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五德始終說,歷史上各個朝代是如何對應的?

2021-01-09 鷹鷹說

我國歷史上各種思想對應的五德:

①儒家:木德 ②法家:火德 ③墨家:土德 ④釋家:金德 ⑤道家:水德

儒家重仁,而五德中木為仁,儒家為木德最為合適,五嶽中唯選東嶽泰山封禪,東為木,這也不無關係。

今天筆者為您盤點歷史上各個朝代對應的五德。

一、火德代表:炎帝,夏,楚,明。

炎帝為中華民族祖先之一,夏為第一個君主世襲制國家。

火五行所代表的含義包括:禮,文字,輿論,言語,狐疑,缺少包容性。而夏剛好形成禮樂制度,楚王先禮後兵,明朝錦衣衛令人聞風喪膽。

同時火五行對應著法家,同具有無情的特點。從明朝與當朝可以看出,法家思想佔有相當高的地位。

火所生之五行土所對應的墨家思想兼愛、非攻也得到了相當高的體現,明朝在有鄭和下西洋的條件下卻不知道去搶奪資源,當今一直注重睦鄰友好關係,從未主動攻打別國都是最好的體現。

二、金德代表:堯,秦,曹魏,南朝梁,金朝,元

秦戰六國而平天下,曹魏戰蜀吳而滅西蜀,金朝數次用兵侵犯大宋領土,元朝統一全國並徵戰至歐洲。

金五行所代表的含義包括:兵戈,肅殺,酷刑,義氣,頗具侵略性,從上面可以看出基本都具有這種相似點,且均是主動戰爭者。

金五行對應著釋家,具有義的特點,另釋家還有水五行的特點,即智,上面幾個朝代中,曹魏時期便有佛教傳入,南朝梁更有達摩祖師傳法,金朝時受佛法影響極大,開國以前便受高麗等國影響便流行佛教信仰,滅遼後繼承遼代盛行的佛教信仰,攻佔開封後又受宋地佛教影響;元朝極信奉藏傳佛教,同時對其他宗教也樂於接收。

同時金生者為水,而水代表的道家在這些朝代也比較旺盛,有秦始皇的求長生不老,金元時期全真教的發展。

金德代表國運皆不長,過義則易招禍。

三、木德代表:禹,東漢,南朝齊,北宋,南宋,袁世凱

禹是最後一個禪讓制的君主,北宋與南宋結束了只有漢族人統治的歷史,袁世凱是最後一個稱帝的皇帝。

木為東方,主仁,所以東漢,南北宋都是仁義為先的,袁世凱雖然篡位,但也暫時避免了大的衝突

木代表儒家思想,所以在以上幾個朝代中,儒家思想佔主要地位。同時木所生之火所代表的法家也佔據了一定的地位。

木克之土,克木之金所代表的墨家與釋家都式微,宋朝時民眾都懷有強烈的民族對立感,容不下外族佔領。因為木怕金克,所以以上幾個朝代都十分討厭兵爭之事,但過仁則難有建樹。

四、土德代表:黃帝,周,南朝宋,唐,孫中山

黃帝是華夏始祖之一,周,唐在歷史上都存在著盛世,土德代表能真正成就一番盛世。因為土所對應的為墨家,即兼愛,非攻,而以上幾個朝代的明君都以愛民如子,為百姓謀福為根本。

土生金,所以金代表的釋家在唐,孫中山時期有了一定的傳播與發揚。同時其他思想也能出現和發展。因為土藏其餘四行,特別是東周后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盛況,越誠信就越能服人,越易有成就。

五、水德代表:蚩尤,舜,商,西漢,晉,隋,清

西漢,清朝都是歷史上有名的盛朝,水為智,上善若水,所以上面幾個朝代的明君都具有智慧。水為道教,在清朝時北方的全真教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漢武帝對長生不老極為痴迷,晉朝存在許多隱士,隋朝修建的大運河對後世貢獻頗大。

水生木,所以木代表的儒家思想也得到了體現,西漢武帝時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舉動,隋朝的科舉制度影響極大。

