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官山漢墓出土醫學竹簡整理初步完成 或是扁鵲後人留下的限量版醫書

2020-12-13 紅星新聞

《扁鵲見蔡桓公》中,寥寥數語,就刻畫出扁鵲醫術高超的形象,然而扁鵲的身份一直眾說紛紜。2013年的中國考古新發現中,成都老官山漢墓的發掘殺入榜單,其中出土的920多支醫學竹簡中,「敝昔曰」多次出現,研究人員認為這是「扁鵲」通假字,醫簡應屬於扁鵲派的醫書。

這些竹簡讓成都的中醫專家如獲至寶,從出土以來,專家們就一直在破譯竹簡上的「密碼」,目前2萬多字的整理工作即將告一段落。研究成果表明,竹簡上的醫學文字堪稱一部字典,眾多生僻字的集中出現,甚至可以糾正漢代以後對中醫古籍理解的一些誤區。

此外,《傷寒論》一直被認為是中醫臨床辨證體系確立的標誌,而這批竹簡文字的破解對這一認識帶來嚴重質疑。專家們大膽提出,竹簡「乾貨」多、理論少,系統的治療方法和案例可以推測出東漢之前已經有一套成熟的治療體系,而這將會把中醫臨床體系建立推前到戰國時期。

漢代「職業醫生」 留下「限量版」醫學記錄

2012年,成都北郊老官山漢墓中,大量西漢時期的文物出土,引起了考古界的聚焦,尤其是3號墓中的920多支竹簡,讓中醫專家大開眼界。

「這些竹簡在四川地區還從未出土過。」從2013年開始,成都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中醫古籍文獻研究所所長李繼明就介入了研究,他所做的出土醫簡整理研究的課題也將在今年結題,但整個研究工作只是冰山一角。「目前只是初步將書簡中的文字整理出來,結題後將出版相關書籍。」

在整理過程中,這些「精裝版」醫書讓他更加肯定,墓主人在古代屬於「職業醫生」,李繼明認為,古代醫生都是父子相傳、師徒相授,選徒弟非常嚴格,這些醫書也是一般弟子得不到的。竹簡上的字跡工整,一氣呵成,塗改的地方很少,也說明這些都是「限量版」。

「上面有篆書和隸書兩種字體,字跡也不一樣。」 李繼明告訴成都商報記者,這些竹簡是馬王堆漢墓出土醫學簡帛之後,最大的一次醫簡發現,這些竹簡不是一個人所寫,也不成書於同一時期。通過全文識讀,對比字體和書寫風格,將原考古報告中的醫書拆分合併,調整為9種:《敝昔診法》《診治論》《六十病方》《諸病一》《諸病二》《十二脈(附相脈之過)》《別脈》《刺數》《逆順五色脈藏驗精神》。

將中醫臨床體系向前推 或在戰國時期已經形成

根據《史記》中的一些記載,扁鵲行醫是在全國各地移動,不限於一地,後來在秦國被太醫刺殺。李繼明也表示,從這些線索中可以推測,扁鵲死後弟子繼續行醫,往後的幾代弟子可能從秦國到了蜀國,最後在成都定居。

「過去對於中醫的發展,通常都認為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爭鳴為中醫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礎,到了東漢,《傷寒論》成了中醫臨床辨證體系確立的標誌。」李繼明根據醫簡中的內容大膽推測,中醫臨床辨證體系形成時間更早,可能推到戰國時期。

他的說法不無依據,在老官山漢墓出土的眾多醫簡中,多是講實際操作案例,都是「乾貨」,理論則不是特別多。他表示,這也不難理解,根據一些史料記載,周朝建立後就有醫師這個職業了,那時候的考核方法也比現在更加合理,不是考卷子,而是直接拿人來醫。「十全為上,治癒率百分之百就是上醫」。

在這批醫書中,講述了戰國名醫扁鵲和弟子的實戰案例,其中有專門診斷的書,包括脈診、色診,也有一些專論針刺的專書,還開列了十種病症的治療處方。

涉及病名總數超200個 體現了高超的辨病思維

李繼明說,在這本書中,它對疾病的命名還特別講究,這些疾病的命名都是從疾病的病機、病因、病的變化各個角度去命名的。大類疾病中包含小類疾病。裡面涉及的病名總數就超過了200個,包括內、外、婦女兒童、五官科等疾病,體現了高超的辨病思維。

