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殘酷法則,科大訊飛越過山丘

2020-12-20 科技新知

近日,國際形勢變幻莫測。美國作為一個超級大國,動用整個國家的行政力量來親自下場針對中國企業,怎麼想都覺得有些魔幻。

然而消息不斷傳來。5月23日,彭博社稱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將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科大訊飛、曠視科技和美亞柏科五家人工智慧公司,同樣加入「黑名單」中,這意味著美國對中國科技的打壓進一步擴大到了人工智慧領域。

前不久,馬化騰也在騰訊全球數字合作夥伴大會上就華為事件發表了看法:「今天的中國已經走到發展前沿,拿來主義的空間越來越少。最近中興、華為事件愈演愈烈,我們也時刻關注貿易戰是否會演變成科技戰。」

種種跡象和言論都在非常清晰地傳達著一個訊號:人口紅利逐漸見頂,而我們終究還是來到了最前沿的商業領域。技術決定成敗在這裡尤為明顯,人工智慧領域更是如此。

AI是個筐

現如今有太多企業,哪怕是像「賣床墊的」這種八竿子打不著的輕工業,都會在自己的產品介紹上寫一句「AI智造」。概念一蹭,倍兒有面子。以至於有一種說法叫「人工智慧是個筐,誰都敢把自己往裡裝。」

在這樣的情形下,標準的明確就顯得尤為重要。

上周,在科大訊飛2019新品發布會上,科大訊飛的董事長劉慶峰就談到了這一問題。在他看來,跨越技術鴻溝後的AI技術價值兌現有三大標準,分別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真實應用案例」、「能夠規模化和可推廣的對應產品」以及「可以通過統計數據去說明應用成效」。

看得見摸得著的真實應用案例」就在會上實時發生,會說8種語言的科大訊飛多語種AI虛擬主播「小晴」向全球同步直播整場發布會。

還有會上發布的訊飛翻譯機3.0,你往邊上一放開始說話,0.5秒閃譯,翻譯語種覆蓋近200個國家和地區,還有七種專門的行業翻譯。

錄音成文「一秒鐘」,找到筆記「一句話」的訊飛智能辦公本,能夠解決紙質筆記記不全、找不到、容易丟等難題。

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這個就叫「真實應用案例」。

其次,「能夠規模化和可推廣的對應產品」也是重要標準,具體是指在推廣方面。

在商業中有一種現象很讓投資者感到頭疼,有一些技術導向的公司常常會搞若干看上去很有趣的發明。乍一看挺好玩,也很酷,但在應用上很局限。

比方說有的企業,搞了一個顯示屏,可以根據天氣不同顯示不同的AI表情,感覺上很有趣,但性價比非常低,不具備推廣的可能性。

而另一邊我們以訊飛智能錄音筆為例,乍一聽確實並不新鮮,現如今許多記者,學生以及職場人士都會使用該工具用以記錄重要對話,該工具的應用已經有些年頭了。

但是一直以來,對錄音筆的使用人群來說,後期的編輯加工和文字校對一直就是非常令人頭疼的事。而訊飛智能錄音筆則解決了這一痛點,1小時錄音5分鐘成稿,識別準確率高達98%,還支持內容標記、語音搜索等,實現了聲音信息的存儲、編輯、轉寫、查看一體化。

是否能真正契合市場需求,市場的需求規模是否真的足夠大,這些問題的答案,將直接決定一款產品究竟是只是「實驗室裡的試驗玩具」,還是「具有商業價值的AI應用」。

最後,「可以通過統計數據去說明應用成效」,通俗說也就是一個合格的AI產品,需要能夠量化的實在好處。比如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抑或是體驗的大幅增長。

有時候,噱頭確實可以幫一家企業獲得短暫的成功,但如果希望在商業時代獲得長期穩定的發展,那麼能否真正挖掘出價值將是制勝關鍵。

而具體到人工智慧領域,科技將是決定你能否符合上述三種標準的核心要素。

AI殘酷法則

在網際網路時代,技術只是商業要素中的重要一環。除此之外,運營模式,產品細節,市場推廣等一系列元素,都可以幫助一家企業活下來,甚至活得很好。

但AI時代,一切都變得異常殘酷。

在過去,中興,聯想等企業,憑藉著其良好的商業體系在「貿工技」的道路上一直都走得很順。然而美國大手一揮,中興幾乎徹底停擺,說到底是被技術卡住了脖子。

而在人工智慧領域,卡脖子現象同樣存在,但他們面對的壓根不是美國或其他任何一個政權,而是宇宙間待解答的科學法則——技術鴻溝。

也正是因此,在文首我們提到的那些可能被美國盯上的人工智慧公司,其實並沒有太大反應。

科大訊飛回應稱:「使用海外元器件的部分消費者產品,科大訊飛已有針對極端情況的應對措施和替代方案。即使極端情況發生也不會對科大訊飛的日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而美亞柏科也回應道:「注意到網上消息,其真實性尚待核實;目前公司海外業務體量佔比小,主要集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在心態上都跟華為的淡定如出一轍。在這個領域裡,說白了大家都是向著技術本身使勁的,而大大小小的公司都有著自己的節奏和安排。

