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洪德、池志強、方守賢,2020年已有3名院士逝去

2020-12-20 澎湃新聞

2020年以來,已有3名院士逝去。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官網刊發訃告稱,我國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第一臺大科學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經理,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原主任,中國粒子加速器學會前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方守賢先生因病於2020年1月19日9時3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公開資料介紹,方守賢先生是我國高能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20世紀80年代,他參加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1983年至1986年擔任工程副經理,1986年至1988年擔任工程經理,領導團隊按期、高質量建造了我國第一臺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整機性能在國際同能區的機器中佔領先地位,開啟了中國基於粒子加速器的高能物理的實驗研究。方守賢先生於1986年至1988年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1988年至1992年任所長,全面領導研究所工作,實現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穩定高效運行,為奠定我國在τ-粲能區粒子物理研究的領先地位做出巨大貢獻。

方守賢先生治學嚴謹、誨人不倦,培養了一批傑出人才和學術骨幹,目前是我國加速器事業各領域的中流砥柱。他通過廣泛的國際合作推動我國加速器科技的發展,架起了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在加速器領域積極合作的堅實橋梁。

此前,我國著名神經藥理學家、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離休幹部池志強,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月7日1時43分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95歲。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蔣洪德同志,於2020年1月4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2020年剛過去3個月,中國已痛失13位院士
    今年(2020年)以來,已有13位院士相繼逝世,包括蔣洪德、池志強、方守賢、李方華、孫儒泳、段正澄、周同惠、沙慶林、蔣亦元、寧津生、李道增、周俊、盧世璧。傾其一生——蔣洪德「蔣洪德院士為我國能源與動力科學事業奮鬥一生,他愛國奉獻、自強不息、治學嚴謹、淡泊名利,堪為師者典範。」——摘自清華大學官微所謂師者,他不僅傳道授業,更是學生的引路者和嚮導人。
  • 清明哀思:悼今年逝去的13名兩院院士,清華大學最多,有3人
    1965年,蔣洪德畢業於清華大學燃氣輪機專業,獲學士學位;1968年3月至1978年9月,在青島汽輪機廠工作;1981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獲碩士學位;蔣洪德長期從事葉輪機械內部流動的理論與實驗研究、技術開發和工程應用。
  • 方守賢院士逝世
    原標題:方守賢院士逝世 本報北京1月19日電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方守賢同志,因病於2020年1月19日9時3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方守賢,1932年10月28日出生於上海,籍貫安徽太平。
  • 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蔣洪德院士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蔣洪德同志,於2020年1月4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蔣洪德院士1942年7月4日出生於湖南長沙,1965年獲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燃氣輪機專業學士學位,1981年獲中國科學院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業碩士學位,先後在青島汽輪機廠、中國科學院和清華大學工作。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蔣洪德院士長期從事能源與動力領域的科研工作,在葉輪機械氣動熱力學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
  • 今年,已有30位院士離開了我們……
    他先後參與1966年邢臺地震、1975年營口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等四次大地震的救援工作。他曾說:「醫者仁心的『仁』,其實是兩個人——醫生和病人。醫患之間共同承擔著風險,應該相互信任。」
  • 又一院士離去,2020年我國已痛失10位院士
    2020年3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院士因身患癌症經全力救治無效逝世,我國又失去了一位為國為民作出了重大貢獻的院士。這也是我國2020年去世的第10位院士,此前已經有9位院永遠地離開了我們。2020年至今離去的10位院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7人,每一位院士的離去都是國家的重大損失。
  • 院士蔣亦元逝世,中國今年已痛失9位院士,近2天3位大師離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農業大學教授蔣亦元,因病於2020年2月24日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2歲。蔣亦元,1928年11月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延伸閱讀:中國今年已痛失9位院士 近2天3位大師離世大師遠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周同惠,因病於2020年2月23日在北京友誼醫院逝世,享年95歲。
  • 淚別院士!記者獨家探訪方守賢10㎡辦公室
