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可穿戴技術植入紋身,這是一個好主意嗎?
但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微軟研究院同事的幫助下,Kao創造了一些導電的金屬紋身——一個全新的項目DuoSkin誕生了。它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訪問,是一種結合了工藝品店、平面設計軟體和廉價電子產品的項目,你可以用它DIY擁有特殊功能的暫時性金屬紋身,比如可切換歌曲、可隨體溫變化改變顏色。在2017年紐約時裝周上,模特們身著DuoSkin紋身,將服裝信息發送到觀眾的智慧型手機上。
-
可穿戴設備對健康存在什麼影響
打開APP 可穿戴設備對健康存在什麼影響 Barret Coakley 發表於 2020-03-16 10:31:14 目前,醫療健康技術市場上有30多萬個應用程式,諸如物聯網(IoT)、視頻會議和可穿戴設備等技術趨勢正在廣泛被引入,以使留在家中老人的選擇變得更加可行。
-
史丹福大學:智能穿戴設備可測算人體健康狀況
近日,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Fitbit與Apple等大牌智能穿戴設備都可以在發病症狀顯露前就可以測算人體的健康狀況。研究人員搜集了60名志願者的心率和皮膚溫度的變化數據,發現人們在生病時心率和皮膚溫度都會上升,可能這些小變化志願者本人並未注意到,但這些卻逃脫不了智能穿戴設備的「法眼」,目前可預知的病情有感冒、感染髮炎、2型糖尿病等。
-
看新聞學英語:紋身式電子皮膚 可監測健康狀況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看新聞學英語:紋身式電子皮膚 可監測健康狀況 2018-08-06 13:58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
可穿戴設備最全盤點
這款智能產品專為軍人設計,除能夠支持免提通話、WiFi、藍牙功能外,該產品還內置了一個GPS模塊。 進入21世紀以後,智能穿戴技術取得了顯著進步,開始進入普通人的視野和生活。各大世界頂尖企業紛紛涉足其中。 2013年初,谷歌眼鏡在美開放個人預定,可穿戴設備成為繼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之後席捲而來的新一輪智能設備熱潮。
-
智能可穿戴設備正在開啟健康管理新時代
11月,榮耀新推出含有心臟健康管理、血氧飽和度檢測、睡眠呼吸暫停篩查等多種保健功能的智能健康手環。 從今年各大品牌的動作中可以看出,健康管理正在打開可穿戴設備的增量市場。而可穿戴設備檢測到的不同生活場景下人們的實時身體指標數據,是一座丞待開發的黃金礦山,將推動健康管理市場的爆發。
-
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對健康的影響
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對健康的影響 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對健康的影響 2018-11-21 12:00:33 來源:物聯之家網目前,醫療健康技術市場上有30多萬個應用程式,諸如物聯網(IoT)、視頻會議和可穿戴設備等技術趨勢正在廣泛被引入,以使留在家中老人的選擇變得更加可行。
-
未來,紋身除了好看,還能檢測你是否健康
但紋身形態的健康監測設備已經不再是一個科幻的概念,而是一個可以實現的事情。用電子皮膚取代現有的可穿戴設備,甚至是智慧型手機,也是很多科學家正在努力的方向,並且已經有了一些令人興奮的突破。從紋身顏色變化監測健康,是怎麼做到的?
-
國內可穿戴設備想接入醫療保險,還得跳幾個坑?
不久前,同事在雷鋒網發布的兩篇文章《準備好!可穿戴設備將接入醫療保險》和《可穿戴將如何推動健康保險革命?》拋出了一個新的話題——可穿戴設備與醫療保險相結合。筆者在此贅述一下這種結合的基本商業模式——保險公司與可穿戴廠商合作,以補貼價甚至是免費為保險用戶提供設備,用戶佩戴設備收集的健康和運動數據反饋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據此設定保費上的獎勵或懲罰標準,比如用戶達到每天運動的目標就減少其保費。這樣用戶會為降低保費而盡力改善其健康水平,保險公司因此付出的醫療費用會下降,而可穿戴廠商則獲得了用戶和市場,形成共贏的局面。
-
可穿戴設備在健康醫療領域的四種正確姿勢
其實,智能穿戴設備除了常見的程序應用、通話功能、播放功能之外,在健康醫療領域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這也給眾多智能穿戴廠商帶來了新機會與挑戰。 現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經開始使用可穿戴設備來管理他們的健康狀況,可以通過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跟蹤用戶日常活動與熱量攝入、燃燒情況,或者根據活動數據來監測心率、體溫等健康信息。
-
智能可穿戴設備正在開啟健康管理新時代 - 網絡 - IT商業網-解讀...
