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切支持者:根本沒什麼政策「一刀切」,這只是少數群體的錯覺

2020-12-27 老崔說環保

個別學校,對學生的髮型「一刀切」;高效「一刀切」禁止學生出入校園;減少餐桌浪費搞「一刀切」強制減量;為了環保「一刀切」停限產……為什麼部分政策這麼喜歡「一刀切」?

「答案很簡單,一刀切可以不用思考,馬上執行,可以迅速滿足上面的要求,又可以滿足下面的執行者,不用那麼麻煩。」一位深受「一刀切」影響的企業老闆說。

這種說法,有不少的贊同者。

比如一位網友從反面出發說:「如果拋棄一刀切,認真執行政策,需要大量的調查、溝通、給出方案,這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經歷,甚至到最後可能上下都不滿意,吃力不討好。」

「一刀切」的支持者們的意見,實際上也很有參考價值。

比如一位基層工作人員說:「每個地方的管理水平良莠不齊,如果政策太靈活,下面不好把握,行政成本增加,灰色地帶滋生,得不償失。」

另外一位支持者表示:「我覺得根本沒有所謂的政策一刀切,採用這種手段,效率高,而且更公平。如果非要說有一刀切,那剛好有些人屬於少數群體,導致他們產生了一刀切的錯覺。」

在一位專業律師的眼中,「一刀切」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位律師說:「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成本非常高,以案件為例,如果每個案子不分大小都細細審理,精準量刑,需要多少法官、看守等配套?所以我們知道一刀切不好,但管理者如果無法承受巨大的成本,也只能一刀切了。」

說了這麼多,原因已經說得很清楚,那麼如何解決一刀切的問題呢?

有專家給出了意見,就是在充分考慮投入和產出比例的情況下,為了確保政策的簡潔性、可執行性,可以採取「一刀切」的手段,與此同時針對特殊的情況特殊對待。

你支持還是反對「一刀切」?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探討,說出你的理由和意見建議。