「但是整個體系還是以五臟為中心的,裡面的髒象和經絡理論已經比較完整」。裡面的這些醫學文字完全是一部字典。比如裡面的與「瘕」病的種類就有16種,「內經裡面雖然也有提到『瘕聚』,但是都不全不多。」他表示,眾多生僻字的集中出現,甚至可以糾正以前的一些理解,「瘕」和「疸」本來就包含了症的意思在裡面,古人命名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這個病然後命名。但是後世的中醫就拿症狀來命名,頭痛、胃痛、腹痛這些都是病名。所以才來弄一個辨症,才有辨病和辯症的爭論。「中醫的特色就叫辯症論治,但是古人的症和病是不分的,它是含在一起的」。

失傳的治療方式 或給中醫研究提供更多空間

「犮之方,病淺石而犮之」,在中醫的一些治療方法中,砭石是古代的一種普遍治療方法,但是漸漸失傳,大多認為是被針刺所代替。後世醫書對這一做法都是停留在猜測的角度。但老官山漢墓的醫簡中,《診治論》和《逆順五色脈藏驗精神》就多次提到了這種方法。再次出現,算是為今後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參考。李繼明表示,石犮的具體使用方法仍舊有待考證,但它的運用範圍很廣,很多病都可以用,外科的病和疼痛的病都可以使用。

他表示,隨著這些醫簡的出土,已經開始澄清了我們對於中醫學術發展史的一些模糊認識,特別是老官山漢墓書簡中的一些內容,與傳世的中醫經典《內經》《傷寒論》已經有了很多相似之處,望診與脈診、經絡與循行、針灸與刺法、疾病的論述、方劑與配伍,都已經有了完整的一套。可以說,這些書的內容應該是戰國晚期的扁鵲及其弟子的著述,對中醫學術發展史有裡程碑的作用。

他甚至認為,以扁鵲為代表的醫家,以高超的智慧和大量臨床實踐,建了了完整的中醫臨床體系,與《傷寒論》為代表的臨床辨證體系有相同之處,又有明顯的不同。

招募文字研究博士 從馬王堆簡帛中尋找邏輯順序

對於中醫研究人員來說,竹簡中的文字成了一大難題,裡面不僅存在隸書和篆書並存的現象,甚至還出現了連筆字。比如溫字就將最後兩筆的豎筆和最後一筆橫筆連寫。為此,成都中醫藥大學從西南大學專門招聘了研究簡薄文字學的劉春語來攻克文字關。

要想將一堆「亂碼」還原,研究人員先要按照竹簡長短、出土位置進行初步歸類,然後在竹簡中找到同題材料進行比對,同時通過一些傳世醫學著作尋根溯源。幸運的是,在長沙馬王堆的一些醫書中找到了一些交叉重合的部分,這為整理工作掃清了很多障礙。比如講經脈的竹簡就能夠在馬王堆中出土的《陰陽脈死侯》找到一些重合的內容,至於一些殘簡,實在辨認不了就只好打個「框」,等以後再研究。

「文字整理包括校對、連綴竹簡、文字釋義等工作。」劉春語感慨說,好在出生在中醫世家,算是對中醫有著濃厚興趣。但其中大量文辭古拗、又是一些古體寫法,還是很難辨認。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宦小淮 實習生 陳薪嶼 圖由受訪者提供 部分來自網絡

