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平臺緣何成了假化妝品溫床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中國商報

圖集

低端造假相對容易識別,高端造假卻防不勝防,制假商家的造假術隨著顧客的鑑別能力一同「升級」,讓人真假難辨。而網絡渠道更是容易成為滋生假貨的溫床。由於發現難、取證難和處罰難,網絡售假監管難度較大,亟待治理。

本報記者 陳晴

SK-II神仙水高品質版批發價185元,普通版55元;雅詩蘭黛紅石榴潔面乳45元;安耐曬高品質版55元……中國商報記者發現,在朋友圈,一些商家做起了售賣高仿護膚品的生意。這些高仿護膚品會通過微商、代購、電商平臺等渠道進入市場,致使消費者可能花正品的價錢買到的卻是仿品。

假貨痼疾難消除

近日,記者在某網站搜索「大牌化妝品批發」時看到,一些售賣化妝品的商家為吸引到更多的買家,在各大貼吧論壇發布大牌護膚品批發信息,並附上微信等聯繫方式。

但是記者加上一些商家的微信後卻發現,這些商家發布的都是大牌化妝品的仿冒版本,分普通版和高仿版,價格也從幾十到幾百元不等。

有商家表示,一些做微商、代購、電商的賣家會從他這裡拿貨。由於做的是仿品,商家也非常謹慎——客戶若想批發貨品,需要在網上進行交易,不提供線下服務;對於貨品的質量,商家稱可以在批發前購買樣品查看。

近年來護膚品售假風波不斷,警方的打擊力度也在不斷加強。9月9日,廣州警方通報稱,該市警方搗毀一個涉嫌銷售假冒國際品牌化妝品的團夥,查獲一大批假冒註冊商標化妝品,涉案價值約600萬元。

網絡渠道成重災區

由於假貨主要通過微商、代購、電商平臺等渠道流出,買到假貨的消費者自然也就不在少數。

消費者張小姐對記者表示,她在某電商平臺購買一瓶海藍之謎眼霜,收到的貨品無論是膏體顏色還是使用效果都和此前在專櫃購買的不一樣。想要退款,商家卻一再表示自家商品是正品,不能滿足張小姐的要求。「退款投訴既費時又費力,選擇網購還是要謹慎。」張小姐說。

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看到,關於買到大牌護膚品假貨的投訴非常多。記者輸入「海藍之謎」「SK-II」等品牌,每個品牌的投訴最少也有幾十條。「在海豚家買了海藍之謎精萃水,假得太明顯,聯繫客服也不予處理」「在洋碼頭平臺購買SK-II神仙水230ml產品,收到產品後發現包裝及產品與我之前自購的正品完全不一樣,十分懷疑收到的是假貨。」

如果說在電商平臺買到假貨還有申訴維權的機會,那麼從微信上通過代購買到假貨只能自認倒黴。「從代購處購買的護膚品比國內專櫃價便宜百元,價格著實讓人心動,但是一般代購都是不退不換,買到假貨也無法維權。」王小姐說。

「一般代購會在朋友圈發布在國外購買商品的視頻,定位地點也是在國外,看起來很真實。」消費者萬女士表示。事實上,一些號稱海外代購的微商都是「足不出戶」在做代購。據悉,一些代購會在手機、電腦上安裝一種軟體,這樣就可以在微信裡實現虛擬定位。另外,在一些電商平臺,有商鋪專門為微商及「代購」量身打造了「代發朋友圈」的業務。此外,很多代購都喜歡在朋友圈裡發小視頻,以此來表示自己「親身」去現場採購過。然而,這種類似代購的視頻能夠在網上輕鬆獲得,商家可以發朋友圈偽裝自己在國外代購。

維權鑑定費時費力

對於售假事件,一些賣家表示,由於產地、批次不同,同一產品在使用感受上會存在差異,導致消費者誤認為商品是假貨。

當下電商平臺也會採取系列措施進行網絡打假,如一些平臺會對商品進行溯源,一些平臺會推出假一賠十等舉措,讓消費者放心購買。

但由於不是品牌官方渠道購買,消費者對於使用感受有出入的產品必然會存在質疑。因此,如何鑑定真偽成為難題。消費者普遍表示,網上購買的護膚品不知道是否為真貨,想去鑑定圖個心安,但不知道要去哪裡鑑定。北京SKP海藍之謎專櫃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現在一些高仿護膚品從外在包裝到膏體的氣味做得都和正品一樣,專櫃也無法鑑定真偽。「消費者只能通過自己平日的使用感受自我鑑定。」該工作人員表示。

除了鑑定難外,對於消費者的申訴維權,一些電商平臺處理的方式也不能讓消費者滿意。在黑貓投訴平臺,有消費者表示,由於其質疑買到的商品是假貨,所以申請退貨退款。賣家無理由拒絕後,又申請平臺介入,但48小時過後都沒有得到回覆。

