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畢業,要求發表一篇中文文章?

2020-12-16 帥小西De

事件起因:

2019年6月2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韓正甫教授要求:自2019年入學的博士開始,必須發表1篇中文文章或論文才能畢業,哪怕是媒體、雜誌的科普文章。小西一下子就想到百家號發文,之前在百家有關注幾個中科大的在讀博士生,非常優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博士生的中文寫作水平如何?

小西博士畢業後進入大學任教。作為一個研究生導師,個人覺得不少博士生、碩士生的中文寫作水平的確很Low,常常是漢語、英語的習慣混用,可讀性不高。也許,本科生學位論文還可以說是「去重」,研究生實在沒法用這個藉口。

小西舉個小小的個例,也許更能明白韓教授為何有「需要發表一篇中文論文才能畢業」的要求。小西熟識的本專業一個博士生(2019年5月已答辯畢業),她的論文送審前得專業內2位導師"預審同意"後送校研究生院,經教育部平臺盲審通過後才能安排答辯事宜。但是,她的論文在預審期間被提出不下30餘個大小問題,尤其是中文寫作非常"糟糕"。

日常中,博士生中有人為中文寫作頭疼,也有人為英文寫作頭疼。初期愁的肯定是英文寫作,如第一篇Sci論文都比較「難產」,第二篇開始就會找到感覺。其實,小西個人覺得中文寫作的難度更大,尤其是中文核心類期刊。之前,小西就有個博士師弟,在發表幾篇SCI之後,想著"邊角料"的數據發個國內核心,直接就被拒稿。

-第一篇論文寫作時頭疼-

小西記得,導師們常說的一句話是國內頂尖學報的發文難度不低於一篇中科院II區以上論文,在我們課題獎勵中核心期刊等同於IF=1.5的三區Sci論文。「國內頂尖學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行業內公認期刊,如一級學會辦的期刊,一般某個工科專業僅有2-3個一級期刊。

之前,不少研究生在「琢磨」他人博士學位論文時,也會有經常發現一個類似的問題。部分論文末尾"已發表科研成果"部分列出七八篇SCI論文(一作),一看就是個標準的優秀博士。其中文中有精美的圖表(英文科研小論文常是學位論文中的某一個章節,圖表是可以直接"複製"的),但是中文寫作一眼看去就不是很"地道",給人一種畢業之前「寫的很急」的感覺。

或者,這麼說吧!小西寧可給學生修改潤色一篇英文論文,也不會選擇中文論文。相比有套路、句式的英文寫作,小西個人覺得中文的凝練難度更大。比如,你看看小西的問答,在表述上同樣不是非常地道。正所謂長期不寫不用很容易退化的。

-科研論文寫作-

為何要抓博士生的中文寫作?

小西覺得「需要發表一篇中文論文才能畢業」的要求是合理的。合適的中文寫作鍛鍊,對於博士日後的科研發展非常重要。

首先,在日常的課題申請書、中期檢查、結題報告中,遞交的都是中文版。甚至,部分留學生(如申請博士後資助)的材料還得團隊內博士生幫忙翻譯成中文。畢竟,大部分「領D」或「專家」的英語水平達不到直接審查英文資料的程度,但是中文水平很高。之前,小西寫的課題申請材料就經常找一個校領D秘書的朋友幫忙看看,往往都能提出很多建設性的修改建議。

其次,在博士生畢業的「第一桶科研啟動金」(青年基金資助)的申報中,有傳出「+1篇中文核心」更好的趨勢,同期儘量不要有開源的英文期刊論文。畢竟,科研經費給老外交版面費不太合適,之前可能沒這麼明顯的態度,目前已有類似的「說法」。當然,不是說高水平的Sci論文不重要,而是有一篇中文核心論文,可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同時,很關鍵的一點學位論文送審中,不少發表多篇Sci博士生的學位論文,因語句不通、沒有主語等,直接被判定為「不合格」,只能無奈的延期半年。這樣也會逼著博士生提升學位論文的寫作質量。還記得2019年3月上海交通大學的博士生導師(青千)在群內辱罵學生嗎?主因就是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寫作實在差的看不下去。

-大量閱讀和寫作練習很關鍵-

-結語-

當然,提升中文論文寫作的好處很多,在高考中我們就常說「得語文者得天下」!小西作為工科博士也深有感悟,真的是慢工出細活,沒有大量的閱讀和寫作練習,出不來好文章。比如,回看小西2018年3月的問答,你會發現寫的非常稚嫩。

其實,類似的要求在其他學校也有,只是沒想到這次韓教授的舉措引發了不小的關注。如清華大學2018年新生中就有開設「寫作與溝通」的必修課,甚至在2020年將覆蓋清華所有本科生,後續也會向研究生提供類似的課程。相信國內其他院校,也會跟進類似的舉措!

最後,還有個不太好說的原因。科學無國界?還記得2019年5月IEEE群發郵件禁止華為員工參與編輯和審稿嗎?小西覺得一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為何不能發表在國內的核心期刊呢?

