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裡"萬裡路」研學文化之旅---神垕古鎮盧家鈞窯

2020-12-20 產經觀瀾

神垕地處伏牛山餘脈,山川秀美,境內名勝古蹟眾多,靈泉寺、花戲樓、祖師廟、鄧禹寨、鈞窯遺址等不勝枚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使神後的人文景觀、旅遊資源獨具特色。

神垕古鎮,近在眼前

特色小鎮,文風古韻

神垕老街

走一走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年代記憶

民風

鈞瓷文化發源地

觸摸歷史,感知厚重文化

歷史碎片,俯首皆是

體驗,學習,感受,升華自我

街角即景

本次「萬裡路」幸福裡文化之旅目的地——百年盧鈞窯

1879年,盧鈞瓷創始人盧振太先生親手製作的」禹貢九鼎」被作為慈禧太后60大壽的貢品,被故宮收藏。

2013年,盧鈞瓷被柬埔寨國王收藏(如下圖)

此次我們探尋的是中國五大官窯之一的盧鈞窯,誕生於文化厚重的河南禹州神垕古鎮。

鈞瓷,始於唐,興於宋。

自唐朝,鈞瓷就深得朝廷及佛家厚愛,尤其是秘色瓷被捧為佛家珍品。

盧家第六代傳人盧三先生,接受CCTV美麗中華行欄目專訪

1957年,新中國黨和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又使鈞窯重新散射出了更加璀璨奪目的光彩。周總理指示恢復歷史名窯,之後以盧氏藝人等為骨幹,先後建立三大國營瓷廠。

倍受鼓舞的盧氏子孫經過208次的試燒,終於在粗瓷窯內搭燒成瓜皮綠和天藍色膽瓶等第一窯鈞瓷。1958年,為北京人民大會堂燒制了直徑1.2米大的花盆、瓶子、罐等鈞瓷陳列品。

1962年,盧家人又到北京、廣州、景德鎮遍取百家之長,經上千次試驗,終於使鈞瓷達到了「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境界,小批量產品出口到日、意、英、法等國。1973年秋季廣交會上150種鈞瓷20萬件被搶購一空。至此,失傳數百年的鈞瓷藝術在盧鈞窯獲得徹底復活。著名書畫家和陶瓷藝術家鄧白老先生曾寫詩讚曰:插得春芳第一枝,飛彩流霞禹州瓷,豪言莫做尋常看,正是東風得意時。

鈞瓷起源於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那裡地處山區自然資源豐富,有 「 南山煤,西山釉,東山瓷土處處有 」 之傳說。據實踐,生產鈞瓷如果離開這些條件,在任何國家都不會成功。

鈞窯是中國宋代五大名窯之一,與汝、官、哥、定諸窯並駕齊驅。鈞瓷造型端莊,窯變美妙,色彩豔麗,五彩繽紛,又為諸窯之冠。

鈞窯創燒於唐,興盛於宋,復燒於金元,延至明清仍繼續仿製,歷經千年而盛燒不衰,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鈞窯系。 迄今為止,在禹州境內已發現北宋鈞窯遺址多達 40 處,尤以神垕鎮大劉山下最為集中。

看了這麼多

是不是有讓你想留下來的節奏?

正是有這麼深厚的文化底蘊,古鎮才得以保留下來。

看了這麼多古宅,你會發問:是什麼原因讓盧鈞瓷聲望遠揚呢?

跟著我到老窯口裡一探究竟吧!

看下圖,別走丟了喔!

