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揭曉

2020-12-15 大眾網

   由大眾報業集團《青年記者》雜誌、人民網傳媒頻道、中國青年報刊協會《青年報刊研究》聯合舉辦的第四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活動歷時一年,於2008121日結束。全國71高校新聞院系的同學參加了比賽,參賽範圍與提交論文數量都超過往屆。

 經過新聞界專家評委的嚴格評定,評選出一等獎20篇,二等獎60篇,三等獎121篇。本次獲獎論文緊緊圍繞當前聞傳媒業改革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選題新穎,內容紮實,視野開闊,體現出我國高校新聞學子較高的理論素養和研究能力。

「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是一項純粹的公益活動,自2004111日開始,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得到全國高校新聞院系學生的廣泛關注,成為全國高校新聞院系學子學術研究成長的良好平臺。

第五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活動已經開始,參賽論文提交時間為2008121日至20091130日。詳情請登陸《青年記者》網站(www.qnjz.com)或人民網傳媒頻道查詢。 

第四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獎勵辦法

第四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歷時一年,於2008121日落下帷幕。

經專家組認真評審,本屆論文評選共評出一等獎20件,二等獎60件,三等獎121件。

我們向積極參與此次活動的全國新聞學子表示感謝,向獲獎作者表示祝賀!

獎勵辦法:

一等獎:頒發獲獎證書,獎勵《青年記者》半年雜誌,《前沿報告》、《傳媒驕子》、《大眾日報新聞創新70例》、《大眾報業集團系列媒體新聞創新70例》各1本。

二等獎:頒發獲獎證書,獎勵《青年記者》一季度雜誌,《前沿報告》、《傳媒驕子》、《大眾日報新聞創新70例》、《大眾報業集團系列媒體新聞創新70例》各1本。

三等獎:頒發獲獎證書,獎勵《前沿報告》、《傳媒驕子》各1本。 

第四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結果

一等獎(20件):

1、電視體驗化傳播的社會文化表徵研究   中國傳媒大學 李翔

2、我國傳媒業的區域分異及反思       武漢大學   餘建清

3、新聞價值、宣傳價值:黨報、都市報應各有側重

——一個可供新聞改革參考的路徑        中國人民大學 韓曉傑

4、奧運給網絡一個機會 網絡給網民一個精彩

——淺談奧運報導網民高滿意度互動的心理成因   中國傳媒大學 邢立雙

5、新聞點:大眾傳媒特性與健康傳播的衝突      北京大學   鄭陽鵬

6、論汶川地震電視新聞報導的修辭敏感策略   四川大學    楊狀振

7、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電視語態的變遷     上海大學 高紅波

8、京派、海派、粵派各領風騷

——京、滬、穗三地汶川地震評論之比較   中國傳媒大學 劉澍濤

9、從「軟力量」說看新時期我國對外傳播的機遇和戰略選擇 國際關係學院   趙爽

10、論傳媒消費主義對公共性的瓦解   武漢大學   賈廣惠

11、新語境下媒體突發事件報導輿論導向之研究   鄭州大學 付松聚

12、傳媒業上市熱潮冷思考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胡旭

13、基於「耗散結構理論」對網絡輿情有序化控制和引導的思考 陝西師範大學   賈舉

14、淺析新聞真實性的有限性困境及無限性訴求        山東大學   王文碩

15Tag:傳播於Web2.0的分類法

——Tag現象、應用及網絡傳播觀照             北京大學   李凌達

16BBS: 突發事件中不可忽視的傳播力量

——以5·12汶川大地震為例       上海大學 曾海芳

17、消解媒介焦慮應審視自身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郭凌志

18、當前科技新聞報導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中南民族大學 李丹

19、資訊時代媒體在危機報導中的角色定位   華中師範大學 劉茂華 黃抒雨

20、製造地產輿論幻象

——房地產商對媒體的新聞議程設置初探 暨南大學   劉青

 

二等獎(60件):

