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連鎖品牌"咖啡陪你" 過度擴張陷"信任危機"

2020-12-23 環球網

遭加盟商公開抗議、國內多家門店陸續關門,「壞消息」纏身的韓系連鎖咖啡品牌「咖啡陪你」,一躍成為最近的熱門話題。

早在去年年末就陷入頻繁關店,面臨運營困境傳言的「咖啡陪你」,即便其官方網站不斷作出澄清,依然引發業內的關注。

陷入加盟混亂泥潭

「咖啡陪你」遭重慶加盟商「抗議」

去年年底,有關「咖啡陪你」全國瘋狂關店,拖欠工資、拖欠供貨商貨物款、欺騙加盟商等系列問題的說法甚囂塵上。

身處風口浪尖的「咖啡陪你」公布了《致咖啡陪你合作夥伴一封信》,並表態:「部分行業競爭對手採取了一些不正當手段,在媒體上肆意詆毀咖啡陪你,而我們會以積極態度面對挑戰。」

然而,這一份申明並未重樹起加盟商對品牌的信任。今年4月16日,「咖啡陪你」突然再度發聲,又在官網發布針對「咖啡不加糖」(網友)在朋友圈虛假信息的申明。

這份聲明中,「咖啡陪你」團隊直批「咖啡不加糖」在微信朋友圈大量轉發的「咖啡陪你已申請破產保護」的信息,純屬造謠,屬於惡意誹謗的行為。「此舉嚴重破壞了投資商、加盟商、供應商、消費者與咖啡陪你的信任與合作。」

只是,事件並未朝向「咖啡陪你」所期待的方向行進。接下來的10天時間裡,再次有媒體報導,走投無路、試圖退股止損的國內多地加盟商們,不得不選擇來到當地的「咖啡陪你」管理公司討一個說法。

在重慶地區,部分表現激烈的加盟商在直營店掛起橫幅抗議,直指這個表面看上去風頭正健的咖啡品牌是「詐騙公司」。

據媒體報導,以一家200平方米左右的門店為例,按照「咖啡陪你」公司的計算,總共需要大約300萬元,這其中包括受託運營管理費35萬元、員工培訓費10萬元、室內設計裝修費60萬元(每平米3000元)、現場監理費10萬元、設備及家具80萬元、招牌及形象10萬元、MD商品及消耗品10萬元、POP廣告及活動策劃10萬元、物流保證金10萬元、初期物料費9萬元、證照辦理10萬元以及受託創業保證金35萬元等費用。

加盟商們後來發現,事實上,按照市場正常價格,開一家如此規模的咖啡門店,實際成本約80萬元,而自己卻花了147萬元,還只佔了49%的股份。更離譜的是,重慶這幾個加盟商至今還沒看到「咖啡陪你」公司另外51%股份的出資證明。

「咖啡陪你」在杭有19家門店

首家門店數月前已閉門謝客

重慶加盟商的尷尬抗議,以及品牌商對管理問題不置可否的解釋與處理,讓整個事件繼續發酵。

不過,據不完全統計,與重慶相距千裡的杭州市場,「咖啡陪你」門店多數正常運營,加盟商暫時表現得還算平靜。

據報導,去年12月底,從官網顯示的數據來看,「咖啡陪你」當時在杭州共有13家分店。在經營模式中,杭州店鋪多為加盟式,就是「咖啡陪你」對外自稱的「受託創業特許模式」。

與國內其他城市相似,全國除了少量幾家「咖啡陪你」直營店以外,95%以上的門店都為加盟,其中加盟店又以股份約各佔一半加盟為主要模式。

記者了解到,開業於兩年前,創造了西湖邊排隊神話,曾有眾多韓流粉絲「擠破頭」捧場的「咖啡陪你」解百元華店,如今已改換門庭。

杭城的「韓劇迷」小綠記得,自己和好友曾在西湖邊的「咖啡陪你」,排隊近二十分鐘才點上一杯甜到膩歪的咖啡。如今,曾經在杭城風靡的首家門店早已易主,搖身一變成了一家女裝店。按照女裝店店員的說法,對前一位租戶的詳情並不了解,也記不清這間咖啡館的具體歇業時間,但確實有數月之久了。店員還好心提醒記者,「往前走幾步,轉角就有一家星巴克,可以去那裡喝咖啡。」

