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差分析-最全

2021-03-02 生信技能樹

老規矩,markdown排版的文章建議大家直接點擊閱讀原文!

然後,今天本來應該繼續我的基因組的,但是昨天提出的問題給建議的熱心小夥伴非常多,今天又有一點忙,還沒來得及好好消化大家的信息,我明天再繼續發我的基因組。

下面只是個目錄,請點擊閱讀原文~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tion,簡寫為ANOVA)又稱變異數分析或F檢驗,用於兩個及兩個以上樣本均值差別的顯著性檢驗,從函數的形式看,方差分析和回歸都是廣義線性模型的特例,回歸分析lm()也能作方差分析。其目的是推斷兩組或多組數據的總體均值是否相同,檢驗兩個或多個樣本均值的差異是否有統計學意義。方差分析的基本思路為:將試驗數據的總變異分解為來源於不同因素的相應變異,並作出數量估計,從而明確各個變異因素在總變異中所佔的重要程度;也就是將試驗數據的總變異方差分解成各變因方差,並以其中的誤差方差作為和其他變因方差比較的標準,以推斷其它變因所引起的變異量是否真實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把對試驗結果發生影響和起作用的自變量稱為因素(factor),即我們所要檢驗的對象。如果方差分析研究的是一個因素對於試驗結果的影響和作用,就稱為單因素方差分析。因素的不同選擇方案稱之為因素的水平(level of factor)或處理(treatment)。因素的水平實際上就是因素的取值或者是因素的分組。樣本數據之間差異如果是由於抽樣的隨機性造成的,稱之為隨機誤差;如果是由於因素水平本身不同引起的差異,稱之為系統誤差。

 用懷孕時間預測出生體重的回歸線相互平行,只是截距不同。隨著懷孕時間的增加,出生體重也會增加。若用ancova(weight~gesttime*dose,data = litter)生成的圖形將允許斜率和截距依據組別發生變化,對違背回歸斜率同質性的實例比較有用。