小西認為必須得提升自己期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博士生必須發表一篇中文文章才能畢業!--中科大一博士點新規
    內容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綜合自:中青報、科技日報、安徽網據中青報報導 「從今年入學的博士生開始,必須發一篇中文文章或論文才能畢業,哪怕在媒體或雜誌上發一篇科普文章,甚至科技新聞報導都可以,但你不能沒有
  • 中科大一博士點出新規,博士畢業必須發表一篇中文文章,合理嗎?
    中科大一博士點出新規,博士畢業必須發表一篇中文文章,合理嗎?最近中科大光學工程博士點要求博士畢業必須發表一篇中文文章。關於這件事情,新聞報導大多含糊其辭,有一點誤會值得澄清。科大的博士畢業要求,並不是博士發表一篇中文文章就能夠畢業,科大幾乎所有的院系其博士畢業都要求至少發表兩篇學術論文。這兩篇論文還必須是發表在SCI期刊上,也就是英文的學術期刊。最近的這個規定,並不是說就不需要發英文論文了,而是強調在發表英文論文的基礎之上,還得發表一篇中文的文章,才能達到畢業要求。
  • 博士發英文頂級文章可畢業?不行!這個985博士點還鬚髮一篇中文
    目前幾乎所有的高校和研究所都是要求博士生發表高影響因子SCI英文論文才能畢業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學工程博士點最近立了個新規。「從今年入學的博士生開始,必須發一篇中文文章或論文才能畢業,哪怕在媒體或雜誌上發一篇科普文章,甚至科技新聞報導都可以,但你不能沒有。即使發再多很好的英文論文,也不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規定。
  • 中科大光學工程博士必須發一篇中文文章才能畢業,有這個必要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學工程博士點最近立了個新規。「從今年入學的博士生開始,必須發一篇中文文章或論文才能畢業,哪怕在媒體或雜誌上發一篇科普文章,甚至科技新聞報導都可以,但你不能沒有。即使發再多很好的英文論文,也不行。」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教授韓正甫告訴記者。
  • 博士生發中文文章才能畢業 中國科大新規引熱議
    據中青報報導 「從今年入學的博士生開始,必須發一篇中文文章或論文才能畢業,哪怕在媒體或雜誌上發一篇科普文章,甚至科技新聞報導都可以,但你不能沒有。」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學工程博士點立下的這一新規,引發網絡關注。
  • 博士生發中文文章才能畢業:母語寫作不如外語?
    「從今年入學的博士生開始,必須發一篇中文文章或論文才能畢業,哪怕在媒體或雜誌上發一篇科普文章,甚至科技新聞報導都可以,但你不能沒有。」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學工程博士點立下的這一新規,引發網絡關注。在外界看來,這一要求並不算高。博士研究生發表研究論文、科研成果,可謂天經地義。而對於在國內高校接受科研訓練的博士生,用中文寫作更是順理成章。更何況,中科大光學工程博士點對博士生僅僅要求發表一篇中文文章,不限制文章發表的媒體和形式,就連科技新聞報導都可以,對於學富五車的博士生來說應當是駕輕就熟。
  • 博士畢業又有新要求,中科大的新規定得到各高校教授的認可!
    如今的中國學術圈,全都是要求發SCI和SSCI論文,很多做學術的小夥伴都迫不得已去學好英文,要求用英語寫作,這讓很多學者都有異議,為什麼中國的學者必須要發英文期刊,很多人都不理解,其實也不難理解,如今全世界使用最廣的就是英語了,可以很好的和國際上的學術進行交流,相互學習,而且很多權威期刊都是英文期刊
  • 中科大一博士點立新規:發篇中文文章才能畢業—新聞—科學網
    博導為學生發愁,寫個借條都面露難色
  • 中科大一博士點立新規:發篇中文文章才能畢業
    來源:科技日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學工程博士點最近立了個新規。「從今年入學的博士生開始,必須發一篇中文文章或論文才能畢業,哪怕在媒體或雜誌上發一篇科普文章,甚至科技新聞報導都可以,但你不能沒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教授韓正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韓正甫說,他們做這個決定不是一時衝動要為難學生,而是因為「現在的大學生,尤其是理工科學生的中文寫作能力實在太差,有些學生可能英文比較好,但中文文章累贅,錯別字太多,有的連寫個借條都面露難色」。
  • 17所全國重點院校博士畢業發文(核心 & C刊)要求
    最近,清華大學出臺新的《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不再以學術論文作為評價博士生學術水平唯一依據,並且不再將博士在學期間發表論文達到基本要求作為學位申請的硬性指標。這一規定出臺後,迅速在各大媒體和自媒體上廣泛傳播,微信公眾號10萬+文章瞬間釀成。可見,博士畢業,發表論文作為硬性條件,讓多少博士在讀人員腦袋疼痛、生理失調、心裡煩躁。
  • 博士生畢業必須發一篇文章:「雙一流」大學博士點看重「語文」!
