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劉長卿詩: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2021-02-07 憶詩詞


劉長卿是唐代詩人,他自言「五言長城」。後人評價他的詩作「長卿詩細淡而不顯煥,當緩緩味之,不可造次一觀而已。」


詩詞君讀劉長卿的詩,自覺悠然清雅,餘味無窮。今天,詩詞君介紹十首劉長卿的詩,一起來讀一讀吧。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暮色降山蒼茫愈覺路途遠,天寒冷茅草屋顯得更貧困。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風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來了。


這是劉長卿最為知名的一首詩,這首詩用極其凝鍊的詩筆,描畫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為素材的寒山夜宿圖。每句詩都構成一個獨立的畫面,而又彼此連屬。詩中有畫,畫外見情。



《送靈澈上人》

唐·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翠的叢林掩映著竹林寺,遠遠地傳來黃昏的鐘鳴聲。身背鬥笠在夕陽的映照下,正獨自沿著青山走向遠方。


這首小詩記敘詩人在傍晚送靈澈返竹林寺時的心情,它借景抒情,構思精緻,語言精煉,素樸秀美,是唐代山水詩的名篇。



《聽彈琴》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弦琴奏出清涼的曲調悠揚起伏,細細傾聽就像那滾滾的松濤聲。我雖然非常喜愛這首古時的曲調,但如今人們大多已不去彈奏了。


這是一首託物言志詩。詩人通過慨嘆古調受冷遇,不為世人看重,以抒發懷才不遇的悲憤之情,舒解世少知音的遺憾。全詩意境清雅,志趣高潔,語言含蓄,一語雙關,瀰漫於字裡行間的寂寞情懷感人肺腑。


《餞別王十一南遊》


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

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

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望著你的小船駛向茫茫雲水,頻頻揮手惜別淚水沾溼佩巾。你像一隻飛鳥不知歸宿何處,留下這一片青山空對著行人。


江水浩浩一葉孤帆遠遠消失,落日下你將欣賞著五湖之美。誰能見我佇立汀洲上懷念你,望著白蘋心中充滿無限愁情。


這首送別詩,著意寫與友人離別時的心情。詩人藉助眼前景物,通過遙望和凝思,來表達離愁別緒。手法新穎,不落俗套。


《新年作》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新年來臨思鄉之心更切,獨立天邊不禁熱淚橫流。到了老年被貶居於人下,春歸匆匆走在我的前頭。


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曉,江邊楊柳與我共分憂愁。我已和長太傅一樣遭遇,這樣日子須到何時才休?


這是作者被貶時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抒寫作者的無限離愁及失意悲憤之情。全詩抒情多於寫景,意境深遠,用詞精煉,情景合一,感人至深。



《長沙過賈誼宅》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在一個深秋的傍晚,詩人隻身來到長沙賈誼的故居。賈誼,是漢文帝時著名的政論家,因被權貴中傷,出為長沙王太傅三年。後雖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鬱而死。類似的遭遇,使劉長卿傷今懷古,感慨萬千,而吟詠出這首律詩。


你被貶於此寂寞地住了三載,萬古留下你可居楚地的悲哀。踏著秋草獨自尋覓你的足跡,只有黯淡的斜陽映照著翰林。


為何明君卻獨對你恩疏情薄,湘水無情怎知我對你的深情?江山已經冷落草木已經凋零,可憐你究竟何故被貶此地呢!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閒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一路上經過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白雲依偎安靜沙洲,春草環繞道院閒門。


新雨過後松色青翠,循著山路來到水源。看到溪花心神澄靜,凝神相對默默無言。


詩人興衝衝步行山中拜訪一位道士,不想卻吃了個閉門羹,在居所遠近尋找,仍未如願,詩人非但沒有產生失望惆悵,反而獲得精神愜意和心理的滿足。此詩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下所作的。



《送李中丞之襄州》


流落徵南將,曾驅十萬師。

罷歸無舊業,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

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這位漂泊流離的徵南老將,當年曾經指揮過十萬雄師。後來他罷職回鄉沒有產業,到老年他還留戀賢明之時。


少壯時獨立功勳三邊平靜,為國輕生只有隨身佩劍知。在茫茫的漢江上飄來蕩去,日到黃昏你還想要去哪裡?


此詩以深摯的感情頌揚了李將軍的英雄氣概、忠勇精神和卓著功績,對老將晚年罷歸流落的遭遇表示了無限的同情。詩人寓情於景,以景襯情,含蓄地表現老將日暮途窮的不幸遭遇。全詩情調悲愴,感人至深。




《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古臺搖落後,秋入望鄉心。

野寺來人少,雲峰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

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古臺破敗草木已經凋落,秋天景色引起我的鄉思。荒野的寺院來往行人少,隔水眺望雲峰更顯幽深。


