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名人館舉辦「與院士對話」主題活動

2020-12-20 文旅中國

9月24日,「與院士對話」主題活動——「中國飛彈驅逐艦之父」潘鏡芙院士分享會在江蘇省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內的蘇州市名人館舉行。九十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鏡芙在現場參觀「奮楫篤行:『中國飛彈驅逐艦之父』潘鏡芙院士」展,並與家鄉學子暢談。

潘鏡芙長期從事我國艦船總體設計研究工作,作為總設計師主持設計了我國兩代四型飛彈驅逐艦,實現了我國自主設計飛彈驅逐艦實現從無到有、「零」的突破,為中國海軍裝備現代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當天舉行的分享會現場,潘鏡芙與母校蘇州中學和蘇州市第三中學校的師生代表,以及善耕實驗小學的孩子們面對面交流。他分享了自己六十餘載科研歷程中的難忘經歷、「為學當似金字塔,既要博大又要高」的人生格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治學準則,以及「實地查究、篤實踐行」的科研工作方法。

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委書記、局長韓衛兵表示,蘇州既是古代的「狀元之鄉」,又是當代的「院士之鄉」,文脈綿延,人才輩出。蘇州市名人館自2012年開館以來,已邀請二十餘位院士走進分享活動,搭建起院士與家鄉學子溝通的橋梁,旨在致敬以潘鏡芙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胸懷祖國的愛國精神和勇攀高峰的奮鬥精神。

據悉,今年五月、六月,蘇州市名人館組織團隊多次奔赴上海潘鏡芙家中拍攝素材,在7月10日首個「蘇州科學家日」之際,推出了《科研報國薪火傳——「中國飛彈驅逐艦之父」潘鏡芙院士》專題片。8月15日,蘇州市名人館推出奮楫篤行:「中國飛彈驅逐艦之父」潘鏡芙院士專題展覽,展出了艦船模型、圖紙手稿、工具儀器、家信等127件實物,以及成績冊、同學錄、珍貴照片等60餘件文獻資料。該展覽將持續至9月27日。

