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校長:這類孩子感覺聰明,其實沒出息,父母要了解

2020-12-16 Nini奶爸育兒記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出人頭地,當人中龍鳳,但現實卻很少有孩子能滿足父母的心目中的要求。

因此,家長們經常會拿別人家的孩子跟自己家的孩子進行對比,說別人的多麼多麼優秀。

特別是哪些乖巧又聽話的學習又好的孩子,更是被父母和別人誇成了花一樣,但事實上學習好並不能說明將來就一定會成功, 而是需要考量孩子多方面的素養才行。

小於是一個非常陽光的孩子,小時候小於學習非常好,次次都是班級的前幾名,更主要的是小於上了初中之後,並沒有跟別的孩子一樣進入到叛逆期,反而更加聽從家裡的話,學習成績也一直沒有拉下。

對於小於的表明,他的父母非常的驕傲,經常以小於為豪,每次見到街坊鄰居或者是親戚朋友時總會對小於各種誇獎,認為小於的未來一定非常光明,有出息。

可是,當小於邁入社會時,卻跟以前有所不同,由於小於的學習成績比較出色,畢業後的工作單位也是很好的,不過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小於沒有辦法克服的困難,慢慢的被公司勸退。

面對小於的事情,父母也特別無奈,上學的時候成績明明那麼出色,為什麼卻遲遲融入不到社會中呢?

事實上,小於的事情並不是單獨的案例,社會中有許多這樣的孩子,而清華校長之前也在會上說過:這幾類孩子感覺上特別聰明,實際很難有出息,父母要了解。

看似聰明,其實沒出息的孩子

1)缺少自理能力的孩子

有些孩子,從小就在父母的溺愛中成長,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被父母所包辦,這樣的孩子久而久之就會失去自理能力,而且慢慢的還會變成人們口中的「廢物」。

有時候就連刷碗一些基本的生活問題都很難完成,更別說是面對工作中的問題了。

所以,這類孩子可能從小在學習上很感覺很聰明,但實則很難融入到社會中去。

2)情商低的孩子

智商過於重要,但是在社會中情商更重要,當孩子變成了學習的機器,忘記了社交,忘記了為人處世,不去接觸任何新事物,那麼最後還是會失敗。

這種缺乏情商或者情商過低的孩子,在社會中會給人一種很木訥的感覺,由於人際能力的欠缺,哪怕是小時候再聰明,可是長大後也很難有出息。

因此,父母不應該只重視培養孩子的學習成績,也要培養孩子的情商。

3)無法克服困難

有些孩子一遇到困難就想找父母幫忙,不過多大都是如此,甚至有些孩子在步入社會之後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都想找父母幫忙來跟領導說。

