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位於福建省西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通稱閩西。龍巖是海峽西岸經濟區、全國革命老區、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七個縣(市、區)均為原中央蘇區縣 ,是全國贏得「紅旗不倒」光榮讚譽僅有的兩個地方之一 ,享有「二十年紅旗不倒」讚譽 。也是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條大江――閩江、九龍江、汀江的發源地 。龍巖曾經是遠古時代「古閩人」的天堂,是「閩越人」的祖籍地和「南海國」的國都所在地及其中心區域,是享譽海內外的客家祖地,是河洛人的祖居地之一 。龍巖有75%以上人口是客家人。龍巖是國家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長汀被稱為「客家首府」,汀江被譽為「客家母親河」,永定客家土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客家文化和閩南文化在這裡交融,孕育了龍巖人熱情好客、勤勞開拓的品質 。
龍巖市古田旅遊區
古田旅遊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位於福建省西南部,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規劃面積7.6平方公裡,擁有古田會議會址群、古田會議紀念館、毛主席紀念園等核心景區,是「全國十大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福建土樓(永定)旅遊景區
福建土樓·永定客家土樓以其歷史悠久、多姿多彩、規模宏大、結構奇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著稱於世。2008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樓為主體的福建土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春節,胡錦濤視察永定土樓時指出:「客家土樓是中華文化瑰寶,是大家庭小社會和諧相處的典範,希望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這份珍貴遺產守護好、傳承好、運用好。」2010年4月,永定土樓榮獲「最古老、最多、最大、最高」等四項吉尼斯紀錄,2011年8月榮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高北土樓群(土樓王景區)
高頭鄉的高北土樓群是「福建土樓」的世界文化遺產景點之一,是永定土樓的代表之一,樓群分布於永定縣東南的高頭鄉11個自然村內。景區裡有「圓樓之王」美譽的承啟樓和歷史悠久的五雲樓、世澤樓以及有「博士樓」之稱的僑福樓等土樓,眾土樓和大自然融為一體,呈現一派美妙無比的田園風光。高北土樓群位於永定縣東南面的高頭鄉高北村,距縣城鳳城鎮47千米。現有居民71戶,306人,多為江氏族人,以農耕為主業。高北土樓群背靠海拔近800餘米的金山,林木蔥籠,正面30米處為過境公路。高頭溪自西而東從土樓群前穿流而過,匯入永定縣三大河流之一金豐溪。
洪坑土樓群(民俗文化村)
洪坑土樓群位於湖坑鎮東北面的洪坑村,距縣城45公裡。13世紀(宋末元初)林氏在此開基,2000年有638戶2310人居住在該土樓群內。林氏先人在此開基時所建方形土樓崇裕樓、南昌樓已坍塌。現存明代建造規模較大的土樓有峰盛樓、永源樓等13座,清代建造規模較大的土樓有福裕樓、奎聚樓、陽臨樓、中柱樓等33座。土樓造型主要有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五鳳樓、半月形及其變異形式。此外還有以生土建造的天后宮、日新學堂、林氏宗祠、關帝廟等。奎聚樓、福裕樓、如升樓、振成樓為該土樓群的傑出代表,其中振成樓、福裕樓、奎聚樓於2001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連城冠山
冠豸山位於連城東1.5公裡處,平地拔起,不連崗,位自高,不託勢,而自遠,外直中虛,40裡。1993年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冠豸山舊稱田石,因其峰似巨冠,故名。又因奇山峻石到了明代,壘城開地,築南北塹關牆,鑿石,建書院,成為遠近馳名的「上遊第一觀」。奇,遠望如欲放的蓮花,又名蓮花山。自宋紹興三年(1133年)連城置沿以來,就已開發,元代闢為名勝.冠山為丹霞地貌,峰巖峻峭、景致迷人,有清泉穿石,聲出峽谷的蒼玉峽;有清澄如鏡的金字泉;有兩峰壁裂,望天一線的一線天;有狀似孤獨,光耀人間的「照天燭」;有泉清風爽可容百人的蓮花洞;
古田會議舊址
古田會議舊址古田會議會址地處閩、贛、粵三省交界處,位於福建上杭縣古田鎮溪背村,原系廖氏宗祠,又名萬源祠,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民國初,為推行新學,該祠改為和聲小學。1929年5月,紅四軍第二次入閩,開展土地革命,和聲小學改名為「曙光小學」。祠堂由前後廳和左右廂房組成,建築面積826平方米。1929年12月,毛澤東同志主持的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此召開,通過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古田會議決議案。這便是著名的古田會議。目前,會址大廳已恢復當年開會的原貌。馬克思、列寧畫像和代表席位、大會會標、主席臺以及牆上的黨旗都按原樣放著。
梁野山自然保護區
梁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武平縣境內,山係為武夷山脈最南端,南嶺山脈東頭,屬中亞熱帶、南亞熱帶過渡區域,地理坐標為:東經116°07~116°19,北緯25°04~25°20,總面積14365公頃,是集物種與生態保護、水源涵養、科普宣傳教育、科學研究、對外交流與合作、永續利用自然資源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野生植物」類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於1991年被武平縣人民政府劃為禁伐區,1999年2月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生態系統組成複雜,類型豐富,植物群落有6個植被群、24群系、53個群叢。
梅花山·華南虎園
梅花山·華南虎園景區位於上杭步雲鄉,與古田會議會址景區相連。景區內有千年紅豆杉、華南虎等五十多種珍稀動植物,被譽為「北回歸線荒漠地帶上的一顆綠色翡翠」,是集綠色生態、科研科普、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特色景區。梅花山自然保護區東西寬20公裡,南北長19公裡,森林覆蓋率達89%。核心保護區為89208畝,人跡罕至,是華南虎、梅花鹿、蟒蛇的重要棲息繁衍地。保護區內有全國罕見的大面積大徑組天然杉木林。據福建記載的20株「杉木王」梅花山有六棟。據科考資料初步統計,保護區僅維營京植物有近200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