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重鎮,客家祖地,福建龍巖人氣最高的八個旅遊景點

2020-12-20 環球導遊

龍巖又稱閩西,位於福建西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是福建內陸鄰海城市。距龍巖市區城東2公裡的翠屏山麓,有一處喀斯特溶洞,此洞因巖紋似龍而得名「龍巖洞」,龍巖市名由此而來,是中國唯一一個以「龍」字命名的地級市。龍巖是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條大江――閩江、九龍江、汀江的發源地,是享譽海內外的客家祖地,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福建龍巖人氣最高的八個旅遊景點吧。

一、永定土樓

永定土樓又稱筒子樓,位於龍巖市永定區,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築,以歷史悠久,數量眾多,規模宏大、風格獨特、結構精巧、內涵豐富著稱於世,是中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永定土樓千姿百態,種類繁多,分方樓圓樓兩大體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鳳樓、大的方樓和圓樓,最古老的是馥馨樓,位於湖雷鎮下寨村,是福建現存最早的土樓,建於公元769年,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

永定土樓景區主要由洪坑土樓群、高北土樓群、初溪土樓群、南溪土樓群、中川古村落等組成,被稱為「一座沒有大門的中國客家土樓博物館」。土樓分方形,圓形,五角形,八角形,日字形,回字形,吊腳樓等多種內型。永定區共有著名的圓樓360座,方樓10000多座。其中最著名的的土樓有:福建土樓王承啟樓,土樓王子振成樓,土樓公主振福樓。其中,承啟樓是福建土樓當中建築規模最大的,2010年進入世界吉尼斯最大土樓紀錄。

洪坑土樓民俗文化村

洪坑土樓民俗文化村位於永定縣湖坑鎮洪坑村,形成於宋代末至現代,現存圓樓、方樓、宮殿式土樓、五鳳式土樓、府第式土樓等30多種百餘座客家土樓,是建築種類、風格最多的土樓群,如果說永定是一個沒有大門的中國土樓民居博物館,那麼洪坑土樓民俗文化村儼然就是濃縮永定客家土樓的博物館。村內薈萃了永定土樓的精華。還可以欣賞客家舞龍、娶親、客家山歌、樹葉吹奏等鄉土氣息的民俗表演。

洪坑土樓民俗文化村中有最富麗堂皇的「土樓王子」振成樓、最小的「袖珍圓樓」如升樓、布達拉宮式的奎聚樓、府第式的福裕樓,還有土牆最厚的景陽樓。它們天然鑲嵌於梯田山谷間、彎曲溪岸上,與山林、小溪、自然村落融為一體,組成旋律優美的田園牧歌。一座座土樓,猶如一部凝固的音樂、一段定格的歷史,在大山重圍的小山村中向世人訴說著客家人的創業精神和生活文明。

二、冠豸山風景區

冠豸山風景區位於龍巖市連城縣城東1.5公裡處,是一座平地拔起的突兀之山,因其主峰五老峰形似古代獬豸冠,故名「冠豸」。冠豸山有武夷山之氣勢、太姥山之豁達、兔耳嶺之地行,素享「城在景中、景在城中」之譽。由於「豸」為古時靈獸,有剛強、公正的寓意,所以冠豸山也被稱為「正義山」,是客家人心中的神山。景區內主要有三疊潭、香榔幽谷、老虎巖、觀音峰、丹梯雲棧、一線天、鯉魚背、蓮花峰、秀女峰、駱駝峰、長壽亭、靈芝峰、五老峰、上遊第一觀等景點,主要亮點是登人壽亭看生命之根。

冠豸山開發始於宋元佑年間,在石門湖築亭建閣,植以松竹,成為吟詩鬥酒之地。山中風景秀麗,獨樹一幟。歷代留下許多摩崖石刻和樓臺亭閣及書院等人文景觀。今尚存半雲亭、松風亭、東山書院、修竹書院、靈芝庵等以及摩崖石刻40餘處。其中就有林則徐登臨冠豸山時手書的橫匾「江左風流」,現存於東山草堂內;還有乾隆年間的名士紀曉嵐,任福建提督學院時題寫的「追步東山」真跡。

