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遊戲行業發展報告》發布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11月29日電 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信息中心與中娛智庫11月28日聯合發布了《2017年中國遊戲行業發展報告》,該報告對2017年中國遊戲行業整體形式、遊戲細分領域的發展現狀、遊戲行業發展特點進行了分析,並對中國遊戲行業發展趨勢做出了預測。

       報告指出,社會對遊戲娛樂消費支出不斷增加,有效帶動了遊戲遊藝及家用遊戲機行業高速發展,整體來看,2017年遊戲行業營業收入平穩提升。

       報告認為,未來遊戲行業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隨著移動遊戲市場的成熟和遊戲用戶消費觀念的升級,網路遊戲市場仍有較大增長潛力。政府的有效引導和用戶消費的升級,將繼續推動有質量、有內容、有創新的精品遊戲研發。

       報告全文:

       一、2017年中國遊戲行業整體形勢

       (一) 市場概況

       2017年,中國遊戲行業整體保持穩健發展。移動遊戲進入存量市場階段,增幅有所回落,對行業整體增長仍有較大帶動作用。社會對遊戲娛樂消費支出不斷增加,有效帶動了遊戲遊藝及家用遊戲機行業高速發展,整體來看,2017年遊戲行業營業收入平穩提升。

       2017年,中國遊戲行業整體營業收入約為2189.6 億元,同比增長23.1%。其中,網路遊戲對行業營業收入貢獻較大(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達到1513.2億元),預計全年營業收入約為2011.0億元,同比增長23.1%;家用遊戲機相關營收約為38.8 億元,同比增長15.1%;遊戲遊藝機(前三季度銷售收入99.8億元)預計全年約為135.8 億元,同比增長24.7%;VR遊戲收入4.0億元,同比增長28.2%。具體來看:

       隨著硬體技術的提升,以及用戶遊戲習慣的轉變,網路遊戲內部結構有較大分化:移動遊戲以全年約1122.1億元的營業收入領先,同比增長38.5%,佔網路遊戲的市場份額達55.8%;客戶端遊戲營業收入約為696.6億元,同比上升18.2%,佔網路遊戲市場比重為34.6%;網頁遊戲營業收入約為192.3億元,同比下降14.7%,佔網路遊戲市場總份額的9.6%。

       2017年,自研網路遊戲收入穩健提升,約為1420.7億元,同比增長約14.5%。家用遊戲機市場仍處於成長期,用戶付費習慣逐漸養成,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約為38.8 億元,同比增長15.1%;遊戲遊藝行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遊戲遊藝機銷售收入約為135.8 億元,同比增長24.7%。

       2017年,VR遊戲技術進一步成熟,多款客戶端遊戲推出VR版本,遊戲遊藝設備積極引進VR玩法。但VR市場仍有較大波動,高端VR設備提高了消費門檻。2017年,VR遊戲及設備銷售收入約為4.0億元,同比增長28.2%。

       (二)海外出口

       2017年,中國遊戲廠商出海熱情高漲,自研網路遊戲海外營業收入約為76.1億美元,同比增長10.0%。2017年,中國遊戲企業出海有以下新特點:第一,海外市場中「中國同行」競爭趨向激烈,東南亞地區移動遊戲趨向同質化;第二,自研二次元類移動遊戲在日韓地區表現出色;第三,實力雄厚的遊戲企業積極收購海外研發和發行公司,布局全球市場。

       2017年,遊戲遊藝行業繼續沿著轉型升級路徑發展,積極改進技術、創新玩法,溝通交流,提升國際競爭力。2017年,遊戲遊藝機出口交貨值約為6.1億美元,同比增長4.0%。

       (三)用戶規模

       2017年,中國網路遊戲用戶存量市場特徵明顯,增幅繼續放緩。其中,客戶端遊戲用戶數量約1.5億,與2016年基本持平;移動遊戲用戶約4.6億,同比增長9.0%;網頁遊戲用戶約2.4億,同比下降2.0%。

       雖然網路遊戲用戶增量減緩,但是核心用戶比例不斷提高,用戶的遊戲審美和正版意識整體提升,為優質遊戲和創新玩法的獨立遊戲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劣質遊戲將逐漸被市場淘汰出局。

