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這是兩種遠古猛獸之間的較量,不過可惜的是滄龍是恐龍時期海洋中的霸主,而巨齒鯊是滄龍滅絕之後才出現的海洋霸主,所以即使我們穿越回恐龍時代,也沒法看到兩個海洋霸主的對決。不過,作為各自生存時期中海洋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對比一下兩種動物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首先,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滄龍
滄龍雖然是恐龍時期的生物,而且名字中也有「龍」,但是它卻不是恐龍。因為恐龍是蜥臀目和鳥臀目下所有生物的總稱,而滄龍則是有鱗目下的生物,因此,滄龍不是恐龍。
滄龍是滄龍科下所有生物的總稱,根據科學的研究發現,最早的滄龍出現在距今約1億年前,它們是由白堊紀晚期的一類生活在海邊的蜥蜴(崖蜥)進化而來的。進入海中之後,充足的食物讓崖蜥迅速的搶佔了生態位,直接加速了原本統治海洋且比它出現在海洋中早的蛇頸龍們的滅絕。
從已發現的化石看,滄龍科下一共有5個亞科超過7個不同的屬,在如此多的滄龍中,並不是所有的滄龍都體型龐大,比如特提斯龍的平均體長僅有3米左右,大洋龍的平均體長在5米左右。
身體細長的大洋龍
不過,我們一般說的滄龍大都是單指滄龍科滄龍亞科滄龍屬下的生物,在該屬下有著體型最大的滄龍,它就是滄龍的模式種霍夫曼滄龍。根據在荷蘭發現的霍夫曼滄龍(以下簡稱滄龍)的化石看,成年後的它擁有著平均14米的體長以及23噸左右的體重。
從外觀上看,滄龍與鱷魚有些相似,都是有著尖長的吻部以及細長的尾巴,但是,根據科學家對其基因的比對發現,滄龍與蛇是近親,與鱷魚相差甚遠。因此,這也讓滄龍擁有了一個能力,那就是可以像蛇那樣上下頜脫臼。蛇上下頜脫臼是為了吞下更大的獵物,而滄龍擁有這個能力無疑是提高了自己嘴巴的開合角度,配合上尖利的牙齒,極大地提高了它的咬合力。
科學家們根據滄龍的頭骨計算機模型推斷,它的咬合力是霸王龍的2-3倍,而霸王龍的咬合力平均在5噸以上,也就是說滄龍擁有至少10噸以上的強大咬合力。
如此龐大的體型和如此強的咬合力,讓滄龍成為了白堊紀末期海洋中的絕對霸主。
巨齒鯊
巨齒鯊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種海洋生物,因為大多數小夥伴都看過《巨齒鯊》的電影,在電影中,巨齒鯊被描述為一種體長28米,體重超過40噸的巨型鯊魚。當然這只是電影作品中的數據,真實的巨齒鯊體型並非如此之大。
根據已發現的巨齒鯊化石看,最早的巨齒鯊出現在距今約2300萬年前的漸新世末期,它們在地球上生活了約900多萬年後,於距今約260萬年前滅絕。從已出土的大量鯨類化石上的咬痕看,巨齒鯊曾經遍布各大海洋之中。但是,由於巨齒鯊與現存的鯊魚一樣都是軟骨魚類,而軟骨魚在化石形成時難度非常的大。因此,到目前為止,古生物學只發現了巨齒鯊琺瑯質的牙齒和幾塊脊椎骨化石。根據牙齒的化石看,巨齒鯊的牙齒長度平均在30公分左右,最長可達半米,之後,生物學將其的脊椎骨化石與現存的鯊魚比對,得出巨齒鯊的平均體長在14米左右,體重平均在60噸左右,最大體長20米,體重過百噸。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生物學家的推斷,巨齒鯊是目前已知生物中咬合力最強的動物,它有著平均30噸的強大咬合力,再配合上倒三角狀的尖利牙齒,難怪它能成為當時海洋的霸主。
滄龍和巨齒鯊打一架,誰能贏?
從上面的介紹看,兩種動物的生存年代差了將近4000萬年,是完全沒有相遇機會的。但是,如果相遇的話,我認為滄龍不是巨齒鯊的對手。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兩點:
第一,體型對比
作為曾經的海洋霸主,巨齒鯊和滄龍都是體型龐大的猛獸,而且都有尖利的牙齒。所以在交手時,體型往往就決定了勝負。從上面的數據看,兩種動物的體長平均值非常接近,但是14米的滄龍體重僅有23噸左右,而體長14米的巨齒鯊則有著30噸的體重。這是因為兩種動物滄龍偏向於細長,而巨齒鯊更加的粗壯的原因。所以,在對決時,體重更重的巨齒鯊的衝撞力要比滄龍強。這是巨齒鯊的優勢之一。
第二,「武器」對比
兩種海洋食肉動物的對決,除了體型外,剩下的就是「武器」了。由於二者都沒有像貓科動物那樣可以作為武器的利爪,所以一張血盆大口就成為了它們的唯一武器。但是,相比而言,最大的滄龍霍夫曼滄龍的牙齒不過平均只有10公分左右,而巨齒鯊的牙齒長度是它的3倍,並且在咬合力方面,巨齒鯊的咬合力也是滄龍的3倍左右。在如此大的牙齒長度和咬合力差距下,二者在搏鬥時,對對方造成的傷害顯然是巨齒鯊更大一些。這是巨齒鯊的第二個優勢。
總結
滄龍和巨齒鯊都是曾經海洋中的霸主,只不過它們生存的年代不同,所以沒有交手的機會。從整體實力上看,巨齒鯊確實比滄龍要強一些,所以在海洋中,二者對戰,滄龍不是巨齒鯊的對手。但是,滄龍跟現在的鱷魚一樣,可以「水陸兩棲」,到了陸地上,巨齒鯊顯然就不是滄龍的對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