網絡上鋪天蓋地的質疑聲中,打算加入「咖啡陪你」的朱女士在心裡打起了退堂鼓。她從華東地區的招商人士處了解到,截至上周,目前杭城有19家「咖啡陪你」門店。

同時,招商人士還向朱女士透露,眼下「咖啡陪你」加盟模式已經去除了飽受詬病的受託合資加盟模式(股權分別佔比51%和49%)和金融創新加盟模式(股權分別佔比60%和40%),只保留了100%全資加盟模式。

工作日的下午兩點,湖濱銀泰B座的「咖啡陪你」門店,現場的「上座率」約有四成以上。按照店員的說法,「就算是工作日,我們的生意都算好的了,周末更要忙瘋了。」記者看到,除了咖啡產品,華夫餅、果汁、冰淇淋產品,收銀臺的顯眼處還放有新品正官庄高麗參的廣告。

面臨「信任危機」

咖啡館快速擴張背後的隱憂

捲入快速擴張及關店風波的漩渦,又面臨「信任危機」,記者致電「咖啡陪你」官方熱線,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通狀態。而另一位自稱是招商部相關人士則表示不方便,拒絕接受記者的採訪。

據「咖啡陪你」官方提供的品牌介紹,截至2014年12月31日,已有600多家門店遍及國內百餘個城市。對於2015年,「咖啡陪你」的團隊表示將繼續在全國開設400家,實現「千店策略」的二期落地。「品牌正由跑馬圈地向單店盈利的市場策略轉變,2015年『咖啡陪你』在中國區的品牌戰略將全面優化。」此外,旗下的「迷你咖啡吧」計劃開設約1000家,「自助咖啡吧」開設約1500家,全年計劃完成3500家店面和點位鋪設。

對於「千店策略」,有網友發現,因為「咖啡陪你」連鎖店增長情況如同蟑螂繁殖,該品牌在韓國又被戲稱為「蟑螂陪你」。「可以說,是一邊開店一邊關店。」對此,杭城一家韓式咖啡館的相關負責人認為其「步子太大」。

他表示,加盟商數量倍增之後,如何讓一杯咖啡標準化、如何讓產品的口感保持著直營店的水準,的確是管理層所面臨的難題。

然而,在業內看來,與「咖啡陪你」不同,在全球60個國家有門店的星巴克,其擴張採用的一直是比較謹慎的直營模式。「咖啡陪你」官方曾對600家門店這一數據的評價是,「數量僅次於進入中國20年的行業領袖星巴克,我們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內就成為了行業翹楚,成績斐然。」

值得一提的是,在屢次協商未果之後,不滿的重慶加盟商們還發現,在「咖啡陪你」一長串的費用清單中,幾乎每一項都存在標價虛高或虛設名目的問題。據媒體報導,例如費用清單中辦理工商執照以及各種證照要10萬元;金佰利M39雙頭半自動咖啡機,批發價格為5萬元左右,「咖啡陪你」卻標價12萬元。

「在咖啡館快速擴張的背後,未來這個行業也將面臨一輪大洗牌。」在杭州咖啡夢想學院培訓導師樓波音看來,一家咖啡店的經營需要遵循商業規律。「管理、營銷、產品和服務,這四點將是考驗一家咖啡店的總要標準。」

也有國內特許經營專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連鎖咖啡館應該自查其特許經營體系的授權、招商、營建、物流、督導,甚至整個體系是否出了問題,「尤其是那種溢價給加盟商供貨的行為,嚴重違反了特許經營本身的規律。」