1、關鍵詞研究:新聞學中的「信息」概念探析     武漢大學    詹杏芳

2、淺談網絡對受眾的重塑      北京大學 田雨松

3、隱喻的力量

——談《南方周末》報導中的「大歷史」觀 暨南大學   馮韶文

4、女性新聞工作者的角色尷尬   中國人民大學   束麗娜

5、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典型人物報導的歷程 中國人民大學 韓曉傑  武漢大學 張豔利

6、黨報宣傳理論創新的成功探索

——《北京日報》「理論周刊」一瞥 中國傳媒大學 李驚亞

7、架起民主政治的雙行道

——以人民網為例看「兩會」專題報導中的Web2.0應用 中國傳媒大學 李慕楊

8、電視狂歡:對後現代性在內容上的回歸與在形式上的背叛

——「電視狂歡」概念提出的嘗試與淺析 北京大學  劉陽

9、從新年致辭看《大公報》三次轉變 清華大學 劉夢澤

10、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媒介的突圍       中國傳媒大學 王寧

11、探討社交網站:未來網絡新聞的重要陣地

——川贛兩地大學生網絡使用調查個案分析 中國傳媒大學   肖爾亞 朱豔婷

12、市場經濟:新聞傳播事業的推手還是禍手?

——辯證地看待市場經濟與新聞傳媒的關係 中國傳媒大學 楊超晶

13、報紙、期刊、電視的比較媒介研究

——江西越獄事件的媒介報導比較    中國傳媒大學   張璇

14、試論中央電視臺汶川地震報導對話語權制高點的掌控 中國傳媒大學 鄭蘊彤 吳風

15、論電子傳媒中文本的分裂與再生

——兼談電子傳媒時代的文學標準    中國傳媒大學 韓晗

16、青史傳真,文心相印

——古代政論文的說理藝術對於新聞評論寫作的啟發 中國傳媒大學   董靜

17、媒體應堅持什麼樣的「說服」?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劉雲

18、危機時期黨報的新聞輿論引導

——基於對《人民日報》汶川地震報導的內容分析 中央民族大學   張欣

19、我國十三年來網絡傳播研究實證探析       魯東大學 李靜

20、由「兩會」報導論我國主流媒體生態環境的發展    四川大學   田秋霞

21、體育新聞娛樂化傾向與體育新聞的新聞價值堅守 吉林大學   焦寶

22、公交車移動電視的社會現狀及改良途徑的傳播學思考 東北師範大學   劉兆轅

23、淺析金融風暴中的美國報業               東北師範大學 鄺藹鈃

24、《新萊茵報》和《紐約世界報》的比較 渤海大學 江寧波

25、「哀悼日」新聞圖片符號的選擇與運用

——以《楚天都市報》《長江商報》和《南方周末》為例     華中師範大學   吳丹

26、農村發展手機廣播的可行性及運行模式分析         渤海大學 孫桂玉

27、網絡新聞深度報導的空間拓展方式及要素體現 河北大學 王博

28、信息化時代網絡媒介素養的雙向思考       天津師範大學 關淼

29、試論公共衛生信息發布與手機報優勢的嫁接   鄭州大學    趙尚

30CCTV2與美國財經頻道CNBC之比較 鄭州大學    郭安菲

31、淺析農民工的都市「信息孤島」現象          河南大學    李豔芳

32、「新聞質感」問題芻議                   安徽大學    梁華偉

332008奧運志願者的媒介框架建構與形象展示

——以《人民日報》《中青報》《北青報》為例   安徽大學   張沛

34、災難新聞高校校園傳播特點及其對策探析   安徽師範大學 張敬

