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朗讀:文天祥《過零丁洋》

2021-02-07 唐詩宋詞朗讀者

點上方「唐詩宋詞朗讀者」,再點擊「關注」。

這裡是朗讀者的聚集地,你來朗讀,你來傾聽!






細細品味文字間的那一份感觸

用你最深情的朗讀

來喚醒你那最真摯的情緣

期待,期待,期待

你的朗讀

  


點上方綠標收聽唐詩宋詞朗讀者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千辛萬苦,如今戰火消歇已經過四年的艱苦歲月。

國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風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

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嘆我零丁洋裡身陷元虜自此孤苦無依。

自古以來,人終不免一死!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後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現在廣東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軍在廣東五坡嶺與元軍激戰,兵敗被俘,囚禁船上曾經過零丁洋。

遭逢:遭遇。起一經,因為精通一種經書,通過科舉考試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歲考中狀元。

幹戈:指抗元戰爭。寥(liáo)落:荒涼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從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絮:柳絮。

萍:浮萍。

惶恐灘:在今江西省萬安縣,是贛江中的險灘。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軍打敗,所率軍隊死傷慘重,妻子兒女也被元軍俘虜。他經惶恐灘撤到福建。

零丁:孤苦無依的樣子。

丹心:紅心,比喻忠心。

汗青:同汗竹,史冊。古代用簡寫字,先用火烤乾其中的水分,幹後易寫而且不受蟲蛀,也稱汗青。


此詩前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中間四句緊承「幹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末二句是作者對自身命運的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全詩表現了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以及捨生取義的人生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崇高表現。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中「起一經」當指天祥二十歲中進士說的,「四周星」即四年。天祥於德祐元年(公元1275,宋恭帝趙㬎的年號),起兵勤王,至祥興元年(公元1278,南宋衛王趙昺的年號)被俘,恰好四個年頭。此自敘生平,思今憶昔。從時間說,拈出「入世」和「勤王」,一說個人出處,一說國家危亡,兩件大事。唐宋時期,作為知識分子要想保家衛國,必須通過科舉考選,考選就得讀經,文天祥遇難時,衣帶中留有個自贊文說:「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就是把這兩件事拴在一起的。聖人著作就叫經,經是治國安邦的。

  這兩句詩,講兩件事,似可分開獨立,而實質上是連結在一起的。幹戈寥落一作幹戈落落,意思相近。《宋史》說當時謝後下勤王詔,響應的人很少,這裡所講情況正合史實。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還是從國家和個人兩方面展開和深入加以鋪敘。宋朝自臨安棄守,恭帝趙㬎被俘,事實上已經滅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軍民自動組織起來抵抗。文天祥、張世傑等人擁立的端宗趙昱逃難中驚悸而死,陸秀夫復立八歲的趙昺建行宮於崖山,各處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這種局面,加上說「風飄絮」,更加的形象生動。這時文天祥母親被俘,妻妾被囚,大兒喪亡,真似水上浮萍,無依無附了。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繼續追述今昔不同的處境和心情,昔日惶恐灘邊,憂國憂民,誠惶誠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獨一人,自嘆伶仃。皇恐灘是贛江十八灘之一,水流湍急,令人驚恐,也叫惶恐灘。原名黃公灘,因讀音相近,訛為皇恐灘。灘在今江西省萬安縣境內贛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時曾路過這裡。零丁洋在今廣東省珠江15裡外的崖山外面,現名伶丁洋,文天祥兵敗被俘,押送過此。前者為追憶,後者乃當前實況,兩者均親身經歷。一身為戰將,一為階下囚。故作戰將,面對強大敵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復國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為階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這裡「風飄絮」、「雨打萍」、「惶恐灘」、「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來,對仗工整,出語自然,而形象生動,流露出一腔悲憤和盈握血淚。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筆勢一轉,忽然宕進,由現在渡到將來,撥開現實,露出理想,如此結語,有如撞鐘,清音繞梁。全詩格調,頓然一變,由沉鬱轉為開拓、豪放、灑脫。「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情調收束全篇,表現出他的民族氣節和捨身取義的生死觀。誠然文天祥把做詩與做人,詩格與人格,渾然一體。千秋絕唱,情調高昂,激勵和感召古往今來無數志士仁人為正義事業英勇獻身。



朗讀,陶冶情操,升華修養!

提示:您也可來朗讀!