相關焦點

  • 韓國最大連鎖咖啡品牌「咖啡陪你」在華合資公司破產
    韓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店咖啡陪你(Caffe Bene)在華合資企業咖啡陪你(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遭遇債務危機多年,終致破產。公司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黑名單,法定代表人也下落不明。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法院於10月9日發布公告稱,咖啡陪你(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咖啡陪你上海公司」)的債權人應在2018年11月9日前向咖啡陪你上海公司管理人申報債權。並定於11月16日下午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依法申報債權的債權人有權參加債權人會議。
  • 韓國最大連鎖咖啡品牌破產,曾要趕超星巴克,沒想到卻敗走中國
    很多知名企業,也是從一家小公司發展成為上市企業,在逐漸走上正軌之後,往往會暴露出很多的問題,其中最嚴重的應該就是債務危機,會直接導致企業破產,咖啡陪你來自於韓國,在本土擁有很高知名度,曾要趕超星巴克,而咖啡陪你上海公司卻宣布破產了,而且法定代表人也
  • 貓屎咖啡有望接盤「咖啡陪你」
    近日,本報曾報導咖啡陪你陷入資金鍊斷裂、被加盟商和員工追債的境況。有媒體日前報導稱,貓屎咖啡已經和咖啡陪你達成戰略合作,並稱該消息已經得到貓屎咖啡高層人士的確認。南方日報記者隨即向貓屎咖啡方面確認該消息,但並未獲得確認。
  • 咖啡陪你濟南世茂店關閉 貓屎咖啡欲接盤助其生存
    「咖啡陪你」入濟2年即關店   6月9日下午,記者前往「咖啡陪你」世茂店發現,店門緊鎖,店內地板上堆放著各種雜物,只能從玻璃門上的caffe bene字樣看出此前的經營範疇。從地理位置來看,「咖啡陪你」比較偏僻,記者問了幾個工作人員才找到這家店,與在同一商場的另一家咖啡品牌店不可同日而語。
  • 上島咖啡、咖啡陪你等走向衰落 新式「咖啡+餐飲」模式崛起
    但去年年中,咖啡之翼的財報就顯示出虧損,而同時,上島咖啡這樣的老字輩和咖啡陪你這樣的韓國外來戶,同樣經營咖餐,卻都在喧囂一時之後慘澹收場。   是咖餐不行了?   恐怕非也,星巴克在去年就宣布要加大餐食的供應,放下身段擁抱餐食業態。   咖餐的變革,也許就發生在這一起一落的倏忽間。
  • 渝十大小清新餐飲品牌:順風123COCO、咖啡陪你上榜
    朕之味  咖啡陪你(需求面積:0-0平方米)2012年進入中國市場遍地開花 響亮重慶各大商圈  咖啡陪你是韓國最大的咖啡連鎖企業,自2008年成立以來在韓國已有900多家門店,總部位於首爾市江南區清潭洞。
  • 甜甜圈連鎖品牌Mister Donut上海門店全部停業 或將退出大陸
    3月18日,日本甜甜圈連鎖品牌Mister Donut(美仕唐納滋)發布了閉店通知,品牌即將於3月25日起停止在上海全部10家門店的營業。據了解,這是Mister Donut目前在中國大陸的全部門店。
  • 「2013連鎖咖啡年度時尚新銳品牌評選」成功落幕
    秉承時尚生活方式倡導者的時尚集團全媒體,憑藉其強大的新媒體影響力和時尚媒體公信力,聯合時尚媒體人、行業資深人士與品牌共同開啟的「2013年度時尚新銳咖啡連鎖品牌評選」活動,在2014年1月成功落下帷幕。  通過時尚新媒體平臺用戶、時尚資深媒體人及行業相關人士共同推薦和篩選,八家國際知名咖啡連鎖品牌進入了最終候選名單。
  • 韓式咖啡Zoo Coffee頻關店 貓屎咖啡有意收購
    前有咖啡陪你的興勃亡忽,後有動物園接連關店被貓屎盯上,韓式咖啡敗局已定?一、動物園咖啡接連關店在中國快速擴張的動物園咖啡(Zoo Coffee),開始顯露出頹勢。2015年12月初,北京大望路附近的動物園咖啡SOHO現代城店關門歇業。加盟商圈錢而去,留下手持充值卡的消費者,在寒風中大聲喊冤。
  • 咖啡甜甜圈連鎖唐恩都樂要被賣掉了
    記者 | 劉雨靜編輯 | 昝慧昉1美國著名咖啡甜甜圈連鎖唐恩都樂(Dunkin')在疫情中舉步維艱,如今又面臨被收購的境地。最近,美國Dunkin』集團發布聲明稱,正在和Inspire Brands接洽,考慮將旗下的咖啡甜甜圈連鎖唐恩都樂和冰淇淋連鎖31冰淇淋(Baskin-Robbins)賣出。不過目前還未與Inspire Brands達成任何協議,出售計劃可能出現變動。
