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京都府立陶板名畫之庭,靜賞安藤的光影切割哲學

2020-12-15 陽光向上的小萌寵

京都府立陶板名畫之庭,靜賞安藤的光影切割哲學

翌日,揮別奈良,兩腿酸麻,直奔京都。

京都雖來過兩次,卻每次都匆匆而過,從未將這座古城的全貌收入眼底,它在我心裡的印象一直是殘缺的拼圖。這一次,我猜也同樣如此,畢竟我的目標僅僅在於那些安藤先生的建築。

1990年,在日本大阪舉行的國際園藝博覽會上,展出了四幅陶板畫,均為名作的仿真復刻,分別為莫奈的《睡蓮》、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和米開朗基羅的《最後的審判》,結果這四幅陶板畫一炮而火,大受好評。

博覽會結束,這些陶板畫何去何從?最後四幅作品都被贈予京都府。大家又臨摹了四幅新作品,包括修拉的《大碗島的禮拜天下午》、雷諾瓦的《兩姐妹(陽臺上)》、梵谷的《星空下的絲柏路》和鳥羽僧正的《鳥獸人物戲畫》,最後委託安藤忠雄設計一座畫庭專門呈放這八幅陶板作品。此為這間京都府立陶板名畫庭的來歷也。1994年建成開放,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室外美術館、唯一一個展出陶板畫的美術館。

從地鐵站一出來,就能看到通道裡有去往畫庭的指示牌。

陶板名畫庭園

一輛販賣日式熱狗的老車停在畫庭大門外,估計交過保護費了吧,哈哈。畫庭入口處有一小屋,一位阿姨端坐其中,給我賣票(100日元)、發了一張介紹的小紙頭。

陶板名畫庭園

陶板名畫庭園

站在外圍看過去的第一眼,嘿這混凝土的處理手法,不用問,就是安藤忠雄籤名一般的風格。但好像這地方看起來不怎麼樣,大門外,看不出裡頭是否別有洞天。而且,一開始還真的不知道它是室外開放式的設計。

入口處有平面圖和剖面圖,我先看看,看我看不看得懂。從空中俯瞰,這是一個狹長的長方形布局,主體建築像一個圓規展開了兩條長腿,中間加了一把尺子和方形的橡皮擦……請見諒我的想像力只能有這麼點水平;剖面圖一看,可以看出這又是一個有地面下沉部分的建築,如此一來,有大概兩層半到三層的高度。想像了一下,如此的結構,莫非這裡頭用的是迴廊的形式?容我慢慢走走。

陶板名畫庭園

入口通道左側的水池裡,看到了第一幅陶板名畫——莫奈的《睡蓮》。長條的陶板放置在淺淺的水中,仿佛睡蓮正浮於水池當中,意境貼合得極為巧妙。睡蓮的右側又是一條長長的通道,引領觀者進入安藤的混凝土世界裡,是不是開始熟悉了?

陶板名畫庭園

繼續往前走,會看到橫豎共有三道巨大的柱牆在庭院上空交匯。一開始,我覺得這三道柱牆貌似不經意存在,但是不是有點多餘,好像遮蔽了天空的存在。

但繼續往下走,才回神發現,剛才的三道交匯的柱牆,事實上將整個庭院的立體空間進行了立體分割。走到不同的位置觀察它們,發現其像是門洞,又仿佛是畫框,隨著太陽的高低變換,空間裡會因它們生出了更多天然的「光影畫框」。

長長的主軸通道右側牆壁上,是鳥羽僧正的《鳥獸人物戲畫》圖。該畫創作於日本平安至鎌倉時代,被認為是日本漫畫的起源,原畫現收藏於京都高山寺。

陶板名畫庭園

走到直道盡頭,一個U型折返,又是一條向下的長直道緩坡。牆壁一側的依舊還是《年獸人物戲畫》。但你有沒有發現,這時候看向直道遠方,就能看到重重疊疊不同的立體「畫框」出現在眼前。忽然之間,光影成方或成塊,有稜也有角,你是不是開始跟我一樣,好奇這個空間的變化是如何產生的?

安藤先生表達過這樣的意思:給予單純的幾何形式以迷宮般的表現,創造一種同時具有抽象性和具象性的建築。是不是有點意思了?