編輯 江亞玲

相關焦點

  • 老官山漢墓醫學竹簡文字整理初步完成 已推斷出9種醫書
    《扁鵲見蔡桓公》中,寥寥數語,就刻畫出扁鵲醫術高超的形象。然而扁鵲的身份一直眾說紛紜。2013年的中國考古新發現中,成都老官山漢墓的發掘殺入榜單,其中出土的920多支醫學竹簡中,「敝昔曰」多次出現,研究人員認為這是「扁鵲」通假字,醫簡應屬於扁鵲派的醫書。  這些竹簡讓成都的中醫專家如獲至寶。
  • 老官山漢墓出土神秘「小木偶」,距今2000多年,專家:重塑歷史
    說起來我們中國和西方的文化之爭可以說是由來已久,外國專家一直對我們中國的文化有很大的爭議,這幾乎是各個方面的了,當然這大部分都是妒忌心在作祟,比如我們的中醫和西方的西醫,可以說幾百年來一直都在爭議,但是我們的中醫似乎處於下風,因為當時的我們對於中醫的歷史存在著很大的空白,不過好在事實就是事實,直到2013年老官山漢墓的出土
  • 神醫扁鵲真的存在嗎?四川一古墓出土9部醫書,揭開扁鵲身世之謎
    為了力求客觀嚴謹,2017年修訂的中學歷史課本去掉了關於扁鵲的介紹,考古卻有了新的發現。2013年四川成都的老官山漢墓出土了9部醫書竹簡,專家們研究數年後發現,其中就有失傳2000多年的扁鵲醫派的典籍。廣大網友看到新聞後不禁驚呼:神醫真的存在!
  • 神醫扁鵲是否存在?四川一古墓挖出9部醫書,揭開扁鵲身世之謎
    除了華佗之外,神醫扁鵲也是被人們經常提到的中國神醫之一,有些人也會質疑神醫扁鵲真的存在嗎,在四川的一個古墓中出土九本醫書,這九本書也讓我們了解了神醫扁鵲的身世。神醫扁鵲是否存在?四川一古墓挖出9部醫書,揭開扁鵲身世之謎。
  • 成都漢墓第一次出土完整的西漢織機模型(圖)
    墓葬內發現920支醫學竹簡,部分醫書極有可能是失傳了的中醫扁鵲學派經典書籍。4臺蜀錦提花機的模型,是第一次出土完整的西漢織機模型,填補了我國絲綢紡織技術的考古空白。昨天,成都老官山漢代墓群公布發掘成果,讓穿越2000年的想像成為可能。2012年7月中旬,為配合成都地鐵3號線施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金牛區天回鎮建設工地(俗稱老官山)進行搶救性發掘。  在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漢代蜀錦織機模型,填補了中國絲綢紡織技術的考古空白。而出土的九部醫書中的部分醫書,極有可能是失傳已久的中醫扁鵲學派經典書籍。
  • 扁鵲被歷史教科書刪除?成都出土9部醫書,專家:可能有兩個扁鵲
    2012年時,成都對其市內的一座古墓進行了搶救性開發,並且出土了920片竹簡和9部醫書。在經過考古專家以及中醫專家的聯合研究之後,初步確認這是9部失傳的醫書。 後來考古工作人員一共將醫書分為了不同的種類,其中一部醫書名為《五色診脈》。而其他的八部雖然沒有名字,但專家們認為這些醫書可能是扁鵲及其弟子所編著的。
  • 漢墓出土一堆竹簡,翻譯過後西方學者懵了,直言:這不可能
    曾在漢墓出土過一堆竹簡,翻譯出來後西方學者懵了,直言:這不可能! 這個漢墓的規模非常之巨大,僅僅是進行一項挖掘工作就耗費兩個月的時間。在這兩個月的挖掘過程中,人們並沒有發現珍貴文物,而是出土了一堆竹簡。
  • 漢墓出土一堆竹簡,翻譯出來後西方學者懵了,直言:這不可能
    曾在漢墓出土過一堆竹簡,翻譯出來後西方學者懵了,直言:這不可能!漢墓出土的文物因為我國的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所以經常出土一些珍貴的文物不足為奇。值得一提的是,在封建社會的所有朝代中,漢代顯得尤為特殊,其文化影響力可以說是非常深遠。
  • 《難經》:扁鵲學派的經典之作
    他的名聲越來越大,被天下人稱為神醫「扁鵲」。也正因如此,所以遭到秦國的太醫令李醯的嫉恨,最後李醯派人刺殺了扁鵲。扁鵲在醫學上最重要的貢獻是脈診。《史記》稱讚他是最早應用脈診來判斷疾病的醫生,「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淮南子·泰族訓》也說:「所以貴扁鵲者,非貴其隨病而調藥,貴其擪息脈血,知病之所從生也」。
  • 湖北漢墓出土一批竹簡,內容改寫數學史,2000年前中國人就懂負數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為後世的我們留下了不少珍貴的文化寶藏,比如數學知識便是如此。如今的我們大多都認為,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的數學是比較落後的,也沒有多少值得學習的東西,但是事實上,當時的數學水平,是我們所無法想像的,而這個事實在一些出土的文物中得到了揭示。1983年,湖北江陵張江山地區,考古學家挖出了一批漢墓,出土了大量珍貴的竹簡,它們也被人們稱之為「張江山竹簡」。經過考古學家的研究,這些竹簡大概是是西漢初期下葬的,約為公元前186年。
