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上期眷眷翻來覆去的讚賞,您的支持是馮耀宗與小編繼續努力的動力!
學生眼中的馮老師
學畫,感覺是一種機緣巧合。
幼兒園的時候跟著幼兒園的老師你一筆我一筆地畫過一段時間,斷斷續續不怎麼系統。上學之後就擱置了,但是本身對繪畫還是感興趣的。
《馮老師做的示範1》
有一天,家裡燒爐子冒煙,我百無聊賴地站在院子門口,這時候對面的門開了,竟然走出來一個在幼兒園有數面之緣的小朋友。這個小朋友當初也在幼兒園的美術班學過畫。對面的門開了,我倆迄今為止互相吹捧二十多年的序幕也就拉開了。先知道CN小朋友住對面還是CN小朋友先去馮老師那裡記不清了,反正我大概是在8歲那年的春天被CN小朋友帶到馮老師的美術班的。
《馮老師做的示範2》
第一天到美術班的情形我還記得,先映入眼帘的是滿牆的小朋友們的畫,每幅畫風格各異,能看出來畫手的稚嫩或是熟練,活潑或是穩重。畫室裡沒有供大家畫畫的書桌,只有方木凳,上午班都是些小學生,個子比較小,大家坐在凳子上需要腳踩著凳子撐才能把腿上的畫夾放穩。大家坐得很隨意,基本是「散落」在屋子中間。第一次見到這種畫畫的姿勢,感覺很不習慣,但是這樣坐下之後,倒是出乎意料地舒適,沒有想像地那麼難受。
一般低年級的小學生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畫一些想像畫,或者把靜物加工成奇形怪狀的房子,每個人的畫就像恣意生長的春草,沒有太多束縛。但是老師會有意地帶我們做一些訓練。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有一天,馮老師把一些物品放到一個袋子裡,讓大家挨個去摸,然後把這些東西畫出來。我記得裡面有一把膠皮材質的手槍,但是我沒摸到扳機。可是手槍會有扳機啊,所以我畫蛇添足地加了扳機,大家好像都對這個問題比較迷惑,有人畫了扳機,有人沒畫,最後的答案果真是一個沒有扳機的黑色的手槍形狀的物體。
《馮老師做的示範3》
天氣好的時候,老師會帶大家出門寫生。也不走遠,就在老師家門口。我剛開始學不久就進行了一次寫生,那個時候還不太會觀察,也不知道到底怎麼畫,那時候的畫現在還留著兩張,真的是抽象派……幾年之後,出門寫生算是輕車熟路,可以畫同學畫畫的樣子,可以畫房子,可以線稿可以色彩,很喜歡那種在溫暖的陽光下畫畫的感覺。CN一張特金獎的畫就是寫生的時候完成的,她畫的是老師家門口的胡同,她用酷狗的水彩筆把一根位於畫面黃金分割線上的電線桿塗成了淡紫色。
《馮老師做的示範4》
繪畫提高的過程是一個既滿足又時不時「痛苦」的過程。每出現一張好的作品,老師就會把這張畫掛在牆上,當有更好的作品的時候,以前的那張會被替換掉。如果足夠優秀,牆面上可能會有兩三張自己的畫。每次看到自己的畫被掛上去,就有一種小興奮和滿足;要是小夥伴有新的畫掛上去,會很羨慕。大家有點比著爭搶牆上位置的感覺,是一種催人上進的良性競爭。學畫的過程能明顯感覺到上升期和平臺期,一般是很小的波動,平臺期之後會有一個明顯的進步和飛越。說繪畫提高會有「痛苦」,說的就是平臺期,平臺期總結起來就是畫什麼出不來什麼,很認真地畫,但是就是沒法超越自己,畫出來的新作品放在舊作品前竟然是遜色的,看著小夥伴的畫一張接一張地替換牆上的優秀作品,真的相當鬱悶。小時候我的性格比較急躁,沒有什麼耐心,水彩筆畫的畫顏色雖然一定會把圖形填滿,但是一定是要塗到線外面的。CN就不一樣了,她從不會塗到線外面,但是圖形裡面一定塗不滿。慢慢地,我可以做到更有耐心,不再塗到線外,她也會把圖形填滿,再後來,我們可以不通過色彩就可以表現出來畫面的豐富性,用一支筆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創作。
在馮老師這裡,條條框框幾乎沒有,除了暑假短訓班會有一些集中訓練外,老師並不會強制要求一定要畫什麼,基本都是按照每個人發展特點定的,老師只是會做一些引導。畫的模式也不局限於哪幾種,有時候可以在畫室裡同時看到畫速寫的、畫素描的、畫水彩筆的、畫水粉水彩的……有一陣還掀起了國畫和版畫的熱潮,還嘗試過砂紙加油畫棒作畫。我和CN還用殘缺的紙張、面巾紙甚至是雪球畫畫。不過這些天馬行空的行為都是我們作為小孩子的遊戲之作,那些正經要去考學的哥哥姐姐們還是中規中矩地畫著人像素描、景物寫生。
學畫堅持下去的主要因素是興趣,學畫堅持下去的重要的因素是夥伴。在學畫過程中會認識很多小夥伴,好多都是同校、甚至是同年級的同學,年齡上下也不超過三兩歲。我和CN的搭檔一直保持了很多年,中間也存在過三人團體的時期,但是那些同學最後只成為了我倆固定組合的過客,同齡人裡堅持學畫最久的也是我們兩個了。兩個人在學畫期間基本是一種你追我趕的態勢,雖然基本上是我在後面追趕著CN。無論是螢光筆、馬克筆、油畫棒還是幾十種顏色的水彩筆,她有的我也要有,我倆在學畫過程中的獎項數量也基本齊頭並進,可能總數她還是多一點點。
《馮老師做的示範5》