換句話說,都是種地階段,農民A嚷著不給農民B賣糧食,農民B確實沒有著急的理由。眼睛都盯著自己的莊稼地呢,顧得上你這個?

而各家高端企業對技術的自信與面對挑戰時的平和,也很快將這種樂觀傳達給了廣大網友。

有網友稱,美國簡直是中國高端品牌的宣傳大使,沒被盯上的要加緊努力了。

還有人說,美國的「黑名單」簡直就是「封神單」,這都是川普認證馳名商標。

言談間一片調侃,氣氛很是輕鬆。

但事實上對這些企業而言,要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比川普一紙禁令更加嚴峻。

政治問題尚可談判斡旋,但科技突破則毫無取巧可言。現如今對他們來說,唯有跨越技術鴻溝,AI才能真正兌現價值紅利。也唯有跨越技術鴻溝,企業才能繼續存活。

科大訊飛越過山丘

自1956年夏天在達特茅斯夏季研究會上人工智慧的概念被第一次提出以來,人工智慧技術已經經歷了三次浪潮。

眼下隨著近年來數據爆發式的增長和計算能力的大幅提升,以深度學習算法的突破為標誌,我們正處在第三個浪潮期間。

在人工智慧這個概念上人們往往容易慌張,動不動就是實驗室裡兩個電腦開始自發交談了,抑或者語音助手發出了詭異的笑聲,搞得好像很快人類就會被AI統治一樣。

但事實上以深度學習為基礎的人工智慧在底層邏輯上完全是以大量的數據處理為基礎,說到底還是「輸入-算法判斷-輸出」的過程,而不是「認知思考」。

因此在現階段,AI領域內距離我們的生活最接近的依然只是以判斷為主的「聽覺」和「視覺」,而更複雜的「推理想像」等認知功能,則仍需要基礎科學的進一步突破。

在智能語音與人工智慧領域深耕20年的科大訊飛在這一問題上就很有發言權。劉慶峰說,AI核心技術鴻溝的突破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源於熱愛和長期的堅守。

2015年年底,科大訊飛的機器轉寫準確率超過人類最好的速記員;2017年,科大訊飛的「智醫助理」通過了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綜合筆試測評並超過了96.3%的人類考生;2019年3月,科大訊飛在機器閱讀理解國際權威評測SQuAD 2.0任務中再次登頂冠軍,並同時在EM和F1兩個指標上全球首次超越了人類平均水平,一舉創下比賽的全新記錄。

「這個裡程碑是由中國人寫下的,這是英文的自然語言理解,機器已經超過真人水平。」劉慶峰說。

技術鴻溝跨過,業績隨之而來。技術鴻溝跨不過,其他什麼都白搭。

簡單,殘酷。

再舉個例子,語音識別,有噪音的情況下你能不能識別清楚?準確率是多少?說十句話裡面20%的錯別字,你想想有人會用麼?

目前來說,科大訊飛的中文語音識別準確率已經突破98%,這就很有應用場景和想像空間了。比方說訊飛輸入法,訊飛轉寫機,訊飛聽見等一系列產品中,都需要這一底層技術的支持。

就這一項,一項突破,百花齊放。一項卡住,萬馬齊喑。

山丘後還有山丘

我前面有提到,在人工智慧領域,業內普遍認為在當下是「春夏之交」。

春天是萌芽,夏天是萬物生長,而秋天才是收穫。

現如今人工智慧領域,正處於全面開花的前夜。換言之,將破未破的技術鴻溝,才是未來幾年值得我們關注的重點。

劉慶峰認為,2019年開始逐步進入到人工智慧應用價值的紅利兌現階段,中國有極大希望能夠在紅利兌現中獲得成功,關鍵是要瞄準未來提前布局。而持續跨越人工智慧新鴻溝,劉慶峰認為有三個關鍵路徑。

首先是算法突破,即要在數學基礎算法上進行持續理論突破;第二是腦智同飛,即要讓腦科學和數學統計建模方法深度結合;第三是人機耦合,這是未來技術發展的方向,也是倫理和人文的需要。

