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致命失誤」 華誼兄弟坐不住了

2020-12-12 環球網

盲目擴張空聽「風聲」 影界「老炮」英雄遲暮 業績下滑「沒完沒了」

遭遇「致命失誤」 華誼兄弟坐不住了

文/本報記者 肖揚

「電影業務的不作為不僅僅是對華誼兄弟用一部部好作品積累而來的品牌根基不珍惜,也是對於全體華誼人25年孜孜不倦奮鬥的不尊重……我要求電影團隊儘快拿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不要再守著以前的功勞簿紙上談兵,請用真正的信念和實際的行動證明你們的能力。」——華誼兄弟副董事長王中磊

「致命失誤」聽起來像是一個電影情節,卻成為了華誼兄弟的現實遭遇。

2019年末,華誼兄弟副董事長王中磊在給全體員工發去的一封信中表示,2019年是華誼兄弟創業以來最為艱難的一年,2019年華誼兄弟主投主控的電影一片空白,「作為一家以內容生產為核心競爭力的傳媒公司,這樣的失誤堪稱致命」。隨後幾日,華誼兄弟甩賣資產,出售了子公司「賣座網」4%的股權。

現象

連續四年成績「不及格」

這一年多來,儘管電影行業經歷了震蕩的低迷期,但卻充滿頑強的生命力,2019年電影票房與觀影人次再創新高,年度票房達到642.66億,同比2018年增幅5.4%;城市院線總觀影人次達到17.27億。那些抓住新機遇的電影公司仍然可以賺得一杯羹,比如,光線傳媒憑藉《哪吒之魔童降世》,第三季度單季實現淨利潤10.04億元,同比增加463.33%;而博納影業不僅憑「中國驕傲三部曲」再創佳績,也為中國新主流電影開闢了道路。然而,同為民營電影公司的「實力派」,華誼兄弟的表現卻非常黯然。

最新的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2019年年初至報告期末,華誼兄弟淨虧損累計達到6.52億元,利潤同比下降幅度近300%。而華誼近幾年來大力主推的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業務,在今年的營收也大幅下滑76%,僅營收3650萬元。

華誼兄弟的運氣確實有點欠佳,一些頗有可能贏得高票房的項目至今上映無期,這讓華誼兄弟元氣大傷,為了讓公司撐下去,華誼不得不開始四處籌錢。2019年以來,華誼兄弟除了積極抵押房產、股權籌集資金外,還從阿里影業借款7億元人民幣,作為條件,華誼兄弟需在5年內完成10部電影的製作和上映,阿里影業對項目擁有優先投資權。華誼兄弟的老闆王中軍還忍痛割愛把自己收藏的名畫也給賣了。 唯一的希望是2019年末上映的馮小剛的新片《只有芸知道》,然而,由於敘事的空洞觸及不到觀眾的內心,該片上映以來,票房增長很是艱難,目前票房僅為1.53億元人民幣。

實際上,問題並不只出現在2019這一年。2018年,華誼兄弟出現了上市十年以來的首次虧損,歸母淨利潤虧損10.93億元,年營收下降1000.40%。王中磊也表示,華誼兄弟的問題由來已久:「這已經是電影團隊連續第四年交出遠遠低於預期的成績單。」他認為,這四年間,華誼兄弟不僅常態化優質內容生產力不強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甚至還出現了「斷貨」的現象,從最初缺席一個檔期,變成了現在只上映一個檔期,人才的儲備與培養也乏善可陳。

原因

快速擴張引發副作用

這與風光顯赫時的華誼兄弟已經是兩幅不同的圖景。華誼兄弟於1994年創立,1997年被馮小剛導演的《甲方乙方》點燃電影夢,於是,在1998年投資了馮小剛的影片《沒完沒了》,以此正式進入電影行業,也與導演馮小剛成為固定搭檔,在每年的賀歲檔成為一道風景。在此後的20多年間,華誼兄弟創造了200多億的電影票房,推出了百餘部頗有觀眾緣的作品,包括《手機》、《天下無賊》、《寶貝計劃》、《集結號》、《非誠勿擾》系列、《功夫之王》、《風聲》、《唐山大地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西遊降魔篇》、《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私人訂製》等,堪稱是國內商業成績最好的民營影視公司。

