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看電影的話,有時候會看到有一個導演剪輯版的這個,時常和公映的版本可能時長不一樣,有人就不理解了,本身全部都是電影,怎麼分了這麼多版本呢?
一般導演剪輯版本的在國外的電影上比較常見,我們國內的這個比較少的,舉個例子,比如我們知道郭富城的一部電影《踏血尋梅》,這部電影你會發現導演剪輯版的120分鐘,公映的是98分鐘,有人很簡單的就理解為導演剪輯版就是未刪減的版本,其實這樣是不太正確的說法的。
首先我們要明白的是,為什麼會有導演剪輯版,我們看到的在網上大家的解釋比較通俗易懂的就是:
@_愛上層樓的你 :在國外導演只管前期拍攝,後期剪輯一般導演不參與,或參與但是是以製片方的意見為主,這樣導演不能完全詮釋自己的藝術品位。所以,等電影上映後,有些導演會再次剪輯一版以更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樣就有了導演剪輯版。
也有網友介紹說:導演剪輯版,顧名思義就是導演剪輯的版本,導演剪輯的他覺得最好的電影長度。,在一部電影的拍攝過程中,好像是導演決定一切,但實際上真正的權力在製片人上。
當導演和剪輯師剪完一個版本後,製片人會審查,然後提出他的意見,有網友舉例子說,比如你剪輯的版本是130分鐘的,製片人可能讓你在縮減,壓縮在120分鐘以內,製片人會根據電影市場的需求來告訴你,這個時長的電影市場更容易接受。
再次修改過以後,經過審查,到電影院裡面上映的,就是我們知道的公映版本的了。
有的導演呢,有自己的追求,在自己的電影在影院上映以後,因為之前他剪輯的覺得可能也不錯,表達的思想更加完善,就會通過各種渠道把他剪輯的版本放出去,所以就成了導演剪輯版本,有些呢,也通過這一次的傳播,繼續掙錢。
與影院的公映版本相比,對於那些喜歡追求「原汁原味」的導演電影的人來說,導演剪輯版本對於他們就是最喜歡的了。
當然了,對於這兩個版本內容的差別,也要看這個刪減的程度了,有些你看導演剪輯版就會覺得很不錯,和影院放的還是有差距的,有些可能差距不大,只是多了一些細節而已了。但有網友也說了導演剪輯版也可能不如影院版更精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已。
當我們看到有的影片規格上有DC兩個字母的(Director's Cut),這個就是導演剪輯版。
說了這麼多導演剪輯版,不知道你是否理解了呢?
那關於公映版,或者影院版的理解其實就很簡單的,就是剪輯完的電影,送去進行審核,全部審核通過,可以在影院播放的,就是我們的公映版本了。
能夠在我們國內上映的電影,那也都是取得公映許可證的才可以的,取得以後,我們看電影的時候,都會看到下面這個圖標的,這個就是取得了公映許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