陶板名畫庭園

沿斜坡向下走,左側的水池聯結著一個水壁。水流像瀑布一樣汩汩地從石壁上流出。水池邊上的石牆設計了兩個正正方方的窗戶,透過巨大窗戶看到的是外部的樹木。這一刻,感覺身處在一個巨大的居室當中。

陶板名畫庭園

陶板名畫庭園

向下的斜坡直道結束,再次U型折返,轉個彎兒就來到了下一層。咱們大中華的《清明上河圖》放置在內側牆壁,外側一端則掛著《最後的晚餐》。

陶板名畫庭園

陶板名畫庭園

陶板名畫庭園

繼續前往最底層,則會看到最大的一幅陶板畫,《最後的審判》。14.3米寬、13.09米高,蔚為壯觀,以至於不管在庭院裡的哪一層,都能輕易發現它的蹤影。

陶板名畫庭園

陶板名畫庭園

陶板名畫庭園

而在走向出口的坡道旁,水池邊上依次放置了三幅陶板畫,分別是《大碗島的禮拜天下午》、《兩姐妹(陽臺上)》和《星空下的絲柏的路》。這個時候能更清晰看到牆上方形開洞,以及空中交匯的柱牆在陶板畫上留下了重疊的空間,讓視角不再單一,也增加了畫面的變化感。

陶板名畫庭園

陶板名畫庭園

事實上,看完所有的畫,即可沿著直道離場。但我不甘心啊,遠道而來的我,怎麼也得多泡泡,多找些角度來審視一番。於是我又返回到起點,重新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發掘這座畫庭看似簡單、實則複雜的空間演變之法。

陶板名畫庭園

陶板名畫庭園

陶板名畫庭園

陶板名畫庭園

陶板名畫庭園

越看,越被這空間的百轉千回所迷惑,所佩服。後來回國後我仔細研讀了一些書籍,才理解這樣的空間曲折變化,其實是承繼了日本傳統回遊式庭院設計的精髓。

站在出口,再回望這裡,你會發現它的外表低調得如同不起眼的街邊一角。誰能料到裡頭卻別有洞天?這就是安藤忠雄的厲害之處,營造出一個相對獨立與封閉的空間,裡頭清風徐陽,天際的陰晴風雲,都成為畫庭的天然裝飾。也許陶板畫會因此受到一定的「摧殘」,但這也是不得不遷就的小遺憾。四周是樸實無華的混凝土牆面,還有微微流動的水流,結合在一起,動靜之間營造出可以靜觀藝術珍品的絕佳空間。難怪有評論家評述安藤作品時,會認為他的建築在城市中對外是自閉的姿態,對內則是一番天地。