       2017年,VR遊戲用戶數量約0.4億,同比增長100.0%,VR體驗館的消費者數量不斷增加;電競遊戲用戶約2.2億,同比增長69.2%,女性玩家佔比不斷提升。

       二、2017年遊戲細分領域發展概況

       (一) 客戶端遊戲

       2017年,中國客戶端遊戲產業發展速度較快,全年營業收入總計約為696.6億元,同比上升18.2%,佔網路遊戲市場比重為34.6%。影響收入的主要因素為:第一,隨著遊戲品質和消費觀念的升級,核心用戶佔總體比例不斷增加,玩家人均消費大幅提高;第二,電子競技的發展帶動玩家消費熱情;第三,傳統熱門遊戲借鑑改進今年風靡的「大逃殺」玩法,有效增加玩家活躍度。

       客戶端遊戲產品方面,新品網路遊戲生產廠商繼續減少,集中程度較低,頭部客戶端遊戲的運營商集中度較高,且基本為經典遊戲或海外引進遊戲,騰訊和網易佔有較大市場份額,全年新遊戲測試(不含Steam等遊戲平臺遊戲)頻率和數量大大下降。

       客戶端遊戲用戶方面,用戶正版意識和付費意識不斷提高,市場需求更加多樣化。2017年4月騰訊WeGame平臺正式發布,7月,東方明珠新媒體攜手微軟中國、冰穹互娛發布G遊戲平臺。客戶端遊戲平臺競爭更加激烈,也為市場帶來更多活力。美國Steam平臺通過跨境支付模式在中國境內運營,給管理部門及客戶端遊戲運營企業帶來較大挑戰。11月,Steam平臺的中國區玩家約為3000萬,持續保持大幅增長,該數據也表明客戶端遊戲在中國仍有較大市場潛力。

       2017年,熱門客戶端遊戲的類型集中度較高,角色扮演類遊戲數量佔有較大優勢,約48%;MOBA類遊戲表現亮眼,《英雄聯盟》雖然受到MOBA類移動遊戲衝擊,但其玩家數量、遊戲收入及社會影響力仍在客戶端遊戲中處於領先地位。

       (二) 移動遊戲

       2017年,中國移動遊戲全年營收約為1122.1億元,同比增長38.5%,佔網路遊戲的市場份額達55.8%。

       2017年市場主要特點如下:

       一是經典遊戲的長線運營能力較強,例如,《王者榮耀》在2017 年仍長期佔據暢銷榜第一位,暢銷榜前5位趨向固化,多為《陰陽師》、《夢幻西遊》等經典遊戲,以上經典遊戲的泛娛樂化運營有效保持了玩家的活躍度和產品生命力。

       二是遊戲玩法的新模式逐漸完善,得到主流市場的認可,例如,源於桌遊、有強社交性和娛樂性的《歡樂狼人殺》和運用了成熟H5技術的《大天使之劍H5》均曾躋身暢銷榜前列。

       三是二次元題材的遊戲受到用戶的青睞,從《陰陽師》開始,《崩壞學院2》以及《神無月》等產品都聚攏了大量用戶,嗶哩嗶哩等二次元平臺成為新興的移動遊戲渠道。

 

       產品類型方面,市場主流遊戲類型保持穩定,角色扮演和休閒益智類遊戲的市場份額超過50%,策略類遊戲穩居第三位。2017年約有16000餘款新品移動遊戲上線,2017年上半年,移動遊戲類型佔比前三位分別為:休閒益智31%、角色扮演27%、策略14%;2017年第三季度,新品移動遊戲類型佔比前三位分別為:角色扮演30.6%、休閒益智26.9%、策略13.7%。

       內容供給方面,含IP新品遊戲仍有較大市場競爭優勢。新品角色扮演類IP遊戲佔總數的55%;IP來源前三位分別為:動漫42%、歷史名著20%、影視作品18%。對有較完整世界觀的IP,角色扮演類遊戲在還原IP劇情和提高玩家參與度方面較佳,有利於實現IP價值的最大化,例如《楚喬傳》、《軍師聯盟》、《九州天空城3D》等暢銷新品角色扮演類遊戲的IP聯動較為成功。

