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200億、只招博士的西湖大學,號稱5年超清華,如今做到了嗎?

2020-12-16 羽昕天

梁啓超曾說過:"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年輕人從來都是國家和社會重視的對象,因為他們是未來的中堅力量。而與青年人息息相關的就是他們的教育問題。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生產力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未來社會的發展,其中最關注的就是教育事業的發展。

在最近幾年的發展中,一所與眾不同的大學吸引了眾多人的關注,這所大學就是施一公教授主張建立的西湖大學。

校園初建設

施一公原本在美國普林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擔任教授,作為這個學校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施一公在學校很受歡迎,而且待遇也不錯。

雖然擁有了這樣的生活,但是施一公還是存著一份想為祖國出力的心,最終,2008年施一公毅然決然選擇了回國

社會各界都想招攬這個少見的人才,面對這樣的情況,施一公最終選擇了清華大學,他決定要在最高學府繼續教書育人,施展抱負。在清華大學時,施一公教授有過很多職位,但是他最喜歡的還是和領團隊一起進行研究工作。

2015年,施一公教授經過調查發現中國的教育體制存在缺陷,為了彌補空缺,所以施一公教授決定要辦一所民辦大學。為了學校的順利開辦施一公教授向國家申報了一份的申請。施一公教授堅信這所大學將會在五年時間內超過清華大學,還為這所大學命名為西湖大學。很快,西湖大學成功建立起來

每個人都曾因為自己的想法沒有勇氣被實踐而後悔過,有很多想法僅僅是有了一個苗頭,就在生活的壓迫下煙消雲散。其實這只是因為我們太缺欠勇氣。能夠像施一公一樣,有了想法就敢去做的人,真的太少太少。

得天獨厚的西湖大學

西湖大學集合了將近兩百億的投資,在這樣巨大的消耗下,讓人不難想像,西湖大學的科研設備以及科研環境有多好,可以說西湖大學的硬體設施是每一個科研工作者夢寐以求的

西湖大學的辦學理念類似於美國的加州理工學院,與中國的普通大學不同,西湖大學的初衷是建立一所能夠聚集各類科研人才的研究院所,總得來說,西湖大學不像是大學,反而像是一所研究院。這樣的西湖大學是施一公經過大量考察而選中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

西湖大學為了實現所有人都能有科研能力的願望,在招生方面設了很高的門檻,西湖大學決定只招收博士生。這也讓西湖大學的教育模式越發鮮明,當優秀的人遇見優秀的人,那結果必將是成就更加優秀的彼此。

西湖大學為了能夠更好的帶領這些優秀的學員煞費苦心,不斷從國內外招收新老師,西湖大學的每一位老師是在學術界能夠獨當一面的優秀人才。

所謂強強才能聯合,過硬的科研環境,高質量的教學品質,再加上本就優秀的各路學子,更是讓西湖大學如虎添翼。相信在施一公教授的悉心帶領下,不久後就能取得新成績,邁向新高度。

東野圭吾曾在《白夜行》中寫道:"不是得天獨厚的人來跳舞,而是會跳舞的人才得天獨厚。"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能一直被命運所偏愛,你有所求,必然就是有所失,想要擁有想要的一切,肯定需要等價的付出。人的一輩子就是這樣,沒有誰能夠一帆風順走到底

缺點暴露,有望改進

因為西湖大學剛剛建設的幾年時間裡,並沒有招收本科生,只招收博士生,在給西湖大學提供了無數科研人才的同時,也暴露出了西湖大學招生部分的短板,能夠正式進入西湖大學成為學生的人寥寥無幾

西湖大學剛剛發展起來,雖然面向國內外招收人才,可是還沒有形成完備的教學體系,導致很多學科沒辦法在短時間發展起來,時間久了,就出現了嚴重的不協調。西湖大學在學科的協調發展這方面沒有做好,在未來的進一步發展中必定會出現更多的問題。為進一步的發展埋下了不好的影響。

西湖大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成為和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一樣的科研型大學。

可是五年的時間真的太短了,不得不說施一公教授確實有些急於求成。試想加州理工學院也是在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後,才逐漸形成這樣的獨特的教學方式

成功的基礎在於積累經驗,但是所有的經驗都需要時間的沉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急於求成只能一步步走向失敗。好酒總是越陳越香,做事情也是這樣,多經歷些挫折才能成長。

努力積累,未來可期

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施一公教授五年超越清華的理想最終成為了妄想,並沒有被實現。

但是西湖大學無論是在科研環境,師資力量還是學員水平上,都處於一流水平。無論從哪一方面講,清華大學一開始的起步高度都不低。

西湖大學的發展只是缺少時間,很多科研項目想要有成果,也不是一時就能成功的。

時間到了,自然而然很多事情就會水到渠成。西湖大學雖然沒有完成自己的理想目標,但是依舊未來可期。

就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很少有什麼事情是不需要時間的積累就能一時間取得成功的,耐得住空虛,受得住寂寞才能夠讓自己的心慢慢沉下來,只有厚積薄才能夠穩中求勝。