先來談算法突破。現如今人工智慧的全部應用,往下刨幾乎都是基於深度學習的算法提出,可見算法的重要性。

而深度學習算法本身,也留有了許多可進一步演化的空間。

比如對小數據的利用。關於如何面對小樣本無監督個性化的問題的回答,將極大提高人工智慧的學習效率。

事實上現如今科大訊飛在該領域也有了一些突破,比方說模擬聲音,在原先的時候可能需要長達一周的時間去跟隨模擬對象打磨錄音,但通過對小數據的利用,現在科大訊飛可以做到5到10分鐘就可以完成對一個人模仿。

就在最近的科大訊飛2019新品發布會上,劉慶峰登場展示了一段黑科技——實時變聲技術,劉慶峰在臺上說什麼,臺下就立刻以另一種聲音傳達出來。

不過,他當場表示短期內並不會將這一項技術開放出來,因為技術是把雙刃劍,存在安全風險。「人工智慧要持續發展,最核心的是它的價值觀如何陽光健康與人為善,所以像變聲技術這樣一個黑科技,我們顯然是不會輕易在各種APP中對外開放的,一定是要有一種健康、安全又有趣的方式來跟這個世界來對接。」劉慶峰強調道。

明確指出了「科技為善」的使用原則和邊界。

除了算法這座山要翻以外,還要讓腦科學和數學統計建模方法深度結合

前面我們提到,現如今人工智慧在「認知」能力上尚有不足,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腦科學和人工智慧之間的數學建模沒有很好的結合起來。

一方面腦科學本身的發展就仍有著諸多盲點,而腦科學又是一個整體性極強的學科,這其實就極大阻礙人工智慧的發展進程。而另一方面,二者之間的聯結建模也有著諸多具體工作待完成。學科的交叉使得這一領域困難重重。

2018年7月,科大訊飛與同濟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致力於共建「腦智同飛聯合研究中心」,圍繞人工智慧領域的前瞻核心技術的研發工作,培育相關醫學產業人才。

另外,在未來萬物互聯的場景下,語音識別的交互場景將變得更加複雜,如何嵌入完美的應用環境,如何進一步使得語音交互更加準確擬人,讓人和機器能夠更好地協作起來,這些都是科大訊飛的技術團隊努力的方向。

結 語

AI這個詞,天然具備未來的奇幻感,每當我們從媒體中看到它時,心中所想的也總是一派賽博朋克的景象。

但事實上真正的AI企業,他們所面對的問題都是一個個細小的,瑣碎的,具體的算法或建模。也許不那麼有趣,但這其中也頗有些理工科的浪漫:回答問題,正確或錯誤,成功或失敗,滿分或0分。