35、公共廣播理論核心理念、作業模式及對中國廣電業的啟示   西北大學    劉苗

36、標題,一個發行市場上的童話

——從報業傳媒影響力經濟看新聞標題的缺失 陝西師範大學   曹飛

37、淺論「虎照事件」傳播中的「反沉默螺旋」 蘭州大學 華汝國 顧淑臻

38、延安時期政治傳播的典型特徵及其現實關聯   陝西師範大學 張榮華

39、傳統節慶和民俗新聞引領、傳承文化功能的思考     新疆大學    趙長春

40、獨立調查人網絡輿論監督的現狀、困境及出路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周亦楣

41、新媒體時代的「私域公化」

——兼論由「豔照門」引發的傳媒道德爭議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胡新宇

42、大眾傳媒與新農村生態環境保護           南京大學   王繼榮

43NGO與媒體合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南京師範大學 張曉慶

44、貝塔斯曼兵敗中國,噹噹卓越高速發展的原因探析 蘇州大學   顧佳

45、虛擬的真實

 ——論網絡新聞形式與內容的關係 蘇州大學   熊瑋

46、人肉搜索-網絡暴力的多重解讀         四川大學   王晨岑

47、記者濫用匿名消息源的成因及危害      華中師範大學    陳新勇

48、初探中國媒體健康風險傳播的兩個原則

——以奶粉事件的一個報導「盲點」為例 四川大學   全權

49、「華南虎事件」板子該打向誰?

——兼論信息傳播中的道德責任 廣西大學   葛堂華

50、美國大選中的電視辯論解讀 廣西大學   王中偉

51、謠言傳播的心理分析

——以汶川大地震期間的謠言為例       雲南大學 蘇濤

52、西方媒體對北京奧運文本對抗式解讀分析

——主要以《紐約時報》為例                西南政法大學    王磊

53、美國報業建立網際網路廣告聯盟的啟示 重慶工商大學    鄧若伊

54、從「消費」到「生產」:論粉絲情結的跨越與回歸

——透視「什錦八寶飯」現象 湖南師範大學    廖婕

55、建構災難報導話語背景下的民生新聞

——以武漢本埠紙媒08年雪災報導為例 中南民族大學    胡曉亮 夏冬梅

56、災難報導中兒童形象的傳播與反思

——以汶川地震的媒體報導為分析對象     北京師範大學    方文婷

57、「妖魔化」的背後

——西方媒體對我國形象歧視問題的成因分析 湘潭大學   許柳根 吳金

58、我國手機電視運營模式研究 上海大學   張收鵬

59、淺談「網絡暴民」的根源                 廈門大學   黨日麗

60、新聞報導客觀性原則與媒介倫理的衝突

——波特方格對美國校園槍擊案的傳播倫理分析 安徽大學   康來成

 

三等獎(121件):

 1、網絡新聞評論的議題設置功能新探

——以人民網「觀點頻道」為例 中國傳媒大學   元小欣

2、打造數字報業,在融合中創新

——數字時代中國報業發展的新景觀 武漢大學   董少偉

3、《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對中國新聞傳播業的意義 南京大學   肖豔豔

4、淺析《今日關注》和《新聞今日談》節目風格的差異 中國傳媒大學    胡振華

5、紀錄片的突破:

——鳳凰衛視《冷暖人生》5·12特別節目的製作創新 中國傳媒大學 廖禕蕾

6、誰動了我的話語權?

