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213億元新臺幣:下半年或將有所好轉(全文)_LG OLED65C9PCA...

2020-12-19 中關村在線

近日,臺企面板友達、群創公布了公司6月營收,群創6月自結合併營收為213億元新臺幣(單位下同),較5月增加1.5%,但較去年同期則減少13.9%。至於友達6月自行結算合併營收為243.4億元,較5月減少1.6%,較去年同期也小減2%。


群創表示,6月大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為1014萬片,較上月減少1%;中小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1958萬片,較上月減少3.4%。至於友達6月整體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包括液晶電視、臺式屏幕及筆記本計算機面板等超過965萬片,較5月減少4.3%,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約1151萬片,較5月增加13.1%。

總計群創第2季合併營收為63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9%,但較第1季增加5.4%,大尺寸面板合併出貨量共計3092萬片,較第1季出貨量2853萬片相比增加8.4%;中小尺寸面板合併出貨量共計5985萬片,較第1季出貨量5885萬片相比增加1.7%。

友達2019年第2季合併營收為700.7億元,較第1季增加5%,與去年同期相比則下降6.6%。第2季大尺寸面板出貨量約2717萬片,較第1季增加5%,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9%,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約3301萬片,與第1季相比增加32.2%,較去年同期則減少27.2%。

展望後市,群創表示,以往都是第1-、2季打底,第3季往上去,今年還是要繼續觀察貿易戰發展狀況;友達則認為,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但是有多旺還很難說,因為目前的市場狀況,不能有太樂觀的估計,要隨時做好應對準備。