對於線上購買大牌商品鑑定維權難等問題,業內人士表示,專櫃鑑定可能涉及到各方面問題,所以通常專櫃鑑定很難。消費者可以撥打12315投訴,一般工商局可以要求相關品牌商在中國的總代理或者總經銷商給出數據和相關的鑑定結論。

對於網絡購買假冒產品事件,警方提醒,假冒偽劣化妝品往往存在用料低廉、生產灌裝不規範、微生物超標等一系列問題。消費者在購物時務必選擇正規渠道,注意鑑別真偽,不能為了低價而因小失大,讓美容用品成了毀容之物。

責任編輯: 張淳

相關焦點

  • 處方藥網購放開可能是「雙刃劍」 或成售假溫床
    《徵求意見稿》對放寬經營主體、開放處方藥銷售、承認第三方平臺合法等內容均有明確表述。這意味著我國原來嚴格監管的網絡不能銷售處方藥,或迎來「解禁」。  處方藥網購放開,可能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被視為「醫藥分離」「平民藥價」的有效途徑,另一方面極有可能成為假藥泛濫、用藥危險的溫床。網上售藥之路,究竟面臨哪些障礙?怎樣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 朋友圈成假化妝品泛濫地
    去年2月,浙江台州警方公布一起跨省生產、網絡銷售偽劣化妝品大案,查獲各種假冒蘭蔻、雅詩蘭黛、香奈兒、迪奧等大牌化妝品,共計1200多箱,按正品估值8.27億。知情人士稱,被查獲的只是很小一部分,保守估計,每年至少有上百億的假化妝品流向了市場。國內化妝品市場的假貨堪稱泛濫,尤其是熱賣的國際品牌成為被仿冒重點對象。
  • 曝光假化妝品利益鏈「迪奧香水」,成本僅1元,巨大利益
    調查中記者發現,類似這位賣家利用網絡等途徑對外銷售假化妝品的行為並非個別現象。通過搜索記者發現,內克迪奧等眾多大牌化妝品都曾經多次被假冒,這些假化妝品大多採用來歷不明的劣質原料加工而成,給消費者帶來巨大的健康風險。
  • 假化妝品竟聘請專家搞「研發」
    去年2月,浙江台州警方公布一起跨省生產、網絡銷售偽劣化妝品大案,查獲各種假冒蘭蔻、雅詩蘭黛、香奈兒、迪奧等大牌化妝品,共計1200多箱,按正品估值8.27億。  知情人士稱,被查獲的只是很小一部分,保守估計,每年至少有上百億的假化妝品流向了市場。國內化妝品市場的假貨堪稱泛濫,尤其是熱賣的國際品牌成為被仿冒重點對象。
  • 化妝品行業緣何青睞男星代言 背後有何商業邏輯
    化妝品行業緣何青睞男星代言 背後有何商業邏輯 發布日期: 2020-12-16 16:08:02 來源:
  • 主播發仿製化妝品視頻 電商平臺售賣化妝品包裝盒
    主播發仿製化妝品視頻 電商平臺售賣知名化妝品包裝盒  一支山寨口紅 成本不足10元  近日,有網絡主播在視頻平臺發布自製化妝品視頻,由於自製的化妝品容器均為知名國際品牌,這段視頻引起了不少網友議論。
  • 這些代購網紅化妝品,除了瓶子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
    為了倡導正能量、弘揚主旋律,共同構建安全的網絡環境、清朗的網絡空間,新餘網警現面向社會招募「網絡安全志願者」。新餘網絡安全需要你的支持、期待你的參與。(戳二維碼參與吧!)如今,微信朋友圈隨處可見化妝品代購,這些所謂的「良心代購」,真的靠譜嗎?近日,南京檢察機關公布了一起假冒偽劣化妝品案,揭開了代購化妝品以假亂真的「冰山一角」。
  • 浙江超1億元假化妝品案背後:全國超100萬家化妝品企業經營異常
    原標題:浙江超1億元假化妝品案背後:全國超100萬家化妝品企業經營異常   近日,浙江諸暨警方破獲了一起製售假化妝品案,抓獲了8名犯罪嫌疑人,查獲了大量知名
  • 二手交易平臺上搜奶粉仍有貨,打著懷孕幌子賣假化妝品
    元、勞力士手錶188元……近日,程輝打算在二手交易平臺上淘一塊手錶,意外搜出不少超低價「名表」,「低的才幾十塊,高的也就幾百塊,平時動輒數十萬的牌子,到這裡都成了『白菜價』。」套路深打著懷孕幌子賣假化妝品 被買家要求退貨遭遇掉包 面對從二手交易平臺上「抄底」買入的化妝品,林雅著實感到鬱悶。
  • 假截圖、假位置、假「粉絲」……警惕網絡灰黑軟體詐騙!