——透過《公眾輿論》看當今社會媒介環境    中國傳媒大學   王尚喆

7、韓劇十年,別樣的浪漫

——兼談對國產劇發展的啟示 中國傳媒大學   徐展

8、網絡體育報導的不可為與可為 中國傳媒大學 欒振興

9、試析《新聞調查》的受眾意識 中國傳媒大學 王楠

10、新時期電視節目主持人的綜合素質研究 中國傳媒大學   陳岐嶽

11、以《美麗俏佳人》為例淺析美容時尚類節目的興起 中國傳媒大學 李臻

12、網絡論壇公器性與政府管制的和諧策略芻議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馬瑛

13、由「蛆柑事件」審視媒介對社會風險的抵禦力 東北師範大學   郭雅靜

14、寫在五月末

——中國電視新聞直播月芻議 遼寧師範大學 郭毅

15、長足發展,廣播要打優勢戰 渤海大學   宋亞芬

162008年,電視民生新聞大參考 渤海大學   房豔凡

17、方言電視節目興起的原因、發展趨勢及反思 渤海大學   呂榮潔

18、競爭+融合=突破

——媒體網站與商業網站發展趨勢研究   遼寧大學   王晨

19、「試客網」

——一種新的「使用與滿足」類型 大連理工大學   陳哲

20、從新農村建設報導看電視新聞與網絡新聞報導的融合   大連理工大學   林林

21、網絡語境下自媒體影響力的長尾分析 河北大學   馬原

22、從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思想看網絡論壇在公共話語構建中的作用

——以發展論壇為例 河北大學   史娜

23、周杰倫歌曲中的「快感」理論實踐分析 河北大學   溫輝輝

24、陳釀「舊酒」愈發香

——舊典型報導新聞內容增值初探 天津師範大學   王明偉

25、大眾傳播為文學保駕護航

——淺談大眾傳播模式下的文學把關現象 天津師範大學   祖翠筠

26、論危機事件中的社會傳播網絡

——以四川「5·12」大地震為例   天津外國語學院   曹沛

27、網絡民議現狀分析 山西大學   孟姣燕

28、網絡傳播語境下的新聞自律機理與作用模式 四川大學   王開雲

29、論影視作品的再版      中北大學   修瑞

30、談談財經新聞供給與需求的材料選擇 鄭州大學   蔣洛丹

31、低門檻,視頻網站的硬傷 河南大學   李安麗

32、在注目中成長

——新世紀我國交通數位電視研究綜述 安徽大學   陳迪

33、多維視角下「劉翔退賽」事件的分析 安徽大學   李小軍

34、對人物通訊傳播體現主流價值觀的分析 安徽大學 吳嫻

35、都市類媒體的農民形象建構 安徽大學 劉曉平

36、試論新聞傳播專業大學生的能力培養 安徽大學 潘世鵬

37、電視戲劇節目的傳播樣式轉型

——以《崑曲600年》為例                安徽大學   王權

38、報刊自由主義理論在美國存在發展的歷史地理因素淺析    陝西師範大學 郭小良

39、論網絡時代下政府傳播與政府公信力的對弈

——以「華南虎照」事件為例談起 陝西師範大學   趙禹

40、偶像的幻象

——大眾傳媒語境中的姚明形象 陝西師範大學   李驍軼

41、突發性災難事件中電視現場直播的價值分析

——以「5·12汶川地震」中的電視現場直播為例     陝西師範大學    劉暢

42、全球化語境下典型報導的挑戰與應變   陝西師範大學   劉娜

43、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影像化保護與傳播的意義和問題   陝西師範大學   吳琳