然而,正如王中磊所說,華誼兄弟也面臨戰線過長、投入過大、公司負擔過重等快速擴張帶來的副作用集中顯現。2015年,華誼兄弟全資或控股公司87家,到2018年變成117家,併購了上百家體量各異的影視企業。其中,在2016年,華誼兄弟以10.5億元收購了馮小剛旗下東陽美拉傳媒公司70%股權,又以7.56億元拿下鄭愷、李晨、陳赫、楊穎等明星共同持股的平臺東陽浩翰,當時外界質疑其中的風險時,華誼兄弟卻堅定認為這是在買下「未來預期」。

可惜,電影市場的變化是何等之快,華誼兄弟對於導演和明星的固定化合作模式,恰恰限制了對於市場的認知。近兩年來,中國商業大片已經完全變了一副面孔,觀眾的審美發生改變,不再喜歡空洞的情懷,而是需要現實主義的慰藉,對於這些,華誼兄弟卻無法及時調整,在創作上陷入滯後,以《只有芸知道》為例,與觀眾的情感、生活毫無共鳴,這在口碑為王、而不是營銷為王的當下,受到冷落也不意外。

華誼還嘗試了「去電影化」的嘗試,實施了實景娛樂產業計劃, 但是,並未形成新的增長點,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少峰認為,從產業鏈布局來講,華誼做實景娛樂是一件合理的事情,但缺乏強有力的IP支撐是其一大短板,「華誼小鎮裡的內容只是影視作品的延伸,拉動性明顯不足,只能不斷投入高成本造建築、街景」。此外,實景娛樂對資金要求高、回報期長,未能帶來穩定收入,反而會造成現金流的進一步緊張。

展望

昔日「領頭羊」需找到方向

當華誼兄弟脫離了市場,對於電影不再像以往那樣專注的時候,這個昔日的市場領頭羊失去了敏銳的嗅覺,變得「英雄遲暮」。2016年,華誼「拿得出手」的作品只有《老炮兒》一部影片,電影《紐約紐約》《靈偶契約》《奔愛》票房均沒有突破5000萬元,參與出品的兩部電影《搖滾藏獒》和《陸垚知馬俐》票房僅為3926萬元和1.92億。

2018年,華誼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找到你》《胖子行動隊》《雲南蟲谷》《江湖兒女》《遇見你真好》反應平平,票房最高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也僅入帳了6.06億。

近兩年開始,電影的熱門已經從年末賀歲檔轉戰為春節檔,然而華誼兄弟顯然沒有做出應變與布局,致使在精彩紛呈的春節檔中,華誼只能以看客的身份出現。

不過,華誼並非沒有翻身的機會,華誼兄弟畢竟還有內容品牌上的優勢和資源整合能力,國際化戰略也在穩步推進,「在美國,我們和全球最炙手可熱的導演、製片人羅素兄弟成立合資公司,拍攝面向全球觀眾的電影作品,在韓國成立MerryChristmas,在香港投資華語電影頻道,讓華誼兄弟的內容合作版圖拓展到更多國家和地區」。

而華誼兄弟也已經意識到了電影才是公司最核心的業務,王中磊放出了「狠話」:「我要求電影團隊儘快拿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不要再守著以前的功勞簿紙上談兵,請用真正的信念和實際的行動證明你們的能力。」

