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雅加達亞運會閉幕,中國臺北隊的運動健兒們同心協力、認真打拼,贏得了17面金牌、總排名第7。亞運健兒們用汗水澆鑄的金牌也讓臺灣民眾與有榮焉,蔡英文也隨即宣布當滿載中國臺北隊運動員的專機進入「臺灣航空識別區」時,由兩架F-16戰機升空迎接、護機。
不僅如此,高雄市政府日前將體育處升格為體育局,掛牌時民進黨籍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更是豪氣宣稱,將爭取2030年第21屆亞運會在高雄舉辦。無論是蔡英文還是陳其邁,他們都很清楚,體育對臺灣非常重要,而亞運會則是榮耀臺灣最好的方法。
然而,亞運的激情還沒有消退,島內一小撮「臺獨」分子又開始上躥下跳。由「獨派」團體發起的「2020東京奧運臺灣正名公投」,經過將近5個月的聯署,超過第二階段28萬份的法定門檻,於3日上午9時送交臺灣地區選務機構。該「公投案」意欲在今後的所有國際賽事和2020年東京奧運會期間將臺灣相關參賽隊伍的名稱由「中國臺北」改為「臺灣」。在記者會上,民進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無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李錫錕、「時代力量」主席黃國昌等人到場站臺。
事實上,誰都知道,「東奧正名公投」是走不過去的死胡同。民進黨中央從頭至尾沒有明確表態支持,就連自稱「務實臺獨工作者」的賴清德也曾公開表示,國際協議就是規定臺灣參加奧運會的名稱是「中國臺北」。國際奧委會也早在5月5日就致函中國臺北奧委會,要求其遵守國際奧委會有關臺灣地區參賽問題的決議和規定,也就是「奧運模式」,並且明確表示不會考慮批准對其現有名稱作任何改動。而之後臺中市被取消東亞青運的主辦權,就是一個警訊!
然而這一切似乎都阻止不了「獨派」的一意孤行。「公投」提案人紀政甚至叫囂一定要讓該案在年底投票時衝破四分之一的通過門坎。11月即將接手中國臺北奧委會秘書長的孫立群憂心地表示不樂見「東奧正名」推動,認為「對選手參賽有風險,都不希望它發生」時,紀政還回嗆「我們這麼容易被嚇到嗎?有可能嗎?連難民隊都可以參加了,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參加?」
但小編可以負責任地告訴紀政,「東奧正名公投」如果一意孤行地進行下去,很有可能被國際奧委會停權,而且臺灣是有過被停權的先例的。1972年至1984年,臺灣體壇歷經長達12年的奧運停權期,無論是奧運會還是亞運會一律不準出席,島內運動員喪失了國際舞臺,只能在自辦比賽中閉門造車。島內一位資深體育人士哀嘆,雅加達亞運會上,臺灣的運動健兒們在體操、舉重、射擊、射箭、跆拳道、空手道上都有問鼎東京奧運會的實力,「但很有可能這些運動員將再也無法參加亞運會,今年將成為我們的末代亞運。因為四年後的杭州亞運會是絕對不可能讓我們以『臺灣』名稱參賽。」
紀政在推動「正名公投」時曾說「希望各界能夠理性、真心傾聽人民的聲音」。但是,臺灣民眾的聲音究竟是什麼呢?9月3日,臺灣競爭力論壇發布民調,在調查「現實下以『中國臺北』參加國際活動的看法」這部分時,有61.5%的民眾贊成以「中國臺北」的名稱參與國際活動。
因為大多數民眾都知道,運動健兒們日夜不輟的艱辛鍛鍊、渴望在世界舞臺上的展現機會,不能葬送在追求政治野心的無關人士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