三、梁野山

梁野山位於龍巖市武平縣境內,地處武夷山脈最南端,最高峰梁山頂,海拔達1538.40米,為武平第一高峰,自古以來就是武平的象徵,被譽為「梁野仙山」,居「武平八大景」之冠。梁野山山體雄渾,山水相依,風景優美,有不少的名勝古蹟,有峽谷、險峰、絕壁、深潭、溪流、怪石、密林等多種最觀,有大小瀑布30多處,姿態各異,風光險絕,綿延近十裡,峽谷兩邊時而密林遮日,時而斷崖林立,令人嘆為觀止。

梁野山最高處的古母石,立於山頂,看似搖搖欲墜而歷千百年來不墜,其險狀見者無不心驚。景區內有橫、斜、陡峭等多種類型斷崖,還有神牛瀑、草鞋陂、通天瀑、仙姑潭、飛魚瀑、披雲瀑、飛雲瀑、金龜瀑等十餘條姿態各異的瀑布,綿延近10裡,激起無數透明的浪花,跌宕在山澗險溪,窮盡人間飛瀑之美,有華南第一瀑的美譽。瀑布群與周邊峽谷、險峰、絕壁、深潭、溪流、怪石、密林等多種景觀相呼應,氣象萬千。

四、古田會議舊址

古田會議舊址位於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採眉嶺筆架山下,是福建重要的紅色教育基地。古田會議會址原為廖氏宗祠,又名萬源祠,始建於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是一座單層歇山四合院式磚木結構宗祠建築。宗祠坐東朝西,由前後廳和左右廂房組成,後改為和聲小學校址。1929年5月,紅軍第一次挺進閩西古田,改名為曙光小學。12月底,中共第九次代表大會在這裡召開,會上確立了「黨指揮槍」的人民軍隊建設基本原則。

整個舊址景區包括古田會議會址、中共紅四軍前委機關暨紅四軍政治部舊址松蔭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寫作舊址協成店、中共閩西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文昌閣、中共閩西特委機關舊址樹槐堂、紅四軍司令部舊址中興堂等,並建有古田會議紀念館。舊址內一切都依照原樣陳列,完整地保留昔日的風貌。在這裡能看到當年革命先輩們工作、生活使用過的器物。沿著步道走一會兒,登上臺階就是古田會議紀念館,紀念館中能看到許多土地革命時期留下實物和史料,置身其中,仿佛回到那段崢嶸歲月。

五、長汀古城

長汀古城位於龍巖市長汀縣汀州鎮兆徵路,地處福建省西部山區,歷來是客家人的大本營。長汀古城依山傍水,城內保存著許多宋明時期的客家民居,漫步巷間或逛逛那些傳統店鋪,隨處可見當地居民原汁原味的生活場景。遊客可以登上古城牆,追憶歷史的長河,或者去城裡的歷史景點尋覓專屬於長汀的老舊痕跡,又或者循著味道,去搜羅街頭巷尾的美味小吃,好好享受屬於自己的休憩時光。

長汀古城不算太大,花上一天時間基本可以遊遍全城,古城內主要景點有汀州試院、汀州文廟、汀州府城隍、天后宮、南禪寺、上官周故居、紫雲公祠、雲驤閣等。城南的寶珠門門樓是俯瞰古城全貌的最佳位置,登上古城牆從更高的視角端詳這座古城也是不錯的選擇。時間充裕的話,可以慢悠悠地在古城裡逛逛,細細品味這座古鎮。逛逛清晨熱鬧的菜市場和早起晨練的人們,中午坐在院子門口曬太陽嘮嗑的老人們,還有剃頭間、畫像館裡忙活的那些傳統手工藝人們……處處充斥著寧靜安逸的生活氣息,很多旅行者正是因此而愛上這座小城的。

六、培田古民居

培田古民居位於龍巖市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是一座擁有800年歷史的村落,是目前中國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時期客家古民居建築群,其精緻的建築,精湛的工藝,濃鬱的客家人文氣息,堪與永定土樓、梅州圍龍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築文化經典之作。培田村保存著三十幢大宅、二十一座祠堂、六處書院、一條千米古街、兩座跨街牌坊、四處庵廟道觀。全村建築的博大、保護的完好、珍藏品之多、文化底蘊之深,為外界所嘆服。