    截至發稿前記者獲悉,方守賢院士的遺體告別儀式將於1月22日上午在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1986年5月6日,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第一根加速管安裝前,工程總經理方守賢做動員。現場探訪:簡樸的辦公室裡擺滿學術資料今天中午,記者趕到中科院高能物理所。
  • 蔣洪德院士逝世 長期從事能源與動力領域的科研應用工作
    蔣洪德院士逝世 長期從事能源與動力領域的科研應用工作  Evelyn Zhang • 2020-01-06 16:18:42 來源:前瞻網
  • 三個月內共和國已痛失10位院士
    三個月內共和國已痛失10位院士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20-03-16 10:12 來源:澎湃新聞
  • 回顧2020年7位離世的「科學宗師」,每一位的故事都非常讓人感動
    李冠興院士長期從事核燃料與工藝技術的研究,2003年主持建成了我國第1條重水堆核電燃料元件生產線,為秦山3期重水堆核電站提供了國產化的燃料元件,在新型特種材料研究開發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是特種材料在非核特殊領域研發應用的奠基人,做出了巨大貢獻。
  • 2020我國已痛失36位院士,他們對中國科研的貢獻,人民不會忘記!
    2020年,我國已累計痛失36位國家棟梁般的院士。他們分別是:1.核材料專家李冠興2.著名相圖與熱力學專家金展鵬3.蔬菜育種專家侯峰4.內科心血管病專家陳灝珠5.水利專家文伏波29.著名公路工程專家沙慶林30.著名分析化學家周同惠31.著名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家段正澄32.著名生態學家孫儒泳33.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34.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
  • 方守賢院士逝世 曾領導見證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誕生
    方守賢院士逝世 曾領導見證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誕生  Evelyn Zhang • 2020-01-20 10:23:41 來源:前瞻網
  •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博導李道增院士逝世
    、博士生導師李道增,因病於3月19日在北京去世。李道增院士 微博@光明日報 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李道增,1930年1月19日出生於上海,籍貫安徽省合肥市。1947年,李道增以高分考取了清華大學電機系。後師從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轉入清華大學建築系。1952年畢業後留系任教,曾任清華建築學院第一任院長,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今日送別方守賢院士,他們淚灑告別廳
    我國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方守賢因病於今年1月19日在京去世,享年87歲。今天上午,方先生的親友、同事、學生從海內外趕到八寶山,向這位我國高能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告別,不少人淚灑告別大廳。
  • 方守賢院士逝世,遺體告別儀式將於1月22日舉行,學生追憶恩師
    我國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長方守賢因病於昨天9時3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方守賢是我國高能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曾擔任我國第一臺大科學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經理、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第一任主任。
  • 兩天內,中國痛失三位院士!
    兩天時間內,中國痛失三位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蔣亦元逝世享年92歲 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農業大學教授蔣亦元,因病於2020年2月24日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2歲。蔣亦元,1928年11月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
  • 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玉普逝世,今年以來我國已痛失37位院士
    2020年,我國已痛失37位院士。12月9日,澎湃新聞從中國工程院官網獲悉:油氣田開發工程專家,應急管理部部長、黨委副書記王玉普於12月8日病逝,享年64歲。應急管理部官網9日發布訃告。官網資料顯示,王玉普出生於1956年10月,遼寧新民人,曾任大慶石油管理局油田開發處處長、局副總工程師,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副總工程師等職務。2009年8月,他步入仕途,出任黑龍江省副省長,一年後履新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2013年3月,出任中國工程院黨組副書記(正部級)。2014年7月起,擔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 武大首位女院士辭世,曾創「神話般的故事」..
    18日凌晨,武漢大學發布訃告,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訃告稱,遵照張俐娜院士生前意願,張俐娜院士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
  • 7月已有4位院士離開……
    李吉均,1933年10月9日出生於四川彭縣。1956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理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曾任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7月已有4位院士離開除剛剛逝世的李吉均院士外,7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專家許其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童秉綱,中國科學院院士、病毒學家曾毅先後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