44、從《沙家浜》的傳播看跨媒介傳播的力量 陝西師範大學   袁媛

45、從春晚《飛天》探析亞電視舞蹈 西北師範大學   王亮

46、新世紀黨報人物報導選題淺析

——以《大眾日報》「周末人物」為例 山東大學   馬子雷

47、公民新聞2.0時代的新聞真實性探析

——一種基於認識論視角的辯護    山東大學   彭利國

48、從娛樂至死到娛樂致死:大眾傳播媒介的角色異化 山東大學   邵方超

49、網絡傳播下的議程設置 山東大學   張莉明

50、拉薩事件中反映出的我國公民參與國際傳播的意識問題 東北師範大學   紀祥祥

51、利用網絡媒體進行典型人物報導的創新形式   東北師範大學 焦旭鋒

52、淺析網絡媒介素養和道德法律的缺失與規範   東北師範大學   張星東

53、校園報刊,路在何方? 東北師範大學   植勇

54、由「陝西華南虎」事件看網絡傳播受眾的主體參與意識   東北師範大學 王國浩

55、淺析網絡傳播對中國公民社會建構的作用和影響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王俊

56、淺談新傳播技術帶給廣播的發展機遇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邢仔芹

57、汶川地震中的政治傳播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張爰傑

58、臺灣官方媒體上的大陸形象分析

——以民進黨時期臺灣中央廣播電臺臺灣之音網站為例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張超

59、解讀網絡時代興趣加劇「知溝」擴大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楊婉清

60、受眾細分極致時代的到來

——從樓宇電視、手機廣告談受眾細分 山東師範大學   任慶帥

61、重大事件,重點策劃

——從濟南四家晚報之「神七」版看新聞報導策劃 濟南大學   李玲

62、論高校對新聞學子的培養          山東工商學院   陳曉克

63、報紙與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 山東工商學院    付強

64、重大災難性事件中的電視直播策略研究

——以CCTV對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直播為個案 南京大學   周洋

65、解讀消費主義視角下的網絡時代虛擬增值產品 南京師範大學   呂博

66、論媒體監督與人大監督的有效互動                 南京師範大學   祁欣

67、從電視購物與網絡購物的比較分析其發展之路  南京師範大學   姚吟月

68、大學生雜誌期刊閱讀狀況調查及期刊運行建議 南京郵電大學   肖霽霽

69、「平衡報導」三題

——以《新聞調查》的《虎照疑雲》為例 蘇州大學   朱益彬

70、「第二媒介時代」的公眾媒介素養新要求 蘇州科技學院   湯純茜

71、大眾媒介人文關懷的缺失對大學生價值觀的不良影響

——以維吉尼亞槍擊事件為例                        蘇州科技學院    金倩

72、從《奧運向前衝》看電視娛樂節目的發展        揚州大學   陳燁

73、新媒體環境下公益廣告的機遇及其發展思考 上海交通大學   牟慧玲

74、淺議報業體制改革的必然趨勢

——兼談對組建城市新聞信息中心的設想 上海杉達學院    葉青

75、紀錄片編導的情節與細節意識 浙江傳媒學院    董雪嬌

76、從《全民大悶鍋》看臺灣綜藝節目中的政治元素 廈門大學   劉琦婧

77、好戲做給市民看

——從電影《大事件》看政府機構公關形象在事件性新聞中的打造    暨南大學   賈鎮瑋

78、《倖存者》體現的媒介文化價值取向     暨南大學    肖潘

79、網絡惡搞 精英與草根的博弈之戰        廣西大學    張文娟

80、從「定位」看雲南電視產業的發展 雲南大學   吳麗

81、對五W模式的再思考 雲南大學    李德團

82、從紙質媒介與電子媒介的巔峰對決看網絡的作用 雲南大學   閆曼

83、民生新聞節目的核心競爭力初探

——以《民生關注》和《都市條形碼》為例 雲南大學滇池學院  楊姣

84、《周末畫報》的發展之路淺析 雲南大學滇池學院   楊慧

85、關愛兒童

——從少兒頻道的細分做起 四川大學   張甄

86、「Web2.0式」的救災:中國網媒邁向主流!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翟琨

87、淺析「萬科捐款門」事件中的網絡危機傳播      四川外語學院   劉曉明

88、論時評的起源發展及突破之策

——以江城五家大眾化報紙為例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    周琴

89、虛假新聞報導的反思

——從「紙餡包子」說起 西南政法大學    袁建輝

90、民族國家與現代新聞事業     西南政法大學    常燁 呂奪印

91、政府信息公開化對新聞報導的影響   西南政法大學    郝穎

92、議題產生社會影響的二種傳播模式    西南政法大學    胡其濤

93、淺談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自覺意識   重慶大學    黃少欽 陳樹