相關焦點

  • 據五德終始說,漢朝推翻秦朝後應尚土德,為什麼漢初仍尚水德?
    最近讀到鄒衍的「五德終始說」,對於朝代的更替與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之間的關聯性產生了一些興趣。五德終始說總而言之:歷史的演變始終離不開五行的相生相剋,而且是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的。眾所周知,金木水火土,是相生相剋的,每個朝代都對應著不同的五行,凡是後面朝代以武力推翻前朝,就必定是新的五行克舊的五行。這就是鄒衍的理論。
  • 中國歷史上哪朝的江山最具有正統性?
    但問題是,任何一個殺伐果斷的開國君主都會考慮正統性問題,並想方設法讓自己的朝代擁有正統性。那麼,究竟啥是正統性呢?最初,正統性的標準是五德終始,這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鄒衍提出來的。他說,五德對應著五行,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周而復始。
  • 「五德終始論」是誰首創?曾讓六月飛雪,鄒子的律呂調陽又是什麼
    「五德終始論」是誰首創?曾讓六月飛雪,鄒子的律呂調陽又是什麼在中國的易學聖賢人物中,戰國時期的鄒衍是一位著名的代表人物,因其獨創「五德始終論」和「天下九州」等觀點,被人們尊為「鄒子」。「一畫開天,文明肇啟」。上古時期,伏羲聖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發明出了先天八卦,被尊為「人皇」。
  • 上下五千年,如何用一個字來形容各個朝代?
    夏朝,朦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目前為止,我們對它的了解還停留在它的開拓人-大禹身上而已。而這個朝代所具備的文明、發展、進程等,所知道的少之又少。更不用提它的政治、經濟、文化方面了,就如同鏡中月、水中花一般朦朧。
  • 《大秦賦》中秦人以黑色為基調,歷史上的秦朝為什麼尚黑?
    近日來《大秦賦》這部電視劇正在火熱播出當中,這部歷史相關的影視作品製作宏大、演員優秀、情節扣人心弦,深得觀眾的喜愛。這部影視劇中,整體上以黑色為基調,既突出畫面的質感,而且歷史上的秦朝也確實有尚黑的文化風格。那麼秦朝人為什麼喜歡黑色呢?
  • 玉有五德?不,歷史上還可以更多!
    提到中國玉文化,傳播度最廣的說法是「玉有五德",乃東漢許慎提出,在《說文解字》中稱:「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鰓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絜之方也。"簡言之,就是仁、義、智、勇、潔五德。
  • 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是哪個?
    民間傳聞中國歷史上長達1600年的朝代,你知道是哪個嗎? 中國擁有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在這幾千多年中發生了很多的變故,由無到有,由盛到衰,再到新中國的成立。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創下了第一個「皇帝」稱號,自此中國開始走上封建帝制社會。
  • 揭秘歷史:秦朝為什麼以黑色為尊?
    這句主要講述的是秦文公打獵時曾獵殺過一條黑色的巨龍,他在獵殺巨龍後便實現了秦國統一,當時秦國的統治者認為水德是保佑秦國發展和強大的五行,而水德對應的顏色即為黑色,因此黑色便成為了上到貴族下到平民最崇拜的顏色。通過出土的秦朝文物和史料記載也可以看出,在秦朝社會中,凡是能夠以黑色器具和黑色服飾作為日常用品的人,在當時也具有著很高的社會地位。
  • 各個朝代鈞窯的模樣
    前三篇文章告訴大家河南省禹州市盛產鈞瓷有幾千年的歷史,始於唐朝,盛於宋朝,中間因為社會動蕩,短的很長一段時間,新中國成立以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動,有讓鈞瓷藝術登上了歷史的舞臺,朋友們肯定對燒制鈞瓷的窯特別的好奇,會想像它到底長什麼模樣,今天小白帶著大家來欣賞一下各個朝代鈞窯的模樣
  • 各個朝代的古人是如何打招呼的,有什麼注意的禮儀?
    華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不單單是體現在我們的詩詞歌賦和製造建造上,也在我們平時的禮儀之中得到體現,並且很多的禮儀也得到了傳承,古代的禮儀之術非常多,今天就帶大家先了解下,古代文人見面打招呼時的禮儀。秦朝:秦朝時期兩人初見,晚輩要向長輩行大禮,大禮指的是叩拜之禮,再次見面者行小禮,即緊走兩步,拱手,作揖,頭要下底,腰要下彎,見面說的第一句話,大多以足下,或者是夫子,不才為主,當然君臣之間的禮儀更為不同,這裡只講平輩之間的文人之間見面招呼禮儀。
