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方守賢因病於今年1月19日在京去世,享年87歲。今天上午,方先生的親友、同事、學生從海內外趕到八寶山,向這位我國高能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告別,不少人淚灑告別大廳。
上午10點,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前,等候向方先生告別的人群已經分三列排起了數十米的長隊。入口處掛著輓聯,書寫「長者氣度平淡天真精神永在大地同悲,大賢風範光明磊落育人多矣星河遽殞」。在告別大廳,黨和國家領導人,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負責人都送來了花圈。不少告別者淚灑大廳。
作為我國高能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20世紀80年代,方守賢參加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曾擔任工程經理、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原主任。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原黨委書記潘衛民與方守賢共事20多年,他告訴記者,方先生領導團隊開啟了中國基於粒子加速器的高能物理的實驗研究,為奠定我國在τ-粲能區粒子物理研究的領先地位做出巨大貢獻,他治學嚴謹、為人開朗樂觀,為學界作出了榜樣。
記者了解到,方守賢院士還為國家重大科學裝置上海同步輻射光源、中國質子治療裝置等一批大科學裝置的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長趙振堂帶了10多位同事專門從上海趕到北京,向方守賢告別。「我也是方先生的學生,清華大學畢業後就到高能所跟著方先生做博士後研究,直到去上海參加同步輻射光源的建設。」趙振堂告訴記者,方先生是上海同步輻射光源科技委主任,一直親力親為,直到裝置順利投入使用。
在完成上海同步輻射光源建設後,八旬高齡的方守賢又參與了質子治療裝置的建設。趙振堂說,方先生參與項目建設,從來都不會只在會議室裡聽報告,他一定要去設備安裝的現場,看調試情況,看性能運行參數,「對於學術的執著讓我們每個人都為之感動。」記者了解到,去年上半年去上海指導質子治療裝置的調試建設也是方守賢的最後一次出差,回京後他就生病住進了醫院,直到去世。
趙振堂告訴記者,他們將牢記方先生的囑託,全力投入質子治療裝置的建設。據悉,裝置的加速器部分已經安裝調試完成,正在進行治療設備的裝置調試工作,力爭明年能投入臨床試驗,造福廣大患者。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張航 和冠欣
編輯 黃品超
流程編輯 王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