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寮國農業等綠色產業發展現狀及政策走向

2020-12-17 一帶一路經濟走廊

2020年寮國農業等綠色產業發展現狀及政策走向

作為仍然以擺脫貧困為首要目標的國家,要求寮國發展綠色產業看起來並不合適。但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普及,越來越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也在注重研究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發展路徑。

通過發展經濟,解決國內存在的貧窮問題仍然是寮國的首要目標。隨著「資源換資金」戰略效應的遞減,同時為了實現寮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培育寮國的綠色產業,具體包括農業、旅遊業、生物能源和水力發電。

寮國農業

2020年,寮國總人口的60%以上生活在農村地區,日常的收入來源於種植經濟作物和養殖動物。主要種植植物種類包括木薯、甘薯、芋頭、大豆、甘蔗、棉花、咖啡、茶葉、菸草和橡膠等。儘管80%的地形是山區,但是用於農業開發的土地超過33萬公頃,灌溉面積約為31.5萬公頃,預計到2020年將擴大到約47.6萬公頃。寮國農業系統分為兩大類—湄公河洪泛區及其支流的低地雨水灌溉系統和山地沼澤農業系統。寮國計劃投資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農業約佔GDP比重為16.20%,農業部門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下降,但是依然是寮國的主要產業。自給自足的、小規模經營是農業的一個特點,與東南亞其他國家相比,農業生產率和農業勞動技能水平較低。農業抗風險能力差,由於嚴重的洪水和乾旱等氣候衝擊,早在2016年寮國18.5%的人口曾出現糧食安全問題。

由於長期單一化種植和經營,化肥、殺蟲劑和除草劑等大量農藥的使用,製造業、旅遊開發等造成的負外部性,土地和地下水汙染等問題日益嚴峻。為解決這些問題,寮國尋求通過農林複合經營、社區資源管理和發展有機農業等方式,在發展農業與維護生態系統之間達到某種平衡。

寮國林業覆蓋面積大,是東南亞森林覆蓋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但過去幾十年裡,城市擴張、工業開發、採礦、水電和基礎設施建設,都直接地造成了森林砍伐和退化。鑑於此,發展綠色農業和綠色林業,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平衡顯得尤為迫切。寮國有139個受保護的森林,面積799萬公頃,其中國家級保護區49個,覆蓋面積748萬公頃。省級5個,佔地面積141, 633公頃,85個地區保護區面積366838公頃。此外,有176個保護區,面積為489萬公頃,其中24個是國家級保護區覆蓋377萬公頃,59個省級保護區,面積626499公頃;區域保護區93個,覆蓋面積達420678公頃;以及2個相鄰區域--Nakai-Namtheun和Hin Nam No,面積為77170公頃。在五個國家和五個省建立了保護森林分類計劃區域。最突出的是南沙國家保護區,擬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寮國還劃分了五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區,其中包括:位於Nam Att-Phou Leuy的老虎保護區,位於Oudomxay的Sao La淡水鱷魚保護區,位於Savannakhe的馴鹿保護區和Bokeo的白頰長臂猿保護區。寮國擁有珍貴的生態獨特的森林。它們是寮國人民特別是偏遠山區的貧困人口和少數民族食物、醫藥、能源和收入的重要來源。森林佔國內生產總值的7-10%,佔非農業國內生產總值的15-20%。林業產業約佔寮國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森林稅約佔政府總收入的11%。木材加工業就業人數佔所有製造業工作人數的四分之一。森林還保存了寮國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並保護其土壤,流域和生物多樣性水資源。

寮國旅遊業

寮國新興綠色產業規模不大,但在所有綠色產業中,旅遊業仍然屬最為活躍的行業。從2015年到2019年,寮國旅遊業收入從4.06億美元增長到了8.72美元,年均增長率高達13.6%。在赴寮國旅遊的遊客中,泰國一直處於首位,但是泰國人來寮國的目的多為貿易往來,逗留的時間一般都比較短。2017年開始,寮國開始推廣原生態部落村莊和具有特色的異域風景,從而引領了寮國旅遊業的快速發展。2020年,受疫情影響,導致赴寮國的籤證手續複雜,進而赴寮國旅遊人數出現負增長。

