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學院「心系海洋 逐夢蔚藍」實踐團隊赴青島開展就業實踐活動

2020-12-14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為進一步落實以價值引領為核心的「四位一體」育人理念,深入推進就業引導工程,鼓勵和引導畢業生赴海洋學科重點區域和重點單位就業和發展,以培養海洋學子的家國、行業情懷為目標,服務於國家重點區域和重點單位就業推進計劃,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學院組織了「心系海洋,逐夢蔚藍」海洋科學通識實踐團隊。7月22日-7月23日,實踐團隊的8名本碩學生由鍾貽森老師帶領,赴青島開展就業實踐活動。

青島地區匯聚了國內一批具有較強優勢的海洋科技力量,這些單位承擔了大量的國家海洋科技重大任務,為我國海洋科技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海洋學科發展有不凡的意義。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7月22日上午,實踐團來到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以下簡稱青島海地所)。青島海地所以海洋基礎地質、海岸帶綜合地質、天然氣水合物地質、海洋油氣地質、深海地質與礦產、數字海洋地質六大領域為主攻方向,主要職能是為我國海洋礦產資源開發、海洋環境保護、海防建設、海洋權益維護和海岸帶生態文明建設、減災防災提供決策依據和支撐。

青島海地所楊金玉老師熱情接待了實踐團一行,並詳細介紹了海地所的整體情況。在孟慶國高級工程師的帶領下,實踐團參觀了自然資源部天然氣水合物重點實驗室。隨後,實踐團與所內青年學者進行了座談交流,海地所劉樂樂、王中波、胡邦琦、尚魯寧等老師參與座談。大家對我國領先的天然氣水合物勘探與開發技術、海洋礦產種類以及國內外海洋科學研究的差異與現狀有了一定的了解,並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交流。

「很有幸見識到了可燃冰這個讓專家們耗費心血研究的小東西的真面目。我想很少有人覺得研究這個是輕鬆的,只是因為它對於國家具有重大的意義,所以科學家們才要努力在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海洋學院本科生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

7月22日下午,實踐團來到了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參觀學習。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定位於圍繞國家海洋發展戰略,開展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建設國際一流的綜合性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和開放式協同創新平臺。

實踐團先後參觀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發展建設史展覽、深遠海科學考察船船模展覽、高質量發展成就展覽以及高性能科學計算與系統仿真平臺、海洋同位素與地質測年平臺、海洋分子生物技術公共實驗平臺以及浮標中心。通過工作人員的詳細介紹,大家對我國海洋一線科研環境、先進科研裝備、前沿研究方法以及自主研發的儀器設備工作原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當親眼看到這些以前只能在書中看到的儀器時我的心情是十分激動的,既是感嘆於科學家們能夠造出如此複雜而精密的儀器並通過這些儀器來推動科學的進步,也是感受到國家對海洋發展的重視,並進一步體會到背負在海洋學子身上的重大責任和神聖使命,因此也更應該努力學習夯實基礎,爭取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為國家的海洋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海洋學院本科生劉誠林

黃海水產研究所

7月23號上午,實踐團來到黃海水產研究所。黃海水產研究所成立於1947年,主要從事漁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種子工程與健康養殖、水產加工與質量安全等領域的研究,先後獲得了國家級獎勵44項,省部級獎項無數,在高碘高產海帶品種培育、對蝦工廠化全人工育苗技術、對蝦人工配合飼料的研究等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

實踐團觀看了研究所的介紹片,了解了研究所的基本情況,並與專家們進行了充分的座談交流。成果轉化處副處長張慶文研究員、信息中心主任常青研究員、漁業設施研究室黃濱研究員、環境室副主任崔正國研究員、質檢室副主任姚琳副研究員等專家參與座談。之後,實踐團參觀了研究所內的設備模型,了解了先進的養殖設備,並前往研究所的實驗室,通過實驗室內老師的講解,對研究工作的過程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通過這次參觀,我感受到祖國科學技術的日益強大,這一切的背後是科研人員的努力付出和辛勤汗水,這一切都離不開科研人員堅強的毅力和屢敗屢戰、勇於實踐、敢於挑戰的精神。當然,現在祖國在生物海洋這個科學領域還不能排在世界前列,這需要一代一代科研人員的努力。今後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多和導師學習溝通,多做實驗,多參加實踐活動,多思考,勤於做筆記,積累經驗,打下堅實的基礎,為能夠給祖國的海洋科研事業添磚加瓦做準備。」

——海洋學院本科生劉洋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7月23日下午,實踐團來到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海洋研究所)參觀學習。海洋研究所始建於1950年8月1日,是新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海洋科學研究的國立機構,是從事海洋科學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高新技術研發的綜合性海洋科研機構,在國際海洋科學領域具有重要影響。