大家想一想,這樣的孩子可能會有出息嗎?就算小時候學習成績再好,也很難融入到當今的社會之中去。

結尾

正是因為這樣,清華大學的校長才會這麼說,為了不讓孩子成為沒有出息的人,父母一定要有所了解才行。

相關焦點

  • 清華校長:這3類孩子看似聰明,長大卻沒出息,爸媽別高興太早
    &34;,每位父母對這句話都感同身受,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很聰明,即使別人家的孩子再怎麼優秀,也沒有自己的孩子聰明,所以,這些父母逢人就誇孩子「聰明」。尤其是那些在學校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更是成為父母眼裡的驕傲!其實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孩子將來是否成功並沒有必然的決定關係,而影響孩子未來成功的關鍵,則是孩子的綜合素質。
  • 清華校長曾坦言:有一類孩子看起來很聰明,長大後卻容易沒出息
    父母的付出好不容易換來了高分,人人都誇自己的孩子聰明前途不可限量。可畢業以後孩子還是沒出息,找的工作也不盡如人意,在工作上處處遇坎,這到底是是為什麼呢?清華校長曾坦言:有一類孩子看起來很聰明,長大後卻容易沒出息在戰國時期,有一位殺敵大將軍名叫趙奢,為國家立下無數戰功,還從小就培養自己的兒子趙括熟讀兵法,到最後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被舉薦去前線帶兵作戰,卻節節敗退,原因是一切都模仿兵書,被敵人識破,這就是「紙上談兵」的故事。
  • 清華校長直言:這類孩子看似聰明,未來多半沒出息,父母別瞎高興
    其實這也是在向素質教育的方向靠攏,畢竟在學生以學業為主的環境裡,很有可能就會一門心思的學習,從而忘記了培養其他方面的素質。而清華校長所發表的一些關於培養孩子的方式方法也會格外引起家長的注意。其中,清華的校長表示,有一些孩子看起來是非常機靈和聰明的,但這個孩子未來也未必能有很好的發展。
  • 這3類孩子是「假聰明」,小時候招人喜歡長大後卻沒出息,要注意
    在眾多孩子中,這3類孩子都是「假聰明」,小時候招人喜歡,長大後反而沒出息,家長要注意。」的孩子,父母要如何引導呢?其實不管是拍馬屁,還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很大程度上都是父母給孩子錯誤的潛移默化造成的,畢竟孩子的很多習慣都是受父母影響的。
  • 這3類小孩看著聰明,其實長大後大多都沒出息,父母可別瞎高興
    前幾天去朋友家玩,剛好有很多小孩來找朋友的孩子一起玩,之後這幾個小孩就一起出去吃飯了。等到他們出門之後,朋友跟我說,這些孩子其實在外面混的都不錯,但是其中有一個小孩名字叫嘉嘉,小的時候特別聰明,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但是長大之後反而是一幫孩子之中混的最差的,說主要就是精過頭了,在外面人緣不好。
  • 李玫瑾:這3種孩子小時候很「聰明」,長大卻沒出息,父母要警惕
    ,父母要警惕。」現在的父母都在乎自己家孩子聰不聰明,而李玫瑾教授這句話正是要點醒一些父母,有三種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卻沒出現,父母們一定要警惕。相信不少父母都在為自己家孩子佔了別人家孩子便宜而開心,覺得這是一種聰明的表現。
  • 李玫瑾:這3種孩子小時候很「聰明」,長大卻沒出息,父母要警惕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因此有些家長對孩子總是很縱容,甚至自家的孩子那些小動作在他們眼裡都是可愛又聰明的表現,所以對孩子的行為不僅不加以教導,還會誇讚。孩子小不懂事,做什麼說什麼都是模仿別人,或者隨自己的心意做事,如果父母不制止反而大力誇讚的行為無疑是加深孩子的這種意識,等他們長大後,再想改過來就難了。
  • 清華校長坦言:這類孩子看似聰明,未來多半沒出息,父母該多注意
    父母希望孩子出人頭地的想法會深深左右著父母的教育,也許有的父母認為自己這一生碌碌無為,所以就把希望都寄予了孩子的身上。孩子身上但凡有一些閃光之處,他們就會覺得自家孩子要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加優秀。所以從小這也是小宇父母最為驕傲的地方,他們也深深認為孩子長大了會更加成就。父母為了把小宇的聰明發揮到極致,所以除了學習什麼事情都不讓小宇做,只要是孩子的要求,父母也會盡全力滿足。小宇從名校畢業以後,事情仿佛發生了扭轉。大學畢業之後,小宇的工作接連碰壁,在學校的優勢在社會上都被碾壓。小宇自身也認為自己是比較優秀的,而父母也一直是這樣的觀點,所以工作一不順心就換。
  • 清華校長直言:這類孩子看似聰明,將來大多沒出息,家長別瞎高興
    直到這時候,爸媽這才發覺孩子身上其實有很多壞習慣。比如愛找藉口,缺乏自律性,凡事依賴他人等,都是最終導致孩子失敗的原因。而此時小偉的父母雖然有心想重新管教孩子,可已經不可能。很多老人都崇尚"三歲看到老"的真言,把孩子小時候的表現和長大之後的成就聯繫在一起。其實如果看的更透徹一些就會發現,管教孩子還是得從小開始。
  • 清華老校長:這3類孩子看起來聰明,將來卻很難有出息,別瞎高興