寮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寮國位於亞洲中南半島的東部,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家。它北鄰中國,南接柬埔寨、東界越南,西北達緬甸,西南毗連泰國。境內80%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蓋,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稱。地勢北高南低,北部與中國雲南的滇西高原接壤,東部老、越邊境為長山山脈構成的高原,西部是嵋公河谷地和嵋公河及其支流沿岸的盆地和小塊平原。全國自北向南分為上寮、中寮和下寮,上寮地勢最高,川壙高原海拔2000-2800米。最高峰比亞山峰海拔2820米。發源於中國的嵋公河是最大河流,流經西部1900公裡。寮國不僅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由於有長期的殖民地歷史,建築形式和民間生活方式還保留著歐洲的一些習慣,如喝洋酒、西式餐點和用刀叉,使得寮國具有獨特的旅遊吸引力。寮國的琅勃拉邦市、巴色瓦普寺己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冊,著名景點有萬象塔鑾、玉佛寺,佔巴塞孔埠瀑布、琅勃拉邦光西瀑布等。寮國的消費水平較低,相對於周邊國家來說,去寮國旅遊的成本較低,寮國的旅遊業發展潛力非常大。

寮國生物能源

2016-2020年,寮國總發電量為67270.25千瓦時,27. 3億美元,年均增長14.09%。在太陽能發電方面,截至2020年11月,太陽能發電設備己經在農村安裝超過18,657戶,佔農戶總數的1.64%,覆蓋430個村莊。在瓦岱國際機場,一個裝機容量為236千瓦的太陽能發電站己經接入停車場電網當中。另一座150千瓦的太陽能裝置,也在EDL總部大樓投入使用。在生物能源方面,Savannakhet的甘蔗生物能站於2020年完成,其裝機容量達到12兆瓦。在Attapeu,生物能源和乙醇生產工廠的裝機容量高達30兆瓦。在Sayabouly,也己經建立5兆瓦的廢物產生生物能源和50兆瓦的生物能源站。在生物燃料方面,政府與Akotech建設了一個從棕櫚中提煉生物柴油的加工廠,每天生產2萬升;還有一個從Vernicia種子中提取生物柴油的加工廠,每天生產1000升左右。

寮國水力發電

寮國擁有豐富的水能源,有20多條流程200公裡的河流。其中最長的湄公河,下遊河流在寮國境內長達777. 4公裡。調查顯示,寮國利用河流可開發的水電裝機容量高達17267.8兆瓦。寮國水電站目前主要是由國有企業EDL開發和管理。新的水電站需要得到政府批准,水資源和環境局綜合評估,然後由財政部撥款,計劃與投資部進行建設過程監督並發放開發許可證。寮國非常關注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國家水資源綜合管理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完善水資源法;建立水質檢測實驗室,檢測水質量;建立氣象水文資料庫;改進國家水利戰略與政策;完成了對綜合水資源管理試點地區劃分,為開展培訓、研究、學習參觀和培養水資源管理意識等提供平臺。

政策現狀

目前,寮國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對環境的主要損害是農民使用違規農藥等化學品,導致土壤和水質惡化。自給自足的農業養活了寮國大部分的農民群體,但是對農藥的使用、土地的管理和水質的保護上,缺乏相應的監管機制,導致農土壤和水質惡化。缺乏農產品加工產業、農村電力不完善等問題,使得實現農村生產現代化的過程中,發展動力顯得不足。此外。政府對於農業發展管理政策不完全,沒有起到應有的指引和規劃作用。

在經濟增長和減少貧困的大背景下,寮國政府向私人投資和國外投資者提供國有土地特許權。農業用地是寮國第二大土地佔用類型,但其中的85%特許權被授予主要來自中國(50%)、印度、韓國、泰國和越南等國的外國實體,結果造成土地使用權從小規模農民向私人和外國投資者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轉移。寮國出租使用土地的方式分為兩種即特許權和租賃權,後者適用於私人開發的土地,租賃權的面積往往較小,期限較短;前者則適用於國有土地。規模和影響都更大,有長達30-50年的租期。獲得特許權的經濟體,需要向寮國政府繳納特許使用費,但是同時可以享受10-15年的免稅期。這種土地出讓和經營方式造成了土地的耗竭性使用,與發展綠色農業的目標和要求存在衝突。

