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句話說,「有時候,做愛並非源於愛,但是,通過做愛這件事,可以看出一個人愛或不愛。」
那麼,怎麼樣的做愛,才是愛?
著名文學家帕慕克做了最好的解答,「一個人儘管有很多別的機會,但依然堅定地拒絕這些機會,只想不斷地和同一個人做愛,這種讓人感覺幸福的情感,就叫做愛。」
確實,做愛不一定就是愛,但若一生只對一人做,一定是深愛。
因為,深愛一個人時,心裡眼裡都是這個人,身體也只對這個人有反應,恨不得一生一世與對方相依相偎,怎麼還有時間去理會他人的示好。
我們說,性是愛的語言,許多沒說出口的話,身體已經做了最誠實的表達。
一個人,嘴巴會說謊,但身體永遠不會,對於做愛,有愛與無愛,身體的反應截然不同。
愛一個人時,身體會本能的靠近,迫切的想要融入對方的世界,並且,只為對方一人打開心扉,眼神裡倒映的全是對方的身影。
愛是保護,也是侵略,是放手,也是佔有。
曾在微博上看過一段短片,視頻中,男孩與女孩牽著手走在街上,女孩問身旁的男孩,「你結婚後會不會找別人?」
男孩不假思索的回答「如果是你,就不會有別人。」
女孩接著問「如果不是我呢?」
男孩笑著說「如果結婚的對象不是你,那你就是那個別人。」
這就是真正的愛吧,一旦認定了你,餘生都是你,心裡再也放不下任何人。
如果一個男人能夠專心致志的對你,並且全身心都對你一人忠誠,這樣的愛毋庸置疑。相反的,一個男人,說愛你的同時,還忙著與他人曖昧,那麼,在他心裡,你們之間不過是一場遊戲,無論你想或不想,終有一天會散場。
有句話說,「男人重性,有性而愛,女人重情,以情生性。」
其實,有性並不代表就有愛,感情裡,也有一些人因愛而性,通過性來感知彼此。
真正愛一個人時,自然只願與對方十指緊扣,不愛時,即便朝夕相處,也無法在心底掀起半點漣漪。
在生活裡,很多感情的消亡,其實都是從身體的厭倦開始。人依然是當初那個人,只是愛已經變了,即便同床共枕,身體也不再觸碰,完全沒有了最初心跳加速的感覺。
倆個人日復一日的背對而眠,相看兩相厭,感情就這樣走向了分離的陌路。
前幾天,有一位讀者留言說:
為什麼感情總是相處越久越容易變呢,我和他在一起將近十年,卻越發的疏遠,如今,我們之間就如同陌生人。
以前,走在街上他都會牽我的手,晚上總會抱我入眠,一時一刻都不願離開我。現在,他卻恨不得遠離我,對我極盡冷漠,對別人卻各種溫柔。
我不知道是不是不愛了,只知道,我已經不再期待他的擁抱,我們之間已經沒有了同床共枕的欲望。
感情中最悲哀的莫過於,明明近在眼前,卻讓人感覺遠在天邊,最初的期待漸漸的演變為最終的遠離。兩個人朝夕相處卻連擁抱都勉強,彼此之間永遠隔著一段冰冷的距離。
真正的愛應該是床頭做愛,床尾談心,而非冷眼相待,背對而眠。
兩個人情到深處時,又豈能少了身體的接觸,擁抱,親吻,做愛,每一個行為都是彼此之間情感的交流,身與心的相應。如果兩個人之間,只有背對的冰冷,毫無相擁的溫情,怎麼有愛可言。
兩個人之間愛或不愛,做愛這件事會給出明確的答案。
愛時,自然會魂牽夢繞,一心一意,不愛時,便不會再心生漣漪,也不再有相擁的欲望。
感情裡,無論如何,唯有走心了,才是愛。
— END —
晚安曲:如果愛我 - 陳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