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方差分析

2020-12-15 建設工程教育網

  一、協方差分析基本思想

  通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到,不論是單因素方差分析還是多因素方差分析,控制因素都是可控的,其各個水平可以通過人為的努力得到控制和確定。但在許多實際問題中,有些控制因素很難人為控制,但它們的不同水平確實對觀測變量產生了較為顯著的影響。

  例如,在研究農作物產量問題時,如果僅考察不同施肥量、品種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不考慮不同地塊等因素而進行方差分析,顯然是不全面的。因為事實上有些地塊可能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而另一些卻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不考慮這些因素進行分析可能會導致:即使不同的施肥量、不同品種農作物產量沒有產生顯著影響,但分析的結論卻可能相反。

  再例如,分析不同的飼料對生豬增重是否產生顯著差異。如果單純分析飼料的作用,而不考慮生豬各自不同的身體條件(如初始體重不同),那麼得出的結論很可能是不準確的。因為體重增重的幅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包含諸如初始體重等其他因素的影響的。

  二、協方差分析的原理

  協方差分析將那些人為很難控制的控制因素作為協變量,並在排除協變量對觀測變量影響的條件下,分析控制變量(可控)對觀測變量的作用,從而更加準確地對控制因素進行評價。

  協方差分析仍然沿承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並在分析觀測變量變差時,考慮了協變量的影響,人為觀測變量的變動受四個方面的影響:即控制變量的獨立作用、控制變量的交互作用、協變量的作用和隨機因素的作用,並在扣除協變量的影響後,再分析控制變量的影響。

  方差分析中的原假設是:協變量對觀測變量的線性影響是不顯著的;在協變量影響扣除的條件下,控制變量各水平下觀測變量的總體均值無顯著差異,控制變量各水平對觀測變量的效應同時為零。檢驗統計量仍採用F統計量,它們是各均方與隨機因素引起的均方比。

  三、協方差分析的應用舉例

  為研究三種不同飼料對生豬體重增加的影響,將生豬隨機分成三組各餵養不同的飼料,得到體重增加的數據。由於生豬體重的增加理論上會受到豬自身身體條件的影響,於是收集生豬餵養前體重的數據,作為自身身體條件的測量指標。