培田村古民居建築群大體由6座學堂、兩座書院、三庵、兩廟、兩碑坊等古代文化宗教建築和20座古祠、30餘幢民居,以及一條千米古街、5條巷道、兩條貫穿村落的水圳組成。這裡的古民居譽為「民間故宮」,是南方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時期古代居民群落。培田村全村人都姓吳,傳說客家人吳八四當年來到培田,娶下了當地財主魏百萬之女為妻。將原地名背田改為培田。那時培田有五家姓氏,最終吳家後代反客為主,使培田村成為單一吳氏家族居住的村落。

七、梅花山

梅花山位於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步雲鄉馬坊村,海拔1350米,被譽為北回歸線荒漠帶上的綠色翡翠,是現存華南虎數量最多、活動最頻繁的區域,也是全國唯一的一家以「關愛國寶華南虎、關注生態大自然、關心人類自己」為主題的華南虎拯救工程基地。這裡集華南虎科研、科普教育、生態旅遊於一體,景區內原始森林遮天蔽日、鬱鬱蔥蔥,林間空氣富含負氧離子,遊人可在此領略華南虎的雄姿,同時也可親近自然,享受「森林浴」。

梅花山景區自然景觀奇特,有延綿數公裡的黃連盂大絕壁,美猴潭瀑布,鯉魚寨瀑布,梅花湖以及大自然長期雕琢而成的老鷹石、禾倉石、金龜下蛋等奇巖怪石。還有馬頭山寺、南蠻王墓、梨嶺步雲書院等人文景觀。夏季平均溫度在22℃-26℃之間,森林覆蓋率達到94%以上,素有天然氧吧之稱,景區內有紅豆杉林、虎區、猴區、食草動物區、森林浴場、天訴池、世紀大鼎、尖峰頂、萬畝竹林、天然雲海、玻璃棧道等數十處自然人文景觀。

八、龍硿洞

龍硿洞風景區位於龍巖市新羅區雁石鎮龍康村,地處武夷山脈南段,距龍巖市區約48公裡,是龍巖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景區,素有「洞中桂林」、「華東第一洞」的美譽。這裡群山環抱、流水淙淙,景色秀麗,風物宜人,有著豐富的山林景觀和複雜獨特的喀斯特地貌。景區核心景點龍硿洞,形成於三億年前的古生代,是海洋經三次地殼運動和間歇演變而成,為現已探明的我國特大溶洞之一。

龍硿洞內共有8個大廳,16個支洞,分上、中、下三層,層層疊疊,洞中有山,山中有洞,遊於洞中,如身處迷宮。洞內已命名景觀達63個,有仙人床、三仙論道、神龜探海、龍王誦經、石船運煤、飛天龍等豐富多彩、形象逼真的景狀,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溶洞內奇異絢麗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石灰石華物發育完整,石幔、石花、雲盆比皆是,更有不可多得的洞中暗河,時隱時現,遊人還可在洞中泛舟,為這座古洞增添了許多幽趣。