在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劉傳玉老師、鄭雙強老師、張均龍老師的帶領下,實踐團先後參觀了海洋人工智慧與大數據中心、海洋生物標本館以及中科院海洋環流與波動實驗室,並聽取了實驗室高樂博士關於「人工智慧海洋學與海洋大數據挖掘」的主題報告,海洋學院師生與實驗室老師就人工智慧在海洋研究中的應用前景進行了深入討論。

「這種把海洋數據的實時傳輸與數據分析、智能預測和可視化結合起來的數據處理方式非常直觀、高效,讓我這個海洋學的'門外漢'也明白了海洋學家的工作和使命,我覺得特別有意思。」

——農業與生物學院本科生趙智睿

實踐團成員表示,此行收穫滿滿,將來一定要「中流擊水,奮楫爭先」,為我國海洋強國戰略注入自己的力量。

相關焦點

  • 2016香港珠海學院赴中國海洋大學交流活動舉行
    6月15日上午,2016香港珠海學院赴中國海洋大學交流活動開營儀式在嶗山校區行遠樓第五會議室舉行,為期兩周的交流活動正式拉開帷幕。來自香港珠海學院的16名師生與中國海大的師生代表參加儀式。
  • 廣巴高速公路公司開展「逐夢計劃」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
    為進一步推動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引導其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和職業體驗增強就業創業能力,廣巴高速公路公司積極響應共青團四川省委的號召組織開展「逐夢計劃」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成效顯著。活動開展前期,廣巴高速公路公司按機關崗位需要在志願四川•逐夢計劃平臺發布了招聘公告,以雙向選擇為原則,最終確定了兩名大學生到綜合辦公室、紀檢監察室參與實踐鍛鍊。實踐中,業務科室首先對其進行了基礎業務知識培訓,並根據上崗者的工作能力情況安排相應的工作內容,讓實踐者全面接觸任職崗位,多角度鍛鍊其工作能力。
  •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普協會:用網絡助推「海洋強國夢」
    海洋科普視頻課走進貴州煎茶中學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普協會成立於1988年,以「宣揚海洋,保護海洋」為宗旨,長期致力於海洋科普宣傳和海洋文化建設。近年來,為順應網絡時代發展潮流,弘揚壯大網絡正能量,協會的海洋科普之路也從線下走到線上。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普協會長期經營科普微信公眾號「OUC浩海」,藉助專業背景優勢定期發布海洋科普推文,截至目前已發布300餘篇,累計獲得瀏覽量近40000人次。
  • 清華大學研究生開展2018年寒假就業實踐活動
    清華大學研究生開展2018年寒假就業實踐活動清華新聞網2月13日電(通訊員 王巖 徐高峰)1月7日至2月14日,由校研究生團委實踐部組織,來自清華大學社科學院、材料學院、建築學院、電子系、航天航空學院、化學系、新聞學院等38個院系約830名研究生分赴全國23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開展
  • 教育築夢人丨藍色海洋教育在青島的生動實踐
    作為海洋城市,發展海洋科技、海洋經濟、海洋文化,離不開人才的支撐,海洋教育是重要的基礎。全國1/5的科研院所、30%的涉海院士,為青島建設全國海洋教育示範城特色市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推廣普及海洋基礎教育
  • 北京交通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2018年就業實踐團赴北京華通國際開展就業實踐活動
    2018年7月12日,北京交通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委副書記陳勁松老師、團委書記劉萍老師、就業工作負責人李萌老師帶領北京交通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暑期就業實踐團一行
  • 我校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蓬勃開展
    人文學院赴淶源實踐團隊以 「牽手未來,共築夢想」為主題,對小學生開展了健美操培訓、隊列隊形訓練、演講培訓比賽、英文輔導、誦讀國學經典、素質拓展遊戲、觀看經典影片、校刊發布等活動。看望患有糖尿病和先天性心臟病的韓迎奧小朋友,給她送去兒童書籍,學習用品及慰問金。
  • 船建學院「船·夢」社會實踐團赴武漢參觀實踐
    為了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加速推動船建學院實踐育人工作,進一步豐富船建學子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形式,深入推進學院就業引導工作,7月16日至7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學「船·夢」社會實踐團——武漢分隊開展了為期4天的實踐活動。
  • 2018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名單
    2018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名單  (按校名筆劃排序)  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力友)「2018尋找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活動近日落下帷幕,10所最佳暑期實踐大學及100支獲獎實踐團隊出爐。這也是自2015年來,中國青年報社聯合全國數百所高校共同開展的第四屆主題尋找活動。
  • 海洋科學專題營開展海上科學考察科研實踐活動