(第1步:拉坯。右邊是盧家第六代傳人盧三先生)

(第2步,操作步驟在製作現場,以有獎搶答的方式公布)

(第三步:上釉色)

(第四步:燒制)

燒制完成後就等冷卻,嚴格挑選,將不合格的摔碎。所以,你會看到老窯口周圍會有堆積的碎瓷片,這也印證了鈞瓷燒制的艱難,更印證了盧家對瓷器的高標準要求,所以盧鈞瓷的價值也是值得國家與國際皇室肯定的。

「寧可砸瓷,不可砸名。」

--盧鈞瓷第六代傳人 盧三

神垕得天獨厚的自然和物質條件,促進了神垕陶瓷生產與商貿經濟的發展,加之鈞釉開陶瓷銅紅釉的先河,更有窯變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之特色,所以有「家有萬貫,不抵鈞瓷一片」的珍貴价值。

相關焦點

  • 一座因鈞瓷而出彩的千年古鎮——禹州神垕古鎮訪問記
    伯靈翁廟也稱「窯神廟」,是神垕老街上的一個重要古建築,始建於宋代,是鈞瓷文化的象徵性建築,是神垕「鈞都」、「瓷都」的重要標誌。伯靈翁廟窯神殿內供奉著三尊神像:第一位是窯神孫伯靈,為古代制瓷業的發展作出過巨大的貢獻的能工巧匠,被奉為工藝之神。第二位是司土之神。第三位是司火之神。好個藝、土、火!聰明的神垕人們抓住了陶瓷藝術的三大重要元素。如今廟宇保存完好,香火不斷。
  • 河南神垕古鎮,鈞瓷之火燒了千年,被譽為「全國唯一活著的古鎮」
    我們都知道北宋有五大名窯,其中汝窯、官窯、哥窯、定窯都隨著北宋政權的滅亡而消失,只有鈞瓷千百年來窯火從未熄滅,所以神垕古鎮也被大家譽為「中國唯一活著的千年古鎮」。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這座千年古鎮。伯靈翁廟神垕古鎮最著名的景點就是伯靈翁廟,其實就是「窯神廟」。神垕古鎮的人都是以燒瓷為生,所以就建了這座窯神廟,祈求窯神護佑,保佑自己家年年都能燒出優質的瓷器,讓一家人過上富足的生活。
  • 文旅坪山,深耕致遠——坪山鈞窯的詩和遠方
    有人說,文化是詩,旅遊是遠方。文旅,就是「詩」和「遠方」的融合。2018金秋十月的坪山鈞窯,桂花飄香。對於文化企業來說,2018有一個重要信息: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門的合併。文旅,就是「詩」和「遠方」的深度融合。近年來,傳統鈞瓷市場面臨轉型和複雜變化。坪山鈞窯認為,鈞瓷行業已經進入一個較長的積澱期。
  • 古鎮商業化——神垕古鎮遊記
    宋代官府在陽翟(今禹州市)鈞臺附近設置官窯,為宮廷燒造貢瓷,實現了鈞瓷生產由民窯向官窯的轉變,位居中國五大名瓷之首。 神垕古鎮始建於宋代,重建於明朝弘治八年。古有「進入神垕山,七裡長街觀。七十二座窯,煙火遮邊天。客商遍地走,日進鬥金錢。」的詩句美譽。 神垕古鎮先後被評為「中國鈞瓷之都,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 「活著的」神垕古鎮:守望千年窯火延續鈞瓷傳奇
    神垕被譽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鈞瓷之都清明時節,從許昌禹州市出發,沿禹神快速路大約20分鐘車程,直至盡頭,偌大的神垕山門開懷迎客。不遠處,工程車和挖掘機往來穿梭,鈞瓷文化主題公園和大型停車場正提速建設。這裡,今後將是神垕遊客集散的第一站。神垕老街也是一派熱鬧,蓋磚上瓦、熱火朝天。
  • 神垕古鎮河南許昌禹州市