要我說,安藤先生真是一個光線切割的大師。下次再去,我一定擺好機位,拍個一天一夜的延時,看看世界到了這裡,日月星辰會如何輪轉與變遷。

陶板名畫庭地址:京都市営地下鉄北山駅下車即可抵達。

相關焦點

  • 卡薩羅縱橫世界設計之旅:遇見·日式現代美術館
    清水混凝土的庭園美術館  陶板(陶瓷板)名畫庭園位於日本京都左京區的京都府立植物園旁,1994年竣工,佔地2104m²。這些畫作於1990年在大阪「國際花和綠的博覽會」上展出,之後轉移到京都專門為此建立的庭院式美術館——京都府立陶板名畫庭。
  • BFC京都之家舉辦「古川剛聯合京都府中國首次個人特展」
    BFC外灘金融中心·京都之家 「古川剛聯合京都府中國首次個人特展」天目匠人的後起之秀古川剛聯合京都府中國首次個人特展入窯一致,出窯千變。BFC外灘金融中心·京都之家 「古川剛聯合京都府中國首次個人特展」傳承東方生活美學線下展覽與線上拍賣同步開啟除線下特展外,京都之家聯合中國領先的東方美學生活平臺 -- 東家APP,將於12月
  • 京都府:從「美食寶庫的京都市」到「食材寶庫的京都府」成新的旅遊...
    近日,京都府決定聚焦美食,提出了新的旅遊振興項目「舌尖上的京都」。此前,京都府將境內劃分成3大區域,也就是「大海」、「森林」、「綠茶」三大主題,並以此做了旅遊振興計劃。而本次重新提出的旅遊戰略則是以三大地區都有的「美食」資源為切入口,加強美食信息的宣傳。
  • 京都:哲學之道和平安神宮
    哲學之道位於 京都 東山,沿著人工河渠旁,從若王子神社,途徑法然院,止於銀閣寺,是一條長約1.5公裡的散步小徑,因哲學家西田幾多郎經常來此散步,思索人生哲理而得名。在春天櫻花漫開時,沿途兩旁的關雪櫻盛開,行程一條櫻花隧道,花謝時花瓣散落水面,又是別具另一種風情。
  • 景色獨秀的京都
    京都(Kyoto),位於日本西部近畿京都府南部,是一座內陸城市,坐落在京都盆地(山城)的北半部和丹波高原的東部山區,總面積為827.90km2,佔京都府總面積的17.9%。是京都府各縣市中土地面積最大的一座城市。 京都為京都府府廳所在地,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是日本人口第八多的都市。
  • 6月京都,流行苔蘚綠
    跟隨作者走進京都6處賞苔名所,在祖母綠的寺廟庭院裡跌入綠野仙蹤。三大名園之西芳寺 西芳寺魅力之一:『苔寺』說起苔之名所,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被稱為『苔寺』的西芳寺。京都著名的庭園設計師烏賀陽百合,將『天龍寺的曹源池、龍安寺的枯山水、西芳寺的青苔』譽為京都最值得觀賞的名園三選。
  • 通過京都,帶你理解日本的設計哲學
    如果一定要選一座最有「日本氣質」的城市,京都毋庸置疑。不同於引領世界潮流的熱鬧東京,位於關西等京都都始終像一位沉穩的守護者。自794年平安京(794~1868年間日本的首都,位於現在京都府京都市的中心地區)建成以來,京都一直作為日本的政治、文化、產業的中心地帶發展至今,可稱得上是日本史上永遠的都城。
  • 日本京都府,發現京都的另一處魅力,石清水八幡宮
    導語:日本京都府,發現京都的另一處魅力,石清水八幡宮!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除了本身的古都魅力之外,京都又有「茶之京都」、「海之京都」、「森之京都」「竹之裡乙訓」等我們尚未一窺全貌,卻又擁有多採多姿吸引力之處。今年春天,您要不要來接觸「另一個京都」的當季魅力,感受觀光、特產、藝術與文化之美呢?本篇將為您介紹京都府八幡市的賞櫻著名景點!
  • 賞櫻時節 漫遊東瀛 暢遊東京、大阪與京都,賞櫻花之美,享春日之樂
    無論是平民還是皇族,都會醉心於眼前的美景,讚嘆大自然造化之神奇。這一站,請前往東京紀尾井町王子畫廊豪華精選酒店,在Levita天空畫廊酒廊或Illumiid酒吧觀賞櫻花的另一番景致。在此,賓客可品嘗一杯由氣泡冰塊和果凍散發出優雅櫻花風味的香檳雞尾酒,致敬這短暫卻璀璨的盛景。
  • 日本自由行之京都賞櫻,下篇
    導語:日本自由行之京都賞櫻,下篇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在日本關西,連搭電車都是極享受,不時行經滿滿櫻花的路段,第三天前往和歌山,賞百分百滿開的櫻花!目前京都的櫻花才剛開花,才決定前往櫻花滿開的和歌山賞櫻。在和歌山城裡有六百多棵櫻花,我也見識到櫻花滿開的魅力,以及櫻吹雪,滿滿櫻花,光是站在櫻花下方都超幸福的,也是很推薦的賞櫻景點。
  • 片子的光影
    很多人對於光影有非常大的誤區,倫布朗光並不是在臉上必須有什麼三角形,或者一定要打到什麼標準,倫布朗光的目的是切割畫面,讓畫面有歸納性,更好的表達畫面的主題。 很多電影裡的場景,現實生活中並不漂亮,拍成電影就會覺得這個地方好美,其實是跟光影關係非常大。
  • 三庭十園,把家安在公園裡
    「不出城市而共獲山林之怡,身居鬧市而享臨泉之趣」,在繁華深處與自然相依,是千百年來文人墨客嚮往的風雅之境
  • 京都不可錯過的地方
    京都(Kyoto),位於日本西部近畿京都府南部,是一座內陸城市,坐落在京都盆地(山城)的北半部和丹波高原的東部山區,總面積為827.90km2,佔京都府總面積的17.9%。是京都府各縣市中土地面積最大的一座城市。 京都為京都府府廳所在地,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是日本人口第八多的都市。
  • 中藝匯賞名畫:保羅·高更的人生感悟-「哲學三問」畫
    今天,小編依舊來帶大家欣賞一幅名畫,這幅畫是前段時間小編為大家介紹過的保羅·高更的代表作《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這幅作品體現了高更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時也是他創作的最大一幅油畫,小編還給這幅畫起了一個愛稱:「哲學三問」畫。
  • 全球首家「京都之家」來上海了,帶來京都名物、手工藝等多元跨界體驗
    這家店是復星國際與京都府的首個合作項目,也是由日本京都府指定的全球第一家面向海外的推廣平臺,讓中國消費者近距離「走進京都」。     京都之家位於BFC南區商場1F,佔地超300平米,是以京都為主題的日本生活美學集合空間及匠人體驗中心,也是中國與日本文化匯聚的現場,打造集工藝、美學、生活方式的多元跨界體驗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