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出人頭地,當人中龍鳳,但現實卻很少有孩子能滿足父母的心目中的要求。
因此,家長們經常會拿別人家的孩子跟自己家的孩子進行對比,說別人的多麼多麼優秀。
特別是哪些乖巧又聽話的學習又好的孩子,更是被父母和別人誇成了花一樣,但事實上學習好並不能說明將來就一定會成功, 而是需要考量孩子多方面的素養才行。
小於是一個非常陽光的孩子,小時候小於學習非常好,次次都是班級的前幾名,更主要的是小於上了初中之後,並沒有跟別的孩子一樣進入到叛逆期,反而更加聽從家裡的話,學習成績也一直沒有拉下。
對於小於的表明,他的父母非常的驕傲,經常以小於為豪,每次見到街坊鄰居或者是親戚朋友時總會對小於各種誇獎,認為小於的未來一定非常光明,有出息。
可是,當小於邁入社會時,卻跟以前有所不同,由於小於的學習成績比較出色,畢業後的工作單位也是很好的,不過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小於沒有辦法克服的困難,慢慢的被公司勸退。
面對小於的事情,父母也特別無奈,上學的時候成績明明那麼出色,為什麼卻遲遲融入不到社會中呢?
事實上,小於的事情並不是單獨的案例,社會中有許多這樣的孩子,而清華校長之前也在會上說過:這幾類孩子感覺上特別聰明,實際很難有出息,父母要了解。
看似聰明,其實沒出息的孩子
1)缺少自理能力的孩子
有些孩子,從小就在父母的溺愛中成長,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被父母所包辦,這樣的孩子久而久之就會失去自理能力,而且慢慢的還會變成人們口中的「廢物」。
有時候就連刷碗一些基本的生活問題都很難完成,更別說是面對工作中的問題了。
所以,這類孩子可能從小在學習上很感覺很聰明,但實則很難融入到社會中去。
2)情商低的孩子
智商過於重要,但是在社會中情商更重要,當孩子變成了學習的機器,忘記了社交,忘記了為人處世,不去接觸任何新事物,那麼最後還是會失敗。
這種缺乏情商或者情商過低的孩子,在社會中會給人一種很木訥的感覺,由於人際能力的欠缺,哪怕是小時候再聰明,可是長大後也很難有出息。
因此,父母不應該只重視培養孩子的學習成績,也要培養孩子的情商。
3)無法克服困難
有些孩子一遇到困難就想找父母幫忙,不過多大都是如此,甚至有些孩子在步入社會之後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都想找父母幫忙來跟領導說。
大家想一想,這樣的孩子可能會有出息嗎?就算小時候學習成績再好,也很難融入到當今的社會之中去。
結尾
正是因為這樣,清華大學的校長才會這麼說,為了不讓孩子成為沒有出息的人,父母一定要有所了解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