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一輩子沒有婚娶,始終是孤身一人。面對七個弟子,他既是嚴師,又是慈父。老三俞岱巖全身筋骨被折斷,成為廢人,張三丰心神大亂,悲傷不已。張翠山的死更讓這位九十高齡的老人老淚縱橫,傷懷不已。弟子的慘死讓張三丰把所有的心血都澆灌到張無忌這小徒孫身上。
幼年的張無忌已經身中玄冥二老的玄冥神掌,性命只在旦夕之間。張三丰和弟子連續八天八夜用內力幫主張無忌療傷也無濟於事,教張無忌學習殘缺不缺的九陽神功效果也不大,為了救這個小孫孫,這個慈愛的老人居然第一次去主動求別人,求得還是和自己有莫大過節的少林寺。
可以說張三丰對於張無忌來說永遠是那個可親可敬的太師公,而張無忌又是個很孝順的人,對自己的義父謝遜是真好,從小寧可遭受酷刑,也絕不說出他所在。長大後一心想要從冰火島把謝遜接回中土,好好侍奉。
但是《倚天屠龍記》中卻出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張無忌並沒有把九陽真經教給張三丰。須知,覺遠大師在臨終前在夢中默誦九陰真經,張三丰,郭襄,無色禪師各自記下一部分。結果數十年後,郭襄創下峨眉一派,張三丰創下武當派,無色禪師改良了部分少林寺武功,可以說九陰真經對元末武林有著無比的影響力。
對於張三丰而言,未嘗記下所有的九陽真經經文也算的上遺憾,他曾經多次閉關思考九陽真經內容,企圖補缺遺憾,可以沒有大的進展。而張無忌卻在偶然間從猿猴腹部取得了九陽真經,並一舉成為絕世高手,成年後的他也有著機會和張三丰見面,他也是知道九陽神功對於張三丰的意義,那為何他不將九陽神功傳給張三丰呢?
首先金庸構造的武俠世界是平衡的,一般情況下不可能出現天下無敵的人,主角學會的高強武功其實就是對相對平衡的江湖的一種挑戰,為了完成整個故事,當然主角需要學會各種奇妙高深武功,但是絕不可能傳授給他人。試想郭靖如果可以出於師徒關係考慮,就將九陰真經傳給大武小武。那郭靖同樣可以傳給郭芙,郭襄,郭破虜三個子女。為了保家衛國,同樣可以挑選信得過的俠士九陰真經,成批量大量培養高手,以抗衡蒙古鐵騎,抗拒蒙古吞併南宋的歷史大潮,但是這樣做直接衝擊的是整個武俠世界,使得故事變得荒誕不經,就像現在的玄幻小說一樣。
同樣的張無忌學會九陽真經之後不傳給張三丰最核心的因素就在於可能會破壞武俠世界平衡,試看,張三丰本身就是開宗立派,武功隱形無敵的武學大宗師。學會完整版的九陽真經,進一步改造武當派各種神功豈不是堪稱妖孽,武當六俠個個資質不凡,一個個都已步入當世一流高手,再修學九陽真經又是何等局面,武當派立派數十年已經位居元末武林泰山北鬥,只隱隱弱於少林寺。這在金庸武俠中已經是十分罕見,如果武當派掌握完整版九陽真經豈不是要衝擊少林寺地位?
所以金庸當然不可能放任這種事情出現,也就不可能給張無忌傳給張三丰九陰神功的機會,所以張無忌一上武當山就忙著幫武當派解決外部危機,忙著給俞岱巖和殷梨亭療傷而選擇性的忘記將九陽神功傳給張三丰,好彌補這位老人的畢生遺憾。
再者言九陽神功固然神妙,對於內力增長有著無窮無盡的好處,還有就是擁有幾乎無敵的防禦能力。但是如果真的將九陽神功傳給張三丰其實意義不大,張三丰作為《倚天屠龍記》中武功標杆,武功已經天下無敵,和他交過手的人都化為灰土,在全書中兩次出手,也是一招制敵,從不拖地帶水,所以有人說張三丰的武學境界甚至可能超過掃地僧,是金庸武俠武功最強者。
張三丰武功如此高強,再修學九陽真經豈不是顯得多此一舉,更何況張三丰本身就是武功超級發明家,僅僅依靠著殘缺不全的九陽真經和道學秘藏加上自己超高的悟性,就創造了武當派無數武功,自創的太極劍太極拳已經堪稱絕對一流的武功,又何必再學什么九陽真經呢?金庸自然不肯多此一舉,多費筆墨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