從今年各大品牌的動作中可以看出,健康管理正在打開可穿戴設備的增量市場。而可穿戴設備檢測到的不同生活場景下人們的實時身體指標數據,是一座丞待開發的黃金礦山,將推動健康管理市場的爆發。 疫情刺激健康需求,可穿戴市場瞄準未來健康 在智能穿戴設備的普及過程中,健康管理的理念越來越被公眾重視。來自史丹福大學的一項研究認為,可穿戴設備收集的數據可以預測疾病,人們通過可穿戴設備改善運動之外的健康狀況將成為新的趨勢。
-
卡耐基梅隆大學3D列印可拉伸可穿戴的電子「紋身」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工程學院和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系統與機器人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來製造堅固、高度靈活的紋身式電路,用於可穿戴計算。科學家採用低成本的3D列印工藝將導電液態金屬合金列印到附著在人體皮膚上的紋身紙上。這些超薄紋身可以很容易地用水蘸上,就像用溼海綿塗抹兒童的裝飾紋身一樣。
-
FitBark 給寵物用的可穿戴電子設備!
FitBark 是一款給狗狗用的可穿戴設備。外觀小巧可愛,可以很方便的戴著寵物狗的頸部。主要用來追蹤狗狗的運動和健康情況。目前該項目在Kickstarter上眾籌,預訂價99美金。
-
市場規模超25億美元,可穿戴生物傳感設備前途無量
其次,一次性絲網印刷紋身的方式降低了設備價格。最後,它很容易固定在皮膚表面,且不會妨礙佩戴者的活動。這一設備成功獲得了驗證,表明基於離子電滲的可拋棄式葡萄糖傳感平臺被應用到可穿戴設備上的潛力。不過,該設備缺乏電子集成,並且需要進行長期連續監測應用的驗證。
-
日本:牲畜也用可穿戴設備 監測健康零失誤
能監測健康指標的可穿戴設備越來越普及。在日本,不僅是人,連牲畜都用上了這類設備。在北海道經營牧場的廣瀨亨(音譯)給他飼養的一匹2歲賽馬安裝了有定位功能、能監測心跳和加速能力的設備。設備把監測到的數據發送到電腦上,供這位53歲的馬主分析馬兒的健康狀況並及時調整飼養和訓練方式。
-
可穿戴生物傳感設備:市場規模超25億美元,可對汗液、淚液及唾液...
可穿戴設備以其對人體生理信息動態、連續及實時的監控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廣泛影響,在大健康行業得到了廣泛的關注。不過,目前已經商業化的可穿戴設備主要實現心電圖(ECG)和光電容積圖(PPG)測量心率,分別屬於電化學和光學生物傳感器類型。 除了這兩類傳感器,可穿戴設備其實還有一類更具價值的生物傳感器。生物傳感器通過無創測量體液中的生化標誌物來反映生理狀態。
-
診斷身體情況,一枚小小紋身貼就能搞定
也許某一天,就算患者離開醫院,臨床醫生也可以通過這種升級的小型聽診器持續監測患者的身體狀況。到目前為止,它已經在雞的胸部和一小部分人身上進行了測試。像臨時紋身一樣貼在皮膚上根據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的一篇文章,這個可穿戴設備比一分錢硬幣還小,但是卻可以聽到你的心跳、你的聲音甚至是植入式心臟泵的聲音。
-
可穿戴設備未來十年,聊聊我對可穿戴設備的一些思考
可穿戴設備已正式的走進在了人們的生活,但是目前來說,可穿戴設備還很難說對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多大的改變,作者在本文中暢想了一下可穿戴設備的未來,今天先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對於可穿戴設備的一些想法吧
-
聚焦可穿戴設備標準化發展 德國萊茵TUV解讀可穿戴設備認證標準
作為CES Asia 2016同期論壇之一,由德國萊茵TUV、中國可穿戴計算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聯合主辦的「IEEE可穿戴標準會議及論壇」在上海卓美雅喜馬拉雅酒店召開,就智能可穿戴產品的發展和技術趨勢,熱門可穿戴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智能可穿戴設備標準化等話題展開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
美UCI研發健康檢測可穿戴設備,靈感來自玩具Shrinky Dinks
作者:DIGITIMES洪煥周隨著現代人對自我健康要求提升,目前許多科技龍頭與教育機構不斷研發相關的醫療健康的可穿戴裝置。該裝置有助於了解個人健康與運動並提供數據共享,應用在醫療領域上,可穿戴設備也將受到人們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