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十一」黃金周已然過去,但其對部分上市公司的影響依舊餘溫未消。有分析認為,如海峽股份、渤海輪渡等主營業務涉及輪渡的上市公司業績將受益於「十一」黃金周。
據了解,「十一」黃金周期間,有多處旅遊景點的輪渡遊客出現「井噴」現象。其中,重慶三峽國慶期間的船票更是自8月份1200元的價格提升至3000元以上。
國慶船票兩月漲近三倍
今年的「十一」黃金周,湖南、安徽、四川等景點較多的省份遊客增長迅速。
有業內人士指出,根據旅遊局數據,《旅遊法》的實施使部分出境旅遊產品價格上升,進而導致出境遊一反高增長常態,僅與上年持平。擠出的遊客回歸國內遊,使全國共接待遊客4.28億人次,按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15.1%,較2011年增長41.7%;實現旅遊收入2233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21.2%,較2011年增長53.2%。國內遊逐漸成熟且旅行社長線遊提價的背景下,中短途自駕遊火爆,散客旅遊成為主體。
隨著國內旅遊人數的上漲,相關景點的輪渡遊客出現爆棚景象。尤其是重慶三峽水路遊客市場在「十一」黃金周期間出現了「井噴」現象,僅10月2日一天,從遊船水路進入三峽大壩旅遊區的遊客就達4000多人次。據了解,三峽大壩旅遊區50%的遊客由水路進入,主要來自宜昌—重慶、重慶—宜昌、宜—奉—宜、高峽平湖環湖遊4條水路旅遊線路,高峰期每天由水路進入三峽大壩旅遊區的遊客達8000多人次。
據了解,重慶31艘豪華遊輪船票在9月上旬已訂完,國慶船票由8月份1200元賣到3000元以上,而世紀遊輪的「世紀傳奇」和「世紀神話」已漲到了4000多元。
海峽股份提前布局「十一」
相比於重慶三峽的輪渡遊客爆棚,海南的輪渡同樣受到遊客的青睞,尤其是受到自駕遊旅客的追捧。
中投證券研究報告顯示,根據旅遊局數據,休閒度假目的地代表海南遊客增長達到47%、旅遊收入增長33%(按照7天口徑計算)。符合其關於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休閒度假旅遊爆發的判斷。
據了解,今年國慶黃金周,海南休閒度假旅遊產品成為主流,濱海度假旅遊、溫泉度假旅遊、森林度假旅遊產品市場需求旺盛,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
另有公開數據顯示,國慶期間,海南接待散客大幅增加。三亞亞龍灣、海棠灣地區酒店散客所佔比重基本都在80%以上。21家抽樣調查酒店接待總人數4.42萬人,同比增長19.01%;團隊所佔比重為23.4%,散客所佔比重為76.6%,散客比重創新歷史新高。
而隨著海南旅遊的火爆,海峽股份運營的旅遊航線也隨之紅火了一把。據記者了解,有自駕遊到海南的旅客在「十一」黃金周前便開始打聽國慶期間去海南的輪渡,並提前預定船票。
海峽股份似乎早已預料到海南遊客的暴增,而在國慶節前,公司便披露擬於2013年10月3日正式運營西沙旅遊航線。運營航線將從海口秀英港出發前往西沙北礁、永樂群島等區域。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海口海之峽旅行社有限公司將負責該航線的票務銷售工作。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西沙旅遊航線「十一」期間正式通航,有望在「十一」黃金周期間獲得超預期客源。作為唯一準經營西沙群島海上旅遊航線的公司,將在第四季度起享受航線運營盛宴。
據了解,西沙遊輪倉位報價最低的三等B艙位為4999元/人,特等艙報價達1.2萬元/人。據公司預計,「椰香公主」輪投入運營西沙旅遊航線,營運收入將達4658萬元,營運成本為3480萬元,營運利潤可達1024萬元,淨利潤在653萬元左右。
渤海輪渡黃金周
除上述景點輪渡出現遊客爆棚的情景外,作為輪渡龍頭的上市公司渤海輪渡同樣收益於「十一」黃金周。
據公開數據顯示,10月1日至10月7日,渤海輪渡公司安全運輸旅客9.6萬人次,同比增長14%;運輸車輛1. 6萬輛次,同比增長20%;實現收入3500多萬元,同比增長25%。刷新了收入、利潤、客運量、車運量、運輸旅客市場佔有率、運輸車輛市場佔有率六項歷史同期新紀錄。
據了解,黃金周期間,渤海輪渡公司共投入9艘大型豪華客滾船運營,其中煙臺至大連航線投入:「渤海金珠」、「渤海珍珠」、「渤海玉珠」、「渤海寶珠」、「渤海翡珠」、「渤海翠珠」、「渤海晶珠」7艘大型客滾船運營;蓬萊至旅順航線投入「渤海明珠」、「渤海銀珠」2艘大型客滾船運營。正常情況下每天往返18個航班,每天可運送2萬多人次,可運送車輛3000多輛次。
(責任編輯: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