相關焦點

  • 小學入學年齡不再「一刀切」 提前「切一刀」的孕婦變少
    原標題:小學入學年齡不再「一刀切」 提前「切一刀」的孕婦變少   去年之前,9月1日前滿六周歲是上小學的「一道坎」,不少預產期在9月初的「準媽媽」都希望把孩子在這個期限前生出來。因此,每到8月最後幾天,省城各大醫院的產科總是人滿為患。而隨著今年合肥放寬了「一刀切」的政策,不少孕婦放棄了在9月1日前剖宮產的念頭。
  • 嚴禁環保「一刀切」,三令五申,不斷重複,絕對不是說說而已!
    近段時間,廣東佛山、清遠、肇慶等地「一刀切」推廣煤改氣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再次點燃了社會對於環保「一刀切」問題的關注和討論。也正是由於個別地方打著環保旗號搞「一刀切」,導致社會上出現一些類似「環保過度論」的說法,認為越來越嚴格的環保影響了經濟發展。尤其是自從2016年開始全面鋪開的中央環保督察啟動,一些地方簡單粗暴「一刀切」,集中式停工停產停業,讓「環保影響經濟」的話題引起了更加激烈的爭論。
  • 生態環境部部長談環保「一刀切」:一粒老鼠屎搞壞一鍋湯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今年,生態環境部將在六個領域禁止「一刀切」,這包括:禁止民生領域「一刀切」,堅持民生優先、充分保障,積極穩妥推進清潔取暖,確保群眾溫暖過冬、清潔取暖;積極穩妥推進燃煤鍋爐綜合整治和餐飲、洗滌、修理等生活服務業汙染治理,加強監督管理和指導服務。
  • 快評丨學生髮型「一刀切」?學校的陳腐觀念該「切一刀」了
    這是偶然現象嗎?不獨石家莊,多年來在全國各地均有類似強制剪髮現象,此起彼伏,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深究起來,一個層面是,有關學校過於任性,不尊重學生的基本權益,甚至連國家有關部門出臺的基本規範都不放在眼裡,無視規則,自以為是,想怎麼來就怎麼來。都什麼年代了還把學生當羔羊?另一個層面是,「為你好」的思維作祟。在學生髮型上做文章,相關負責人往往振振有詞,是為了學生學習。
  • 2020年願望:沒有環保「一刀切」,不會發布「停工令」
    「2020年,我的新年願望是,沒有簡單粗暴的『一刀切』,沒有集中停工停產停業,工作可以安安穩穩,不用擔心失業背債。」「我的願望也很簡單,就是希望把當初『一刀切』造成的損失賠償給我,讓我還掉欠工人的工資,還有欠銀行的債務,能實現嗎?」
  • 環境部部長:環保「一刀切」是「一粒老鼠屎,打壞一鍋湯」
    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3月11日下午,在第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針對媒體提出的「部分地方存在環保『一刀切』」的情況表示,第一,企業是汙染防治的主體,依法履行環保責任,依法運行達標排放,這是應盡之責。生態環境部門作為監管部門,依法履行監管職責,依法監督,對違法行為依法進行查處,這也是應盡之責,這一點不能混淆,不能含糊。
  • 冥幣、紙元寶「一刀切」,清明禁止購買祭祀物品,該放棄習俗嗎?
    清明節冥幣、紙元寶被「一刀切」咋回事?前段時間,河北磁縣就出臺了一項有關清明節的禁止事項,其主要內容就是在清明節禁止生產、銷售冥幣、紙幣等相關祭祀用品。要知道以前每逢清明節的時候,人們都會去先人祖墳上掃墓上供等,而燒紙錢、紙元寶這種事也不可缺少。
  • 教育部回應部分高校一刀切封閉管理
    事件概述:8月27日,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對部分高校一刀切「封閉管理」進行回應:新版《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有兩個主要內容:一嚴格做好校門管控,二學生非必要不外出。「這既不是封閉式管理,也不是不準出來。同時,高校教職工要與學生同等管理,一視同仁。此外,對於十一假期學生能否外出離校,需要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反對一刀切。」
  • 狗肉被「一刀切」,曾被狗肉店養活的那些城市,該何去何從?
    前段時間,「禁食狗肉」這件事倒是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對於「狗肉」,人們的看法褒貶不一,而官方也出臺了有關禁食狗肉的政策:在《目錄》列出的31個種類中,傳統畜禽佔18種,分別為豬、普通牛、瘤牛、水牛、犛牛、大額牛、綿羊、山羊、馬、驢、
  • 政策「一刀切」:單身買房被歧視
    離婚限購的政策大有「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的架勢,但出臺政策不是帶兵打仗,讓離異單身,甚至整個單身群體為限購政策買單,無疑有懶政之嫌。政策一出,引起廣泛討論。政策的本意可能是為了優先保障已生育家庭,但離異單身中也不乏需要撫養子女的家庭,單身人群中很多也有居住需求,甚至等著買房結婚。這些原本搖不到號的剛需成功買房的概率再次降低。這一政策無疑有「一刀切」和「拍腦袋」之嫌。
  • 需防45歲成「一刀」