步驟:1.關注公眾號 >2.回復詩詞名(如「水調歌頭」「沁園春·雪」)或詩人名字(如「李白」「杜甫」)或數字(1至9)查看內容 >3.發送您的語音或視頻朗讀


相關焦點

  • 《過零丁洋》(文天祥)丨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課文
    小時候最怕看到的幾個字也許就是「朗讀並背誦全文」後來>忘記了很多人忘記了很多事但是很多學過的課文卻記得住那時候的「背誦全文」似乎都溶進了一生的記憶裡想重溫童年時光嗎?文天祥給出了答案:高風亮節,視死如歸,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傳千古,成為多少仁人志士的座右銘:當國家面臨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
  • 《過零丁洋》教學設計
    《過零丁洋》是文天祥的代表作,這首七言律詩是文天祥被元軍俘虜後的第二年(1279年)正月過零丁洋時所作。作者回想個人求學入仕的起起伏伏,眼見南宋朝廷的風雨飄搖,自己兵敗被俘,心中憂憤,倍感寂寞孤獨,歷經敵帥降將威逼勸誘,終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白以死明志的決心,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全詩概括作者生平中的大事,敘事抒情融為一體,感慨悲涼,讀來感人至深,不愧為明志詩的佳作。
  • 六甲番人原創詩詞|五律·讀文天祥《端午即事》有感
    六甲番人原創詩詞|五律·讀文天祥《端午即事》有感,用韻平水韻平聲十五刪。偷閒端午夜,難得讀文山。史籍丹心照,龍舟屈子還。自註:1、文天祥《端午即事》: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裡外。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2、文山:指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他留有《文山詩集》。
  • 千古絕唱《過零丁洋》,那些你必須知道的事兒
    小編今天帶你領略一下愛國詩人文天祥筆下的千古絕唱《過零丁洋》,快來跟隨小編了解一下吧!過零丁洋[1]〔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2],幹戈寥落四周星疑義相與析[1]零丁洋:在廣東省珠江口,也作零汀洋。文天祥被俘後曾囚於零丁洋的戰船中。[2]遭逢:得到朝廷選拔。起一經:指因精通某一經籍而通過科舉考試得官。文天祥在南宋寶祐四年(1256)中狀元。經,儒家的經典著述。
  •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優爸詩詞《過零丁洋》NO.148
    詩詞音頻及故事為優爸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點擊小喇叭收聽/記得分享給小夥伴哦點這裡成為優爸課堂VIP-大家還喜歡聽這幾首詩詞文天祥(1236—1283),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兵敗被俘,誓死不屈,囚禁三年,編《指南錄》,作《正氣歌》,大義凜然。★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現在廣東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軍在廣東五坡嶺與元軍激戰,兵敗被俘,囚禁船上曾經過零丁洋。
  • 《過零丁洋》賞析
    《過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詩,見於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作於公元1279年(宋祥興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興元年),文天祥在廣東海豐北五坡嶺兵敗被俘,押到船上,次年過零丁洋時作此詩。隨後又被押解至崖山,張弘範逼迫他寫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張世傑、陸秀夫等人,文天祥不從,出示此詩以明志。詩的開頭,回顧身世。
  • 詩詞背後的故事:《過零丁洋》與崖山之戰
    作品原文《過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簡介:這首詩是文天祥被俘後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但限於篇幅,在寫法上是舉出入仕和兵敗一首一尾兩件事以概其餘。
  • 國家棟梁之文天祥:過零丁洋
    《過零丁洋》南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零丁洋在現在的珠江口附近。1278年底,文天祥率軍在廣東五坡嶺與元軍激戰,兵敗被俘,囚禁船上經過零丁洋,有感而作,寫出了這篇膾炙人口的詩篇。
  • 【山海鑿文】《過零丁洋》教學設計
    《過零丁洋》是教育部統編語文教科書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的最後一篇,本單元的閱讀主題為「浩然正氣」,閱讀策略為誦讀古詩文,感受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 有誰還記得過零丁洋這首詩?文天祥留下來的不只是詩,還有三杯雞
    傳聞三杯雞是南宋末期隨著南宋大臣文天祥隕落而誕生的,文天祥在1278年南宋末期被元朝抓去俘虜繼而在牢中寫出來轟動後世的《過零丁洋》這首詩。
  • 巧借蘇軾的詩句,文天祥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樂觀生活態度