(圖為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責編:吳敏

相關焦點

  • 院士廳吸引院士「回鄉看看」 名人館免費開放
    小貼士:中秋、國慶長假期間,蘇州市名人館正常對外免費開放。開放時間:上午9:00至下午5:00。上午、下午各有一場免費講解。團隊參觀預約電話:0512-82280939;0512-82280932  首席記者李婷  近日,多位在外地工作的院士返回故鄉參觀名人館,在成為勵志教材的同時,名人館院士廳正不斷吸引著蘇州籍院士「常回鄉看看」。9月14日,蘇州市名人館迎來了我國著名力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程耿東。
  • 蘇州市名人館招募新一批志願者
    除提供志願服務外,招募的志願者還享有一定的特權,包括蘇州市名人館藏書資料免費借閱;定期外出考察、尋訪名人,更有機會與名人親友、院士面對面;優秀志願者可優先免費參觀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下屬單位舉辦的各種展覽,參與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舉辦的藝術講座、親子活動及其它相關教育活動;也可免費觀看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劇院的各項演出,或是免費參加提升志願者個人能力的培訓活動,如中華名人名篇朗誦會等。
  • 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變身」公益大課堂
    本報訊  昨天下午,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內舉辦了兩場有意思的公益活動:蘇州市名人館的「聽老蘇州講蘇州名人故事」和蘇州美術館的「展廳裡的國畫體驗課」。活動得到了前來參加活動的100多名中小學生和家長的好評。  昨天下午,蘇州市名人館的「聽老蘇州講蘇州名人故事」第六期的《振華謝總理,薪火有傳人(王謝長達)》在館內開講。
  • 蘇州市名人館開講「老蘇州」 講述歷史逸文趣事
    11月20日下午,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蘇州市名人館的「聽老蘇州講蘇州名人故事」寒假特色系列活動第一場開講,百餘名中小學生到場參加。志願者顧鳳娟講述的「闔閭建造蘇州古城」引起了孩子們濃厚的興趣。「聽老蘇州講蘇州名人故事」活動由熟悉蘇州方言、具有紮實講解功底的名人館志願者擔任主講人,通過蘇州話妙趣橫生地講述蘇州歷史名人的逸聞趣事。2016年寒假期間14場專題活動場場爆滿,暑假15場報名連結一經發出立馬被秒殺。
  • 「有福之州·對話未來」之「院士峰會行」活動舉辦
    院士對話福州數字產業發展。  福州日報記者 李白蕾 王玉萍/文 記者 張人峰/攝  當千年文明邂逅現代科技,會碰撞出怎樣一番「超時空」對話?11日晚,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重要活動之一——「有福之州·對話未來」之「院士峰會行」活動在三坊七巷林聰彝故居舉行。國內近20位兩院院士、教授學者、政企精英相聚一堂,為數字福州產業升級把脈。  院士們圍繞福州當地具有優勢的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智慧醫療、衛星通訊、數據資產運營等產業展開高端對話,努力將豐富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 「歡樂童年 神仙遊戲」主題活動蘇州市泰伯廟開幕
    2018年5月26日,由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管委會和蘇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的「歡樂童年 神仙遊戲」六一主題活動在蘇州市泰伯廟拉開帷幕。在泰伯廟舉辦一場精彩的歡樂嘉年華與傳統玩具總動員,旨在為少年兒童帶來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軋神仙」活動及六一兒童節,讓孩子們在傳統文化中找尋快樂和歡笑,體驗一番 「不插電」的童年遊戲。
  • 帶孩子來學老蘇州話 蘇州名人館公教活動引追捧
    活動現場 「況青天斷案的故事,小朋友們還知道?」 「不——知——道。」 「那坐好,聽王阿姨用蘇州話開始講故事好嗎?」 「好……」 2016年1月28日,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蘇州市名人館,第二場「聽老蘇州講蘇州名人故事」寒假特色系列活動開講,100多位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參加,這是活動開始前的一幕,孩子們的童聲讓館內大廳洋溢著快樂。
  • 蘇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積極開展公務員主題實踐活動
    全市公務員「弘揚三大法寶 再創火紅年代」主題實踐活動啟動以來,蘇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緊密結合單位實際
  • 我的新店閱己書屋陝西名人館金秋開業
    我的新店閱己書屋陝西名人館金秋開業坐標——閱己書屋·陝西名人館坐落於陝西西安曲江新區大雁塔北廣場東側戲曲大觀園臉譜廣場內,地處大雁塔景區初秋時節,暑熱未退,寒涼未至處處蘊意著希望與收穫的美妙一切都恰到好處,那麼愜意、舒適是時候坐下來,讀一本書,品一杯茶飲和自己再來一場對話在西安,時尚與歷史交融的文化之都
  • 蘇州市虎丘中心幼兒園開展「光碟行動 從我做起」主題教育活動
    2020年10月9日,江蘇省蘇州市虎丘中心幼兒園開展「光碟行動 從我做起」主題教育活動,倡導珍惜糧食,讓幼兒從小養成節儉的習慣。活動中,老師引導幼兒了解糧食的來之不易,感受農民伯伯的辛苦,培養愛惜糧食的好習慣。在進餐之前,老師都會介紹飯菜的種類、營養,激發幼兒進餐的願望;同時,老師還會根據幼兒平時的飯量和實際情況,幫助他們盛不同量的飯菜,讓每個幼兒都能感受到光碟的自信和快樂。 節約是一種傳統美德。
  • 第七屆中俄經濟對話在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舉行
    時值中俄建交70周年之際,為落實中俄元首深入推動「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關係,深化中俄人文交流倡議,以「新時代的『一帶一盟』對接」為主題的第七屆中俄經濟對話於11月29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成功舉辦,來自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英國等100多位政商學界的代表參會。
  • 蘇州市吳中區舉辦「一個頭盔的暴走」公益捐步活動
    近日,團吳中區委聯合蘇州市應急局、吳中區民政局、蘇州軌道交通集團、越溪街道舉辦「揚帆計劃——一個頭盔的暴走」線下活動。活動現場,來自蘇州全市的450名愛心企業家和個人,通過線下「公益暴走」,線上「運動捐步」的形式為吳中區的困境兒童、青少年購買愛心頭盔,幫助困境兒童、青少年安全出行,喚起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注困境兒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 蘇州市相城區舉辦「第三十次全國助殘日」現場活動
    活動現場「助殘脫貧、決勝小康」。5月15日,蘇州市相城區「第三十次全國助殘日」主題現場活動在黃埭鎮馮夢龍村廉政文化培訓中心廣場隆重舉行。蘇州市殘聯副理事長耿新芳,相城區政府副區長黃靖、區人大副主任李彩男、區政協副主席侯耀光及相關部門領導,相城區殘疾人專門協會、助殘社會組織企業、殘疾人代表、志願者等180餘人參加活動。本次活動由相城區民政局(殘聯)、相城區慈善會、黃埭鎮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區殘工委成員單位協辦。
  • 走近院士藝術 感悟中西文化 李滄區「333」菁英薈活動成功舉辦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王瑋瑋 楊懿渲 青島報導11月18日下午,由李滄區委組織部主辦,李滄區九水街道黨工委、中法融源(青島)文化藝術研究院、融源美術館承辦的「333」菁英薈活動於青島融源美術館順利舉辦
  • 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蘇州市名人館名人錄(組圖)
    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蘇州市文聯副主席等。病逝於蘇州。在五十年文學生涯中,他在小說、散文、文藝評論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名人館地址:人民路北寺塔北400米開放時間:每日9:00—17:00(周一閉館)熱線電話:8228093282280939
  • 蘇州市虎丘街道虎阜社區和虎丘中心幼兒園開展臘八文化節活動
    2018年12月17日,在傳統「臘八節」即將到來之際,江蘇省蘇州市虎丘街道虎阜社區黨總支、團支部和蘇州虎丘中心幼兒園黨支部聯合開展「五世緣聚幸福傳承」臘八文化節主題活動。圖為蘇州市虎丘中心幼兒園孩子在活動現場將臘八粥送給老人品嘗。蘇州市虎阜社區志願者在活動現場燒煮臘八粥。蘇州市虎丘中心幼兒園孩子在活動現場認識臘八粥食材。志願者和孩子們上門將臘八粥送給社區空巢老人品嘗。志願者和孩子們上門將臘八粥送給社區殘疾人品嘗。志願者和孩子們上門將臘八粥送給社區保安人員品嘗。
  • 崇思樓對話:如何讓中學生親近院士
    我們對話的主題是:如何讓中學生親近院士這樣的大科學家?陪同交流的,還有光啟小學的少先隊大隊長劉佳怡同學。,他很自豪地說道:首先,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題工程——院士廣場的落成儀式圓滿舉行,為弘揚科學家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提供了後盾式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