政策走向

寮國的經濟基礎相對薄弱,只有運用外國投資者和私營企業的資本,才能夠真正推動綠色產業的發展。首先,寮國正在嘗試建立相應的金融和銀行部門,是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只有這樣才能夠支持各種形式的企業和貿易,刺激中小企業和私人投資的增長。其次,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目前,只有很小部分農民可以獲得這種服務。隨著運輸方式的改進,通訊網絡和銀行業能力將不斷增強。為此,農業促進銀行(APB)將轉變成一個自我維持、市場導向的農村金融機構,農村和微型金融機構將成為寮國政府經濟發展規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為了發展綠色產業,要鼓勵各種小額金融機構的發展。因為寮國政府的生物能源等技術,是解決農村電力問題的關鍵。只有讓農村人民具有消費這些產品的能力,這些綠色能源技術才有需求。在小額金額機構發展方面,寮國政府正在制定可持續的法律規定,此外,2021-2025年,寮國政府嘗試建立一個財務自我可持續的農村金融機構,以彌補目前寮國國家銀行體系的漏洞,促進農村地區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寮國經濟發展現狀,寮國經濟在世界排名
    寮國為世界中等收入偏下國家,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2020年GDP223.65億美元,排在世界第108位。人均GDP3207.28美元美元,排在127位,與同處東南亞的越南不相上下,比越南人均GDP高10%左右。寮國2020年人口數量696.12萬,國土面積23.68萬平方公裡。
  • 2020年都市農業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 2020年中國都市農業市場調查...
    《2020年中國都市農業市場調查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對都市農業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都市農業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都市農業行業發展現狀、都市農業市場動態、都市農業重點企業經營狀況、都市農業相關政策以及都市農業產業鏈影響等
  • 2020年設施農業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 - 2020年版中國設施農業市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設施農業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截止**年年底,我國節水灌溉面積達到2710.9萬公頃,較上年同期下降13.2%。  2020年版中國設施農業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對我國設施農業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設施農業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設施農業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設施農業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設施農業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2020年中國現代農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
    而進入**年**月份以來,政策利好更是接踵而來。**月**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日,財政部印發《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發展網際網路+農業;,積極支持優勢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  **年我國糧食產量達12142億斤,實現十一連增。連年增產,高產創建和增產模式攻關功不可沒。
  • 中國休閒農業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休閒農業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顯示,休閒農業受到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國家農業部印發了《全國休閒農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對「十三五」我國休閒農業的發展做出了具體部署。各級地方政府也遵循這些文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資金、稅收等方面大力扶持休閒農業發展。
  • 2020年設施農業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 中國設施農業行業現狀分析與...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設施農業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認為,**年,我國設施蔬菜播種面積達到了5,841萬畝。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年我國設施蔬菜播種面積將達到5,900萬畝,未來**年(2017-2021)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1.25%,**年將達到6,200萬畝。
  • 2020-2026年中國有機農業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有機農業包括所有能促進環境、社會和經濟良性發展的農業生產系統。這些系統將提高土壤肥力作為成功生產的關鍵。通過尊重植物、動物和景觀的自然能力,達到使農業和環境各方面質量都最完善的目標。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有機農業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認為,近年來,有機農業生產方式在100多個國家得到了推廣,有機農業的面積和種植者數目逐年增加。
  • 中國生態農業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在政府扶植、農業技術不斷革新以及食品安全意識逐漸提升的背景下,以環保、生態為主要特徵的新農業已經成為創業投資界的「新寵」。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生態農業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認為,實踐證明,生態農業是解決我國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矛盾的有效途徑,它實現了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是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 2020年版中國設施農業行業發展現狀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年水產養殖全球市場價值為1351億美元,到**年預計將達到1950億美元,**年至**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5.1%,全球產量為6650萬噸比**年增長2.3%,至**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4.7%。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設施農業行業發展現狀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我國是一個漁業大國,更是一個養殖大國。