相關焦點

  • 華誼兄弟風光不再,王忠軍賣畫賣房,這僅是救急之策
    曾幾何時,華誼兄弟風光無限,旗下眾星雲集。2009年,華誼兄弟登陸創業板,被譽為「中國影視娛樂第一股」。10年之後,華誼兄弟卻深陷泥沼。連虧兩年的業績表現,讓其面臨巨大的保殼壓力。誰能救得了華誼兄弟?在王忠軍減持並買畫的那幾年,華誼兄弟無限風光之下,也是暗流湧動。2018年,華誼兄弟的麻煩開始了。因為電影票房業績一般,華誼兄弟錄得淨利潤為虧損10.93億元。這是華誼兄弟上市以來首次年度虧損。然而,更殘酷的考驗還在後頭。
  • 華誼兄弟王中軍寄語創業板
    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寄語創業板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在創業板投資華誼兄弟,應該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華誼兄弟這個名字,是夢想這家公司有一天會成為中國的華納兄弟。
  • 王中軍4000字全面反思:華誼兄弟錯在了哪裡?
    在即將過去的春節黃金檔中,國內最為知名的影視公司——華誼兄弟全面缺席。同時,春節前華誼兄弟還公布業績稱,預計2018年虧損10億元。交出這麼不理想的一個業績我感覺很抱歉各位分析師朋友還有投資機構,今天交流會我覺得說什麼可能大家也都知道,2018年華誼兄弟遭遇上市以來最大的一次衝擊,不管是從輿情還是我們的電影等等,而且也是上市以來的首次的淨利潤虧損,
  • 師說|徐珊:華誼兄弟的「清倉式」股權質押
    自2014年開始,華誼兄弟公司走上了「去電影單一化」的道路。2015年是華誼兄弟「去電影單一化」的第二年,公司的戰略發展投資在電影實景項目上,希望打造成集影視、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以及網際網路娛樂於一體的新型模式,這也是華誼兄弟的「迪士尼」夢。然而夢想很理想,現實卻骨感。
  • 曾鼎盛一時的華誼兄弟,如今現況幾何
    曾經佔中國娛樂業一半江山的華誼兄弟,在鼎盛時期,擁有70多位明星,其中包括李冰冰、範冰冰、周迅、黃曉明。華誼於2009年10月30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華誼兄弟迎來了開盤,股價最高達到了90元。三位股東馮小剛、張紀中和黃曉明隨之成為億萬富翁。
  • 華誼兄弟:象山大成天下、三立經控、名赫集團將成為華誼兄弟豐富IP...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5月6日訊,有投資者向華誼兄弟提問, 象山大成天下、三立經控、名赫集團都是什麼公司啊?華誼為什麼要引入他們投資?未來如何合作?華誼兄弟豐富的製作經驗與平臺資源,將助力其影視項目快速推進與完成,攜手打造具有電影文化元素的旅遊度假新勝地,同時它們也將成為華誼兄弟豐富IP儲備和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 王中軍:大戲才開幕|華誼兄弟|電影|光線傳媒_網易財經
    甚至,華誼兄弟掌門人王中軍得知「C36」只有12家連續增長的公司也頗為意外。不過,接受《英才》記者專訪時,王中軍表示,就華誼兄弟這三年的業績表現而言,「算是完成個及格成績,力爭上市五年平均的增長幅度能夠保持在30%。」當然,中國電影行業不止華誼兄弟一家。
  • 一個標點符號扭轉局勢 華誼兄弟名譽案敗訴 !
    稅務部門進駐華誼兄弟?業內曝電影圈洗錢內幕和手段》,隨後多方自媒體為了曝光率發布「華誼兄弟偷稅漏稅」等帶有詆毀行為的文章如:《華誼兄弟忽然質押幾乎全部股權,好戲還在後頭!》《突發!華誼兄弟忽然質押幾乎全部股權,瘋狂套現!》
  • 工作遭遇重大失誤,如何善後?
    近期,電子科技大學在官網上公開道歉,為2019年全國研究生考試中出現的重大失誤「買單」。原來,該校自命題科目《固體物理》試卷出現嚴重錯誤,本該考《固體物理》的試卷卻印成了電路分析的題。幾百名考生頓時傻眼,面對題目枯坐3小時,無奈交白卷。
  • 華誼兄弟星劇場美好生活綜合體落戶德陽
    四川在線記者 餘如波11月8日,「大德如陽•巴蜀風華」四川德陽城市推介暨華誼兄弟星劇場美好生活綜合體落戶德陽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當天,由華誼啟明東方打造的「華誼兄弟星劇場美好生活綜合體」(以下簡稱華誼兄弟星劇場)也正式落戶德陽。