       (三) 網頁遊戲

       2017年,中國網頁遊戲營收顯著下滑,全年營業收入約為192.3億元,同比下降15.0%,佔網路遊戲市場總份額的9.6%。

       網頁遊戲營業收入下降的原因有三方面:第一,網頁遊戲廠商和網頁遊戲總數減少,優質網頁遊戲廠商不斷增加其移動遊戲業務份額;第二,隨著硬體升級,追求高體驗的用戶趨向客戶端遊戲,追求遊戲便捷性的用戶趨向移動遊戲,網頁遊戲的用戶群體不斷減少;第三,網頁遊戲的玩法多樣性和遊戲品質均落後於其他兩類網路遊戲,較難滿足市場日新月異的遊戲需求。

 

       玩法方面,傳奇類國戰類型產品仍佔據頭部市場份額。經典傳奇類遊戲《藍月傳奇》、《傳奇霸業》、《大天使之劍》等在本年度市場表現普遍優於新品遊戲。

       內容供給方面,題材分布較為集中,新品遊戲青睞國內熱門影視IP。2017年,正式運營的網頁遊戲約2728餘款,其中魔幻、玄幻題材佔比分別高達46.7%、20.0%;優質影遊聯動作品取得了較高市場關注度。

       遊戲開服數量方面,2017年,網頁遊戲頭部作品的開服數量減少,市場集中度小幅增加,非頭部產品的生存環境更加嚴酷。

       研發商方面,優質研發商佔據主要市場份額,頭部廠商收入較2016年有明顯下降,頭部研發商收入分化較大。

       (四) 遊戲遊藝及家用遊戲機

       1. 遊戲遊藝

       2017年,中國遊戲遊藝機銷售收入約135.8 億元,同比增長25.7%,中國遊藝娛樂場所營業收入約981.8億元,同比增長41.6%。

 

       2017年,遊戲遊藝設備收入主要增長點為新開業遊藝娛樂場所對設備的需求、設備的更新換代較快、受市場歡迎的高科技設備價格較高。

       2017年,中國遊藝娛樂場所收入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行業轉型升級收效明顯,在淘汰落後場所的同時,新增連鎖經營門店較多,營業收入增幅明顯;主題樂園帶動場所副業收入增長(飲食、衍生品、增值服務等);隨著電子競技和全民健身概念的盛行,行業正面形象明顯提升,場所消費群體擴大。

       2017年前三季度,約有532款新品遊戲遊藝設備通過審批,第三季度過審機型中,兒童娛樂、環境體驗、電子競技類機型權重最高,禮品彩票類機型佔比明顯減少。其中,電子競技類和體育運動類機型增幅較大,契合全民健身的趨勢,反映了電子競技高速發展的風潮。

       2. 家用遊戲機

       2017年,家用遊戲機(包括配套遊戲消費)的銷售收入約為38.8億元,同比增長15.1%,家用遊戲機全年銷量約為89.0萬臺,同比增長12.0%。

       家用遊戲機銷售收入小幅增長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會對遊戲態度更加包容、玩家對優質遊戲體驗更加看重,家庭對家用遊戲機消費的意願和能力均有所提高;

       第二,國內小霸王等中低端主機市場表現良好;

       第三,國區主機遊戲內容的銷售收入偏低,進口主機國服的遊戲相比外服,數量偏少、價格偏貴,國內用戶取得外服遊戲的渠道較為暢通,大量用戶傾向在外服消費。

       第四,微軟第四季度發布國行新機型。

       2017年,單款熱門主機遊戲的百度貼吧用戶規模超過100萬,反映了主機遊戲在中國市場有較高發展潛力。

       2017年,中國人氣新品主機遊戲開放國區比例仍然極低,促使相當數量玩家通過境外伺服器消費,但國區的優質遊戲仍有的出色市場表現。

 

       國產家用遊戲機主要特點為:第一,國產家用遊戲機在家庭娛樂場景表現出色、在中低端市場佔主要市場份額;第二,國產中高端家用遊戲機設備將邁入高速發展期,國內廠商積極嘗試自研優質主機遊戲;第三,兼有視頻、VR、家庭互動等多功能的國產遊戲主機受到市場歡迎。