夕陽依戀舊城遲遲下落,空林中迴蕩著陣陣磬聲。感傷南朝往事不勝惆悵,只有長江奔流從古到今。

此詩作於劉長卿旅居揚州之時。安史之亂爆發後,劉長卿長期居住的洛陽落入亂軍之手,詩人被迫流亡到江蘇揚州一帶,秋日登高,來到吳公臺,寫下這首弔古之作。



《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嶽陽寄源中丞》


汀洲無浪復無煙,楚客相思益渺然。

漢口夕陽斜渡鳥,洞庭秋水遠連天。

孤城背嶺寒吹角,獨樹臨江夜泊船。

賈誼上書憂漢室,長沙謫去古今憐。


該詩當是詩人在至德(唐肅宗年號,756—758)間任鄂州轉運留後,出巡到夏口一帶時所作。作者自夏口乘船出發,夕陽西下時便抵達鸚鵡洲,觸景生情,寫了這首詩,寄給遠在洞庭湖畔的元中丞。


放船時汀洲上多麼睛朗,沒有風浪也沒有煙靄迷離,我這楚地客子的相思,就像江流浩渺無際。在漢口的夕陽中不時可見渡江的鳥雀側身奮飛;洞庭湖滿漲的秋水,和遠天連成蔚藍一氣。背山的孤城響徹號角,一聲聲透出悽寒,臨江的那棵獨樹,黑夜裡停泊著我的小船。賈誼上書只因他心憂國事,為了漢室的長治久安,他不幸遠滴長沙,古今來令人深深地哀惋。

◀ 明朝傳奇女子,剋死七任丈夫,卻憑一首紅葉詩嫁給皇帝,改變了悲劇的一生!