西湖大學的建設與發展目前看來雖然還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同樣為國家的教育事業提供了另一種教學思路和方式,也為教育工作的改革提供了一個成功案例。西湖大學正規出眾的教育環境,良好的教育氛圍,終究會成為越來越多的人的最終追求。

當每個人從理想回歸現實,可能最初的夢想很多都沒有實現。可是當回首看自己走過每一步,這一路的風景才是最值得收藏的。很多時候,重要的不是最初的夢想有沒有實現,而是這一路以來所積累的困難與磨難,它會讓你學會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耗資200億的西湖大學,號稱5年超過清華,如今施一公做到了嗎
    位於浙江杭州的西湖大學,創辦不久,名氣確實不大,單從名字上看還容易讓人以為是所野雞大學。但這所大學卻是以學術研究為責任,國家大力支持的新型高等院校,建設耗資兩百億,創始人施一公熔鑄了許多心血在其中,創建時號稱五年超過清華大學。如今怎樣呢?
  • 耗資200億,聲稱五年超清華,施一公的西湖大學如今真做到了嗎?
    耗資200億,聲稱五年超清華,施一公的西湖大學如今真做到了嗎?很多人剛聽到「西湖大學」校名的時候,都會誤認為這肯定是一所野雞大學。與諸多百年老校相比,西湖大學確實名氣不大,大多數人對西湖大學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一群有錢人創立的民辦大學。
  • 兩年前他建西湖大學耗資200億,稱要5年超清華,現在發展如何?
    清華北大這兩所學校每年為國家培養大量的優秀人才,擁有優厚的教育資源,也是許多莘莘學子所為之嚮往的,但是有一所耗資200億的西湖大學,其校長施一公號稱自己能夠五年超過清華,如今來看,施一公做到了嗎? 01 施一公曾經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而他之所以會建設西湖大學,是希望中國能有一個像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一樣,以研究性質為基礎的學校。
  • 西湖大學耗資200億,揚言5年超清華,施一公現在做到了嗎?
    2016年,在浙江杭州,他決定籌建一所世界級的研究大學,西湖大學。一時之間,這個舉動在國內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在體制內創業,這是非常困難的。施一公倍受批評,他被指責拿著清華的薪水,卻幹著自己的事情。面對批評,施一公並沒有屈服。他找到了陳十一,饒毅,潘建偉等一眾院士名流。最終,在浙江省的全力支持下,西湖高等研究院正式成立。而這就是西湖大學的雛形。
  • 那個投資200億,立志5年趕超清華北大的西湖大學,如今怎樣了
    近幾年,一所揚言要用5年時間超過清華的大學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它就是原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創辦的西湖大學,這所耗資200億的大學,如今實現它的豪言壯志了嗎?創辦之時就說過,2017年-2021年是西湖大學初創期,不會招收本科生,所以目前西湖大學招收的全部都是博士研究生,2017年秋季、2018年秋季分別有19名、120名學生,入學西湖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所以就目前西湖大學的招生規模來看,它的規模並不大。
  • 施一公籌資200億打造西湖大學,豪言「5年超過清華」,如今怎樣
    施一公和饒毅在美國待了許久,他們預計借鑑美國加州理工和史丹福大學辦學理念,秉承「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定位,打造一所研究性頂級高校,構想一出,施一公更發出了「5年內超清華
  • 中國耗資超過兩百億的大學,號稱五年內超過清華,如今做到了麼?
    ,他的耗資比清華北大還要多,建立學校到正式成立,一共花費兩百億,耗資如此巨大,在當時轟動一時。這所大學,很多人一聽到就感覺不是一所好大學,像一些野雞大學的名字,但事實上,這所大學號稱五年內超過清華,有很強的實力與底蘊的,如今這所大學做到了麼?
  • 施一公為創建西湖大學狂投200億,揚言5年內力超清華,結果怎樣了
    有一人耗資200億建造一所大學,並揚言5年內趕超清華北大,如今一半時間已經過去,不知進行的如何了,你知道是哪所高校嗎?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學的誕生一個瘋狂想法的提出總會引來各種質疑與嘲諷,人們本質上的思想認為,超越典範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幻想,然而成為一個新的典範又何嘗不是一種進步與發展。
  • 比肩美國麻省理工,西湖大學耗資200億,稱5年超過清華,如今怎樣
    曾經,清華大學原校長施一公說要建設一所西湖大學,且在五年內就遠超清華等名校,如今現狀如何。,由國內各個行業的領導者帶頭投資,如王健林和馬化騰等等,有將近200億的投資,成立於2018年,學校有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為基礎,立足於「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定位,並且從研究生教育起步,培養深層次的研究人才,每年爭相報考西湖大學的最頂尖的研究人員眾多,但是招收的人數卻鳳毛麟角,西湖大學儼然已經成為了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研究生教育的大學。
  • 清華副校長籌建西湖大學,耗資200億,揚言5年超清華,現今咋樣了
