,小於的事情並不是單獨的案例,社會中有許多這樣的孩子,而清華校長之前也在會上說過:這幾類孩子感覺上特別聰明,實際很難有出息,父母要了解。
  • 孩子有這3種行為,看似「精明」實則「沒出息」,家長要及時糾正
    孩子從小就寄託了父母們對他們的期望,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能十分聰明並十分有出息。而孩子小時候的有些行為也會讓大人們覺得他很聰明,甚至一直拿在嘴邊誇孩子。但是當孩子長大後,父母們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沒有出息時,就會拿孩子以前的優秀來刺激孩子,總是會對孩子說:「你以前多聰明,現在怎麼變成了這樣?」。其實父母們在面對這類孩子時一定不能怪他們,因為父母們自己本身也犯了很大的錯。
  • 這3類小孩看著聰明,其實長大後大多都沒出息,父母可別瞎高興
    前幾天去朋友家玩,剛好有很多小孩來找朋友的孩子一起玩,之後這幾個小孩就一起出去吃飯了。等到他們出門之後,朋友跟我說,這些孩子其實在外面混的都不錯,但是其中有一個小孩名字叫嘉嘉,小的時候特別聰明,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但是長大之後反而是一幫孩子之中混的最差的,說主要就是精過頭了,在外面人緣不好。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父母就偷著樂吧
    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父母就偷著樂吧專門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李玫瑾教授,經常在節目訪談中說出自己對育兒的看法和理解,作為一個心理領域的專家,李玫瑾教授的話具有一定的參考性,對父母養育孩子也有所幫助。
  • 李玫瑾:父母越捨得給孩子「投資」這3個方面,孩子長大越有出息
    就算家裡再窮,父母也要捨得給孩子「投資」這3個方面。01捨得花時間陪伴孩子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有父母陪伴長大的孩子,才會有充足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這將會給他的性格培養奠定基礎,也為將來的人生奠定基調。0~3歲的時候,父母邊工作邊照顧孩子雖然很累,但也要捨得花時間做好孩子的情感撫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