  • 冬至的由來是什麼?中國的各個朝代是怎樣過冬至的?
    作為24節氣裡被最早制定的一個,很多人其實不知道,冬至是在一次國家的規劃中被制定上的。當時是由於周公測影,最後測出來這個洛邑是天下之中的一個地方,進而定成了土中。但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原本只是出自政治運動的一個行為,居然在後來演化成了一個節日。冬至的由來是什麼?
  • 朝代歌訣,只需八張圖片幫你記住中國歷史朝代!
    朝代歌,其主要是方便記憶我國歷史上各個朝代的名稱的歌謠。其形式多為簡單易記、朗朗上口的兒歌,或順口溜。 歷史朝代歌多是配合著「歷史朝代年表」一同使用。編入小學課本。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 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歷史,如果各個朝代特點,只能用一個字來概括
    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項王實在太出名了,所以快看君不得不說。遼朝建立後,將重心放在民族發展上。遼將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分開管理,主張因俗而治。此外,還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有效地促進遼國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長期奉行的「漢化」政策,在民族融合上做出過突出貢獻。·
  •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張角的起義口號究竟蘊含了什麼秘密?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我們都知道,在中國歷史上如果想「搞點事情」,總要講究個名正言順,更何況是起義這種大事,一定要「順應天道」。大澤鄉起義,陳勝故弄玄虛在魚肚子裡搞了個「陳勝王」,半夜還學狐狸叫道:「大楚興,陳勝王」;劉邦芒碭山起義,殺了條白蛇,美其名曰「赤帝之子殺了白帝之子」,還「僱了」個專業的大媽演員進行宣傳。
  • 中國歷史上遷都最多次的朝代
    商朝由商湯推翻夏桀統治後所建立,這個朝代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愛遷都。據傳說,在商還是一個不落的時候,這個勢力就已經搬遷駐地搬遷了不下八次,然後商朝建立後,又遷都了五次。可以這麼說,商朝這個朝代,就是中國歷史上遷都最多次的朝代。
  • 中國歷史上兩個最相似的朝代
    從約公元前2070年到1911年清朝滅亡,這近四千年的時間裡,在中國的土地上先後建立起數十個朝代。而在這眾多的朝代中,有兩個朝代最為相似,那就是都曾經輝煌過,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漢朝和唐朝。
  • 原來歷史朝代表這麼好記
    朝代歌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歷史朝代列表,看起來就好複雜,要怎麼記?不管是學歷史、行政,還是文學的朋友,都逃不過要背這個。對於學古代文學的人來說,會背歷史朝代是個很強的加分項,考試時,就算不熟悉某個作家的作品,但知道作家所處朝代,也能根據朝代的歷史背景編出個一二來。所以,會背歷史朝代表還是很重要的。那麼,我們該怎麼背這些朝代呢?這個時候,朝代歌就派上了很大的用場。
  • 英國歷史只有「王朝」,沒有朝代。英國人說:朝代起名沒必要一樣
    中國的朝代是以國號命名,英國的「朝代」則是以家族起源地名和首位皇帝的姓氏命名居多。比如,諾曼第王朝的創立者威廉一世老家是諾曼第地區;都鐸王朝來自亨利·都鐸的姓氏;金雀花王朝是由安茹伯爵若弗魯瓦帽子上的勳章命名。
  • 為什麼說明朝是一個三無朝代,那麼清朝是什麼?
    明朝是一個三無朝代,這句話對不對呢?這句話出自某明星的某電視節目,原話是:明朝是一個三無朝代,無明君、無名士、無名將,也是中國開始走下坡路的時代。明朝是否有明君呢?明君是什麼?何為名士,指已出名而未出仕的人,泛指是知名人士,這裡某明星的意思可能是說明朝沒有名臣,與之後的名將對應。明朝有哪些出名而未出仕的人呢,唐伯虎、徐渭、徐霞客、宋應星等等;清朝呢,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嗎,他們是清朝的嗎?明朝名臣有王守仁、張居正、劉伯溫、徐光啟等,清朝只能是曾國藩、李鴻章、劉羅鍋了。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