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一條新聞,現在心裡還很不是滋味。
2歲女童突然發育停滯,頭髮全都掉光,體重竟不如18月齡嬰兒
究竟為何呢?孩子的父母也百思不得其解。
父母帶著孩子來到醫院,醫生一看到女孩都驚呆了。
他怎麼也沒想到,2歲的女孩竟連18個月大的嬰兒的身高(81.5CM)和體重(10.65kg)都達不到。
孩子媽媽說,最初看到女孩不再長高、增重,還掉頭髮的時候,還以為是營養不良。
但在醫院,抽血化驗後才發現:血鉛濃度居然高達1000ug/L。
天哪,這個結果遠遠高於國家的相關標準。
原衛生部發布的《兒童高鉛血症和鉛中毒分級和處理原則》顯示,血鉛水平等於或高於450μg /L則為嚴重鉛中毒。
估計誰都沒想到,導致女孩頭髮掉光,不長個的「元兇」竟然是鉛中毒。
那孩子的家長為何沒有早一點發現鉛中毒呢?
鉛中毒是個緩慢的過程,初期並沒有什麼明細的症狀,所以常常會被忽略很難發現,恰恰因為這,「鉛毒」常常「殺」人於無形之中。
生活中鉛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途徑:
有資料表明,兒童通過肺吸入的大氣中的鉛,50%是來自汽車排出的尾氣。
工業發展總是以環境汙染為代價,工業越發達的地方,空氣中的鉛含量也越高。
一旦從地攤或者不正規的渠道購買了含鉛量超標的油畫棒或蠟筆,就會增加鉛汙染的機會。
玩具也要用到噴漆,像金屬玩具、彩色顏料積木、注塑玩具、印有圖案的氣球等,而不合格的漆中含有的鉛是相當驚人。
例如松花蛋、薯片、爆米花、罐頭食品,此外像近海的海產品,受到環境的汙染含鉛量也較高。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委託清華大學環境質量檢測中心所做了一份固體物質檢測報告。報告顯示,部分盜版書比同類正版書的鉛含量高出了100倍;而正版書中,六價鉻基本沒有測出,盜版書中六價鉻普遍被檢測出。
醫生和小女孩父母仔細聊過後發現,原來他們特別重視親子閱讀,把孩子培養成了一個小書蟲,別看年紀不大,讀過的書卻不計其數。
買這麼多的書要花很多的錢,於是他的父母貪圖便宜從網上買了很多的低價繪本,也就是盜版圖書。
很多盜版書,如果在圖畫上一抹,手指就會沾上紅、綠、藍等色彩。孩子對鮮豔的色彩更感興趣,看時容易拿手去摸書,接著不洗手就吃東西,有的甚至是直接啃手指頭,這樣會在不知不覺中攝入了鉛、鉻等。
沒想到導致小女孩鉛中毒的元兇竟然是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