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山野奇談系列,鬼敲門之老太爺偶遇鬼戲班。
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
前文回顧:「夜半莫開鬼敲門,一聲喊人,掉三魂。」講述奶奶家老宅所發生的那些事。因大雪,老太爺被困村外,家人著急便派大姨太奶家兒子前往尋找。可前腳剛出門,古怪的事便發生了,敲門人到底是誰?還有老太爺遇到的那個冰天雪地裡的戲班子貌似也不簡單。為何只看了一場戲,個個都成了皮包骨頭,難道真的只是過了一夜?好了第二部分故事,請大家接著欣賞,前半部分,如果你沒看,可以從文末前文連結處查看,也可以關注我,在主頁中查看。天氣微涼,多加點衣服,可別被今天的故事,凍著涼了。
那年的雪,來得很晚也很大。正月的暖陽遲遲不肯露面,不服氣的寒風使勁地吹,吹落雪花,給大地蓋得嚴嚴實實,就好像這樣就能暖和一樣。可沒想到的是,雪花更加調皮,潔白無瑕的面孔下,卻暗藏一顆冰冷的心,涼透了它能接觸的所有東西。
沒有綠意凜然的山川,也沒有愜意的羊腸小道,亦或者那灑落山間的小屋。有著的,只有白,一望無際的白,讓人感覺不到一絲溫度的白。
「這可咋辦?看不見路,雪都快到半腰了,人都走不動,別說驢車。再這樣下去,我們都要凍死在這。而且,到底哪裡才是家啊?」此時老太爺身旁一個年輕小夥,終於忍不住抱怨了起來。
確實是,眼睛看到的除了白還是白,也不知道今年是怎麼回事,怎麼下這麼大的雪。昨晚還能勉強跟著小河溝走,可現在全下平了,就像你身處荒無人煙的沙漠,沒有參照物真的很難分清方向。
別說老太爺了,就算大羅神仙也認不清路,因為眼前根本已經沒路,除非你會飛還差不多。「憑記憶走吧,留在這死路一條,往前走走,哪怕是走錯,只要遇到人家,咱們就有救了。」
此時老太爺已經被大雪困了3天3夜,早已人困馬乏。要不是前幾天老太爺下令吃了一頭拉貨的驢,恐怕大家早已支持不住了。可眼看天就要黑了,剩下的驢肉也僅僅夠他們6個人晚上吃的最後一頓,明天如果還找不到人家,恐怕就兇多吉少了。
也就在他們絕望到極點的時候,忽然遠處飄來一個聲音,「咿咿呀呀……」目測也就前方百十米處,隱隱約約還能看見點橘紅色的燈火。此時再看老太爺他們一行人,個個兩眼通紅,一閃一閃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
「這是戲班子」還是那個年輕人第一個喊了出來,緊接著像個猴子一樣,一跳一跳狠命地奔向戲班子方向。其他人自然不甘落後,紛紛跑了起來。這遇到戲班子可比遇到人家強太多,不僅有瓜果點心,還很聽聽小曲解解乏,再不濟也還能暖暖身子不是麼。
也可能是老太爺他們太幸運了,這戲班子可不小,底下人烏央烏央一大片,臺上幾個旦角唱著小曲,甭提多動聽。終於有救了,老太爺他們點了一大桌子酒菜,前半個時辰不停地吃,足足上了三遍酒席才罷手。
然後再喝著茶優哉遊哉聽著小曲,「咦?今個兒這臺上的小生,咋這麼熟悉?」老太爺有些疑惑,不過也僅僅是想了一下。老太爺可是十足的富老爺,這天下的戲班子不敢說,但是附近十裡八鄉的,哪個稍有名氣的戲班子他沒聽過?光每年往宅子裡請的就不下於十回,因此感覺熟悉也不足為奇。
也就在這個時候,老太爺後背被人猛地拍了一下,差點沒給他嚇死。老太爺頓時火冒三丈反過頭來就罵「你個老頭,好端端的嚇我作甚?」這老頭嘿嘿一笑說道:「不拍你,你能醒?」緊接著又說道:「你個瓜娃子,嘴巴過年的時候你媽媽沒給你刷刷啊,咋說話這麼臭?」
很顯然,這眼前的老頭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就當老太爺不想和他一般見識的時候,老大叔突然開口道:「小娃娃,快走,這戲你聽不得。」
當時老太爺立馬生氣了,這老頭怎麼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撥自己。「憑啥?這戲你能看,我不能看?因為你頭大一點嗎?」老太爺的話自然不客氣,誰讓這老頭惹自己,還想趕自己,這戲班子又不是他家的,憑啥不讓我聽?
「我吃泥,你吃嗎?」老大叔說著說著還從地上撿起一塊泥往嘴裡塞。這下可把老太爺嚇得不輕,「你,你,你」半天只說出個你字。「你們幾個人啊」老大叔問了一句,此時老太爺哪敢造次趕忙回答老人,「老大叔,我們6個人。」
「那現在幾個?」
「不還是6……」最後一個6字還未說出口,老太爺的話音戛然而止,「咋只有3個人了?」此時場面太過詭異,老太爺驚出一身冷汗,拉起身旁那3個人就往戲班子外跑去。也不知是因為跑得太猛,還是太過驚慌,一連摔了好幾跤。
此時他才回想起,剛才覺得臺上的小生很熟悉,不就是身邊那消失的三個人嗎?而那老大叔他也想起來了,因為只有一種東西才吃泥。那三角眼,那八字鬍,還有那沙啞的聲音,除了過世十多年的老王叔還能有誰?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僅僅不到一個時辰,再看他們幾個,身上哪還有肉,瘦得皮包骨,一陣風都能吹跑,也難怪剛才跑的時候老是摔跤。戲班子還是那個戲班子,此時再看,綠幽幽一片,而剛才自己坐的位置,老王叔還坐在那裡,只不過身邊多了3個人,而那3個人不就是剛才消失的那3個人嗎?
溫馨提示:山野奇談民間事,用盡半生寫紅塵。好聽的故事,好看的文,感謝您一直以來的陪伴,接下來的故事更加精彩。故事雖好,但切莫與現實相照應,當真不得。
本故事屬民間文學作品,杜絕封建迷信。配圖來自網絡,需要請聯繫刪除。了解民間文化,從欣賞故事開始。有您喜歡,才有半杯水作品存在的價值,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遺落民間的精神瑰寶吧!
相關文章:民間故事:傍晚敲你門的不一定是熟人,奶奶說還可能是「鬼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