    案例:網友小莉就曾經在論壇上說過自己見識過孩子聰明的一面,然而沒過多久她又發了個帖子,表示原來是看走眼,孩子並非自己想像的那麼聰明。事情追溯到三個月前,小莉在教七歲的孩子讀古詩的時候,他能快速地把詩句背下來。孩子的表現讓小莉非常驚訝,因為孩子不過剛剛接觸古詩句,就能把古詩給完整地背了下來,這自然讓小莉對孩子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 這6類爆款育兒文章,以後就不要再點開了
    :這類孩子看起來很聰明,長大後卻容易沒出息》這種標題上來就先立個專家人設:清華校長。因為清華是頂級名校,所以清華校長是教育專家,但實際上,我還真去查了一下,現任清華校長叫邱勇,人家是化學系畢業的,並且是博士生導師,一直以來主要忙的是這些事:
  • 清華前校長「一針見血」:這類孩子看似聰明,長大後未必有出息
    但是有很多現象證明,那些小時候看似聰明絕頂的孩子,長大後卻往往卻不怎麼有出息,甚至不如那些小時候看似普通的孩子。清華前校長陳吉寧曾說過:「在清華裡有很多A型學生,但是在未來社會中需求更大的是X型學生」。什麼是A型人才和X型人才?
  • 這3類孩子多半是"假聰明",長大反而沒出息,家長別再引以為傲
    在大人的眼中,嘴巴甜會說話是優點,甚至是聰明和情商高的表現。總覺得這些孩子從小就懂得討人歡心,將來在學習或者工作中,肯定會很受歡迎。可是父母忘記了,這些嘴甜的孩子其實他們潛意識裡特別會巴結人,很可能在人際交往中只懂得阿諛奉承,卻沒有真本領。
  • 家有這三種孩子,父母不要得意,小時候看著聰明,長大多數沒出息
    家有這三種孩子,父母不要得意,小時候看著聰明,長大多數沒出息 在生活中有一句俗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就是說一個孩子從三歲的時候就能看出一個孩子長大後什麼樣,七歲的時候就能看出一個孩子老了什麼樣,一個孩子從小的行為習慣就能看出孩子未來的前途,家裡有這三種孩子就要注意了,小時候看著是聰明,長大卻多數沒出息
  • 清華校長:這些孩子看似聰明,長大後卻難有成就,父母別引以為傲
    相信每個人都對「別人家的孩子」不陌生,不知從何時開始,「別人家的孩子」逐漸成為父母教育孩子時經常提及的人物。每位家長都希望能擁有一個聰明可愛的孩子。為了鼓勵孩子再接再厲,許多家長對孩子的一些「聰明」行為都會給予很高的讚賞。但是家長們要注意了,不要盲目對孩子的「聰明」大加讚賞,先看清孩子有沒有以下幾個致命弱點為好。
  • 北大校長直言:將來沒出息的孩子,都有3個共同點,家長別瞎得意
    其實孩子長大能否有出息,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不僅包括孩子的學識和見識,也包括孩子的性格與品行,並不是只要學習好就行的,對此北大校長也曾直言:將來沒出息的孩子,基本上都有這些共同點,家長不要瞎高興了。浩浩小時候很聰明,學習的時候也非常有天賦,別的孩子上課都是認認真真聽講,他卻經常逃課,可是到最後考試的時候浩浩總能得第一名,這讓家長非常驕傲,覺得浩浩是個天才,將來一定會大有作為。
  • 清華校長直言:這類孩子看起來很聰明,長大後並不理想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一個困擾,為什麼有的孩子看起來就很聰明,但是幾年之後就泯然眾人了呢?其實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現在世界每時每刻都在變化,孩子們的競爭從來沒有停止過,至於以後是什麼樣子的,大家誰都無法預測。
  • 孩子這些「聰明」行為,恰恰是沒出息的表現,可惜家長還以此為榮
    文|全文共1502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做出一些「小聰明」的行為,有些家長感覺這說明自己家孩子智商高,但其實這可能是孩子沒出息的表現。今天就和大家說說孩子是否聰明的話題。孩子一些看起來仿佛聰明的行為,卻可能是他們自私、愛佔小便宜的表現,若是不及時改變,長期放任孩子做出這些行為,很容易讓他們養成很多不好的習慣和脾氣,對於其性格養成沒有好處,影響長遠發展。因此家長對於孩子的行為還是要細心觀察和細細品味,才能及時糾正他們的錯誤行為和想法。下面就和大家說說孩子的哪些行為有可能是「小聰明」,是沒出息的表現。
  • 看似聰明的三類孩子,其實大多數沒出息,"中國式聰明"害娃不淺
    聰明的孩子走到哪都會受到歡迎,因為他們知道如何討長輩開心,知道如何和小夥伴相處,知道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不讓別人擔心。聰明過度的後果是&34;,所以家長要注意孩子是否有&34;的行為,做到防患於未然。&34;害娃不淺,看似聰明的三類孩子,其實大多數沒出息,欣欣的孩子今年有5歲了,平時一直由爺爺照看著,這天欣欣下班後,兒子吵著要出去玩,因為欣欣還要做飯,就讓公公帶著孩子出去了。
  • 清華校長:這類孩子看起來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
    這句話對我們中國式父母而言實在是太適用了,雖然對著孩子的時候,有些父母會黑著臉不斷鞭策孩子,但是他們的內心深處始終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最值得驕傲的。當孩子有一點成績的時候,他們總是忍不住在親戚朋友面前,把孩子的長處拿出來炫耀一番。這樣的情形,在那些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身上尤為明顯。在中國家長的心中,天大地大孩子的成績最大,什麼都沒有孩子學習成績來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