94、「豔照門」背後:看公眾人物的隱私權 重慶大學    陶忻玥

95、析電視欄目創新方法 重慶工商大學    楊金秀

96、突發事件下新聞媒介「形象」的多重構建 重慶郵電大學    牟熊璨

97、走進十七大「網絡傳播盛宴」

——對十七大網絡傳播特點分析 江西師範大學    王芳

98、突破·品牌:淺析《江報直播室》專欄發展的新思路      贛南師範學院   張勇

99、議程設置與高校校報競爭力 南昌大學   鄭曉華 馮婷

100、試析新聞標題製作的「亮眼」技巧 南昌航空大學    嚴瑤

101、試析災難報導中人物新聞圖片的情感體現

——以《人民日報》汶川大地震報導為例 湖南師範大學    彭培成

102、論弱勢群體的媒體話語權 湖南科技學院    黃長軍

103、《中國記者》研究

——以20071-12期為例 中南民族大學    張蕾

104、解碼「火星文」:非主流的語言符號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康清輝

105、網民在「網絡暴力」中的從眾心理          湘潭大學     邢友靜

106、從「死亡博客」事件看網民的「道德衛士」心態   湘潭大學    黃仁貴

107、陝西衛視如何走出特色化路子?       湘潭大學    寇菲菲

108、淺析儲安平新聞思想轉變的影響因素 武漢大學    陳雪蓮

109、恆源祥十二生肖廣告解讀   武漢大學 侯琳良

110、中國民營電視現狀及未來發展之路 武漢大學      黃華

111、從「毒毛巾」事件看我國司法對媒介的寬容原則 武漢大學   施瑋

112、從傳播心理學視角分析「網絡暴力」成因 華中師範大學   孫薇

113、國內外媒體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報導框架研究

——以「三鹿問題奶粉」事件為例 華中師範大學   陳新勇 張紅霞

114、試論網際網路延展公眾話語權的表達空間

——從「華南虎照事件」談起 華中師範大學   柴如瑾

115、困境與突圍:網絡媒體對外傳播的策略分析

——以汶川大地震報導為例 華中師範大學   徐瑞  陳新勇

116、淺析「自媒體」的特點 華中師範大學    張瑩

117、論《人民日報》暴風雪報導的得與失 渤海大學 張朋飛

118、論毛澤東新聞思想的當代啟示 華中科技大學   時紅燕

119、西方媒體對華偏見中的隱性政治因素

——以西方媒體對西藏「3·14事件」的不實報導為例 華中科技大學   農旭

120、探討當今時評「公民寫作寫手化」的出路 華中科技大學   田國磊

121、我國圖書出版工作室模式的成功運作淺析

——以長江文藝出版社北京圖書中心為例         武漢理工大學    鄒燕

 

第五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啟事

「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活動是一項純粹的公益活動,由大眾報業集團《青年記者》雜誌、人民網傳媒頻道、中國青年報刊協會《青年報刊研究》聯合舉辦,目的是活躍高校新聞院系大學生、研究生的研究氣氛,促進高校新聞研究的開展。

第四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歷時一年,已於2008121日落下帷幕。我們向積極參與此次活動的新聞學子們,向在教學和科研園地付出辛勤汗水的老師們表示深深的感謝!

應廣大高校師生的要求,第五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活動自2008121日開始,活動周期仍為一年。具體要求如下:

一、全國高校新聞院系大學生、研究生關於新聞傳播理論,新聞操作業務,傳媒經營、管理,傳媒體制機制創新,新聞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研究論文,皆可參評。同時,也歡迎其他專業的大學生、研究生關於新聞傳媒方面的研究論文參評。

二、參評論文要緊緊圍繞我國當前新聞傳媒業改革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堅持正確的理論研究方向,視野力求開闊,選題力求新穎,分析力求到位,觀點力求鮮明,內容力求紮實,文風力求生動活潑。

三、參評者每人提交12篇論文,每篇字數在6000字以內。參評論文通過電子郵件分別發到《青年記者》雜誌和人民網傳媒頻道。(注意:來稿請在主題欄註明「學子論文評選」,文章正文文末請務必註明作者、學校院系、聯繫地址及電話)。

四、評選期間,在人民網傳媒頻道開設大型專欄,刊發所有參評論文。同時,《青年記者》開設專欄,陸續擇優刊發參評論文摘要。

五、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知名媒體負責人和資深編輯記者對論文進行評選。

諮詢電話:0531-851933280531-85193383

《青年記者》電子郵箱: qnjz@vip.sina.com

人民網傳媒頻道電子郵箱:chuanmei@peopledaily.com.cn

大眾報業集團《青年記者》

人民網傳媒頻道

中國青年報刊協會《青年報刊研究》   

                                                        

 

