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醫李知行
很多生完寶寶後的媽媽會有這樣的感慨:懷孕的時候天天盼著卸貨,開啟美好育娃生活。殊不知「卸貨」後,帶娃的「磨難」才剛剛開始。
小麗是一位新手媽媽,產後脫髮非常嚴重,所以經常在朋友吐槽。最近寶寶學了一項新技能,那就是揪頭髮,每當小麗抱住寶寶,寶寶就準揪著小麗長發不放,而且還特別疼,有時候讓小麗懷疑自己都快被薅成禿子了。
這天小麗洗頭髮,看著地上大把大把的頭髮,心情非常低落。吹完頭髮還沒來得及紮起來,寶寶就醒了,於是趕緊跑過去抱寶寶,可還沒抱起寶寶就被一把揪住了頭髮。
那揪心的痛讓小麗一時沒忍住重重拍了寶寶的手,寶寶頓時大哭起來,看到大哭的寶寶,小麗又十分的後悔趕緊安撫。
日常帶娃,相信不少新手媽媽和小麗一樣,頭髮總是被寶寶「襲擊」 。但當媽媽們了解寶寶揪頭髮背後真正的原因,相信就捨不得罵他們了。
1. 這是寶寶探索世界的過程
隨著發育成長,寶寶的小手由剛出生時緊緊握拳,慢慢能張開並練習抓握。他開始對周圍的事情感到興趣,想嘗試抓住它們。對於他們來說,手是獲取知識的另一雙「眼睛」。
當媽媽的頭髮碰到寶寶時,寶寶的小手就會想抓住它們,並且握緊和持續一段時間,感受頭髮到底是怎樣一個東西,興奮的時候還會不斷拉扯。
其實,你細心觀察發現:寶寶不單只是熱衷頭髮,媽媽的衣服領子、小飾品和項鍊,他們都躍躍欲試。所以說,寶寶揪頭髮只是好奇心作怪。
2. 喜歡媽媽
媽媽是一直照顧寶寶的人,朝夕相對,寶寶會越來越依賴媽媽。但在小月齡的時候,他還不能夠用語言來表達想法,只能通過一些抓握動作來表達情緒。
比方說媽媽剛好在身邊,他會通過拉媽媽的頭髮,傳遞自己對媽媽的喜愛。特別是寶寶發現只要揪住媽媽的頭髮,媽媽因為疼痛作出的反應,他們會本能以為這個動作可以博得媽媽的關注,很好玩,所以越揪越上癮。
3.寶寶沒有認知,不知道揪頭髮會痛
大多數寶寶在半歲以前,認知能力有限。即使你告訴他揪頭髮會痛,甚至打他的小手手,他是難以意會,更無法將揪頭髮與疼痛建立起聯繫。
對他而言,這只是一個簡單好玩的動作,意識不到這樣是傷害了媽媽。如果,媽媽對寶寶發脾氣,反而會嚇到寶寶。下一次寶寶還是會繼續揪媽媽的頭髮,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寶寶喜歡揪頭髮雖然原因種種,但冷不防被寶寶這麼一揪,媽媽們還是吃不消,畢竟那是真的很痛。
媽媽都不想被寶寶揪頭髮,不如試試這些方法
①給寶寶找替代品
寶寶喜歡揪頭髮可以找一些玩偶娃娃做我們的替代品。一些毛線娃娃頭上會有鉤針編織出的假髮毛線,細長的形狀可以滿足寶寶拉扯欲,毛絨絨的質感更是引起寶寶的興趣。媽媽和寶寶在一起互動時,可以將毛線娃娃放在寶寶的身邊。當察覺他有想抓頭髮的苗頭,便將毛線娃娃遞給他。而且,寶寶日常生活裡,身邊有一個小娃娃也會讓他覺得有安全感。網上也有不少毛線玩偶編織教程,媽媽們不防用毛線DIY一下,一針一線編出媽媽的愛。
②轉移寶寶注意力
寶寶小時候,對什麼事物都是三分鐘熱度。寶寶一旦又想揪頭髮,可以嘗試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利用一些顏色鮮豔可愛、材質安全的搖鈴,在寶寶耳邊輕輕搖一下,他們會被吸引過去,頭髮便得到解脫。
除此之外,會發聲的玩具,積木,小紙巾等都是適合寶寶玩的東西,滿足寶寶探索欲又鍛鍊到小手指。原來世界是這樣豐富多彩,他便不再只「沉迷」媽媽的頭髮了。
③把頭髮紮起來
產後脫髮嚴重,有些媽媽們索性把頭髮放下來,讓發量看上去飽滿一點。但是,建議在帶寶寶的時候還是要犧牲一下個人形象,將頭髮綁起來。
綁起頭髮其實好處多多,不但清爽利落方便幹活,頭髮更是扎不到寶寶,呵護他們稚嫩的小皮膚。關鍵是,寶寶夠不著媽媽的頭髮,自然就想不起去揪它們。
結語:揪頭髮並非寶寶調皮,而是他們成長發育中表現的一個信號。讀懂寶寶的需求,問題自然就能迎刃而解。育兒路上我們見招拆招,一起體會帶寶寶的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