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寫作業!
不要再看電視了!
說了多少遍怎麼還是不聽!
讓你早點起床結果每次都遲到!
你到底在幹嘛?這麼長時間了怎麼還是沒寫好!
讓你幹個事怎麼那麼難......
這估計是每個家庭都會面臨的問題,不管你做的多麼好總是感覺孩子就是催不動,有時你自己感覺很無力有無奈,自己累的要死結果孩子一點長進都沒有。
你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感覺無從下手,為什麼說什麼孩子都不聽?其實是成長階段中的一些成長任務沒有完成,所以尤其是上了小學階段許多的問題便開始顯現出來。
0-1歲是建立安全感的時期,這個時候孩子需要得到無條件的關愛和有規律的哺育,比如後期有許多人變得特別喜歡吃,或者特別沒有安全感就是這個階段沒有建立好。
1-3歲是相對自由的時期,也就是大家長說的建立規矩的關鍵期,要明確告訴孩子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東西可以碰,哪些東西堅決不能碰,而且自己要堅決。不能因為孩子的哭鬧就退讓,可以撫慰孩子的情緒,但是底線堅決不能觸碰,要賞罰分明。
3-6歲是性別認同期,這個時候爸爸媽媽的參與同樣重要,要引導孩子認識到兩種力量的差異,也要學會平衡兩種力量,就是母性的感性力量和父性的理性力量,當然不一定是從爸爸或者媽媽,也有可能在一個人身上體驗兩種力量,或者他人都有可能。
6-12歲是建立學習習慣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的事情,也是學會交往獲得同伴關係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是小學階段也是主要以學習為主,所以這個時候養成學習習慣是非常關鍵的。
12-18歲是青春期,這個時候的主要任務是培養獨立的人格和建立三觀的關鍵時期。
所以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任務,所以有時我們經常會看到小學的小孩開始變得說什麼也不聽,而且只要一講道理都很煩,其他人只要一說他也不理人,這就可能是立規矩時期沒有度過好,導致沒有底線,讓孩子不遵守規則。等等,還有其他的各個方面。
生命中的每個階段都不能落下,但有人說當時不知道沒有培養好這個時期怎麼辦,這個時候就需要補課,其實很多人都是,不僅是孩子也有成人,會發現成人也有變得不講道理的時候,變得像孩子一樣,但再去補課的時候付出的代價就變得大了。
如何補課呢?當再次出現像小孩子的情緒和行為變現時就要讓我們倒回去像對待那個時期的孩子一樣對待他,比如又開始變得無理取鬧要東西時,就要堅定的拒絕,但要溫柔而堅定,可以接受孩子的情緒,但不能隨著孩子的要求走。等等。
當然每一次的成長並不是幾句話便說得清楚的,也不是一個方法就能全部解決的,需要我們去學習去關注,去了解每一個孩子的特點,用心的去對待。
我也會持續的學習和分享成長路上的每一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