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以價值引領為核心的「四位一體」育人理念,深入推進就業引導工程,鼓勵和引導畢業生赴海洋學科重點區域和重點單位就業和發展,以培養海洋學子的家國、行業情懷為目標,服務於國家重點區域和重點單位就業推進計劃,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學院組織了「心系海洋,逐夢蔚藍」海洋科學通識實踐團隊。7月22日-7月23日,實踐團隊的8名本碩學生由鍾貽森老師帶領,赴青島開展就業實踐活動。
青島地區匯聚了國內一批具有較強優勢的海洋科技力量,這些單位承擔了大量的國家海洋科技重大任務,為我國海洋科技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海洋學科發展有不凡的意義。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7月22日上午,實踐團來到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以下簡稱青島海地所)。青島海地所以海洋基礎地質、海岸帶綜合地質、天然氣水合物地質、海洋油氣地質、深海地質與礦產、數字海洋地質六大領域為主攻方向,主要職能是為我國海洋礦產資源開發、海洋環境保護、海防建設、海洋權益維護和海岸帶生態文明建設、減災防災提供決策依據和支撐。
青島海地所楊金玉老師熱情接待了實踐團一行,並詳細介紹了海地所的整體情況。在孟慶國高級工程師的帶領下,實踐團參觀了自然資源部天然氣水合物重點實驗室。隨後,實踐團與所內青年學者進行了座談交流,海地所劉樂樂、王中波、胡邦琦、尚魯寧等老師參與座談。大家對我國領先的天然氣水合物勘探與開發技術、海洋礦產種類以及國內外海洋科學研究的差異與現狀有了一定的了解,並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交流。
「很有幸見識到了可燃冰這個讓專家們耗費心血研究的小東西的真面目。我想很少有人覺得研究這個是輕鬆的,只是因為它對於國家具有重大的意義,所以科學家們才要努力在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海洋學院本科生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
7月22日下午,實踐團來到了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參觀學習。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定位於圍繞國家海洋發展戰略,開展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建設國際一流的綜合性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和開放式協同創新平臺。
實踐團先後參觀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發展建設史展覽、深遠海科學考察船船模展覽、高質量發展成就展覽以及高性能科學計算與系統仿真平臺、海洋同位素與地質測年平臺、海洋分子生物技術公共實驗平臺以及浮標中心。通過工作人員的詳細介紹,大家對我國海洋一線科研環境、先進科研裝備、前沿研究方法以及自主研發的儀器設備工作原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當親眼看到這些以前只能在書中看到的儀器時我的心情是十分激動的,既是感嘆於科學家們能夠造出如此複雜而精密的儀器並通過這些儀器來推動科學的進步,也是感受到國家對海洋發展的重視,並進一步體會到背負在海洋學子身上的重大責任和神聖使命,因此也更應該努力學習夯實基礎,爭取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為國家的海洋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海洋學院本科生劉誠林
黃海水產研究所
7月23號上午,實踐團來到黃海水產研究所。黃海水產研究所成立於1947年,主要從事漁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種子工程與健康養殖、水產加工與質量安全等領域的研究,先後獲得了國家級獎勵44項,省部級獎項無數,在高碘高產海帶品種培育、對蝦工廠化全人工育苗技術、對蝦人工配合飼料的研究等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
實踐團觀看了研究所的介紹片,了解了研究所的基本情況,並與專家們進行了充分的座談交流。成果轉化處副處長張慶文研究員、信息中心主任常青研究員、漁業設施研究室黃濱研究員、環境室副主任崔正國研究員、質檢室副主任姚琳副研究員等專家參與座談。之後,實踐團參觀了研究所內的設備模型,了解了先進的養殖設備,並前往研究所的實驗室,通過實驗室內老師的講解,對研究工作的過程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通過這次參觀,我感受到祖國科學技術的日益強大,這一切的背後是科研人員的努力付出和辛勤汗水,這一切都離不開科研人員堅強的毅力和屢敗屢戰、勇於實踐、敢於挑戰的精神。當然,現在祖國在生物海洋這個科學領域還不能排在世界前列,這需要一代一代科研人員的努力。今後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多和導師學習溝通,多做實驗,多參加實踐活動,多思考,勤於做筆記,積累經驗,打下堅實的基礎,為能夠給祖國的海洋科研事業添磚加瓦做準備。」
——海洋學院本科生劉洋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7月23日下午,實踐團來到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海洋研究所)參觀學習。海洋研究所始建於1950年8月1日,是新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海洋科學研究的國立機構,是從事海洋科學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高新技術研發的綜合性海洋科研機構,在國際海洋科學領域具有重要影響。
在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劉傳玉老師、鄭雙強老師、張均龍老師的帶領下,實踐團先後參觀了海洋人工智慧與大數據中心、海洋生物標本館以及中科院海洋環流與波動實驗室,並聽取了實驗室高樂博士關於「人工智慧海洋學與海洋大數據挖掘」的主題報告,海洋學院師生與實驗室老師就人工智慧在海洋研究中的應用前景進行了深入討論。
「這種把海洋數據的實時傳輸與數據分析、智能預測和可視化結合起來的數據處理方式非常直觀、高效,讓我這個海洋學的'門外漢'也明白了海洋學家的工作和使命,我覺得特別有意思。」
——農業與生物學院本科生趙智睿
實踐團成員表示,此行收穫滿滿,將來一定要「中流擊水,奮楫爭先」,為我國海洋強國戰略注入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