       (五)VR遊戲

       2017年,VR遊戲共實現銷售收入約4.0億,同比增長28.2%;熱門VR遊戲超過800款,市場高端和低端產品分化較嚴重。

 

       VR遊戲市場主要特點為:

       第一,前期較低品質國產VR遊戲對市場負面影響較大,從業者自發採取措施提高VR遊戲門檻,提升市場信心。近年來,國產VR遊戲品質良莠不齊,影響了VR遊戲的體驗口碑。掌握VR圖形處理器核心技術的英偉達,發布了反映VR前沿技術的遊戲《VR FunHouse》。該免費遊戲有望成為業界標杆,有效提高VR遊戲的技術門檻,拉升中國VR遊戲的整體品質。

       第二,國產VR遊戲設備的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隨著國內VR企業技術的升級,國產VR遊戲設備的市場份額和認可度也持續增長。例如,國產品牌TCL旗下的VR一體機VISION和360度全景VR攝像頭Alcatel 360,銷量已經躋身全球VR市場份額第五位 ;蟻視二代VR採用inside-out尖端定位技術,其紅外控制器可以準確識別用戶手指邊緣,技術領先於同等價位產品,也得到市場廣泛認可。

       第三,VR遊戲設備分化較大,進口高端VR遊戲設備的品質感受到國內核心玩家認可,非核心玩家更青睞VR視頻和VR遊戲功能兼顧的國產VR設備。

       VR遊戲內容方面,VR遊戲的浸入式體驗更強,場景體驗分類成為該類遊戲的獨特細分門類。根據國內主流VR應用平臺數據,VR遊戲集中於射擊、冒險、休閒等類型,比例依次為16%、14%、14%。因為技術限制,射擊和休閒類相比動作格鬥類在研發層面較容易實現,玩家的遊戲體驗更加。

       VR遊戲設備方面,2017年,高端VR硬體產品以進口產品為主,例如HTC VIVE、Oculus、PS VR、Gear VR等,中高端VR硬體產品以國產設備為主,例如暴風魔鏡5、華為VR、小米VR眼鏡、大朋M2一體機等。中國VR消費市場的暢銷產品仍以中低端和多功能的VR眼鏡為主,不同檔次產品價格分化較大,反映了市場對VR設備仍有較大熱情,市場消費潛力有待開發。此外,高端設備的銷量相比2016年有所提升。

       2017年,中國市場高人氣VR遊戲仍以外國大作為主,客戶端VR遊戲分布平臺主要為索尼PS平臺和Steam,適配設備以PS VR、HTC Vive、Oculus為主,移動VR遊戲以安卓平臺為主,適配設備較寬泛。

       三、2017年遊戲行業發展特點

       2017年中國遊戲市場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遊戲用戶存量市場形成,新增用戶減少,移動遊戲市場帶動了整體市場營收持續穩定增長,從而帶動網路遊戲全年營業收入突破2000億元大關。

       第二,市場競爭主體實現了優勝劣汰,市場回歸理性,排名靠前的網路遊戲產品研發和運營企業佔據市場主要份額,中小企業創業成本、生存成本變高。

       第三,精品網路遊戲層出不斷,IP在網路遊戲精品化的過程中作用明顯,IP的使用同時回歸理性。

       第四,電競賽事持續火爆,特別是《英雄聯盟》總決賽以及《王者榮耀》移動電競賽事活動的舉辦,推動了電子競技產業鏈的完善和成熟。

       第五,文化部推動的遊戲遊藝行業轉型升級,在規範遊戲遊藝行業健康發展的同時,極大地促進了傳統遊戲遊藝行業上下遊朝著競技化、規模化的方向快速發展,成為遊戲行業不可忽視的一股新興力量。