    海洋科學專題營開展海上科學考察科研實踐活動 2018-07-27 海洋研究所 【字體:,激發探索海洋的興趣,7月22日,2018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海洋科學專題營組織營員們登上「創新」號海洋科學考察船,開展海上科學考察科研實踐活動。
  • 實踐基地掛牌!中國海洋大學海洋與大氣學院-青島同安路小學掛牌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12月20日訊(記者 李霞)海洋教育是培育海洋強國人才的基礎工程,加強全民海洋意識教育、儲備未來海洋人才意義重大。2019年12月20日,青島同安路小學與中國海洋大學海洋與大氣學院籤訂共建協議,以相互促進、互促雙贏為目標,建立起良好的校際合作機制,實現結對的雙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
  • 2020年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名單出爐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羅伊璠)近日,2020第六屆「尋找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活動落下帷幕,10所最佳實踐大學及100支獲獎實踐團隊名單出爐。據了解,自2015年以來,中國青年報社已經聯合全國數百所高校共同開展了六屆主題尋找活動。
  • 海洋學院舉行第六批赴中國海洋大學學習交流生歡送會
    海洋學院舉行第六批赴中國海洋大學學習交流生歡送會 時間:2019-09-16 來源: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 9月11
  • 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海洋科學專題營在青島舉辦
    、中國海洋大學聯合承辦的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海洋科學專題營在青島舉辦。來自黑龍江、吉林、河北、安徽、內蒙古、甘肅、山東等地的105名營員參加了以「科技夢、青春夢、中國夢」為主題的科學營活動。  活動中,同學們聆聽報告,進行潮間帶海洋生物採集及標本製作,走進中科院重點實驗室,在科研人員指導下開展「探秘海洋」課題研究,參觀中科院海洋生物標本館,登上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感受大國重器,開展海洋知識競賽等,體驗了融「海洋」與「科學」為一體的活動。
  •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赴廣東佛山開展暑期就業實踐活動
    助力佛山智造,獻言產業革新清華大學材料學院赴廣東佛山開展暑期就業實踐活動清華新聞網8月9日電(通訊員 陳金瀚 胡磊 霍元東)7月25日至8月1日,來自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機械系、自動化系的10名研究生組成材料學院赴廣東佛山先進位造實踐支隊,在機械系教授楊林的帶領下,
  • 青島海底世界開展海洋科普環保主題教育進校園活動
    9月4日,青島海底世界來到青島西海岸新區齊魯第一實驗小學,開展海洋科普環保主題教育進校園活動,通過科普講座與「Plogging」淨灘行動相結合的形式,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樹立保護海洋環境的良好意識。隨後,孩子們在老師們的帶領下乘坐校車來到銀沙灘景區,開展「Plogging」淨灘活動。「plogging」即慢跑拾荒活動,由瑞典語「撿垃圾」(plocka)和「慢跑」(jogga)兩個單詞合成,意為在慢跑中撿拾垃圾,將比賽、遊戲與公益相結合,開展淨灘活動。孩子們共分為8個小組,佩戴手套在銀沙灘上撿拾垃圾。
  • 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智行書院情疫守夢之旅實踐團隊赴新鄉市社區...
    文字:孫媛慧 王珊珊 圖片:郭夢遠2020年8月26日,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智行書院暑期社會實踐"情疫守夢之旅"團隊5名成員在指導教師孫媛慧帶領下,赴新鄉市牧野區建設路東段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服務站與書院共建"暑期社會實踐基地"並進行掛牌儀式。
  • 清華大學以「壯闊 70 年」為主題 開展寒假系列社會實踐
    河南林州支隊在紅旗渠幹部學院開展以「感受壯闊七十年發展歷程,發揚新時代紅旗渠精神」為主題的黨課學習活動,校黨委書記陳旭為隊員講授新時代青年如何踐行紅旗渠精神,師生共同交流紅旗渠精神的歷史意義以及現代價值。湖南長沙支隊在橘子洲頭開展黨課學習活動,學習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少年之豪情壯志,終身之奮鬥激情。福建南平支隊結合《杜潤生自述》一書,討論交流七十年來「三農問題」變遷。
  • 【海洋教育】打造小學裡的「高端」海洋教育 助力青島「海洋攻勢」
    承辦市級海洋教育發展論壇,作為典型交流經驗,助力青島「海洋攻勢」;與海洋所、海大海洋與大氣學院等合作共建,為孩子們引入「高端海洋資源」;結合疫情防控開展主題學習,從小樹立孩子的海洋保護意識……十九年來,青島同安路小學始終在海洋特色教育的道路上不懈探索,精心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海洋教育名片。
  • 深入基層學思行,於稚傳承守初心—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航海學院
    9月4日至7日,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航海學院「一路桐行,品見初心」暑期三下鄉實踐隊在黃崑崙、王彬清老師的帶領下,赴泉州開展「深入基層學思行,於稚傳承守初心」社會實踐活動。活動圍繞「文化實踐」、「政務實踐」、「公益活動」、「企業實踐」等方面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