  • 定增22.9億元,華誼兄弟虧損39.6億元後「獲救」,股票漲停
    根據年報,華誼兄弟2019年實現營收21.86億元,同比2018年減少43.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39.6億元,同比2018年的虧損10.9億元減少262.32%。如果華誼兄弟在2020年繼續面臨虧損,則會遭遇退市風險。
  • 「去電影化」拖累華誼兄弟
    2014年,華誼兄弟讓出票房冠軍寶座;2016年,出現首次淨利潤負增長;2017年一季度,首次出現了虧損。6月30日下午,新三板公司大地院線發布公告示,華誼兄弟旗下子公司華誼兄弟互娛(天津)投資有限公司,認購95萬股,金額為7885萬元。
  • ...羅蘭·艾默裡奇|獨立日|張涵予|月球隕落|喜寶|票房|華誼兄弟|...
    華誼兄弟「畫大餅」的能力依舊強悍,把前途規劃的如此美好,但說到底,最終都應該把電影項目,落地到院線當中才是王道,否則一切都將是「韭菜」。好在經歷兩年低谷的華誼兄弟,終於迎來了主導投資製作的重磅大片——《八佰》,這部影片確實給華誼兄弟掙回了不少顏面。
  • 華誼兄弟公布第六季「H計劃」20部影片
    自1994年成立至今,華誼兄弟持續完善娛樂產業鏈條並進行跨界融合,以超過160部電影作品取得超300億元總票房。此次華誼兄弟公布的第六季「H計劃」2018年片單,既有現實主義題材影片,也有代表中國電影工業化發展的影片。其中,鑑於「狄仁傑」系列電影的第一部曾入圍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成為《時代周刊》的年度十大佳片,此次新發布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也受到不少關注。
  • 華誼兄弟63位藝人跳槽全名單(最新)
    華誼兄弟在《關於公司股票期權激勵計劃部分股票期權註銷完成的公告》一文中宣布11位聯席經理離職的消息,這11位名單中有華誼的宣傳總監、有華誼的財務總監、公關總監,其中還包括兩位經紀部聯席經理
  • 華誼兄弟2017:電影業務救急,東方迪士尼會何時能成為現實?
    在2017年,滾滾波濤再次襲來,華誼兄弟此番又負重頗多,顛簸在巨浪之中,一度飽受外界質疑。而在2017年年末,華誼兄弟終於一舉躍出海面,享受著短暫的陽光,在平靜的海面之下,不知又藏著什麼樣的風險......
  • 開工3年未見營業跡象 華誼兄弟濟南電影城項目進展遲緩
    經濟導報記者 戴嶽  在疫情和行業寒冬的境況下,華誼兄弟仍然沒有停止實景項目前進的步伐。  今年8、9月兩個月,華誼兄弟分別與武漢市政府、卓爾集團以及秦皇島市政府籤訂協議,意圖打造華誼兄弟電影小鎮等文旅項目。據不完全統計,這幾年華誼兄弟已經與包括鄭州、長沙、蘇州、濟南在內的多地政府籤訂協議打造文旅項目。
  • 中亞旅文聯手華誼兄弟打造川第一實景演出<佛悅樂山>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華誼兄弟將加盟該文化旅遊項目。華誼兄弟音樂文化發展公司總經理袁濤專程赴樂考察未來的實景演出現場,並出席了樂山市政府與中亞旅文投資集團、華誼兄弟溝通會,袁濤表示華誼兄弟將與中亞旅文投資集團在全國的實景演出市場中進行深度合作開發,聯合打造富有內涵、富有感染力的系列實景演出。
  • 鄭州首家華誼兄弟影院即將盛大開業 優惠多多 速來圍觀!
    鄭州首家華誼兄弟影院攜杜比全景聲影廳2018年7月28日盛大開業!開業現場福利多多別說小編我沒告訴你們,小夥伴們快攜親朋好友來參加啊!華誼兄弟鄭州影院由華誼兄弟影院投資有限公司投資斥重資打造的,在鄭州的第一家影院,經營面積約4300平方米。該影院為華誼兄弟旗下自有影院品牌,致力於引領行業創新,以為觀眾提供極致觀影體驗為己任,打造高品質五星級影院。
  • 長隆、恐龍園、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的萬聖節IP化之路
    通過梳理長隆、中華恐龍園、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近年來的萬聖節系列活動,發現了其間的一個共同的特點——將節慶活動IP化,打造出屬於自己的萬聖節。萬聖節的活動近在咫尺,他們的成功經驗,或許能給出一些可借鑑的方法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