    新華社濟南7月20日電 題:假截圖、假位置、假「粉絲」……警惕網絡灰黑軟體詐騙!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王陽、胡林果、桑彤  近期,山東微商金某報案稱,江蘇鹽城一名女子韓某在其店鋪先後14次購買化妝品,每次付款方式都是展示支付截圖。一次偶然的機會, 金某發現帳戶金額不對,仔細一查發現實際並未收到韓某的貨款,前後共計兩萬多元。  金某的遭遇並非個案,近期,廣西、重慶等多地發生利用虛假微信轉帳欺詐商鋪的案件。
  • Soul APP打造嚴密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剷除網絡詐騙滋生溫床
    隨著網際網路飛速發展,近年,詐騙活動利用網際網路平臺提供的便利更日益趨於隱蔽化和多樣化,威脅廣大網際網路用戶的信息和財產安全。其中,網絡社交平臺因其即時交互的特點,成為詐騙活動的高風險領域。  對此,近年快速崛起的Soul APP作為面向年輕人的社交平臺,自上線之初就將打擊詐騙等一系列網絡犯罪作為工作重心,致力打造嚴密的網絡安全防護體系。
  • 完美日記母公司敲鐘上市 最年輕的上市化妝品公司緣何備受青睞
    原標題:完美日記母公司敲鐘上市,最年輕的上市化妝品公司緣何備受青睞   一路狂奔,國產美妝
  • 知名化妝品品牌現假冒「中國官網」 以賣化妝品為主
    假冒的NARS化妝品中國官網在百度搜索一個品牌查找其官方網站,是很多人的慣常行為,但以NARS為代表的幾個國際知名化妝品品牌,搜索出來的卻是疑似假冒「中國官網」。近日,有網友反映自己在購買化妝品時遇到了假官網,通過支付寶購買產品支付的錢流入到的是個人帳戶。
  • 「假靳東」案後續:平臺仍有「假馬雲」律師稱受害者或難維權
    10月15日,澎湃新聞從字節跳動方面獲悉,抖音平臺發布10月份平臺處罰公告。該公告以「打擊仿冒名人黑產」為標題,矛頭直指近日引發爭議的「假靳東」、「假馬雲」短視頻平臺帳號。此前,六旬阿姨迷戀靳東一事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 中消協查處多個海淘平臺有售假嫌疑 假貨率高達55%
    中消協調查發現多個平臺涉嫌售假根據中消協的抽檢結果來看,涉假平臺主要有京東、網易考拉自營直郵倉、國美在線等。總的假貨率達到了30%以上,其中箱包品類的涉假比例超過了55%。本次抽檢了53個樣品共19個品牌,涉及箱包、化妝品和鞋類,其中37個樣品為正品,16個樣品涉嫌仿冒。
  • 「化妝品冰箱」成新網紅 化妝品真的需要冷藏嗎?
    中國日報6月26日電(記者 胡美東) 冰箱不僅能裝食物,也能裝化妝品。炎炎夏日,「化妝品冰箱」走紅,有些品牌推出專用化妝品冰箱,價格高於普通小冰箱數倍。化妝品冰箱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功效?化妝品真的需要冷藏嗎?
  • 看條形碼數字可鑑別化妝品好壞? 媒體:太假了
    原標題:看條形碼數字可鑑別化妝品好壞?這個網傳的「新技能」太假了近日,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中流傳著一個「一秒鑑別化妝品」的方法。有網帖內容稱:「在抖音上學到的新技能,如何區別化妝品的好壞?
  • 網絡交友詐騙的套路之——「化妝品託」
    在網絡交友詐騙的套路裡「酒託」「茶託」已不再新鮮,最近又出現了——「化妝品託」。男子通過網絡結識「美女」,一番熱聊後,雙方準備奔現見面後,女子向男友溫柔撒嬌。期間,雙方相談甚歡,不要你發紅包,不要你轉帳,就是逛逛街想買點化妝品,畢竟是關係到兩人發展的重要一步,此時男性買單的「紳士風度」,卻成了詐騙的助推劑,「化妝品」到手後,女子立馬就會藉機離開,你對她付出百分百的感情,買完化妝品後她卻拉黑拋棄你。
  • 315又被檢出不合格化妝品?原來是則假新聞!
    315又被檢出不合格化妝品?原來是則假新聞!來源:聯商網2017-03-16 15:463月15日,一則名為《「315」被抽檢出不合格化妝品 韓後韓束珀萊雅盡皆上榜》的文章在網絡廣為流傳,然經證實,這居然是一篇假新聞!
  • 《念奴嬌·崑崙》作者緣何成了「崑崙」?
    《念奴嬌·崑崙》作者緣何成了「崑崙」?   毛澤東緣何成了「崑崙」?  作者:安嶽  「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