    2015年,清華大學的副校長施一公與一眾高端人才提交了一份倡議書,他們希望能建設一所新型的民辦學校,將它作為試點學校發展研究型大學,希望它能做出成績,在5年內超越清華,留下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各方經過思考,終於達成了一致的意見,這所大學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 清華副校長籌建西湖大學,斥資200億,稱5年超清華,現狀引人深思
    中國目前大學綜合排名前兩位是清華和北大,其中清華以94.6的評分穩居榜首,直接比第二名高出二十多分,堪稱無可爭議的第一。但是在2015年,國內一眾高端學者聯合倡議創建一所新型民辦大學,並聲稱5年內超越清華,而領頭人不是別人,正是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於是,一所前所未有的新型大學在浙江西湖拔地而起。
  • 斥巨資200億的西湖大學,稱5年可超過清華,施一公做到了嗎
    西湖大學便是其中之一,它位於浙江杭州,但從名字來看這個大學並沒什麼特別之處,甚至有些俗氣。 不過實際上這所學校建立之初便以學術研究為目標,還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耗資兩百萬才建設完成,他的創始人施一公曾放出豪言五年內超過清華大學,那麼他做到了嗎?西湖大學的創始人施一公生於河南鄭州,他的名字非常具有文藝氣息,這也是作為知識分子的父母和祖父母商量之下才取出來的。
  • 揚言5年超過清華!施一公耗資百億創辦的西湖大學,是啥來頭?
    而近幾年卻有一所大學揚言要在5年之內超過清華。他就是曾經的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耗資了200億建設的西湖大學。如今5年的時間快過去了,施一公是否做到了他曾經說過的豪言壯語呢?所以在最一開始這個項目啟動的時候,就吸引了眾多的投資者,甚至是我們熟知的那些企業家,也都對西湖大學極為看重。所以最後集資到200多億,用來建設西湖大學。從西湖大學的投資金額,硬體設備,師資力量,以及招生的對象來看,西湖大學應該是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極其強悍的。
  • 怒砸200億,原清華副校長新建大學,揚言5年內超清華北大
    在大多數人心目中,清華和北大是國內最優秀的兩所大學,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入清華北大,這是一種實力的證明,更是一種榮譽。然而國內還有一所大學,怒砸200億的巨額資金,揚言一定會超越清華和北大。西湖大學是由前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和原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等在內的7位專業學者共同創辦的,誕生於2015年3月11日,他們都想為國家教育事業奉獻出一份力。
  • 清華校長施一公砸200億建西湖大學,說5年趕超清華北大,結果如何
    那麼上一所好的大學也是至關重要的,想必有很多小時候的夢想都是去清華或者北大學習,童言無忌,但那確實是可以表明清華北大這兩所大學是很優秀的。清華和北大一直是考生和老師們心中頂尖的學校,無數人寒窗苦讀十幾年,立志要進入清華或者北大這樣的高校去學習,清華和北大的學子們也為自己的母校而感到自豪。
  • 施一公曾放話「5年內超過清華」,花200億打造西湖大學,結局怎樣
    相信許多人第一反應便是清華和北大了。有著百年老校,師資豐厚,底蘊深厚的大學,是絕大莘莘學子所嚮往的。許多人用十幾年的努力,也只為躋身進這兩所名校。  不可否認,面對世界一流大學這個榮譽,清華北大出來的人都用他們的行動捍衛著這兩所名校的榮譽。
  • 西湖大學耗費百億建成,放言5年趕超清華,現今施一公成功了嗎?
    學校老師也認可他的成績,在高考時以高分獲得了清華的錄取通知書。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後,他又回到清華當教授,並在那裡當了副校長。但是在他看來,這些並不能使他滿意。為了培養更多的人才,他在中國創辦了一所名副其實的名牌民辦大學。
  • 當初施一公掏出200億,說要打造比清華更牛的西湖大學,後來怎樣
    而我們今天所說的這個故事,是當初施一公自掏腰包200億,聲稱要打造比清華更牛的西湖大學,那麼後來怎麼樣了呢?在2015年3月11日的時候,施一公和其他六位倡導人一起向國家提出了創辦新型民辦研究型的大學這一想法。因為在我們國家,很多民辦學校,一直都被人們貼有師資力量差,學生不上進等等的標籤。而施一公所要創辦的這個西湖大學是高校形式的一種創新,這個學校和普通的高校不一樣,他們只招收博士研究生。
  • 當初施一公掏出200億,說要打造比清華更牛的西湖大學,後來怎樣
    而我們今天所說的這個故事,是當初施一公自掏腰包200億,聲稱要打造比清華更牛的西湖大學,那麼後來怎麼樣了呢?一、西湖大學這所西湖大學坐落於杭州。在2015年3月11日的時候,施一公和其他六位倡導人一起向國家提出了創辦新型民辦研究型的大學這一想法。
  • 當年施一公在浙江創辦的西湖大學,砸200億揚言要趕超清華北大,結果...
    清華北大作為我國創辦歷史高達上百年的院校,它們的教學質量和師資力量自然是沒話說的,雖然想要超越它們的院校非常多,不過在國內能夠追上它們腳步的學校幾乎沒有,光從質量上來看的話,「西湖大學」應該是和清北兩所高校最為接近的了,曾經砸200億揚言5年內要超過清華北大,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它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