  • 扁鵲被移出教科書?成都出土 9 部醫書,專家:其實不止一個扁鵲
    手下的人忙把扁鵲之前說過的話告訴了趙簡子,趙簡子很驚訝, 他覺得扁鵲是一個奇人,於是賜給扁鵲四萬畝田地。行醫諸國,扁鵲聲名傳揚天下在扁鵲的行醫事跡裡,有一件事至今被人津津樂道,那就是傳說中扁鵲曾救活本來已死的虢國太子。當時扁鵲路過虢國,聽聞他們的太子過世了。
  • 上世紀湖北一漢墓出土一堆竹簡,專家驚呼:改寫中國科學史
    近年來,我國考古發現了不少實物證據,比如1983年、1984年在湖北荊州市江陵縣張家山,出土了一座漢墓,出土了上千片竹簡,經過研究,這些竹簡是當時的一些古籍,其中有兩部保存較為完整,一部叫《引書》,一部叫《算數書》。這兩部都是有史籍記載的「佚書」,沒想到卻意外在漢墓中找到了。
  • 【古籍】馬王堆漢墓醫書
    1.兩部脈灸經是我國最早專論經絡學說的文獻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全面地論述了人體11條經脈的循行走向和所主治的疾病,這是我國最早專門論述經絡學說的文獻。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畫《導引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療體操圖。經復原後,此圖長約100釐米,高約50釐米。在這幅導引圖上,描繪了44個不同年齡性別的人在做各種動作。他們分列成4排,每排11人,人像高9~12釐米。這些人物形態逼真,姿勢各殊,服裝各異,一個個栩栩如生,都在凝神操練。這44個人的動作姿態大致可分為三類:一為呼吸運動,一為活動四肢及軀幹運動,一為持械運動。
  • 張海燕 | 中國醫學考古研究述要
    嚴一萍先生的《殷契徵醫》, 收集整理了四百餘版與疾病有關的卜辭, 並且進行了系統的考釋與研究, 從而使殷商時期的醫學發展狀況得以為世人所認知[17]。西北地區與醫學相關的文書仍然陸續有所發現, 如甘肅居延海地區出土的漢簡中有臨床醫方、疾病死傷、醫療器物與針灸療法、法醫鑑定、獸醫方等醫學資料[18]。
  • 張海燕 | 中國醫學考古研究述要
    胡厚宣先生的《殷人疾病考》, 專文探討殷商時期醫學的發展狀況[16]。嚴一萍先生的《殷契徵醫》, 收集整理了四百餘版與疾病有關的卜辭, 並且進行了系統的考釋與研究, 從而使殷商時期的醫學發展狀況得以為世人所認知[17]。
  • 走近臨沂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
    位於山東臨沂市銀雀山漢墓的發現,在當時也震動了中外。由銀雀山西漢一號和二號墓出土的《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竹簡書為主要內容的先秦古籍,驗證了中國史學界爭論多年的孫子、孫臏誰早誰先,他們是什麼關係等難題,被譽為中國當代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 上世紀在漢墓發現一堆竹簡,翻譯成書後外國專家傻了:絕對不可能
    上世紀在漢墓發現一堆竹簡,翻譯成書後外國專家傻了:絕對不可能在我國漫長的封建歷史中,有一個朝代對我們影響十分深遠,這個朝代就是漢朝,一個強大且富足的朝代。漢朝之所以對我們有著這麼深遠的影響,是因為我們漢族這一名稱就是自那以後形成的。
  • 扁鵲是神醫還是神鳥?4個認識看和俞跗一起是黃帝內丹功補充?
    宋朝官醫竇材寫了本書叫:《扁鵲心書》原來,竇材積累了四五十年從醫經驗,寫成了四卷醫書合訂成一本,名叫:《扁鵲心書》,書中既錄有麻醉方藥及「睡聖散」,也強調了灼灸的重要性「扁鵲針灸圖」可作參考,畫中的扁鵲被雕刻成一隻人面鳥身的大鳥,讓人不禁疑問:扁鵲不是神醫而是神鳥?
  • 考古隊在漢墓出土一堆竹簡,翻譯成書後西方專家傻眼:絕對不可能
    考古隊在漢墓出土一堆竹簡,翻譯成書後西方專家傻眼:絕對不可能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長河中曾有過許多的王朝,而這些王朝創造出的文化瑰寶正是我們身為中國人的驕傲。在這歷朝歷代中,有一個王朝特別引人注目,那就是漢朝。
  • 歷史教材為何把扁鵲刪除?四川出土的文物,透露出一切!
    在中國古代醫學歷史上,華佗、李時珍、扁鵲都是非常有名的神醫,但是扁鵲卻突然被踢出了歷史教材。歷史教材為何把扁鵲刪除?四川出土的文物,透露出一切!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中醫受到很大的挑戰。越來越多的人不相信中醫,認為中醫只能作為養生,並不能治病。甚至有專家直接挑明,歷史上中醫沒有治好過任何一次瘟疫和大規模的疾病。中醫本身受到質疑,讓很多古代的神醫的真實性也受到了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