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蛋白質結構信息的不斷積累,以及結構基因組學不斷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功能未知但結構已知的蛋白質提交到了國際大分子資料庫中(PDB資料庫),這些蛋白質的功能及其功能位點需要注釋。而隨著實驗生物學的不斷發展,以前一些已知功能的蛋白質的功能及其功能位點可能需要重新注釋。因此,發展一種精確,快速的可用於大規模功能注釋的算法是結構生物信息學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儘管已有許多算法用來對蛋白質結構或序列進行功能注釋,但這些算法的精確性,敏感度等需要更進一步的提高。
最近,黃京飛課題組的李功華博士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開發出了一個新的預測蛋白質功能位點的算法(CMASA)。這個算法相對於其它已知的算法具有更高的精確性和敏感性,而且具有計算速度快的特點。利用CMASA,黃京飛課題組成員對PDB資料庫中的酶進行了催化位點的注釋並發現了166個新的未被注釋的酶的催化位點。這項工作已發表在《BMC生物信息學》(
BMC Bioinformatics) 上,CMASA可以通過訪問(
http://159.226.149.45/other1/CMASA/CMASA.htm)得到。(來源l: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