涇渭分明。

在真正的AI領域,包裝沒有用,噱頭沒有用,唯有跨過技術鴻溝,實打實做出成績和突破,才不會被對手超越幹掉。

這並不容易,在這條路上,無數個工程師犧牲了陪伴父母,陪伴子女的時間。而那個充滿科技感的奇幻未來,就在前方。

相關焦點

  • 楊宗緯新歌越過山丘歌詞 越過山丘試聽
    楊宗緯新歌越過山丘歌詞下載 越過山丘在線試聽  致李宗盛先生  楊宗緯唱人生如歌,高曉松寫《越過山丘》  就讓我隨你去,讓我隨你去  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  向著開滿鮮花的山丘  揮揮衣袖  人生最好的結語,或許只是一首歌:輕輕地唱,淡淡地印在心裡,慢慢地遺忘……人世間遊過一遭
  • 焦點分析 | 科大訊飛:一家做大量政府訂單的AI公司,能否做好商業化?
    10月24日,科大訊飛舉辦的年度開發者節,這支人工智慧第一股今年的主題依舊是炫黑科技——譬如宣布9月在一項全球英文語音識別大賽中四項指標達到全球第一,以及發布了一款能揣在兜裡的新硬體,「訊飛聽見M1轉寫機器人」。 自從2016年羅永浩在錘子發布會上安利了訊飛輸入法,炫黑科技的手法一度為科大訊飛博盡了關注。但如今這個法則卻失效了。
  • 越過山丘李宗盛
    越過山丘 雖然已白了頭 喋喋不休 時不我予的哀愁 還未如願見著不朽 就把自己先搞丟 越過山丘 才發現無人等候 喋喋不休 再也喚不回溫柔 為何記不得 上一次是誰給的擁抱
  • 保衛科大訊飛」與它的「您好,謝謝您的建議。」
    江濤所說的不符合事實的表述或數據,指的是因為一家國內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由科大訊飛轉投百度,導致科大訊飛失去了一筆價值約為2億的訂單。   科大訊飛方面直接進行了否認,並稱百度與其他平臺在語音技術上的免費並不會對科大訊飛構成威脅,這是因為訊飛開放平臺面向開發者提供的智能語音交互、通用能力亦為免費,而在其他廠商無法實現的、特殊化的個性化服務需求上,科大訊飛則形成了合理的商業模式。
  • 聽《山丘》《越過山丘》有感
    今天,偶爾從收音機中聽到了楊宗緯唱的《越過山丘》,那熟悉的旋律「越過山丘,越過山丘」深深地吸引了我。相同的旋律,不同的情境,這也許就是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年齡,帶給我們不同的感覺吧。李宗盛的《山丘》也是如此,遺憾我們從未成熟,人就老了。曾經年少輕狂,不懂得珍惜。讓女人把妝哭花,也不去管 。到現在人老了,才發現無人等候,頭白了,把自己搞丟。於是開始向真情挑逗,直至死休。這是多麼地悲涼,六十歲回憶往事,傷了別人傷了自己,一生掙扎一生奮鬥,卻錯事連篇。歌詞中央雜著悔恨和無奈,一杯咖啡夾著酒,已經不知是什麼苦滋味了。
  • 科大訊飛發布訊飛翻譯器、智能錄音筆等AI新品
    5月21日,科大訊飛(002230.SZ)2019新品發布會在上海世博中心成功舉辦。會議主題為「你的世界,因A.I.而能」,科大訊飛在會上推出了訊飛翻譯器3.0、智能錄音筆、智能辦公本、轉寫機等新品。據介紹,訊飛翻譯機3.0翻譯速度達到「0.6秒閃譯」,實現清楚拾音、響亮外放和智能識別多音多義詞,打造「聽得清才能譯得準,源頭創新保障翻譯」的準確翻譯效果。
  • 從山丘到越過山丘:歲月不可回頭
    小編最近就是被一首楊宗緯的《越過山丘》洗腦。楊宗緯低沉細膩的嗓音仿佛一個千帆歸來的歌者,伴著動人的旋律低吟淺唱,將年少的那些遺憾緩緩道來。歌曲《越過山丘》人生最好的結語,或許只是一首歌:輕輕地唱,淡淡地印在心裡,慢慢地遺忘。人世間走過一遭,好與壞都已看淡,歲月如歌。
  • 濟南AI翻譯科大訊飛翻譯機3.0優惠價
    (中關村在線 濟南行情)近日,科大訊飛翻譯機3.0在中關村在線認證經銷商「濟南鴻興隆信息有限公司」處有售,送小豹翻譯棒!科大訊飛翻譯機3.0搭載了強大的8核CPU,能夠支持中文對58種語言的實時互譯,覆蓋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翻譯機在人工智慧多件專利技術的加持下實時完成翻譯任務,更好的解決溝通問題。
  • AI 同傳翻車,實際上卻是人類的恐懼 - 科大訊飛,AI,人工智慧,翻譯...
    科大訊飛自己的英文轉寫(將語音變成文字)對於日本嘉賓的識別完全不佳;科大訊飛沒有選擇自己的英文轉寫內容來直接翻譯,而是直接將女同傳的中文結果直接轉寫在屏幕上;科大訊飛也將男同傳重新整理的「標準英語」記錄了下來,不僅轉寫成為了英文文字,同時還最終將這些文字以及機器發音的方式,配到了整個活動的回顧當中。
  • 科大訊飛亮相CES2018 AI翻譯產品和訊飛聽見閃耀海外
    以語音智能交互及其AI科技聞名的科大訊飛,攜訊飛聽見實時中英轉寫系統、訊飛曉譯翻譯機、AI+家庭產品MORFEI(訊飛魔飛)智能麥克風等旗下最新的智能語音與人工智慧技術產品亮相CES展覽會,為現場來賓帶來嶄新的科技體驗。
  • 科大訊飛怎麼樣?科大訊飛翻譯機口碑甚好