◀ 老樹畫畫:到了冬天 ,吃肉解饞,十斤蘿蔔,燉了牛腩

喜歡本篇請【點讚】    轉發朋友圈,【在看】

點擊下方圖片選購


《納蘭詞》

《至雅詩經》


《花間集》


《唐詩宋詞》

《詩詞日曆》

《幼兒讀物》

相關焦點

  • 細讀十首劉長卿詩: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詩詞君讀劉長卿的詩,自覺悠然清雅,餘味無窮。今天,詩詞君介紹十首劉長卿的詩,一起來讀一讀吧。《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暮色降山蒼茫愈覺路途遠,天寒冷茅草屋顯得更貧困。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風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來了。
  • 唐詩三百首|《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劉長卿
    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 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1、獨立句:意即威振三邊。三邊:漢幽、並、涼三州。 2、江漢:泛指江水。 3、何之:何往。
  • 劉長卿:悠然清雅,餘味無窮
    劉長卿是唐代詩人,他自言「五言長城」。後人評價他的詩作「長卿詩細淡而不顯煥,當緩緩味之,不可造次一觀而已。」詩詞君讀劉長卿的詩,自覺悠然清雅,餘味無窮。今天,詩詞君介紹十首劉長卿的詩,一起來讀一讀吧。《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 劉長卿這首詩,風雪夜歸人,歸人是指誰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你看他的這首詩是日暮「逢雪」,詩中的環境氣候多麼惡劣,人們是多麼辛苦。不管是投宿的人,還是芙蓉山主人,在風雪之夜還沒有停下來他們的忙碌。劉長卿當時貶謫之所比較偏僻,都是山區丘陵地帶。從詩的第一句「日暮蒼山遠」就可以看出,他在那裡的辛苦程度。天色已晚,而山路還很長。日暮途遠,又是嚴冬,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像這樣一個小山村,再往深山裡走恐怕什麼都沒有了,所以詩人無可奈何,只有就此投宿。
  • 五言長城—劉長卿
    因為他偶然讀到了一首劉長卿的小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詩句寫的確實不錯:「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前兩句不必贅述,後兩句可謂是非常有名的兩句詩,想想那是多麼美的意境啊。 辛文房讀到這兩句詩時被深深的震撼到了,一看作者:劉長卿?!這劉長卿是誰啊,咋沒聽說過呢。
  • 劉長卿:落魄才子時運不濟,一生浮沉心酸幾何
    劉長卿本是一介小官,哪料到官場的複雜遠遠超乎他的想像。大曆年間,他又因爽直耿介得罪人,被誣陷貪汙錢糧,金額巨大,依律當斬,幸得苗侍御相救,他才挽回性命。 事後劉長卿特贈詩深表感謝:「地遠心難達,天高謗易成。羊腸留覆轍,虎口脫餘生。
  • 「風雪夜歸人」——五言長城劉長卿,教你如何將五絕寫得出神入化
    千古名句「風雪夜歸人」出自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當然後來好的五絕還是有一些的,如張祜的「一聲何滿子」、李斷的「欲得周郎顧」、白居易的「能飲一杯無」都是名篇。自然也少不了劉長卿這首「風雪夜歸人」。 概敘說完,我們詳細來看這首詩的特點,對我們的五絕創作學習有什麼啟示。
  • 【用日語讀唐詩】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人民網東京11月21日電 日本各地有許多「詩吟會」,他們不僅誦讀日本傳統的和歌、俳句,也包括「漢詩」。「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漢詩」可以說是日本古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用日語讀唐詩?聽起來萌萌噠!今天中國各地迎來初雪,於是小編送上劉長卿(りゅうちょうけい)的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起來欣賞吧。
  • 劉長卿這首詩恬靜和諧,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有時候去名勝古蹟旅遊,本想一邊欣賞大好河山,一邊學習文化知識,一路上帶著景仰和熱愛的心情,興致勃勃地奔向目的地。可是真的耳聞目睹之後,可能大失所望,遠非自己想像中的那麼美好,也沒有太多的地方可以借鑑和留戀。但是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雖然失之桑榆,卻可能得之東隅。
  • 9首孟浩然詩
    《早寒江上有懷》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而我家在曲曲彎彎襄水邊,遠隔楚天雲海迷迷茫茫。思鄉的眼淚在旅途流盡,看歸來的帆在天邊徜徉。風煙迷離渡口可在何處,茫茫江水在夕陽下蕩漾。這首詩二、三兩聯都是自然成對,毫無斧鑿痕跡。第二聯兩句都是指襄陽的地位,信手拈來,就地成對,極為自然。
  • 劉長卿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字面上無一情字,卻句句有情意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送靈澈上人》,便是中唐時期詩人劉長卿很經典的一首送別詩。所不同的是,劉長卿這首詩,表面上看著就如同一幅精美的風景畫,沒有什麼情意,但仔細一品味,卻是能感受出一股濃濃的、深沉的情愫。可謂是字面上無一情字,卻句句有情意。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劉長卿的這首《送靈澈上人》: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 在風雪中尋找時代的溫度,劉長卿和那些「夜歸人」
    那既然講到風雪夜歸,就要來講講原作者,劉長卿和他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這是一首初中課本裡的詩,按理說算是名篇。而康震老師更是在《中華詩詞大會》上直言:「劉長卿的詩大體都是一種風格,所以後人評價他十篇以上大體雷同,他都是寫的蒼山、青山、白屋貧之類的。真正厲害的詩人,比如像王維主要寫田園詩,但他也能寫出塞詩、遊俠詩。一個優秀的、傑出的詩人,要做到眾體兼備。而劉長卿才情不夠高,閱歷不夠豐富,雖然五言詩寫得好,但算不上是一流詩人。」
  • 唐詩趣話:李白愛「茫茫」,樂天喜「嫋嫋」,唐詩疊字排行榜二
    李白最愛用的疊字是「茫茫」,其有十七首詩用到「茫茫」。白居易最愛用嫋嫋 ,其有二十一首詩用到「嫋嫋」。李白詩境界廣大而遼闊。同時,他的人生之路充滿坎坷,所以他經常會感覺迷茫。也許這就是他愛用「茫茫」的原因吧。
  • 自誇是「五言長城」的唐朝詩人劉長卿,竟是詞的探路者
    劉長卿是唐玄宗時代的進士,據說考上還沒有去上任,就發生了「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之後,劉長卿做了長洲縣尉,相當於蘇州下轄縣級市的公安局長。但不久,劉長卿被人誣陷入獄,後來遇到大赦獲得釋放。在此之後,劉長卿兩次遭到貶謫,官場生涯很不如意。所以,劉長卿的詩總有一些冷冷的憂愁、淡淡的哀傷。劉長卿特別擅長五言詩,曾經自詡為「五言長城」。他寫過一首著名的詩,還入選了我們中小學的課本。
  •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9首孟浩然詩,美到極致
    《早寒江上有懷》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而我家在曲曲彎彎襄水邊,遠隔楚天雲海迷迷茫茫。思鄉的眼淚在旅途流盡,看歸來的帆在天邊徜徉。風煙迷離渡口可在何處,茫茫江水在夕陽下蕩漾。這首詩二、三兩聯都是自然成對,毫無斧鑿痕跡。第二聯兩句都是指襄陽的地位,信手拈來,就地成對,極為自然。
  • 唐詩中的五首寫雪小詩,每一首都很短,每一首都是千古經典!
    唐詩中寫雪的名作尤其多,譬如下面這五首寫雪的小詩,每一首都很短,但每一首都是傳世經典: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祖詠的雪詩極盡餘雪形態,而白居易的這首《問劉十九》雖並非描寫冬雪的詩,卻於字裡行間感受得到大雪之寒。一句「晚來天欲雪」,那大雪紛飛,寒冬凜冽的場景如在眼前。新釀的酒、溫暖的爐、將下的雪、遠方的友!一個「雪」字寒意盡出,襯託出小詩中暖意融融、煮酒問友的心情!
  • 詩詞科普:劉長卿詩詞10首,一首一個千古名句
    劉長卿(709—789),字文房,唐代詩人。他擅長五言,自稱「五言長城」。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選中國全日制學校教材。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 【詩詞鑑賞】行人日暮少,風雪亂山深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宋代孔平仲《寄內》 試說途中景,方知別後心。 行人日暮少,風雪亂山深。
  • 三首劉長卿秋天傷情詩: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賞析:這首詩起聯「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出語驚人,「三年」與「萬古」相對,令詩悲上添悲,「悲」即是本詩的詩眼。頷聯兩句,一「秋」一「寒」,一「獨」一「空」,一「去」一「斜」,字字讀來皆如哭如訴,觀此蕭條冷落的賈誼故宅景致,「悲」之情韻豈能不生出筆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