相關焦點

  • 重慶市第十四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論文評選結果揭曉 開州共894項...
    {"title":"重慶市第十四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論文評選結果揭曉 開州共894項成果獲獎", "url":"/county/kaizhouqu/kaizhouquxinwen/2018-05-24/855749.html", "image":"", "smalltext":"來自上遊新聞客戶端",
  • 第七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在京揭曉 5種桂版圖書獲全國大獎 - 2019年...
    第七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評選活動近日在北京揭曉。在此次評選中,共有5種桂版圖書榮獲圖書獎、圖書提名獎。 由中國出版協會主辦的中華優秀出版物獎評選活動,每兩年舉辦一屆。本屆評選活動設3種類別的子項獎:圖書獎,音像、電子和遊戲出版物獎,全國優秀出版科研論文獎。
  • 第四屆「中國青年好網民」優秀故事揭曉,武漢3人1集體上榜!
    第四屆「中國青年好網民」優秀故事揭曉,武漢3人1集體上榜! 導讀近日,由共青團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聯合主辦,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承辦的第四屆「中國青年好網民」優秀故事徵集活動落下帷幕,100個優秀故事揭曉。
  • 第四屆湖北出版政府獎揭曉
    本報訊 (記者湯廣花)7月13日,記者從湖北省人民政府獲悉,第四屆湖北出版政府獎正式揭曉,一批單位及個人受到表彰。  湖北出版政府獎是湖北省級新聞出版最高獎,每3年評選一次。本屆評選活動根據《湖北出版政府獎評選章程》規定,經嚴格評審,湖北省人民政府決定授予《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著作選集(1920—1927)第1—3卷》《湖北文學通史(3卷)》《現代創傷醫學叢書(10冊)》《機器人學:建模、控制與視覺》《漢劇舞臺藝術口述史(全3冊)》《堰塞湖風險處置》等25種圖書,以及《湖北日報》等4種報紙、《地球科學》等6種期刊和湖北知音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王應鯤等9人第四屆湖北出版政府獎
  • 四川第四屆全省優秀童謠評選結果揭曉
    4月7日,記者從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獲悉,四川第四屆全省優秀童謠徵集評選活動於日前正式結束。活動共收到各地、各部門推薦的童謠422首,經過專家的初評、複評和終評,最終有75首優秀作品脫穎而出。  據了解,四川第四屆全省優秀童謠徵集評選活動由四川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教育廳、團省委、省婦聯聯合舉辦。
  • 「感恩杯·第四屆全國孝文化書法展」評審結果揭曉
    為弘揚傳統明美德,踐行家風建設,由廣東省孝文化研究會等開展的感恩杯·第四屆全國孝文化書法展評審結果現在揭曉。 本次書法展自徵稿以來,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包括香港、臺灣、澳門等地區以及海外書法愛好者的積極響應,共收到了1680件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書法作品。
  •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在全國稅務碩士優秀學位論文評選中獲獎
    優秀論文近日,全國稅務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第四屆全國稅務碩士優秀學位論文評選結果,在14篇獲獎論文中,學院獨得兩席,其中由李旭紅教授指導、2019屆稅務專業碩士研究生趙宏偉撰寫的《BEPS背景下我國受控外國公司規則研究》榮獲二等獎,由朱克實教授指導
  • 全國第五屆平安中國「三微」比賽評選結果揭曉
    12月15日,全國第五屆平安中國「三微」比賽暨優秀政法文化作品徵集評選活動舉行頒獎儀式,在一萬餘部作品激烈角逐中,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報送的11部作品分獲五類獎項。據統計,全國法院系統共有78部作品獲獎。
  • 全省法院司法技術優秀論文評選結果揭曉,我們獲獎啦
    喜 報為總結司法技術工作經驗,適應全省法院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的新要求,提升全省司法技術工作水平,根據2020年度工作總體安排,在全省法院組織了司法技術優秀論文評選活動。全省16個中級人民法院經過認真遴選把關,共推薦報送115篇司法技術優秀論文參評。