  • 中國農業用具市場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1-2027年)
    一、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二、經濟發展主要問題    三、未來經濟政策分析  第二節 中國農業用具行業發展政策環境分析轉載′自:https://www.cir.cn/5/58/NongYeYongJuHangYeQianJingQuShi.html    一、農業用具行業政策影響分析
  • 2020-2026年中國現代農業行業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0-2026年中國現代農業行業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對現代農業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現代農業行業的發展方向、現代農業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現代農業技術標準、現代農業市場規模、現代農業行業潛在問題與現代農業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現代農業行業投資價值、現代農業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現代農業行業投資決策者和現代農業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
  • 2020-2026年中國有機農業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有機農業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我國有機農業發展雖然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但中國地域遼闊,傳統農業基礎好,勞動力資源豐富,又有生態農業、生態建設的基礎,發展有機農業具有較低的成本優勢和品種豐富的優勢,面臨快速增長的國際市場和已經開始啟動、有巨大潛力的國內市場,中國有機農業發展前景光明。
  • 2020-2026年中國農業機械製造及服務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
    《2020-2026年中國農業機械製造及服務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主要依據國家統計局、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信息中心、農業機械製造及服務相關協會的基礎信息以及農業機械製造及服務科研單位等提供的大量詳實資料,對農業機械製造及服務行業發展環境、農業機械製造及服務產業鏈
  • 2021-2027年中國農業機械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農業機械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顯示,**年,全國農機工業總產值達2898億元,農機行業的總資產增加了27.3%,高於機械製造業中其他行業8個百分點。國內熱情不減,外資企業也紛紛來華建立生產基地,倚重中國製造,內外兩個同時運作。**年行業企業數量和規模企業數都有增長。
  • 2020中日農業綠色發展論壇舉辦—新聞—科學網
    12月1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在2020中日農業綠色發展論壇上指出。今年的中日農業綠色發展論壇主題為「科技經濟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綠色農業」,由中國國際科技交流中心與廣西科協主辦。 桂林市委副書記趙仲華在致辭中表示,目前廣西以新型城鎮化示範鄉鎮和田園綜合體建設為抓手,統籌推進現代農業脫貧攻堅、鄉村旅遊、田園社區建設,促進農業與工業、旅遊、電商等融合發展。
  • 2020-2026年中國農業地產開發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儘管農業地產發展模式受到了資本與政府的青睞,但由於產業在我國發展時間短、經驗少,未來之路似乎並不平坦。根據當地的自然、經濟、社會條件,充分考慮市場需求狀況,體現當地的歷史人文景觀和自然農業資源,「因地制宜、統一布局、生態循環」是農業地產發展的根本所在。隨著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房地產逐步回歸理性、走向穩步、健康的發展顯然是大勢所趨,住宅開發瓶頸凸顯,商業地產藍海也將轉變成紅海。
  • 2020-2026年中國綠色食品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一、中國生態農業發展需要國家財政政策支持    二、中國生態農業發展的財政政策支持現狀解析    三、中國生態農業發展中財政支持不足的原因    四、中國財政支持生態農業發展的政策選擇  第五節 中國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分析    一、國內生態農業存在的模式概述    二、中國的生態農業模式詳解
  • 2021-2027年中國農業專業合作社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21-2027年中國農業專業合作社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主要分析了農業專業合作社行業的市場規模、農業專業合作社市場供需狀況、農業專業合作社市場競爭狀況和農業專業合作社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農業專業合作社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了科學預測。
  • 2020年太陽能利用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 2020年中國太陽能利用現狀...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太陽能利用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顯示,中國科學院黨組已正式批准啟動實施太陽能行動計劃,該計劃以**年前後太陽能作為重要能源為遠景目標,並確定了**年分布式利用、**年替代利用、**年規模利用三個階段目標。總體上看,我國太陽能的發展前景十分樂觀。
  • 農業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平頂山模式」
    (2016-2030年)》《平頂山市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建設方案(2016-2020年)》,從生態循環農業建設、產業空間布局和結構優化、農業資源高效利用、農業農村生態環境整治、支撐體系建設5個方面,規劃50個重點項目與工程,總投資達61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