    神垕古鎮,位於河南許昌禹州市。距離鄭州機場100公裡左右,開車約2小時。十一前夕,便開始想著小長假該去哪裡浪一浪,恰逢「等垕多時」的神垕古鎮經過18個月的修舊如舊改造完成。加之神垕鎮馳名中外的鈞窯,那麼就這裡吧,從上海打個飛的去度兩天假。
  • 神垕古鎮國慶大熱 第十屆禹州鈞瓷文化旅遊節創下多重「最」
    AR、VR等新技術手段,增強宣傳的生動性和感染力;首次舉辦鈞窯專著《鈞窯通史》新書發布,推動當代鈞窯文化遺產利用保護和工藝傳承創新。而鈞瓷文化旅遊交流系列活動非常豐富,包括了鈞瓷文化旅遊採風活動、神垕古鎮特色風味美食體驗、神垕·鈞窯·名家攝影作品展、國慶與「鈞」同樂活動。名人大講堂更是請來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著名文化學者王立群主講《歷史從未走遠》,景域集團董事長兼CEO、驢媽媽旅遊網創始人洪清華主講《旅遊,得IP者得天下》,從不同角度闡述神垕古鎮旅遊產業發展前景。
  • 第十屆禹州鈞瓷文化旅遊節開幕 神垕古鎮煥新神彩
    陶瓷是中國的象徵,為迎接國慶到來,「五大官窯之首」鈞瓷在它的故鄉——禹州神垕以文化旅遊節的形式迎接八方來客。  9月29日,第十屆禹州鈞瓷文化旅遊節在神垕古鎮正式開幕,本屆旅遊節將一直持續至10月7日,節慶期間將有「與鈞同樂」、「鈞市開彩」「鈞餚品彩」等各種精彩紛呈的活動。
  • 神垕古鎮位於禹州市西南30公裡處,馳名中外的鈞瓷文化發祥地
    神垕古鎮位於禹州市西南30公裡處,馳名中外的鈞瓷文化發祥地,是中國北方陶瓷的主要產地和集散地,是五千多年陶瓷文化積澱而成的具有典型區域特色的歷史文化名鎮。神垕因鈞瓷而得名,因陶瓷而興盛,「神垕」兩字曾被四次皇封而聲名顯赫,鈞瓷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
  • 神垕古鎮景區掀起研學遊熱潮
    收拾行囊,我們一起出發, 不僅讀萬卷書,還要行萬裡路! 近些天,神垕古鎮景區研學遊非常火爆,千人研學團體接踵而至。昨天又迎來了研學團隊小高峰,全天共接待學生1600人。
  • 禹州市神垕古鎮成為中青旅研學旅行基地
    在許昌第十二屆三國文化旅遊周即將開幕之際,從禹州市傳來喜訊,4月27日下午,中青旅禹州市神垕古鎮研學旅行基地授牌儀式在神垕鈞瓷文化主題公園舉行。許昌市副市長趙淑紅、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高志權出席。
  • 神垕古鎮:中國五大名瓷之首,中國鈞瓷之都
    神垕(HòU)古鎮位於中國鈞瓷都河南省禹州市和伏牛山餘脈,山川秀美的西南部。神垕以鈞瓷聞名。早在唐代神垕就已經生產出五顏六色的花瓷和鈞瓷,在北宋徽宗時期,鈞瓷生產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被定為「御寶」。宋代,政府在陽翟(今禹州市)地區的君臺附近設立官窯,為宮廷製作貢瓷,實現了鈞瓷生產由民窯向官窯的轉變,位列中國五大名瓷之首。神垕古鎮建於宋代,明朝弘治八年重建。古代有「進神垕山和七裡長街的景觀。72座窯爐,煙火繚繞。商人們到處奔走,每天都在為錢而戰。「這首詩的」。神垕古鎮被評為中國鈞瓷之都和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 神垕古鎮鈞瓷之都 房車營地星空酒店越野賽道達成戰略協議
    中國絲路新聞網鄭州訊(記者李廣義報導) 8月5日的天氣有些悶熱,上午十時許,位於鄭州市中州大道的五星車享家旗艦店大廳,迎來了一批尊貴的客人。他們是來自千年古鎮,鈞瓷之都·神垕鎮,房車營地·星空酒店和國標級越野賽道開發委員會的成員們。
