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第1課:認識數位順序表
一、數的產生
古時候,人們在生產勞動中,數物體的個數、數人數等,需要「數」,逐漸有了計數的需要,開始用實物記數、結繩記數、刻道記數等一一對應計數方法,隨著數的增大和交流的需要,原始的計數方法越來越不實用。
後來人們發明了一些記數符號,這些記數符號就叫做數字。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記數符號是不同的,有巴比倫數字、中國數字、羅馬數字……
大約在3世紀時,印度人發明了一種特殊的數字,後來這種印度數字傳到了阿拉伯。大約在12世紀時阿拉伯商人又把印度數字帶到了歐洲,歐洲人稱它們為「阿拉伯數字」。
經過很長時間,才逐漸統一成現在這種通用的阿拉伯數字。
二、自然數
自然數的產生是人類生產、生活的需要。
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都是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來表示,0也是自然數,所有的自然數都是整數。
最小的自然數是0,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三、認識數位順序表
1、認識計數單位
一萬一萬地數,10個一萬是十萬;
10個十萬是一百萬;
10個百萬是一千萬;
10個千萬是一億;
10個一億是十億;
10個十億是一百億;
10個百億是一千億……
個(一)、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都是計數單位。
2、認識數位
在用數字表示數的時候,這些計數單位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佔的位置叫做數位。
請注意:計數單位和數位的區別
萬、十萬、百萬、千萬是計數單位;
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是數位;
百萬位的計數單位是百萬,百萬位是數位。
百萬位和百萬之間一字之差,所表示的意義是不同的。
3、認識數級
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右往左數,每四個數位為一級,分為個級、萬級、億級……
個級上有個位、十位、百位、千位,個級上的數字表示多少個一;
萬級上有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萬級上的數字表示多少個萬;
億級上有億位、十億位、百億位、千億位,億級上的數字表示多少個億。
4、十進位計數法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的計數方法,叫做十進位計數法。
5、數位順序表
從右往左數第五位是(萬位),計數單位是(萬),與萬位相鄰的兩個數位是(十萬位)和(千位)。
從右往左數第8位是(千萬位),計數單位是(千萬),與千萬位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是(億)和(百萬)。
一個七位數的最高位是(百萬位)。
第1課時的學習重點是認識數位順序表,能準確地畫出數位順序表,並能理解掌握數級、數位、計數單位和十進位計數法的概念,並了解數的發展史及認識自然數的特徵。
這一課時沒有安排大數的讀法。大數的讀法必須建立在對上面的概念認識、理解之上,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寶媽們在輔導孩子學習這一課時,不要著急去讀數,先把這些枯燥的概念弄通透。
同學們把付老師整理的知識點熟記、消化後,再開啟下節大數的讀法的學習。
如果您有一些好的教學方法,請您在下方留言。
若喜歡付老師的文章,請點讚+關注+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