       第六,走出去步伐日益加快,隨著中國遊戲特別是移動遊戲產品質量的提升,除了原來的東南亞市場,中國網路遊戲公司紛紛搶佔西亞、非洲以及歐美市場。

       第七,行業政策進一步完善。《文化部關於規範網路遊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工作的通知》正式執行,明確了網路遊戲行業的運營規範,有利於建設風清氣正的行業生態和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第八,市場秩序進一步規範,文化部組織開展3批專項查處工作。開展違法違規網路遊戲「回頭看」查處工作,部署北京、上海、湖北、四川等地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查處12家網路遊戲運營企業;嚴查含有宣揚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危害社會公德等禁止內容的網際網路文化產品,督辦北京、山西、吉林、江蘇等地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查處23家網際網路文化經營單位;嚴查網路遊戲宣傳推廣含有危害社會公德等禁止內容,規範網路遊戲產品宣傳推廣行為,督辦北京、上海、江西、廣東、四川等地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查處6家網路遊戲運營企業。

       四、中國遊戲行業發展趨勢

       第一,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隨著移動遊戲市場的成熟和遊戲用戶消費觀念的升級,網路遊戲市場仍有較大增長潛力。

       第二,政府的有效引導和用戶消費的升級,將繼續推動有質量、有內容、有創新的精品遊戲研發。

       第三,移動遊戲和電子競技的成熟,將推動移動電競在中國的發展。移動電競將逐步朝向專業化、商業化、職業化方向發展。

       第四,遊戲成為中國文化海外輸出的重要形式,將有更多的中國遊戲公司參與海外市場的競爭。

       第五,行業政策方面,行業主管部門將進一步規範市場經營行為,保護用戶權益、青少年權益,鼓勵創新和原創。

相關焦點

  • 從2017年六大關鍵詞 看遊戲行業未來發展走向
    在2017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上發布的《2017中國遊戲產業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出2017年的遊戲行業發展主要圍繞著自主研發、多元化布局、泛娛樂融合、移動遊戲、電子競技、全球化這六個關鍵詞。通過這些關鍵詞,我們也能從中一窺遊戲行業未來走向。 關鍵詞一:自主研發 近幾年來,中國遊戲產業一直在強調精品化發展,強調自主研發。
  • 商務部發布《中國展覽業發展統計分析報告〔2017〕》
    近日,商務部發布《中國展覽業發展統計分析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行業自身創新驅動步伐的加快,2017年中國展覽業市場規模穩中有升,從高速增長步入高質量發展軌道。據商務部統計,中國展覽業規模繼續穩居全球首位。
  • 《2019中國CVC行業發展報告》正式發布
    她表示,從2018年開始,創業邦就聯合高通、騰訊、聯想、三星等國際知名CVC創投機構,發起了中國企業創投聯盟,希望搭建起一座連接學術界、大企業和中國科技創新公司的橋梁。《2019中國CVC行業發展報告》的發布正當其時。她希望報告能成為中國CVC發展的風向標,為大企業的創投和創新、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 中國網路遊戲廣告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網路遊戲廣告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顯示,隨著中國網路遊戲的不斷告訴發展,同時也帶動了網絡廣告的快速發展。網路遊戲廣告市場受到市場整體經濟狀況影響,同比增長有所放緩。
  • 2017年中國鉀肥行業發展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隨著中國農業的快速發展,對鉀肥的需求不斷增加。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鉀肥消費國和進口國,巨大的供給缺口預示著中國鉀肥行業巨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7年中國鉀肥行業發展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我國是一個相對缺鉀的國家,截至**年底,全國已查明鉀鹽基礎儲量3.58億噸。
  • 商務部發布《中國展覽業發展統計分析報告〔2017〕》_數據快遞...
    近日,商務部發布《中國展覽業發展統計分析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行業自身創新驅動步伐的加快,2017年中國展覽業市場規模穩中有升,從高速增長步入高質量發展軌道。據商務部統計,中國展覽業規模繼續穩居全球首位。
  • 中國紡織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7-2022年)
    國際原油價格波動與化纖產品價格直接相關,化纖行業結構性、階段性產能過剩加劇行業競爭,化纖行業平穩運行面臨一定壓力。      (二)節能環保壓力加大。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紡織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7-2022年)認為,**年新的環保法實施,國家對汙染排放監管範圍和標準不斷提升,行業環保壓力更加突出。
  • 中國認證認可協會發布《2017認證機構發展報告》
    中國認證認可協會發布《2017認證機構發展報告》「領跑者」已出現 整體觀感待提升□ 本報記者 丁 瑩「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一批質量優、信譽好、效益好、創新能力強的認證機構,成為中國認證機構的
  • 《2017-2018中國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報告》發布
    原標題:《2017-2018中國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報告》發布   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與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媒體融合推進委員會近日發布《2017-2018中國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報告》。該報告由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出版。