  • 「小藍杯」攪局連鎖咖啡市場
    上午,隨著湯唯和張震的雙雙亮相,餐飲界網紅「小藍杯」瑞幸咖啡突襲福建人微信朋友圈。「女神、男神免費請你喝咖啡」,一波騷操作引得春困的小夥伴們來了精神,喜大普奔紛紛出手點讚。在菜單和品類上,瑞幸與星巴克等連鎖咖啡則各有千秋,分為大師咖啡(美黑、拿鐵等)、零度拿鐵(類似一點點的不含咖啡茶飲)、瑞納冰(相當於星巴剋星冰樂)、經典飲品(氣泡水、牛奶、果汁、水),但沙拉、輕食則暫時欠奉。
  • 全球第二大咖啡集團擴張膠囊咖啡業務,還要在中國開更多皮爺咖啡
    這筆投資將直接提高JDE Peet’s的咖啡產能約6成以上,保證未來集團能夠滿足全球消費者迅速增長的膠囊咖啡需求。JDE Peet’s最早在2016年推出了一次性咖啡膠囊,計劃擴張的Andrézieux工廠就是當時投產的。目前法國Andrézieux工廠生產超過400種咖啡產品,膠囊咖啡產量達到100億個。
  • 全球最大甜甜圈連鎖品牌入華擴張
    經濟觀察網訊 記者 胡怡琳 上海報導 繼一年前宣布了大中華拓展計劃並成功登陸臺灣後,全球最大的甜甜圈連鎖品牌Dunkin』 Donuts上周六與特許經銷合作方臺灣三商行籤署了在華東地區開店的新合約。
  • 影響世界的十大咖啡連鎖企業在中國
    加拿大百怡也在中國開設了60家門店,到2007年末,全球十大咖啡連鎖企業紛紛登陸中國市場,但他們在中國的路途可謂是跌跌撞撞,嘗試、失敗、成功、輝煌,都預示著對投資中國咖啡市場的熱望也許存在誤區,「去中國賺錢「絕非想像的那麼容易。  對與不斷增長的中國咖啡市場來說,對於國際品牌連鎖來說,是一個美好的前景。他們也可以運用在中國的優勢,在國際舞臺上做出精彩的演出。
  • 全案解析星巴克、瑞幸、咖啡陪你、自助咖啡...
    三、「咖啡陪你」的全面潰敗 在咖啡行業,有一類品牌以連鎖加盟方式擴張,代表的有韓國的咖啡陪你、漫咖啡、豪麗斯、動物園咖啡,以及臺灣的上島咖啡。但是,從2014年開始,咖啡陪你就頻爆加盟商解約、多地關店等負面;2017年,因公司經營困難陷入資金危機,創始人姜勳在家自殺。在華合資企業咖啡陪你(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也在2018年破產。
  • 信任危機下的嬰童產業
    從2008年9月開始的三鹿事件,到2009年4月NUK爽身粉被曝致癌的消息,一輪又一輪的嬰童產品出現質量問題的噩耗,讓消費者們敏感的神經不斷陷入了高度緊張,使信任危機從乳製品開始波及到整個嬰童產業。  2009年,商家該如何在信任危機下做嬰童生意,對未來又該進行怎樣的抉擇?
  • 咖啡陪你中國破產,便當熙香融資1.2億,全聚德業績下滑
    除此之外,基於和阿里巴巴的合作,星巴克昨天又打造出首家進駐盒馬鮮生的零售品牌外送廚房——星巴克「外送星廚」。麥當勞、瑞幸、專星送公布的咖啡外送標準,都較以前咖啡外賣服務有所提升,這也意味著咖啡外賣市場步入深水區,行業壁壘在提高,競爭也在隨之白熱化。
  • 購物中心主要連鎖咖啡品牌盤點 不止星巴克、Costa
    同時,由於購物中心空間更大、客流量較大,加上可提供空間、活動、文化、氛圍、情感等構成的場景化消費功能更強,自然成為不少連鎖咖啡品牌的必爭之地。對此,《聯商網》在年末歲尾,盤點一下目前國內主要的連鎖咖啡品牌,看看哪一個品牌目前發展的最強勢?
  • 咖啡連鎖品牌大戰 濟南一個商圈10多家咖啡館
    一場熱鬧的咖啡市場爭奪戰在濟南正愈演愈烈。日前,濟南最大的咖啡館——漫咖啡綠地中心店開業,單店面積接近1300平方米。除了咖啡連鎖品牌不斷在濟跑馬圈地外,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巨頭此前也先後推出現磨咖啡,濟南咖啡市場的競爭日益白熱化。
  • 連咖啡歸來、瑞幸不倒、Tims逆勢擴張……咖啡品牌數位化有多香
    銥星導讀國內咖啡市場的行動力,似乎在今年變得更加旺盛了。近日,媒體報導稱COSTA關閉其10%門店,頭部玩家也陷入「關店潮」。不過,曾被曝關閉所有門店的連咖啡通過公眾號宣布回歸市場。此外,「後來者」Tims咖啡聯手騰訊逆勢擴張,進退之間,市場似乎還有許多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