微信字數限制,排版太麻煩~

請點擊下面的閱讀原文~

或者拷貝 http://biotrainee.com/jmzeng/markdown/ANOVA.html 到瀏覽器打開即可。

相關焦點

  • 方差分析(一):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在方差分析中,因素的取值應為離散型的,其不同的取值稱為水平。例如,每一個具體地區或者每一種藥品都對應著一個水平。根據因素的個數,方差分析可以分為單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為了更好地解釋方差分析的模型,首先來看看單因素的情形。考慮如下示例:現有四種用於緩解術後疼痛的藥品1、2、3和4,為了研究它們的治療效果是否存在顯著差異,對每一種藥品都進行了4次試驗。試驗結果如表11.1所示。
  • SPSS: 方差成分分析/方差分量分析
    通過方差成分分析可考察各層次因素的變異大小,提供可能減少數據變異的方法。估計方差成分的方法有4種:最小正態二乘無偏估計(minimum norm quadratic unbiased estimator, MINQUE),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L)及限制最大似然法(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 REML)。
  • 方差分析應用
    於是,小編對方差分析進行介紹。對於兩組獨立樣本t檢驗,相信大家都了解。那麼如果不是兩組樣本,而是三組(或以上)的樣本,想要比較組間均數時,就要用方差分析了。下面還是用例子來說話吧~一年級開學了,這個班級的小朋友來自三個區縣,比較三個區縣(分組)小朋友的身高。SPSS中建的資料庫如下:Group為分組,x為每個學生的身高。
  • 全網最全 | R語言中的方差分析匯總
    方差分析,是統計中的基礎分析方法,也是我們在分析數據時經常使用的方法。下面我總結一下R語言如何對常用的方差分析進行操作。1.方差分析的假定上面這個思維導圖,也可以看出,方差分析有三大假定:正態,獨立和齊次,如果不滿足,可以使用廣義線性模型或者混合線性模型,或者廣義線性混合模型去分析。「本次我們的主題有:」
  • 全流程總結方差分析,就靠它了!
    方差分析是一種分析調查或試驗結果是否有差異的統計分析方法,也就是檢驗各組別間是否有差異。本文我們就一起來梳理下方差分析的分析流程。Step2:方差分析的類型方差分析按照自變量個數的不同,可以分為單因素方差分析、雙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多因素方差分析。
  • SPSS統計:單因素方差分析與單變量方差分析
    >Anova分析,單變量方差分析一般稱為一般線性模型單變量分析。與之對應的是多因素方差分析,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單因素與多因素是針對自變量而言的,因變量可以有多個,但只有一個自變量(spss裡稱為因子)。單變量方差分析: 即單因變量方差分析,單變量對應的英文名稱為「univariate」,其實際含義是「只有一個因變量的方差分析模型」,是檢驗幾個分類變量對單個因變量均值的影響。與之相對應的是多變量方差分析。
  • 最直觀的方差分析(ANOVA) 術語大全
    方差分析ANOVA詞意:analysis of variance,取單詞的前兩個字母組合而成。2. 方差分析的統計學分析基礎是F分布。提出一個案例來展開概念:為測試兩個治療方法,對焦慮症的治療效果,招募了十個有焦慮症的志願者來做實驗。
  • 一文讀懂SPSS單因素方差分析及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醫學和生物統計】
    方差齊性各組樣本具有相同的方差。正態性樣本的總體符合正態分布,偏態分布不適用於方差分析。對偏態分布應考慮用對數轉換、平方根變換、倒數變換、平方根反正弦變換等變量變換方法變為正態或接近正態分布後再進行方差分析。
  • 方差分析(二): ANOVA過程單因素方差分析
    >「朝陽35處」可查看「說人話的大數據」系列合輯在方差分析中,最簡單的情形為單因素。在SAS中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可以使用ANOVA過程和GLM過程,本文先對ANOVA過程進行方差分析進行介紹,下面一篇將文章介紹SLM過程進行方差分析。在方差分析中,最簡單的情形為單因素,熟練掌握單因素的方差分析對理解、解決多因素方差問題很有幫助。在SAS中,方差分析可以通過PROC TTEST、PROC ANOVA與PROC GLM實現。
  • 方差分析時方差不齊次怎麼辦?
    各處理條件下樣本來自正態分布總體、樣本方差相同即方差齊次,這是方差分析兩個極其重要的前提條件。此處最容易遇到的問題是:不滿足正態性,或者方差不齊時怎麼辦?今天小兵給讀者夥伴們精選兩篇文章來解答這個問題。真的!單因素方差分析你用錯了!↑點擊上方文章標題,閱讀原文。
  • 乾貨|方差分析(ANOVA)系列之單因子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的概念和作用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 協方差分析
    一、協方差分析基本思想  通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到,不論是單因素方差分析還是多因素方差分析,控制因素都是可控的,其各個水平可以通過人為的努力得到控制和確定。但在許多實際問題中,有些控制因素很難人為控制,但它們的不同水平確實對觀測變量產生了較為顯著的影響。
  • 常用數據分析方法:方差分析及實現!
    方差分析是一種常用的數據分析方法,其目的是通過數據分析找出對該事物有顯著影響的因素、各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及顯著影響因素的最佳水平等。本文介紹了方差分析的基礎概念,詳細講解了單因素方差分析、雙因素方差分析的原理,並且給出了它們的python實踐代碼。
  • 方差分析(ANOVA)原理
    方差分析(ANOVA)原理微信公眾號:生信小知識關注可了解更多的教程及單細胞知識。
  • 單因素方差分析超完整分析流程
    概念方差分析用於定類數據(X)與定量數據(Y)之間的差異分析,例如研究三組學生(X)的智商平均值(Y)是否有顯著差異。其中X的組別數量至少為2,也可以分析三個或三個以上組別的數據。針對方差分析,正確的錄入格式如下圖所示:03.
  • R語言 | 方差分析(下)
    方差檢驗可以處理並分析兩組及其以上的樣本量之間均數差異的比較,它的H1是至少有一組均數與其他組不一樣。F統計量的計算是通過組間均方差與組內均方差的比值得到的。單因素方差分析使用aov( )函數、Anova( )函數(car包)、ezANOVA( )函數(ez包)均可。
  • 118:方差分析--第二章:單因子方差分析(2)
    創新型卓越工程師暨創新型精益六西格瑪黑帶》系列課程之118:方差分析--第二章:單因子方差分析(2)時長:1:10:28主講:何小勇博士--20+創新型精益六西格瑪培訓和諮詢經驗與實戰型中高級人才訓練專家
  • 方差分析 (ANOVA)-29
    單個因素的 ANOVA▶單向方差分析(ANOVA)是比較兩組以上數據均值的差異的統計方法▶假設性檢驗為:▶如果有的話,我們如何確定4個地毯中哪個最耐用?▶每個樣本都在安裝30天後加以測試.▶在這一實驗中你還應注意到什麼?▶耐用度的衡量值越高越好
  • 深度 | 通過方差分析詳解最流行的Xavier權重初始化方法
    該論文的第二部分考慮了全連接網絡的權重初始化問題,為從均勻分布中採樣初始化權重提供了理論性分析。該分析的直觀性解釋可以分為兩部分,首先對於前向傳播,我們需要確保所有層的激活值方差近似相等,因此每一個訓練樣本傳播經過網絡的信息才能保持平滑的屬性。同樣對於反向傳播,每層梯度保持近似的方差將允許信息平滑地反向流動以更新權重。
  • 方差分析(ANOVA)原理及其實現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在一次實驗中,可以得到一系列不同的觀測值。造成觀測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由於處理因素不同引起的,即處理效應;也可能是由於實驗過程中偶然性因素的幹擾和測量誤差所致,即誤差效應。反應測量數據變異性的指標有多個,在方差分析中選用方差來度量資料的變異程度。要正確認識觀測值的便宜是由於處理效應還是誤差效應引起的,我們可以分別計算出處理效應的方差以及誤差小於的方差,在一定顯著水平下進行比較,如果二者相差不大,說明實驗處理對觀測值的影響不大;如果差異較大則說明實驗處理對於觀測的影響較大。    方差分析建立在三個基本假定的基礎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