對於福建龍巖人氣最高的八個旅遊景點你怎麼看,歡迎發表意見和評論,我們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第六屆客家文化高級論壇在「客家祖地」福建龍巖舉行
    第六屆客家文化高級論壇在「客家祖地」福建龍巖舉行 2015-11-30 20:42:11張金川 攝    圖為第六屆客家文化高級論壇暨客家與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活動現場。 張金川 攝   中新網龍巖11月30日電 (張金川)用鄉音述鄉情,以學術會老友。第六屆客家文化高級論壇暨客家與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30日在「客家祖地」福建龍巖舉行。
  • 「我是客家人 我說客家話」將在客家祖地寧化舉行
    現由寧化縣旅遊局、寧化縣文體廣電出版局和福建星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中國推介——我為家鄉代言》系列活動——「我是客家人  我說客家話」將於5月26日晚19點30分在寧化世界客屬文化交流中心廣場舉辦,活動將通過朗誦詩詞、唱客家山歌及童謠、小品表演等形式,向社會展示客家文化藝術,活動將全程用客家話主持和演出,屆時還將對揚州八怪之一伊秉綬的書法精神進行宣傳,主辦方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讓寧化人更了解寧化的客家文化
  • 福建旅遊官員赴臺推介 客家風光迷醉臺南鄉親
    福建旅遊官員赴臺推介 客家風光迷醉臺南鄉親 2013年04月03日 10:39 來源:東南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客家人和客家文化
    16日上午,由三明市客聯會、寧化石壁客家宗親聯誼會、馬來西亞居鑾客家公會等社團組織共同主辦的第26屆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在寧化舉行。來自省內外58個客家社團的代表齊聚祖地,尋根謁祖,共話發展。
  • 到福建龍巖旅遊,這十大地道傳統美食不容錯過
    龍巖位於閩西,是享譽海內外的客家祖地。因此龍巖的飲食,有著典型的客家文化。來到龍巖旅遊,這些具有代表性的美食,千萬不要錯過。到了龍巖旅遊,這道美食不容錯過,定會給你的味蕾帶來一次前所未有的體驗。
  • 大力推進山海合作 感受閩西南協同發展戰略為龍巖帶來的變化
    來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華社、中國日報、光明日報、福建日報、福建廣電集團等中央、省以及閩西南五市共20多家媒體40多名記者組團,依次走進龍巖、三明、泉州、漳州、廈門,進工廠,走工地,訪農家,親身感受省委省政府推動閩西南協同發展戰略部署以來,閩西南五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所取得的巨大變化,以及當地幹部群眾對推進經濟協作發展的熱情。
  • 福建龍巖,被人們遺忘的古鎮,客家文化的聚集地
    談起福建,我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它的省會城市福州,然後是廈門的鼓浪嶼,是近幾年最熱門的旅遊城市,但是小夥伴們卻遺忘了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龍巖。它是西晉時期遇到戰亂時中原人民安家之地,同時「客家人」也在這裡生根發芽。正因為它獨特的歷史文化,才讓龍巖有了豐富的旅遊資源。
  • 福建龍巖因一座山揚名全國,丹霞地貌奇特各具特色,值得遊玩一番
    龍巖,這座位於福建西部的新興城市,因其地理位置又被大家稱作為「閩西」,關於龍巖名字的由來,因其境內一處喀斯特溶洞「龍巖洞」而得名。 龍巖市,又稱閩西,位於福建西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東臨廈門、漳州、泉州,南鄰廣東梅州,西連江西贛州,北接三明。1997年5月撤地設市。
  • 客家祖地景區將於2月25日正式向遊客開放
    開放通知 根據寧化縣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第10號令《關於全面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的通告》規定,縣轄區內景點實行全面開放。
  • 龍巖旅遊景點 53個景點
    龍巖旅遊景點大全振成樓振福樓初溪土樓連城石門湖承啟樓景點名稱:龍巖國家森林公園景點介紹:  龍巖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國家A級自然保護區梅花山南麓,屬南亞熱帶,轄區總面積2000多公頃,是一個以森林植物多樣性、喀斯特地貌為主,風景林、大型溶洞及茂林修竹為主要特色,集生態旅遊、科普教育、探險覽勝和度假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國家森林公園。
  • 讓「全域旅遊」成為撬動龍巖市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