    這是哪一所「雙一流」大學博士點的規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學工程博士點。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教授韓正甫的話講:「從今年入學的博士生開始,必須發一篇中文文章或論文才能畢業,哪怕在媒體或雜誌上發一篇科普文章,甚至科技新聞報導都可以,但你不能沒有。
  • 博士有沒有必要發表中文論文,聽聽專家們的看法
    因此博士畢業的條件也是不斷的提高。塔主記得大概在2008年以前,博士畢業條件是發表2篇中文核心就可以了,等到了2010年左右,就要求發表SCI論文才可以畢業。到2016年的時候,很多高校畢業條件是要求發表2篇SCI期刊。到2018年開始,很多學校博士畢業要求已經提升為對SCI期刊的影響因子有要求了。
  • 博士畢業難度降低!清華大學博士生在校期間不發表論文也可畢業!
    讀博士難,想要從博士畢業更難。因為按照我國現行的博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和各個高校的培養方案,博士生培養的年限為三到四年,可延期到七年,不過很多人都不能按時畢業,讀博五年畢業算是常態。造成博士研究生延期畢業的「罪魁禍首」就是必須要發表不少於3篇的SCI,各個高校對發表SCI期刊的篇數要求不同。
  • 「情侶送禮研究」寫一篇博士畢業論文,到底有沒有發表價值?
    最近,一篇研究「情侶送禮研究」的博士畢業論文火了,原因說來也有些好笑,就是因為這個論文題目:情侶關係中禮物形象一致性的前因及其對禮物收送體驗的影響研究。相反,高考數學的討論熱度就低一些,原因我就不說了~論文作者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8屆工商管理專業博士畢業生叢日飛,該篇論文有121頁篇幅,接近20萬字,詳細闡述了情侶送禮和其他關係送禮之間的不同,最終得出結論:「如果收禮人具有低依賴程度,且他們之間的親密程度較低,送禮人應該最大程度投其所好,以避免使收禮人失望。
  • 博士發表期刊要求發表快郵寄期刊@
    博士發表期刊要求發表快郵寄期刊@活躍知識經濟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覆蓋教育、醫學、經濟、管理、建築、文學、電力、計算機、機械、法律、石油、藝術、體育、新聞、思政、農林、畜牧、水利、環保等主流學術期刊,公司資質齊全,客戶支付推薦發表費用,流程更符合用戶需求。公司匯聚了國內超先進的教授、博士、學術文章評審專家。
  • 近六成博士延期畢業,博士基本學制延長1年有用嗎?
    何時畢業,一直都是一個讓博士生頭疼的話題。日前,中國人民大學發布全面深化博士生教育綜合改革若干要點,此次改革的一大亮點是:從2016年起,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學習基本學制從3年延長至4年。其實,延長博士基本學制,並非中國人民大學首創。
  • 「SCI 文章兩篇,且對IF有要求」,浙大博士畢業論文真的很難嗎?
    浙江大學學生,因無法在任何一個全球性期刊上成功發布一篇論文,而拿不到畢業證,怎麼辦?這裡的「浙江大學學生」可不是指的普通本科學生,甚至也不是碩士研究生,而是專門指的那些博士研究生;浙江大學對本校博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的質量,要求是非常嚴格的,甚至可以說是「苛刻」!
  •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中文還是英文?
    英文不過關,國際研討交流聽不懂;國際期刊上論文沒法發;與其他國際團隊合作也成問題……最關鍵的是,國內大部分高校及研究機構博士點要求博士畢業「要件」之一就是,在國際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英文不好怎麼能行?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發布的《2018科學與工程指標》(2018 Science & Engineering Indicators)報告顯示,目前,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科技論文產出國。世界上每五篇學術論文,就有一篇來自中國。但另一組數據表明,2018年中國發表的29萬餘篇SCI論文中,僅有8.82%的論文發表在中文期刊上。
  • 嚴格要求還是任務下移?碩士畢業要求發表論文
    論文要求愁煞部分碩士畢業生 「研一入學時得知要在專業學術期刊發表2篇論文才能達到畢業要求,我從研一下學期就開始著手準備,但現在一篇論文都沒有見刊,今年學院又提出,發一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也可以也有的學校指定了相關期刊範圍,例如新鄉醫學院要求「學術型學位自然科學研究生至少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社會科學學位研究生至少在CN以上雜誌發表一篇論文,且不包括會議論文、綜述、摘要、短篇等。」
  • 博士發多少論文才有畢業資格?從40所大學的法學博士學位來看
    碩士和博士對於資格論文的要求也不相同,碩士資格論文許多學校要求公開發表省級以上刊物就行,最嚴格的基本上也只要求發表一篇核心期刊。而博士則要求非常嚴格,大多數博士都被要求至少發表兩篇核心期刊才能達到畢業要求,核心期刊是最低的,還要看發表的是SCI/EI還是國內的CSSSCI期刊,另外CSSCI中又分為來源期刊和擴展版期刊之分。資格論文這一規定在大學慣行了幾十年的制度,儘管反對聲不斷,卻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