因為沒有要走美術專業的打算,在初中二年級學業慢慢緊張起來之後,就中斷了美術的學習。後來我所學的專業多少和美術有點關聯,也算是把繪畫的技能稍微撿起來一點。不能說畫得多好多專業,閒來無事的時候隨意畫兩筆,也算是一種不錯的消遣。畫畫的過程中身心是放鬆的,完成一幅畫之後是滿足的,也理解了當初理解不了的那句「把畫畫當成玩」。
如果說學習美術帶給我什麼,可能都不是什麼功利結果,我並沒有用「美術」來謀生。可是繪畫訓練的過程中所培養的各種能力,包括顏色的感知,觀察能力,思維能力都是實實在在的,不敢說美術對於我的人生起到了多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它讓我的生活變得更豐富多彩,也讓我多了一處心靈的避風港。
馮耀宗的學生
李昕
(李昕 1990年生,碩士研究生,1998年起隨馮老師學畫至2004年,現就職於市直某事業單位)
下面視頻中的作品還是李昕陳楠小時候在馮老師的指導下一起合作時的作品,這件作品從開始到完成歷時2個月,它不僅是2位作者的童年還是2位友誼的見證,更是馮老師辛勤耕耘的教育成果。即使馮老師的畫室幾次搬家,但還是把它珍藏在身邊這麼多年。
那學美術到底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呢?除了李昕陳楠跟大家分享的顏色感知、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各種能力,那小編想說的是還有創造力。那創造力對於一個人有多重要呢。近些年國家一直出臺相應政策刺激國民們要多創新,獎勵創新人才,那這個創新它的核心其實就是創造力。小編自己也在網上查閱了一些相關資料。
除了愛因斯坦,小編再說下《蒙娜麗莎》的作者達文西,他不僅是偉大的植物學家,建築學家、古生物學家,他更是一位偉大的畫家。許多歷史學家和學者仍將達文西視為「 環球天才 」或「文藝復興時期的人」的典範,「 天才的好奇心」和「極富創造力的想像力」
如果你的寶寶處於這個黃金期,千萬別錯過這個黃金時期的開發!
小編認為美術是開發孩子的創造力最好的辦法,如果您的孩子喜歡美術,恭喜你,並謹記不要錯過良機。一定要繼續保持孩子的美術興趣並令其開花結果。
馮耀宗教學經歷
1979年6月—1980年7月在阿榮旗那克塔鄉立新中學任教
1980 年9月—1982年9月扎蘭屯師範讀書
1982年9月—1992年9月海拉爾文化街小學任教
1992年9月—2018年10月呼倫貝爾學院任教
2005年榮獲「呼倫貝爾學院2004年優秀教師」的榮譽
2005年獲得「呼倫貝爾小教分院考核優秀」的稱號
2005年獲得「2004年考核優秀」的稱號
2006年榮獲「呼倫貝爾學院2005年-2006年優秀教師」的榮譽
2007年榮獲「呼倫貝爾學院2006年優秀教師」的榮譽
2008年榮獲「呼倫貝爾學院2007年-2008年優秀教師」的榮譽
2008年出版個人專著:《凍土人-馮耀宗人物頭像速寫作品選》(遼寧美術出版社出版)
2006年個人論文《試論中國當代水彩畫》發表在《呼倫貝爾學院學報》
2008年3月發表論文《論人物速寫「存在」的現實價值》美術大觀
除做好本職工作之外,他利用節假日、寒暑假繼續為熱愛的美術教育工作發光發熱。
在馮耀宗的指導下他的優秀學生遍布全國各地,其中有現任大學院長,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設計主任,深圳市美協水彩畫藝委會委員,中國架上繪畫第5、6屆內蒙古唯一入選者(全國總計入選100套)以及多位美術專業研究生、博士生。除本專業之外,其他學生同樣受馮耀宗老師學習美術的影響,在其未來生活以及事業上起著指引方向並取得輝煌成果的作用。
馮耀宗教學宗旨
美術是素質教育當中連接點最多最全面的學科,它是集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創造力),記憶能力,操作能力與一身的綜合學科之一。
通過美術如何提升這些能力呢?舉一個寫生瓶子的案例。
觀察能力:首先需要引導學生觀察理解,怎麼落到紙上。
思維能力:學生需要想在紙上畫多大,什麼比例。
記憶能力:寫生過程中加深並訓練了學生的圖像記憶。
想像能力(創造力):想像瓶子與人怎麼結合,與物體怎麼結合。
操作能力:在學生在寫生的過程中,每一步都離不開操作。
試想一下如果這些能力通過美術開發並長期訓練,那對孩子的未來生活工作幫助有多大?同理,成人有意識的利用美術對這些能力的訓練會對自己的工作生活有何好處?
馮耀宗教學成果
敖梓涵 10歲 2019年
敖梓涵 10歲 2019年
阿麗娜 12歲 2019年
高蒲 12歲 2018年
康心悅 12歲 2019年
王依娜 11歲 2019年
康心悅 12歲 2019年
王依娜 11歲 2019年
康心悅 12歲 2019年
康心悅 12歲 2019年
王依娜 11歲 2019年
王禹 11歲 2019年
王禹 11歲 2019年
王禹 11歲 2019年
宋昕 10歲 2019年
高蒲 12歲 2019年
高蒲 12歲 2018年
高蒲 12歲 2019年
高蒲 12歲 2019年
康心悅 12歲 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