    (《閩西日報》2020.11.9)為全方位推動龍巖文化和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超越,龍巖市委、市政府著力創新文化和旅遊產業投融資機制,與金融機構達成支持龍巖文化和旅遊項目建設發展共識。去年9月,龍巖市政府與國家開發銀行福建分行籤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爭取到龍巖市全域旅遊PPP項目200億元授信額度,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招標,整體授信,分子項目建設」的方式進行運作,在全國首創「市帶縣」全域旅遊PPP項目模式,推動全域旅遊建設。
  • 客家祖地:「五洲客家起尋根 盡憶閩寧石壁村」
    中新社福州五月二十四日電 題:「五洲客家起尋根,盡憶閩寧石壁村」    ——客家祖地福建寧化石壁訪問記  中新社記者 陳國明這是廈門大學著名語言學家黃典誠教授於一九八八年考察客家祖地福建寧化縣石壁村後,寫下了描繪世界客家人對寧化石壁情感的詩句。日前,記者前往寧化石壁村採訪,見到古老的石壁村已是一派欣欣向榮景象,見證了海內外客家人回石壁祭祖熱方興未艾的情景。
  • 五洲客家音 四海桑梓情——記海峽衛視「客家人」欄目開播十周年
    該系列紀錄片共八集,形象地紀錄了閩西客家祖地的老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生動歷程。  攝製這個系列紀錄片的,是海峽衛視「客家人」欄目組。  十年甘苦結碩果  2010年6月,海峽衛視攜手福建榮宇傳媒有限公司聯合製作「客家人」,周播,24分鐘電視專欄,這也是國內唯一一檔以傳播「優秀客家文化、弘揚客家精神」為宗旨電視節目。
  • 福建三個市:南平、龍巖、寧德的代表性景點,你最看好哪個?
    也正是這些原因,所以福建深受旅遊愛好者的喜愛,而福建的旅遊資源也很豐富,這些旅遊資源分布在福建不同的下轄市中,所以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福建三個市:南平、龍巖、寧德的代表性景點。對於南平的行政區域,其下轄2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5個縣,它們分別是延平區、建陽區、邵武市、武夷山市、建甌市、順昌縣、浦城縣、光澤縣、松谿縣、政和縣。對於南平的旅遊,其擁有一級至三級旅遊資源實體180多處,而其中的武夷山還是全國僅有的4個「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之一。
  • 福建省龍巖市八大著名景點,你還知道龍巖市哪些著名景點?
    龍巖位於福建省西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通稱閩西。龍巖是海峽西岸經濟區、全國革命老區、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七個縣(市、區)均為原中央蘇區縣 ,是全國贏得「紅旗不倒」光榮讚譽僅有的兩個地方之一 ,享有「二十年紅旗不倒」讚譽 。
  • 福建龍巖,以「龍」字命名的地級市,五大旅遊特色你去過幾個
    福建龍巖,以「龍」命名的一個地級市,五大特色旅遊點有多少?另龍巖為革命老區,長徵的發源地之一,紅色革命歷史悠久,另外福建龍巖也是福建江、九龍江、汀江的發源地,福建的旅遊資源也很豐富,以十大特色旅遊勝地而聞名,不知你去過多少?
  • 公王與伯公——閩西客家村落守護神
    公王與伯公——閩西客家 村落守護神 張佑周 文/圖 公王與伯公是閩西客家民間信仰中最為常見的神靈,僻居自然村落水口、橋頭、井邊、山崖、古樹之下的大小神壇,在崇山峻岭、溝溝壑壑中隨處可見。閩西客家每個自然村至少都有一個公王和多個伯公,共同守護著柳暗花明、鶯歌燕舞的美麗村落。
  • 雪花魚糕:龍巖風味名菜,鮮香滑嫩,常被作為判斷喜慶宴席的標準
    雪花魚糕:龍巖風味名菜,鮮香滑嫩,常被作為判斷喜慶宴席的標準龍巖是海峽西岸經濟區延伸的兩翼,對接兩洲,是拓展腹地的交通樞紐也是重要的通道。歷史悠久,匯集了客家文化、河洛文化和土著文化,彼此之間相互融合,競放異彩。
  • 龍巖市這三種特色美食,有一種是福建客家菜系代表之一,歷史悠久
    2公裡的翠屏山麓,有一處喀斯特溶洞,此洞因巖紋似龍而得名「龍巖洞」,龍巖市名由此而來,是中國唯一一個以「龍」字命名的地級市,又稱閩西,位於福建西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東臨廈門、漳州、泉州,南鄰廣東梅州,西連江西贛州,北接三明。
  • vlog:福建龍巖幾大最美古村落,尋找古汀州客家文化
    vlog:福建龍巖幾大最美古村落,尋找古汀州客家文化有人說:旅行只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多一點偶然,打破一成不變的生活規律。錢永遠賺不完,平日裡的各種壓力,一天天的累積在心底,終究會在一個合適的機會來臨時,以一種近乎歡呼雀躍的姿態去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