02LG OLED65C9PCA詳細參數

相關焦點

  • LG OLED電視和藝術之間理還亂的那點事兒(全文)_LG OLED65C9PCA...
    02LG OLED65C9PCA詳細參數
  • ...創新高(全文)_LG OLED65C9PCA_液晶電視新聞-中關村在線
    電視行業專家預測,基於良好的市場反應,OLED電視市場將繼續增長。IHS Markit預測,2020年OLED面板出貨量將增長50%,達到450萬片,到2021年將達到670萬片,到2022年將達到935萬片,到2023年將達到1150萬片。因此,預計2023年OLED電視在整個電視市場中所佔的比例將超過10%。
  • 奈飛標配:LG 65C9P 索尼Z9F+Z9R 體驗
    國際慣例選購需求:可以看奈飛 屏幕素質高 支持雙杜比 65寸選擇品牌:三星Q80 索尼9500G a8G a9G LG c9p購機預算:待定參考評測:Rtings官網音響設備:索尼Z9F 索尼Z9R第一次網購
  • ...夏普等要減產30%(全文)_LG OLED65C9PCA_液晶電視新聞-中關村在線
    在過去一年裡,想必很多讀者朋友朋友也都能感受到大屏幕液晶電視價格暴跌所帶來的紅利,65吋4K電視價格低到了3000元以內,55吋電視甚至連2000元都不到,價格一度降到冰點。京東方的10.5代線原本產能已經達到月產12萬片基板的滿產水平,主要生產65寸及以上的大屏幕,但是本月起要減產到9萬片左右,削減了25%左右的產能。此外,京東方在武漢建設的10.5代線也有可能延期量產,推遲到今年底明年初再量產。臺系廠商中,群創等公司也因為LCD面板的虧損調整了戰略,改造設備轉向IPS面板,生產更複雜,事實上也在減少產能了。
  • ...LG和索尼誰是最好的選擇_LG OLED65C9PCA_液晶電視評測-中關村...
    1, LG OLED電視出自LG電子,是OLED面板唯一製造企業LG Display(LG顯示)的兄弟企業,獨特的資源讓LG電子成為最早投入OLED電視研發的品牌企業,十數年不斷精進的研發和沉澱,讓LG OLED電視早已蜚聲全球,極多已接觸過、購買了OLED電視的用戶將LG OLED電視評價為「最好的OLED電視」。
  • 海底撈去年在臺營收近19億元新臺幣 今年擬開四間新店
    中新社臺北4月16日電據中央社、中時電子報等臺灣媒體16日報導,海底撈2018年在臺增開五間火鍋店,營收接近19億元(新臺幣,下同)。
  • 英國人做了一個對比實驗 結果令人跌碎下巴(全文)_LG OLED65C9PCA...
    我們還將人工智慧集成到LG OLED中,這意味著電視可以讀取其環境和屏幕上的內容,從而相應地定製圖像和聲音設置。「 02LG OLED65C9PCA詳細參數
  • 「家電徵文」奈飛標配:LG 65C9P 索尼Z9F+Z9R 體驗
    國際慣例選購需求:可以看奈飛 屏幕素質高 支持雙杜比 65寸選擇品牌:三星Q80   索尼9500G a8G a9G    LG c9p購機預算:待定參考評測:Rtings官網音響設備:索尼Z9F 索尼Z9R
  • 大立光5月營收觸三年同期低點,下半年市場會如何?
    大立光5月營收觸三年同期低點,下半年市場會如何?本月初,手機鏡頭廠商大立光公布了5月份營收數據,大立光5月營收38.66億新臺幣,同比下滑23%,環比下滑17%,創三個月來最低,且是三年同期低點。1月至5月總體營收217.45億新臺幣,去年則為198.28億新臺幣,同比上漲10%,但這個增長沒有什麼意義,因為下半年市場未知。對於大立光5月份的數據,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表示,大立光是全球手機鏡頭的領導者,鏡頭廣泛應用於蘋果三星等手機廠商。從大立光5月份的數據可以看出,蘋果華為Vivo未來兩個月市場下調。
  • 臺積電公布2018財年Q2財報 總營收2332多億元新臺幣
    財報顯示,臺積電第二季度合併營收為2332.76億元新臺幣,較上年同期的2138.56億元新臺幣增長9.1%;淨利潤為722.90億元(約合23.5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662.71億元增長9.1%。
  • 臺積電財報:2018年臺積電營收首次超過新臺幣1萬億元 同比增長5.5%
    2018年晶片代工廠商臺積電營收首次超過新臺幣1萬億元。2018年12月,臺積電營收環比下跌8.7%,同比下跌0.1%至新臺幣898.3億元。雖然12月營收有所下滑,但2018年臺積電營收達到新臺幣1.0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5%。
  • LG OLED65C9PCA報價14599元 帶票 送 壁架 免安裝
    【天極網家電頻道】LG OLED65C9PCA用約3.9mm厚度的面度,超薄機身。猶如在電影院般的沉浸感設計,更實現了震撼的視聽體驗。LG OLED TV採用自發光像素點,為您呈現更加純粹的黑色和更有深度的色彩,將隱藏的細節一一顯現,從而詮釋了大自然的真實色彩。
  • 南亞科:4月份營收56.20億元新臺幣,月增4.9%
    集微網消息(文/holly),據臺媒聯合新聞網報導,內存大廠南亞科日前的財報顯示其4月份營收56.20億元新臺幣(下同),月增4.9%,年增36.7%,呈現雙增長;今年前四月營收200.39億元,年增29.4%。
  • ...歷年同期新高③國巨8月營收72.96億元新臺幣,年增114%④賽微...
    ★鴻海8月營收超4205億元新臺幣,創今年單月、歷年同期新高9月7日,鴻海公布8月營收超4205億元新臺幣,月增4.3%,年增5.5%,為今年以來單月新高,歷年同期新高。鴻海此前預計,第3季營運持續維持季成長走勢,主要就是來自雲端網通基礎建設力道強勁。
  • 筆電市場催生需求新動能,義隆電子前11月營收達31億元
    集微網消息,近日,觸控晶片廠商義隆公布了11月營收報告。義隆11月營收新臺幣15.31億元(約合人民幣3.5億元),同比增長74.85%。累計2020年1月至11月營收達到新臺幣134.15億元(約合人民幣31億元),同比增長55.26%。
  • 海底撈2018年在臺灣營收近19億元新臺幣,今年擬開四間新店
    據中央社、中時電子報等臺灣媒體16日報導,海底撈2018年在臺增開五間火鍋店,營收接近19億元(新臺幣,下同)。海底撈臺灣區總經理李瑜當天受訪時稱,該品牌今年計劃在臺北、臺南及高雄等地再開四間店鋪,目標營業額為24億元,預計將在臺灣徵才600人。
  • 群創和友達4月營收均超200億元新臺幣
    集微網消息(文/holly),據鉅亨網消息,面板大廠群創和友達都於今(8)日公布了4月營收,受益於大尺寸面板訂單需求強勁,二者營收皆超過了200億元新臺幣(單位下同)。據悉,群創4月營收206.56 億元,月增4.98%,年減0.95%,累積今年前4個月合併營收710.48億元,年減12.05%。從出貨量上來看,4月大尺寸總出貨量共1038萬片、月增6%,中小尺寸總出貨量共2419萬片、月增 8.3%。
  • 200507芯報丨南亞科:4月份營收56.20億元新臺幣,月增4.9%
    南亞科:4月份營收56.20億元新臺幣,月增4.9%內存大廠南亞科日前的財報顯示其4月份營收56.20億元新臺幣(下同),月增4.9%,年增36.7%,呈現雙增長;今年前四月營收200.39億元,年增29.4%。
  • 群創光電今年第三季度營收達166億元 淨利潤4.3億元
    【TechWeb】11月1日消息,群創光電日前公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營運成果,合併營收為新臺幣739億元(約合人民幣166億元),營業利益為新臺幣17.9億元,稅後利益為新臺幣19億元(約合人民幣4.3億元),基本每股盈餘為新臺幣0.19元。折舊及攤銷為新臺幣89億元,資本支出為新臺幣120億元。
  • 群創光電去年第四季度營收158.6億元 營業損失達3.1億元
    【TechWeb】2月15日消息,臺灣面板廠商群創光電日前公布了2018年第四季營運成果,合併營收為新臺幣722億元(約合人民幣158.6億元),營業損失為新臺幣14億元(約合人民幣3.1億元),稅後損失為新臺幣7億元,基本每股損失為新臺幣0.0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