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AI大學未來課棧上海棧日前在滬拉開序幕,由科大訊飛AI大學發起主辦的未來課棧是AI大學的品牌課程之一,也是AI大學走進全球各地,走近AI愛好者的重要品牌活動,旨在為AI開發者和興趣者提供面對面的交流平臺,滿足各地開發者和興趣者的學習和交流需求。當天,科大訊飛研究院院長、AI大學副校長胡國平做開場課程分享——《學習AI,走近未來》。
伴隨著第三次人工智慧浪潮出現的各種AI技術和產品,人工智慧再次被寫入政府報告中。這輪AI浪潮中,科大訊飛也取得了不俗成績:訊飛曉醫助理在2017年國家臨床執業醫師考試中的表現超過了大多數考生;訊飛開放平臺的累計終端數已經達18億,開發者團隊數達60萬,日均服務次數達45億。
胡國平提到,目前AI大學的學員已破4萬,AI大學將從師資力量、課程體系、學員培養這三方面讓廣大AI開發者和興趣者習得AI知識,共建AI生態,真正做到賦能開發者,成就科學家。他介紹,今年將舉辦iFLYTEK AI開發者大賽,致力於為更多的AI開發者提供「創造」的機會和可能。大賽報名通道近日正式開啟,邀請全社會的開發者一起開放創新、共建AI生態。
科大訊飛AI大學導師、人工智慧商業化專家吳霽虹教授在隨後的課程中分享了《AI讓人類更有尊嚴地活》,從芬奇零售驛站的案例入手,詮釋什麼是人工智慧,以及人工智慧如何成就人類,讓人類獲得滿足等,並對開發者提出三點建議:不要為錢而做事,遠離成功故事,發展一個獨特競爭優勢。
創新工場AI工程院副院長王詠剛分享的課程是《人工智慧的發展趨勢與創投實踐》,他說,人工智慧的發展浪潮有三次,1950到1970年的符號主義流派,1980到2000年的統計主義流派,2006到現在的以深度學習和大數據為主的人工智慧。細究起第三次人工智慧和之前兩次的區別,「有用」這個詞大概是最精準的概括。前兩次人工智慧是提出問題,第三次人工智慧是解決問題。今天的人工智慧雖然還不能做審美、自我意識等主觀性比較強的工作,但人工智慧的商業化已經走到了比較成熟的第四階段---Robotic AI,AI正在被嵌入每一件硬體產品和每一個應用場景。
根據大街網的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慧人才缺口超過500萬,這對廣大AI開發者和興趣者來說,是巨大的機會,也是不小的挑戰。大街網CEO王秀娟介紹了科大訊飛AI大學和大街網的AI人才就業戰略,她表示,雙方將進行平臺聯合,加強良性互動,共建AI人才,共享人才資源;通過雙方資源聯動,賦能並扶持泛AI人才,建設AI人才培養賽道。
AI創意集市是2018年未來課棧新增設的板塊,通過邀請不同行業的嘉賓用5分鐘的時間,根據每期不同的分享主題,來和大家交流他們的獨特觀點和看法。上海棧AI創意集市的主題是「探索AI風向標」,科大訊飛研究院科學家李鑫、深圳和盈互聯科技合伙人易本祥、音書科技CEO石城川、維睛視空合伙人俞燚旻、狗尾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邱楠5位創意分享者,從生活、運動等方面,帶來新鮮有趣的腦洞。(光明融媒記者顏維琦)
[責任編輯:孫宗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