    很多人喜歡旅行,但是由於語言不通不能更好的去旅行,針對更多年輕消費者的需要,科大訊飛全面的推出全新翻譯機,解決語言溝通障礙問題。  科大訊飛一直以來都專注於人工智慧的設計與開發,在人工智慧、大數據領域完成更多的需要,而科大訊飛翻譯機3.0的上線,正是為了解決日常用戶在語言溝通上所遇到的各種不暢。
  • 科大訊飛回應AI同傳翻譯造假:顯示「訊飛聽見」logo並無問題
    日前,有同聲傳譯員在知乎爆料稱,在近期舉辦的一場國際會議上,科大訊飛的AI同聲傳譯其實是「復讀」人工翻譯的結果,而且「復讀」並不準確,錯誤頻出。同時,大屏幕上還打上「訊飛聽見」的 Logo。
  • 馬來西亞牽手科大訊飛共建AI創新中心
    協議約定,作為東道主,MDEC將在未來三年內為AI創新中心的設立提供政策支持,定期促進馬來西亞和科大訊飛在政府、工業、研究方面的訪問、交流與合作。同時,作為東協成員國,MDEC還將積極推薦科大訊飛人工智慧實驗項目在東協諸國的推廣登陸工作。
  • 科大訊飛被揭發用人類翻譯冒充AI
    文 | 一鳴 9月21日,知乎上一篇題為《科大訊飛,你的AI同傳操(qi)作(zha)能更風騷一點嗎》的文章刷爆網絡,直指國內語音識別巨頭科大訊飛用人類翻譯冒充AI進行欺詐。 文章作者Bell Wang(知乎用戶名)表示,9月20日他來到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為2018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IEID)的高端裝備技術與產業分會做現場同傳。
  • 當《山丘》遇到《越過山丘》,當李宗盛遇到高曉松
    比如「說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 僥倖匯成河 然後我倆各自一端 望著大河彎彎 終於敢放膽 嘻皮笑臉 面對 人生的難」,比如「也許我們從未成熟 還沒能曉得 就快要老了 儘管心裡活著的還是那個年輕人」,又比如「越過山丘 雖然已白了頭 喋喋不休 時不我予的哀愁 還未如願見著不朽 就把自己先搞丟」,再比如「我沒有刻意隱藏 也無意讓你感傷 多少次我們無醉不歡 咒罵人生太短 唏噓相見恨晚 讓女人把妝哭花了
  • AI 同傳卻是真人翻譯?科大訊飛:這叫人機耦合
    今天被揭穿「假 AI」面目的,是以語音識別技術著稱的科大訊飛——就是老羅在錘子手機發布會上每次必感謝的合作方之一。出問題的不是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而是他們這幾年大力鼓吹的翻譯技術。一名王姓譯員在知乎上爆料,9 月 20 日他參與了一場國際會議的同傳傳譯,現場採用了科大訊飛的產品「訊飛聽見」。表面上看,這款產品的作用是將同傳的語音轉成文字輸出,但他在翻譯過程中發現,科大訊飛似乎將同傳們的翻譯功勞,安在了自家的產品身上。
  • 科大訊飛的煩惱
    它就是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命名的人工智慧公司——科大訊飛。在炫目的明星光環下,尤其是最近成為了2020年冬奧會語音轉換與翻譯的獨家供應商後,科大訊飛肉眼可見的煩惱並未解除。科大訊飛自創立以來,深耕智能語音、語言技術等尖端人工智慧領域,逐漸積累了在語音合成、語音識別、口語評測、自然語言處理等多項技術上領先優勢。
  • AI語音翻譯造假?科大訊飛董事長回應AI語音翻譯三大質疑
    原標題: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迴應AI語音翻譯三大質疑  人民網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 楊知然) 9月20日,一篇關於科大訊飛AI翻譯造假的爆料帖引發社會關注。據這位身份為同聲傳譯員的網友Bell Wang在知乎上的爆料,科大訊飛「智能翻譯」實際上是機器讀的自己和搭檔的翻譯。AI翻譯到底是技術進步還是炒作噱頭?
  • 美國要對科大訊飛下手?科大訊飛剛剛回應……
    文章援引兩位知情人士說,除海康威視、大華股份、曠視科技外,另外2家正在考慮的公司分別為美亞柏科和科大訊飛。   消息出來後,科大訊飛股票一度跌破8%,收盤跌7.03%。
  • 越過《山丘》,誰在等候
    他花了10年時間,最終創作了《山丘》這首歌。 的確,《山丘》真的是一首讓人念念不忘的歌。 有人說,年少時聽不懂李宗盛的《山丘》,聽懂《山丘》時已是不惑年。少年時,欲賦新詞強說愁的時候,極愛聽老李的歌,總覺得那個時候聽他的歌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感受和品味,雖然大多數他歌裡的情緒自己未必真的能體會,甚至是完全不明白的。年輕奮鬥的時候,有那麼一段時間覺得老李的歌有點「消極」,不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