    02:30來自郝人讀詩詞說起文天祥,直接映入腦海的就是他的著名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郝乙書法#文天祥作為民族英雄,文天祥一生也很坎坷。20歲時,考中進士第一名,得狀元。仕途中,敢於直言,得罪權臣,數次被罷官獲罪。在和元的鬥爭中,成為南宋抗元的精神領袖,但無奈南宋氣數已盡,戰敗被俘,囚禁三年,誓死不屈,最終英勇就義。《過零丁洋》就是被俘中,路過零丁洋時寫的一首詩。因被選入初中語文教材中,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名篇,尤其最後兩句更是成為千古名言。
  • 品讀《過零丁洋》,精神上的滿足,常常被我們現代人所忽視
    閒來無事的時候,喜歡讀讀詩,今天讀到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內心的感受和讀書時,學習這邊詩文的感受和想法有了很多的差別。從前讀這詩,主角是文天祥,是那個時代的傑出人物,偉大的人物,但現在讀這首詩,主角卻是我自己,一個平凡的普通人,我這樣的人應該如何去理解,和感受文天祥的這首《過零丁洋》呢?
  • 文天祥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是什麼呢?
    南宋愛國詩人文天祥寫的這首千古名詩《過零丁洋》,可以說是學生時代必背的詩詞之一。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將他對南宋王朝的一片赤誠之心,表達得淋漓盡致,也感動了無數後人。在詩詞中,因為平仄或是押韻的需要,詩人們也常常喜歡用「汗青」一詞來喻指。在文天祥的那句詩中,「汗青」指的就是史冊。那句詩的意思是: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當時他在廣東海豐抵抗元軍時,不幸被俘。在被押解著去崖山的路上,文天祥經過了零丁洋,於是寫下了這首詩,表現出他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以及捨身取義的生死觀。
  • 賞中華詩詞 育愛國情懷 - 梅州網 - 梅州新聞|梅州民生|梅州論壇|...
    中國傳統文化可謂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中華詩詞更是影響深遠,它又如這漫漫歷史長河中的一顆顆璀璨的明珠,讓語文教材成為琳琅滿目的寶藏,對學生愛國情懷的培養有著異常直觀的效果。如何藉助語文教材中的詩詞篇目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 【青春語文·熊幸的小確幸之五】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南安軍》、《別雲間》三首詩整合教學課堂實錄
    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南安軍》、《別雲間》三首詩整合教學課堂實錄執教者:熊幸師:我們今天這節課學習《過零丁洋》、《南安軍》、《別雲間》這三首詩,大家說一下為什麼把這三首詩放在一起學?它們有什麼共同特點?生:它們都是愛國詩。師:是的,它們都是愛國詩,表達的都是愛國之情。
  • 成就一個世界奇蹟:文天祥中零丁洋和港珠澳大橋伶仃洋在同一地點
    中國古代文武雙全的詩人不計其數,愛國詩人文天祥就是其中一位,他曾經經過零丁洋時路遇此情此景,有感而發寫下著名詩篇《過零丁洋》。那句詩中的零丁洋與如今在港珠澳大橋的伶仃洋是同一個地方嗎?文天祥文天祥的寫詩背景文天祥隨軍作戰,但是在1278年冬季時,元軍的兵馬大舉進攻,文天祥率兵撤退,但在撤退的途中在五坡嶺
  • 中考文言詩文重點篇目《過零丁洋》考點整理
    (2)對文天祥的《過零丁洋》賞析有誤的一項是(C)。     A.這首詩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敘事和抒情言志為一體,慷慨悲涼,感人至深。     B.頷聯寫國家山河破碎,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蕩不安,運用比喻,生動形象貼切。
  • 端午詩詞賞析之一:《端午即事》
    端午節就要來了,令人期待的三天假期離我們越來越近了,為了讓孩子們學習端午文化,了解端午習俗,今天開始為大家介紹一些端午詩詞,來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宋代文天祥的《端午即事》: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出自宋代文天祥的《端午即事》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裡外。
  • 推薦三首適合朗讀的冷門詩詞
    今天為大家分享三首酒築在上學時特別愛誦讀的三首冷門詩詞,它們將是你沒見過的全新版本!做好準備,開始今天的詩林之旅吧~詩詞是由語言的高度凝練與精妙排列所塑造的藝術,而誦讀將會令詩的精魂在朗朗書聲中再次復活。在上學時,酒築最喜歡在每天早自習時,拿出記著詩詞的筆記本,翻開那一篇篇或激昂或婉約的詩詞曲賦,抑或只是斷章,默吟高誦,齒頰生香。
  • 文天祥十句經典語錄: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賞析:這句話出自宋·文天祥《正氣歌》。人生在世要有獨立的品格和浩然之氣,這種英雄氣概的獲得是要在日常言行中予以培養的,因為浩然之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面臨困境時,以堅韌不拔的毅力逐漸養成的。5.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