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很多家長都很關注中考競爭力的問題,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一些數據。需要強調的是,這些數據其實歷年變化都不大,作為家長不要因為這些數據而焦慮,而是要看到這些數據了解成績的重要性以及升學規劃的重要性,不要做迷茫的小白家長。
初升高普高率
2020年全重慶中考參考總人數為34.97萬,普高招生人數為21.3萬,普高率為60%!也就是說每年基本都有40%的學生分流去了職高甚至不再學習。這其中聯招區總共計劃招生49870人,當然實際人數是不止這麼多的。
初升高直屬競爭比例
根據教委下達的招生計劃,重慶原直屬校的計劃總人數為4860人,算上兩江西附(西附大竹林)以及重慶第一實驗中學的招生計劃,滿打滿算,原直屬的總計劃招生人數也剛好5060人。如果要以這個來算直屬競爭比是不公平的,因為首先我們不知道整個聯招區的參考人數,二是其實直屬的實際在讀人數是不止這麼多的。具體我們可以往下看:
2020年重慶各大直屬校實際招生情況:
為什麼每個學校的人數超出這麼多,大概可以分為以下情況:
以60人一個班來算,大家應該是沒有異議的吧。也就是說各大直屬校總招生人數在9600左右,這批學生有來自主城的,也有來自區縣的,也有來自外省的,當然也有其他擇校途徑的。因此我們可以用9600作為分子,34.97萬作為分母,也就是說原直屬的競爭比例為:9600/349700=2.7%,可見直屬確實很難進!
說明:兩江新區西附是2020年新增的西附兩江新區分校區,重慶第一實驗中學是原一中大學城分校,2020年起轉公辦。
直屬初中畢業人數一覽
另外給大家整理了2021年原七大直屬校初中畢業班人數情況:
大家可以看到,除了南開其他每個學校都是2000以上甚至是3000的初中畢業生去競爭高中學校3-600的升本部名額,競爭不可謂不激烈。
即使是人數最少的南開,今年也是最難的一年。南開初中今年多了兩江南開和南渝兩所初中校區,融僑學生以及外校學生都會受到一定影響的。
其實不論是直屬初中還是其他的初中想要上一所好一點的高中都是比較難的,所以初三的學生壓力是極其大的。作為家長一定要做好孩子堅實的後盾,為孩子做好飲食、學習、心理等方面的有效幫助。
中考雖然很難,但是有成績就不怕。初三這一年只要做到和自己比進步了就可以了,不用非要強求一定要進入直屬校。只要適合,孩子在哪裡都會發光發熱。
如何確定孩子的中考校
準確定位
準確定位包含兩個方面:
一是定位自己的成績:
可以根據自己的平時成績來定位,初一初二兩年初三第一次月考、期中基本能大概知道孩子的定位。通過孩子知曉班級排名,再預估年級排名,大概就能定位自己的成績了。
二是定位自己的性格:
自律性強,也許可以報遠一點的學校住校;自律性差,需要家長陪在身邊,這也是擇校需要考慮的。
三是根據歷年家長經驗:
初三的成績是可能會有大幅度提升的,所以要相信孩子,給與自信,並且針對孩子的薄弱項給與針對性提升。例如體測50分都會算到中考總成績上,那麼肯定是需要提前訓練,爭取不扣分或者少扣分。文科例如政史雖然開卷考,但大部分人的成績都會拖分,所以如何提分也是家長們可以幫助的點。
確定學校層次
2
學校錄取分數有高有低,出口成績也有差別,根據自己的成績,了解學校的錄取分數和排名情況,最好是理想學校和保底校都能確定出來。
另外現在升學都流行雞頭鳳尾一說,也就是家長們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預判該給孩子選擇雞頭還是鳳尾。雞頭有雞頭的準備工作,鳳尾有鳳尾的準備工作。
如果願意做雞頭,那麼期中考之後就可以聯繫相應的學校,諮詢是否能獲得升學優惠條件,做好升學保障;
如果願意做鳳尾,那麼成績提升、學校保底工作等都是需要做的。
了解學校風格
3
有的學校比較強調製度,從學校管理到學習安排都比較嚴格,課業負擔也比較重。
有些學校比較自由,注重學生的自由成長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平時過於散漫的孩子,就不太適合這類的學校。有的學校完全禁止手機,有的學校可以攜帶老年機,有的學校則不限制,這也是需要家長了解的。
再比如有些學校高中班型不滾動,有些學校高中滾動,有的學校高中支持全組合選科,有的則是限制性選科。
學校的選擇要適合孩子的性格,建議家長在確定理想學校之前,可以多去了解學校,多問問學校裡的學生或者高年級家長,了解學校的教學理念和管理風格甚至是食宿情況,作為選擇理想學校的考慮因素。
了解學校的招生情況
4
①學校的招生範圍
考生與家長在選取理想學校的時候,首先要確定自己是否在學校的招生範圍之內,只有當自己在招生範圍之內、才能初步確定一個理想學校的選擇範圍。例如如果初中在巴南高中,想要去其他區那麼就只能通過中考,而如果高中仍然想在巴南,則可以選擇5月的保送。
②學校的招生計劃
最好是對比往年的招生計劃是多少,有何變化,招生人數的變化會直接影響錄取分數線。
③學校的入學途徑
在確定的理想學校的選擇範圍之後,就要不斷縮小這個範圍。接下來,就要看看這些學校都有哪些入學途徑,以及自己適合哪些入學途徑,自己的初中是否有指標到校名額等都是要提前了解的。
例如每年家長都很關注的籤約、自主招生這些是怎麼參加,籤約成功有哪些注意事項等等
④學校的錄取分數
通過將自己的考試分數與排名情況,對照理想學校往年的中考錄取分數、以及分數段情況,進而確定理想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