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廳吸引院士「回鄉看看」 名人館免費開放

2020-12-20 搜狐蘇州
  小貼士:中秋、國慶長假期間,蘇州市名人館正常對外免費開放。開放時間:上午9:00至下午5:00。上午、下午各有一場免費講解。團隊參觀預約電話:0512-82280939;0512-82280932

  首席記者李婷

  近日,多位在外地工作的院士返回故鄉參觀名人館,在成為勵志教材的同時,名人館院士廳正不斷吸引著蘇州籍院士「常回鄉看看」。9月14日,蘇州市名人館迎來了我國著名力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程耿東。程院士此次從大連回到故鄉蘇州,聽親友們介紹說新建成的名人館中專設了院士廳,非常感興趣,他臨時改變行程,與家人們一起參觀了名人館。

  「增加些求學經歷,會讓孩子們有親切感」

  名人館二樓院士廳,程耿東來到觸摸查詢屏前仔細查看關於自己的介紹資料;並且告訴工作人員查詢屏所用的照片正是他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時拍攝的,那一年,他54歲,是院士中非常年輕的。

  當看到展廳正中間「與院士對話」的訪談舞臺,並得知名人館正在陸續開展院士與觀眾、尤其是學生的互動交流活動時,程耿東興奮起來,「這種形式的活動對學生特別有意義,能激勵孩子們好好學習,早日成才。」他並且向工作人員建議,「可在每位院士的生平介紹中增加他們在蘇州讀小學、初中、高中的日常經歷。這樣,觀眾們不僅會感到親切,更能讓孩子們知道院士離他們其實並不遙遠,可能就是從你正在就讀的學校中走出來的!」

  桃李滿天下,不忘桑梓情

  程耿東196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1968年大連工學院研究生畢業,1980年獲丹麥技術大學固體力學博士學位,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2年2月當選為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作為一名傑出的科研工作者,程耿東更在意的是教書育人的教師身份。自1973年在大連理工大學工作開始,程耿東雖長期擔任副校長、校長職務,卻一刻沒放鬆對學生的教育培養。如今,程耿東已是桃李滿天下。2011年,程院士70歲生日時,他的許多學生從全國各地和國外趕來,為老師慶祝。程耿東為所有學生準備了感謝信,並親筆籤名。

  離開蘇州三十多年,但程耿東對於自己在蘇州先後在善耕小學、一初中、六中(高中)這段求學經歷滿懷深情。雖然工作繁忙,但是有機會來蘇,程耿東還是會回到母校,為學生們做講座。

  雖遠離故土,但全家鄉音未改

  程耿東院士和夫人沈珉從小是近鄰,都住在西白塔子巷裡(即今白塔西路)。沈珉當年就讀於蘇州市三中。

  1978年底,程耿東外派丹麥留學,沈珉在國內獨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在丹麥的程耿東給沈珉寫的一封封家書全用英文。因為沈珉當時在蘇州三中學的是俄語,不熟悉英文,為了看懂信她就得翻字典自學。程耿東每次都會在下一封信中用中文把上一封信的內容告訴她。程耿東就用這種特別的方式督促著妻子一起學英語。

  不過,無論在工作中使用何種語言,遠在他鄉的程耿東與沈珉在日常生活中說的都是蘇州話,在國外與女兒之間的交談也是如此。吳儂軟語中,寄託著他們對故鄉蘇州深深的眷戀之情。