  • 河南省神垕古鎮,被評為中國唯一「活著」古鎮,以鈞瓷為業!
    華夏文明是「四大文明」之一,有幾千年的歷史,雖然現在大多數地方都有高層建築,但也有古鎮遺蹟,在這片黃土土地上,有這樣一個古鎮,以鈞瓷為業,窯燒千年。它被遊客一致評為中國唯一「活著」古鎮,卻鮮有人知。它位於河南省禹州神垕古鎮,許多驢友可能不會念這個字,神垕(hòu)古鎮,神垕古鎮位於伏牛山山麓,山川秀美,古鎮裡有許多名勝古蹟,如靈泉寺、花戲樓、祖師廟、鄧禹寨、鈞窯遺址等,而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使得神垕的人文景觀、旅遊資源都獨具特色。為什麼這是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神垕古鎮更像是一個小村莊,這裡的建築都沒有裝修過。
  • 禹州神垕鈞瓷詩三首
    與毛德西教授在神垕古街門前在鈞瓷店裡在神垕鎮,無處不有鈞瓷的身影。老牆裡的磚、小院的花池、院牆上的花盆、屋簷下的魚缸……就連家家戶戶用的餐具、面盆、筆洗都是鈞瓷製品。神垕全鎮大部分人從事著與鈞瓷有關的工作,他們世世代代守護傳承著這千年的文化命脈。
  • 禹州有一個4A級的旅遊景區,不要門票,還是個千年古鎮
    神垕位於禹州、郟縣、汝州三地交界之處,而這三地在古代都是非常有名的產瓷區,包括汝州的汝窯、郟縣的黃道窯和禹州的鈞窯。其中禹州的鈞窯主要就集中在神垕。北宋的五大名窯當中「汝窯、官窯、哥窯、定窯」隨著北宋政權的滅亡,都隨之輝煌不再,消失在大眾的視野當中。只有鈞瓷千百年來窯火從未停熄。
  • 神鈞君翁陶瓷聖地,河南禹州神垕古鎮
    鈞瓷發源於東漢河南禹州神垕古鎮。對神垕鈞瓷的認識,一直停留在少小時聽老人講過的,「家產萬貫,不如均瓷一片」那句話。待後駐京工作,摯友談起鈞瓷故事,便滔滔不絕,滿面春風。聽來使我獲益又驚異。鈞瓷擺件放置家中古董架。
  • 澄城縣堯頭窯考察團赴禹州市學習鈞窯產業發展先進經驗(組圖)
    陝西網(通訊員 王茹)5月28日,陝西省澄城縣堯頭窯文化生態園區管委會主任李雲鵬帶隊一行十人到禹州市全面考察學習鈞窯陶瓷文化產業發展先進經驗,並在禹州市神垕古鎮管委會會議室召開了堯頭窯與鈞窯文化交流座談會。
  • 2020千年神垕映像深度攝影創作團
    宋代官府在陽翟(今禹州市區)鈞臺附近設置官窯,為宮廷燒造貢瓷,實現了鈞瓷生產由民窯向官窯的轉變,位居中國五大名瓷之首。神垕古鎮始建於宋代,重建於明朝弘治八年。古有"進入神垕山,七裡長街觀。七十二座窯,煙火遮邊天。客商遍地走,日進鬥金錢。"的詩句美譽。神垕古鎮先後被評為"中國鈞瓷之都,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 5大名窯很多人知道汝窯、官窯、定窯,卻不知五窯之首的「鈞窯」
    神垕鎮位於河南省中部禹州市西南,是馳名中外的鈞瓷文化發祥地,位居中國五大名瓷之首,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而著稱於世,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和"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美譽。「神垕古鎮」之名歷史上曾被四次皇封,因至今仍盛產各種陶瓷,被譽為全國唯一「活著的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