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民王小姐在白雲區利都大廈購置了一套二手房,搬進去後她卻開心不起來,「每天出門都很痛苦!」
原來王女士家對門鄰居是母子,一個聾啞兒子照顧8旬癱瘓老母親,每天從敞開的大門傳來陣陣便溺味,周圍鄰居苦不堪言,曾就此事向物業和居委會反映多次,都未得到解決。
住戶:
每天開門後要狂噴酒精
12月10日上午,業主王小姐帶著記者乘坐電梯到達利都大廈的高層,一出電梯,刺鼻的消毒水味撲面迎來,走廊地板上到處是水漬,「這是物業為此專門噴灑的消毒水,但仍掩蓋不了臭味!」拐到走廊的盡頭,開始聞到一股尿騷味,越靠近一間敞開的房間,便溺味道越濃烈。
「這個房間24小時都是敞開著!」涉事房間鐵門緊鎖,裡面的木門大敞開,透過紗窗依稀能見到屋內家具逼仄,擺著張上下床,並未有人在內。
王小姐新購的房屋正好斜對著該房間,直線距離約兩米,「我每天都儘量減少出門的次數,能不出門儘量不出門,開門後趕緊關門。」每天進出門後,她都會用酒精仔細對著門口一頓猛噴,給家裡安裝了吸味器,還給門縫裡貼上膠條,想方設法避免臭氣進屋。
隔壁業主將自家門貼滿膠條,門邊放了兩盆植物。
王小姐於今年6月買房,當時看房時間短,「我走進去和業主談,當時沒注意到外面的氣味」。王小姐和周圍鄰居就此事向物業和居委會反映多次,一直未得到解決。
據了解,房屋業主是癱瘓老母親的大女兒,她住在金沙洲,比較少過來,平時主要是兄弟倆和老母親住,哥哥是聾啞智障人士,他負責全天照顧癱瘓母親,弟弟白天上班,晚上會回來休息。物業曾要求對方關門,讓氣味減少,對方卻不願意,物業只能經常在走廊噴灑消毒水掩蓋氣味,但收效甚微。
王小姐稱,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比如用成人紙尿片、請護工照顧老人,或是將老人送去養老院等,「為何讓一個可能自己都無法生活自理的聾啞人去照顧老人?」
左邊是有便溺味傳出的房子,右邊是王小姐家。
涉事住戶:
考慮給癱瘓老人用紙尿片
在涉事房間周圍,至少有6戶都受到臭氣影響,住戶均表示不堪其擾,租戶任小姐稱,「每次出電梯我都要捏著鼻子」,不僅將房屋門打開時會聞到臭味,現在連房間內的窗戶打開,都會飄來陣陣臭味。任小姐稱,有時候物業接到投訴後過來敲門,裡面的人也不開門,聾啞兒子經常帶著癱瘓老母親外出曬太陽,「奇怪的是,我和他們一起坐電梯,老人身上味道也不明顯,怎麼房間這麼臭?」
一名停車場管理人員透露,業主很少過來,他還認出一名路過的男子是和癱瘓老人同住的小兒子。該男子自稱姓梁,聾啞男子是其哥哥,有智力殘疾,「智力相當於10來歲的孩子」,平時主要由哥哥照顧母親。對於鄰居的投訴他也很無奈,哥哥自己生活也無法自理,梁先生說:「我給他電飯煲做好飯,按到保溫模式,他會拔了電,直接吃涼飯」。
梁先生稱,他會考慮鄰居提出的建議,「用紙尿片試試幾天」,他不願再多說,匆匆離開。
居委會:
擬為該住戶安裝閉門器和排氣扇
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表示,此事確實比較多鄰居反映,當事房間曾空置幾年,去年下半年他們才搬進去住,物業經常用消毒水在地面進行噴灑,近期計劃在該房間靠近空調的位置裝個排氣扇,「昨天過去拍照了,很快能裝好」。
匯僑東社區居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當事家庭情況特殊,目前居委會在積極和物業、家綜協商,計劃為這戶家庭安裝一個閉門器和排氣扇,「裝了閉門器後,開門後會自動關上門」,將氣味對周圍鄰居影響儘可能降低,其中弟弟的戶籍是在匯僑北社區,也會和相關居委會聯繫,看能否申請政府購買服務,請人上門打掃房間衛生。
有居委會工作人員表示,這戶業主比較難溝通,人口普查時向其詢問老母親的信息,其也不願意透露。南都記者嘗試撥打多次該業主電話,並無人接聽。
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鄧剛律師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八十四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係」,第八十五條規定;「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係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
他強調,各住戶相鄰而居,應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尊重歷史和當地習慣,互諒互讓、友好相處,正確處理相鄰關係。如果其他相鄰業主有證據證明該住戶屋內發出臭味或異味,並影響到自己的生活環境質量,給自己造成妨害或者損害的,則可以向法院起訴,請求該業主停止侵害,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來源:南方都市報(nddaily)南都記者 張馳 楊婷 實習生 謝芷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