  • 新東方國際遊學發布《2018中國國際遊學行業發展報告》
    此次教育峰會上,新東方國際遊學聯合艾瑞諮詢,在行業內發布第一本《2018中國國際遊學行業發展報告》。    《報告》中顯示,2017年參與國際遊學的用戶規模保守估計為86萬人次,至2018年或將達到105萬人次水平,並在未來繼續呈現過大趨勢。
  • 中國耳機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從整個音頻行業的發展來看,無線耳機仍然算是新生事物,發展時間並不長,截至**仍處在上升期,用戶需求不斷提升,用戶對無線耳機的期望值也在提高,這就是對行業提出的新的考驗。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耳機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顯示,隨著視聽影音類產品的普及,通信技術的發展和移動電子產品的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全球耳機市場規模保持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長。
  • 《中國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報告·2016-2017》發布
    本網記者 趙徐州/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趙徐州 曾江)12月29日,《中國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報告·2016-2017》在東北師範大學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發布。報告以「總—分」式結構為主,由一個主報告和兩個分報告構成。其主要研究成果已通過專場發布會、網絡、學術會議、諮詢報告、學術期刊及專著等途徑向社會廣泛發布。
  • 中國新竹米粉行業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17-2022年)
    《中國新竹米粉行業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主要分析了新竹米粉行業的市場規模、新竹米粉市場供需求狀況、新竹米粉市場競爭狀況和新竹米粉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新竹米粉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
  • 中國印刷機械行業發展回顧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7-2021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印刷機械行業發展回顧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7-2021年)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印刷機械行業產品結構進一步改善。印刷機械基本實現了高、中、低端品種齊全,中低端設備不僅可以滿足國內需要,還有部分出口到國際。企業新產品開發速度加快,新產品產值率超過50%。部分印刷技術裝備研發取得重大突破。
  • 《2020年中國功能性食品行業研究報告》發布
    食品夥伴網訊 在「2030健康中國」系列國家戰略推動下,健康產業正在成為新常態下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和新增長極,產業蓄勢待發,為更深入的了解大健康行業發展趨勢以及新產品應用,食品夥伴網行業研究中心為大家帶來《2020年中國功能性食品行業研究報告》。
  • 行業丨《中國地熱能發展報告(2018)》發布
    行業丨《中國地熱能發展報告(2018)》發布 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日期:18.08.31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記者肖紫燁報導 8月30日,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在近日召開的2018年能源大轉型高層論壇上,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聯合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等
  • 遊久遊戲2017年年度報告(修訂稿)
    (三)行業情況根據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遊戲出版工作委員會(GPC)、伽馬數據(CNG中新遊戲研究)、國際數據公司(IDC)合作發布的《2017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遊戲用戶規模達5.83億人,同比增長3.10%。
  • 中國影視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17-2022年)
    **年**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首次以國務院辦公廳的名義對電影產業提出具體規劃。**年**月,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支持電影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加大電影產業扶持力度。  **年,全國電影票房收入達到217.69億元,其中,國產影片票房收入127.67億元,進口影片票房收入90.02億元。
  • 中國金融IT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17-2022)
    **年美聯儲推出量化寬鬆以來,全球股市資產規模已增長一倍有餘,超過了金融危機前水平。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金融IT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17-2022)顯示,截至**整個市場的價值大約在294萬億美元。
  • 2017年中國人體工學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簡版)
    根據CFA協會發布的《2016年中國金融人才發展報告》顯示,截止2015年中國金融業從業人數已達558萬人,相比2006年增長超過73%,金融從業人員數量持續保持平穩增長。銀行、券商、保險等金融企業已基本實現電子化、信息化辦公,該行業對電腦、筆記本等電子設備的使用率高,部分從業人員還需配備多屏顯示觀察多個市場行情;同時,金融行業工作時間較長、加班較多,也是頸椎病等辦公室亞健康高發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