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現在讓大家回想一下小學同學,除了平時最好的朋友,你還對誰印象最深呢?
上學時學習好的孩子總是自帶光環,排名在班級最後幾個的孩子,永遠被當作反面教材,尤其是倒數第一的「常駐選手」,沒少挨批評。
但畢業多年後,這些班級裡的差生卻很懷念被老師管教的日子,並感謝老師沒有放棄自己。
上學時特別佩服老師的一項「技能」,就是不管他帶多少個學生,總是能記住每個人的名字、記住每個人的特點。
畢業後很多學生會被老師遺忘,但是會有幾個人老師一直記得。
小博和自己的高中同學在一個單位工作,有一次下班在路上遇到了高中的數學老師,兩個人一起跟老師禮貌地打了招呼。
數學老師一眼就認出了小博,還拍了拍肩膀說他出息了,但是看著身邊的同學就一時沒想起來名字。
老師只記住了小博不是因為他學習多好,反而是因為他當時總愛搗亂,而且學習不怎麼好,是年組裡有名的「淘氣包」。
而他的同學雖不是班級的前幾名,卻也是中上遊的成績。
老師當然希望學生的成績都優異,但是一個老師同時真的顧不過來太多孩子,因此他會重點關注「兩端」。
這樣一來最容易被忽略的孩子,其實是一直處於中遊但成績穩定的學生。
1)保證拔尖的孩子不下滑
成績最好的那個學生,是大部老師的重點培養對象,因為要保證優異的成績成績不下滑,這是一份榮譽,也為班裡的學生起到帶頭作用。
2)「趕一趕」成績最差的學生
成績排在最後的孩子不代表他沒有能力,可能是遇到了麻煩或者是沒找對學習方法,作為老師有責任幫助他們提升,不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離。
3)最令人放心的孩子最容易被忽略
對於學生來說,害怕老師管自己、也怕老師真的不管自己,一些心思比較重的孩子還可能會因為沒得到老師的重視而難過。
處於中遊的孩子成績整體上說得過去,如果孩子還跟守規矩是最讓老師省心的,但正是因為這樣也最容易被忽略。
其實老師不會完全放棄哪一個孩子,孩子們需要懂得的是,無論老師有沒有關注到自己,都別輕易放棄努力。
★ 有自己的規劃
排在後面的孩子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家長要幫助孩子做好規劃。
不必想著每次考試成績超過幾名同學,只要比之前的自己進步一些就是好的,否則目標定的太高容易焦慮、堅持不下去。
★ 不會的及時問老師
老師不能時時刻刻盯著每一個學生,如果不問老師可能就會默認學生是會的。所以遇到不會的問題及時問老師,老師也會因為孩子的認真而高興。
這樣既得到了老師的關注又掌握了知識,成績自然慢慢提升。
★ 有老師管是一種幸福
等到畢業後就會發現,上學時有一個總管著自己的老師,是很幸福的事情。
但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因為老師的管教而產生叛逆心理,最後讓老師感到失望,自己也沒得到提升。
除非老師有打罵等不良行為,我們要讓孩子別對老師的管教有敵意,這恰恰說明老師沒有放棄自己
話說回來,同樣在一個班級裡上學習,孩子之間卻有很大差距,這跟老師的關注程度關係並不是很大。
「學習是給自己學的」這句話很俗但道理深刻,作為學生要懂得自我努力,不求得到誰的關注,只為成就更好自己。
糰子媽心裡話:
孩子們陸陸續續開學了, 無論從前怎樣從現在開始努力就不晚。
【今日話題】大家上學時屬於哪種學生呢?你的孩子現在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