相關焦點

  • 蘇州市名人館舉辦「與院士對話」主題活動
    9月24日,「與院士對話」主題活動——「中國飛彈驅逐艦之父」潘鏡芙院士分享會在江蘇省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內的蘇州市名人館舉行。九十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鏡芙在現場參觀「奮楫篤行:『中國飛彈驅逐艦之父』潘鏡芙院士」展,並與家鄉學子暢談。
  •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餘艾冰回鄉訪問母校:希望為開平做點事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餘艾冰回鄉訪問母校:希望為開平做點事 2020-11-16 2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周廉院士:是院士也是病人 肝移植讓我「重生」
    周廉院士:是院士也是病人 肝移植讓我「重生」 2012年12月03日 09:09:26   浙江在線12月03日訊 浙大一院建院65周年慶典大會吸引了中國工程院10餘位院士參加,在參加慶典的嘉賓中,有一位身份特別。
  • 黃岡啟動「教授回鄉」借智行動
    湖北日報訊 (記者王兵、通訊員衛松)12月7日,黃岡市啟動「教授回鄉」行動,計劃用一年左右時間,吸引1000名以上在外黃岡籍院士、研究員、教授(含副教授)或相當職稱的專家人才回鄉服務。這是該市繼連續3年實施「能人回鄉」行動後,創新推出的又一項招引計劃,意在借智在外人才,助力高質量發展。
  • 參加「大氣科學廣東論壇」院士專家談陽江印象、話陽江發展...
    11月17日至18日,參加「大氣科學廣東論壇」的部分院士專家先後走進陽江十八子世界發燒音響博物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實地考察世界瑰寶,品味陽江文化。院士專家毫不吝嗇,將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發展潛力大、宜居宜業宜遊等美譽冠之陽江,看好陽江發展,相信未來大有可為。
  • 中國工程院院士待遇,中科院院士是什麼級別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 身份年年在變 中科院院士孫斌勇回鄉過年記
    歲的孫斌勇十幾歲就離開老家六橫島在外求學、創業,每年他都回來過年,只是他的身份不斷發生著變化——2012年回家過年時,他是破格晉升的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2015年回家過年時,他是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者;2017年回家過年時,他是中國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獎獲獎者;2019年回家過年時,他是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者……今年過年回家,孫斌勇已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甬籍院士、東華大學教授鬱銘芳逝世,系我國化學纖維領域奠基人
    鬱銘芳,1927年10月3日出生於上海,祖籍寧波鄞州區首南街道蕭皋碶村,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先後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中國工程院「光華工程科技獎」、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紡粘法非織造布「終身成就獎」、改革開放40年紡織行業突出貢獻人物等20餘個獎項,紡織工業部「先進工作者」、上海紡織工業局優秀黨員、上海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等多項榮譽。
  • 鄭健龍院士:「真正引進為地方所有、地方所用的人才」
    湖南省人社廳副廳長黃贊佳(右四)一行看望鄭健龍院士(右五)。劉湖 攝   紅網長沙1月13日訊(記者 劉怡斌 通訊員 楊力錚)「目前世界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湖南省要以開放的政策,引進各行各業發展的人才;要關注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加強青年優才的培養與推介;要改變「引不進、留不住」的局面,真正引進為地方所有、地方所用的人才。」   1月13日,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黃贊佳一行看望慰問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健龍時,鄭健龍院士如是說。
  •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舉行呂西林院士工作室籤約暨揭牌儀式!
    籤約暨揭牌儀式現場10月26日,我校在雁塔校區土木樓516報告廳舉行了中國工程院呂西林院士工作室籤約暨揭牌儀式。我校傑出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呂西林教授,我校黨委書記蘇三慶,校長劉曉君,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結構防災減災工程系主任、同濟大學周穎教授出席儀式。儀式由我校副校長牛荻濤主持。儀式上,我校土木工程學院院長史慶軒介紹呂西林院士的簡歷,劉曉君與呂西林院士籤署建立工作室協議。蘇三慶與呂西林院士共同為院士工作室揭牌,並向呂西林院士頒發了榮譽教授聘書。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數學物理學部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 · 數學物理學部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下面看看有哪些數學物理學部院士吧!艾國祥中國天體物理學家艾國祥提出了擠壓無力場耀斑模型,論證了與磁剪切同等重要的磁擠壓概念,嚴格定義了磁剪切和磁擠壓。
  • 廈門富力院士廷樓盤詳情-吉屋網
  • 院士專家來常共商湖南紅茶發展
    尚一網訊(記者 江一舟 通訊員 杜斌 文/圖)1月9日,「院士專家常德行」暨湖南紅茶高峰論壇在市城區遠觀大酒店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湖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唐建初等專家齊聚,共商湖南紅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為常德開放強市產業立市聚智引才。
  • 中國兩院院士工作地統計,哪些省市的院士最多
    兩院院士,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統稱。院士是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目前中國科學院分為數學物理學部、化學部、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地學部、信息技術科學部、技術科學部6個學部,共有院士825人(不包含外籍院士和已故院士數量)。
  • 與7名院士面對面的機會來了
    此前的兩次「院士面對面」川觀新聞記者 範芮菱9月19日,記者從石室中學獲悉,該校將於9月22日開展第三季「院士學生面對面」活動,7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將與學生們聊科創、談理想此外,此次活動將面向全社會開放。
  • 張古江會見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楊威一行
    河北省副省長張古江在石家莊會見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楊威一行。記者 李相伯 攝 長城網8月18日訊(河北日報記者 邢傑冉)8月17日,河北省副省長張古江在石家莊會見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楊威一行。  張古江首先對楊威院士一行的來到表示歡迎,並簡要介紹了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冬奧會籌辦等情況。
  • 曹坤華分別與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會見座談
    4月15日,廣西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曹坤華在南寧分別會見來訪的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瓦西裡·扎克謝夫斯基、俄羅斯對中文化合作與交流促進會主席拉德米爾·卡拉沙夫佐夫一行、歐洲科學院院士王東明教授及團隊,並與他們舉行座談交流。
  • 17位「兩院」院士齊聚寧波月湖畔 原來是為了這件事
    看著眼前一株標有自己名牌的銀杏樹,原籍浙江鎮海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樂嘉陵感慨不已。10月17日下午, 2019年甬籍院士故鄉行——院士林20周年紀念活動在寧波月湖景區舉行,活動由寧波市科協主辦,以「回鄉·重聚·共創」為主題,共邀請到韓啟德、柴之芳等17位兩院院士參加。培土、澆水、合影……暢敘往日情誼的同時,院士們也為故鄉發展出謀劃策。
  • 「青島國際院士港」1家公司引來4名法蘭西學院院士
    雅克·魯熱力告訴記者,在第一次參加青島國際院士論壇時,他就被李滄區提供的政府的良好創業環境、資金支持、強烈的研發與技術革新需求等因素吸引了,當即與青島國際院士港一拍即合。作為一名有理想的藝術家,他非常希望自己的建築設計理念能在中國得到落地轉化。頂尖人才出現的地方,往往能集聚一大批人才。
  • 重慶現在有多少兩院院士?一起來看看
    消息發布後,重慶的網友也在關心,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的院士中,有多少在渝院士,他們都是誰,正專注那些領域的研究。為此,上遊新聞記者採訪了重慶市科委以及各高校了解到,截至目前,在渝兩院院士共有16位。楊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