    把官員45歲列為「弱勢年齡」,不言而喻,這是對中組部《意見》的誤讀。筆者認為,正是這份向全國媒體公開的選縣官文件,把縣黨政正職的任職要求作了清晰的表述。《意見》除提出了縣黨政正職45歲左右者為主體、大學本科以上文化要求外,還有著清清楚楚的「後語」:「同時,要注意使用其他年齡段和實踐經驗豐富的幹部,防止在年齡和學歷上搞『一刀切』」。
  • 河北省大氣辦發布10條嚴禁「一刀切」
    針對汙染防治的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時段和重點任務,按照汙染排放績效和環境管理實際需要,科學制定實施差異化管控措施和監管措施,堅決反對「一刀切」,有效減少汙染物排放,推動企業綠色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生產、生活與生態同步改善。二、把握原則1、堅持目標需求,質量導向。
  • 澎湃思想周報丨以色列阿聯建交;文化界聲援波蘭性少數群體
    在這封信的開頭,聯署者們就一同表達了對發生在波蘭的反性少數群體的一系列做法的憤怒,直言將會支持那些在這一系列事件中被不公正對待的人們,並認定當前發生在波蘭的一切,正在對該國民主的前途產生負面影響。與這起事件相關的大背景是波蘭近年來愈發保守的政治風氣和仇視性少數群體話語的擴散。這種導向深受該國政府當局和官方媒體喜愛,他們將其打造為一種運用嫻熟的政治話術,以攻擊各種所謂「性少數群體意識形態」(LGBT ideology)。
  • 湖南省委書記:對省直部門所辦公司切一刀、一刀切
    這一切,歸根結底都得益於改革開放。歷史啟示我們:發展依靠改革,改革促進發展;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必須通過改革激發活力、增添動力。  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必須通過改革尋求突破。多年來,湖南大力推進各項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一些方面的改革還不徹底、不到位,留下了不少疑難雜症、頑瘴痼疾,需要儘快補課還帳。
  • 古有「連坐制」,今有化工行業安全整治「一刀切」——十二評江蘇響水「3.21」事故
    今日「一刀切」之亂象「一刀切」不是只出現在個別地方,而是在一些領域和部門中普遍存在。絕不能將化工產業與安全生產對立起來,逃避安全生產責任,減輕安全生產壓力,採取不切實際、不負責任「一關了之」的政策幹預、懶政怠政的「一刀切」,因噎廢食,矯枉過正。
  • 資訊|嚴禁清潔取暖措施和燃煤鍋爐淘汰「一刀切」
    、重點時段和重點任務,按照汙染排放績效和環境管理實際需要,科學制定實施差異化管控措施和監管措施,堅決反對「一刀切」,有效減少汙染物排放,推動企業綠色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生產、生活與生態同步改善。嚴格禁止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一刀切」,絕不意味著放鬆監管,更不能在監管上失之於寬、松、軟,而是要求監管措施更加精準、嚴謹、細緻,監管標準更嚴、更高,監管力度更大、更實,著力解決企業在汙染防治上「投入多投入少一個樣,排放多排放少一個樣、排放或不排放一個樣」的問題,倒逼企業加大環保投入,實現超低排放,加速轉型升級,倒逼政府投入足夠人力、物力、精力,科學決策,精細管理,建立清單,依法監管,
  • 總局:不搞「一刀切」
    原標題:不搞「一刀切」,只為漢語規範化  日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推出手遊新規,其中一條是「除非極其必要的情況下,不得使用外語」。此規定一出立刻炸開了鍋,各種惡搞甚囂塵上,一些資深玩家甚至覺得「天塌下來了」。但是總局前天在對此作說明時強調,「不得使用外語」並不搞「一刀切」。
  • 少數群體中的少數群體,幫助我們復甦自由民主
    或許,自由民主制度最鮮明的特色就是它照顧少數群體。但是,少數群體中的少數群體呢?我這裡所指的是少數群體中那些觀點與其派別主流政治文化相悖的那些人。對於很多少數群體中的少數群體,這樣的衝突永遠不會結束。但從很多角度來說,最近這次大選正是他們的大選。我們不僅發現這個人群存在,而且他們扮演了關鍵(或許有限)的角色,使得拜登聯盟比2016年更白了一點,而川普聯盟更加色彩斑斕。民主制度的確了不起,私密的投票比民意調查或實際生活更能反映出社會現實,人們在民調中可能會掩飾,在生活中可能會撒謊或保持沉默,畢竟社會壓力如此之大。
  • 自由意志,很可能只是錯覺
    從根本上說,大腦首先開始無意識運轉以醞釀出一個決策,一旦全套條件成熟,意識就參與進來,然後才產生運動。我在這方面已小有所成,但仍需努力。我認為,科學家覺得這樣一種想法很有吸引力:面前放著自由意志這樣一個有數千年歷史的哲學觀念,而他們可以漂亮地把它踢出哲學思考範圍。我想如果這能成真的話還是很不錯的。只是這並不是真的。我想他們的動機是好的。他們在努力弄清事實,但是他們實際上錯過了許多關鍵點。
  • 多地小學入學年齡不再"一刀切" 鄭州九成家長表歡迎
    這讓不少家長遺憾不已。轉機來了!12月3日,湖北省出臺新政,規定小學生入學年齡不必再嚴卡6歲。去年,安徽省也曾表示入學年齡不再「一刀切」,不足齡孩子可協商入學。那麼,鄭州市孩子何時能享有這種政策呢?面對可協商的入學年齡,家長們又會有什麼樣的看法呢?這種制度是否可以推廣?東方今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