  方差分析的應用條件為①各樣本須是相互獨立的隨機樣本;②各樣本來自正態分布總體;③各總體方差相等,即方差齊性。

相關焦點

  • 【學習記·第31期】單因素、雙因素方差分析VS協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能夠解決t檢驗、z檢驗所無法解決的問題,對統計學和行為科學的發展起了巨大促進作用,因此方差分析的關鍵步驟檢驗以Fisher的名字命名,以紀念其對統計學所作出的傑出貢獻。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 學習方差分析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方差分析的假定條件。當前提條件滿足時,自變量均方和誤差均方的比值是呈分布的。
  • 【視頻教學】SPSS中級統計--S02-5協方差分析
    視頻:協方差分析協方差分析(analysis of covariance)是關於如何調節協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效應,從而更加有效地分析實驗處理效應的一種統計技術,也是對實驗進行統計控制的一種綜合方差分析和回歸分析的方法。
  • R語言統計篇: 單因素協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One-way ANCOVA)可以研究一個分類變量對一個連續變量的影響,同時校正其他變量的作用,這些變量也稱為協變量(Covariate)。也是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R語言統計篇:單因素方差分析)的一個延伸。比方說,我們現在想要研究不同BMI(偏輕,正常與超重)與空腹血糖的關係,同時校正血壓水平。在此研究中,BMI分組是一個分類變量(自變量),血糖是一個連續變量(因變量),血壓則是一個協變量(covariate)。c.
  • 從協方差矩陣到主成分分析
    之前小編寫過一篇關於協方差矩陣的文章,一文讀懂協方差與協方差矩陣,今天我們將在上一篇文章的基礎上,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數據降維中一個常用的算法
  • python數據分析中的相關性和協方差
    相關性和協方差相關性和協方差是兩個重要的統計量,pandas計算這兩個量的函數分別是corr( )和cov( )。這兩個量的計算通常涉及兩個Series對象。另外一種情況是,計算單個DataFrame對象的相關性和協方差,返回兩個新DataFrame對象形式的矩陣。用corrwith( )方法可以計算DataFrame對象的列或行與Series對象或其他DataFrame對象元素兩兩之間的相關性。
  • 協方差矩陣是什麼_協方差矩陣計算公式_如何計算協方差矩陣
    打開APP 協方差矩陣是什麼_協方差矩陣計算公式_如何計算協方差矩陣 發表於 2017-12-05 15:58:43   協方差矩陣是什麼   在統計學與概率論中,協方差矩陣的每個元素是各個向量元素之間的協方差,是從標量隨機變量到高維度隨機向量的自然推廣。
  • 機器學習中的統計學——協方差矩陣
    在之前的幾篇文章中曾講述過主成分分析的數學模型、幾何意義和推導過程(PS:點擊即可閱讀),這裡面就要涉及到協方差矩陣的計算,本文將針對協方差矩陣做一個詳細的介紹
  • ML基礎:協方差矩陣!
    但這些統計量都是針對一維數據的計算,在處理高維數據時,便可以採用協方差來查看數據集中的一些規律。協方差來度量兩個隨機變量關係的統計量,它描述的意義是:如果結果為正值,則說明兩者是正相關的,否則是負相關的。需要注意的是,協方差是計算不同特徵之間的統計量,不是不同樣本之間的統計量。
  • 【通俗理解】協方差
    由協方差的公式(及其變形)不難選出正確答案(給公眾號發送「協方差」獲得答案)。希望通過此題,讓大家熟悉一下一些概念:均值/期望,方差,協方差,相關係數。期望,方差等被稱作統計變量的數字特徵。我們知道,概率密度函數可以完全描述一個統計變量的特性。正如一個用一個照片來描述一個人的長相一樣。概率密度函數可能是個複雜的函數。
  • 方差-協方差法VaR計量模型選擇
    VaR的計算方法主要有歷史模擬法、Monte Carlo模擬法、方差—協方差方法(分析方法),這三種方法基本思想不同,各有優缺點。本文所研究的是實踐中最常用的方差—協方差方法。     在方差—協方差方法中,RiskMetrics方法由於其推出時間較早且算法簡單而倍受業界推崇。但隨著現代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市場風險日益複雜化,從而需要一套更為精確的測量方法來監控投資風險。
  • SPSS: 方差成分分析/方差分量分析
    10.6  方差成分分析方差成分分析(Variance Components Analysis)可用於固定效應模型,可估計每個隨機效應的分布對因變量方差的影響,特別適用於混合模型分析,如裂區設計、通過方差成分分析可考察各層次因素的變異大小,提供可能減少數據變異的方法。
  • 【華泰金工林曉明團隊】不同協方差估計方法對比分析
    投資者通常採用樣本協方差作為對真實協方差矩陣的估計,該方法需要估計的參數眾多,誤差較大,為此學者們提出了包括稀疏矩陣、因子模型、壓縮估計在內的一系列改進算法。  樣本協方差是真實協方差的漸進無偏估計,但觀測樣本較少時估計誤差大  多元正態分布假設下,樣本協方差是真實協方差矩陣的漸進、無偏估計量,當觀測樣本足夠長時,樣本協方差會收斂到真實協方差矩陣;只有當觀測長度相比於資產維度不夠時,才需要引入複雜協方差估計方法。
  • 數理統計 | 原來協方差與相關係數還能這麼理解
    這樣的一個數理統計指標是非常重要的, 特別是在機器學習領域中, 我們通常在做特徵分析的時候,會使用方差來感知一組數據的離散情況,從而決定要不要對數據特徵經行處理與清洗,因為對於一些特定的機器學習模型來說,如果數據特徵的方差過大, 那麼模型可能很難收斂,導致最終模型的表現不盡人意。
  • SPSS方差分析方法與實例演練
    在數據分析過程中,為了進行兩組以上均數的比較,往往可以使用方差分析方法。那麼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方差分析基本概念、 單因素方差分析、 多因素方差分析及協方差分析;同時在spss中的操作演練。協方差分析:定義:協方差分析是將那些很難控制的因素作為協變量,在排除協變量影響的條件下,分析控制變量對觀察變量的影響,從而更加準確地對控制因素進行評價。協方差分析要求協變量應是連續數值型,多個協變量間互相獨立,且與控制變量之間也沒有交互影響。
  • 使用python計算相關係數與協方差
    前言相關係數與協方差都是表示兩個變量之間的關係。相關係數是研究變量之間的線性相關程度的量。而相關係數又被細分為簡單相關係數、復相關係數、典型相關係數。協方差用于衡量兩個變量的總體誤差。有些匯總統計(如相關係數和協方差)是通過參數對計算出來的。小編接下來帶領大家一起來體驗python 中是如何實現的。corr方法-相關係數Series的corr方法用於計算兩個Series中重疊的、非NA的、按索引對其的值的相關係數。
  • 最直觀的方差分析(ANOVA) 術語大全
    方差分析ANOVA詞意:analysis of variance,取單詞的前兩個字母組合而成。2. 方差分析的統計學分析基礎是F分布。提出一個案例來展開概念:為測試兩個治療方法,對焦慮症的治療效果,招募了十個有焦慮症的志願者來做實驗。
  • 基於協方差矩陣的目標特徵提取與跟蹤
    本文提出了基於協方差矩陣建模的改進跟蹤中心點的確定方法。該方法在確定融合了LBP紋理特徵的目標特徵向量基礎上,建立目標區域協方差矩陣作為模板矩陣,並從下一幀中提取協方差矩陣,與模板矩陣進行矩陣相似性度量,形成相似度矩陣,使用閾值進行矩陣元素的選擇,並計算剩餘元素的權值,再按重心公式確定跟蹤中心點。
  • de Prado2020(四)協方差矩陣的除噪
    第四篇 【de Prado2020學習筆記】協方差矩陣的除噪本文共計 926 字,預計閱讀 9 分鐘。
  • 基於複數浮點運算的協方差矩陣的FPGA實現
    故目前國內外協方差運算的FPGA實現都是採用定點運算方式。   在充分應用FPGA並行處理能力的同時,為了擴展數據處理的動態範圍,減少數據溢出機率,避免數據截斷所產生的誤差,提高協方差矩陣的運算精度以及擴展該運算的通用性。
  • 「spss數據分析系列」方差分析
    上一課我們講的是t檢驗,t檢驗是用於2個類別的均值對比,如果是3分類以及以上的分類的均值對比,則採用方差分析。t檢驗是用的t分布來檢驗時候接受假設,方差分析則用的F分布,如下圖。方差分析的適用條件:1、個樣本的獨立性(指每個單元格內的數據相互獨立):這樣才能保證數據變異的可加性。2、正態性:單元格內的所有總體都是從一個正太總體來面抽出來,這個時候一般由於單元格數量比較少,所以沒法直接分析和觀察,這時候一般採用殘差分析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