  • 2020年清華大學電機系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2020年清華大學電機系十大新聞評選」活動日前結束,經網上投票,以下10篇入選「2020年清華大學電機系十大新聞」。
  • 張英周法官優秀裁判文書入圍第三屆「全國法院『百篇優秀裁判文書』評選活動」
    由最高人民法院組織開展的「第三屆全國法院『百篇優秀裁判文書』評選活動」已進入網際網路投票階段。石景山法院張英周法官撰寫的(2019)京0107民初13506號北京博源工貿有限責任公司與崔衝等公司證照返還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經過層層選拔入圍評選並將進行最終角逐,石法君喊你來投票啦!
  • 第四屆浙江省微電影評選活動獲獎名單揭曉
    「江山單元」十佳影片全部揭曉。著名影視演員顏丹晨為獲獎者頒獎第四屆浙江省微電影評選活動還新增「我和我的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短片單元,該單元參賽作品形式多樣,有微電影、紀實片、動畫片、歌曲MV和公益廣告等。經過角逐,《清風合唱團》《道閘》《守望幸福》《畫家村》等十部作品榮獲十佳影片。
  • 第二屆「全國新聞學青年學者優秀學術成果」評選活動公示
    為表彰在新聞學學術研究領域做出貢獻的青年學者,鼓勵青年學者的學術創新,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新聞學與傳播學專業委員會和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新聞學與傳播學專業委員會新聞學研究分會(全國新聞學研究會)在2012年成功舉辦首屆「全國新聞學青年學者優秀學術成果」評選活動後,於2014年1月至6月又舉辦了第二屆「全國新聞學青年學者優秀學術成果
  • 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揭曉:山東作家張煒《尋找魚王》獲獎
    齊魯網濟南8月4日訊(記者 陳志富 通訊員 馬茹)  今天,第十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評選揭曉。我省張煒長篇小說《尋找魚王》獲獎。
  • 中石大舉辦第四屆全國能源翻譯大賽
    中石大舉辦第四屆全國能源翻譯大賽 2020-12-06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四屆「中國夢·翰墨朝陽」 全國書法大賽評選結果揭曉
    日前,第四屆「中國夢·翰墨朝陽全國書法大賽」評選活動在朝陽區圓滿結束。經過初評、終評兩個評審環節,最終共選出一等獎作品5件、二等獎作品10件、三等獎作品20件、優秀獎作品80件,入展作品150件。第四屆「中國夢·翰墨朝陽」全國書法大賽獲獎名單一等獎(5名)王光偉(貴州)張佔軍(河北)陳中晟(北京)趙 毅(山西)
  •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開展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評選表彰活動
    9月27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關於開展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評選表彰活動的通知》。通知提出,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設出版物獎和先進出版單位獎、優秀出版人物獎,獎勵數額共計240個。其中,出版物獎120個,包括圖書獎60個,期刊獎20個,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和網絡出版物獎20個,印刷複製獎10個,裝幀設計獎10個;先進出版單位獎50個;優秀出版人物獎70個。
  • 全國法院優秀微電影微視頻徵集評選揭曉
    中國法院網訊 (裴夏靜)日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國法院優秀微電影微視頻作品徵集評選活動結果揭曉,《其實沒那麼難》等20部作品獲優秀獎,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等15家高院獲組織獎。
  • 第三十四屆中國產經新聞獎評選結果揭曉
    本報訊 (記者王 嘉)近日,由中國行業報協會組織的第三十四屆中國產經新聞獎評選結果揭曉,中國質量報刊社共11件作品獲獎。據悉,本屆中國產經新聞獎獎項共9類,分別為消息、通訊、評論、系列報導,副刊,新聞專欄,新聞版面,新聞論文,新聞漫畫,網絡新聞,媒體融合,新聞攝影。《中國質量報》
  • 德州市實驗中學第四屆「最受歡迎的老師」評選結果揭曉 張老師助我...
    4月,德州市實驗中學第四屆「最受歡迎的老師」評選結果揭曉,30名教師獲獎,他們愛崗敬業、愛生如子。即日起,本報推出德州市實驗中學「學生心中的最美教師」欄目,聽聽學生的心裡話,用他們的眼睛去發現老師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