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導,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當地時間11日提名華裔女律師戴琦(Katherine Tai)出任美國貿易代表,如果沒有意外她將於拜登政府接管白宮之時正式履任該職位。
戴琦同日向媒體表示,她在中國大陸和臺灣都具有根源。
資深媒體人西蒙周稱,戴琦是前國民黨軍統戴雨農(戴笠)的曾孫女。父母(戴以寬?)皆來自臺灣,她在康乃狄克州出生,華盛頓長大,畢業於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法學院。
戴琦究竟是不是當年軍統掌門人戴笠的曾孫女?本文就來盤點一下戴笠的後人,看看這個說法是真是假?
戴笠,浙江江山人,黃埔軍校第六期畢業,在黃埔軍校時就開始在胡錫安的密查組負責搜集情報,1928年擔任軍事委員會聯絡組上尉聯絡參謀,1932年擔任復興社特務處處長,同年9月,復興社特務處開始採用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的公開名稱。戴笠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的「特工之王」,但他在1946年3月因飛機失事而喪生。
圖3:軍統的掌門人戴笠
戴笠和原配夫人毛秀叢只有一個獨子戴藏宜。1951年1月,在老家江山縣公審後被執行槍決。
戴藏宜和妻子鄭錫英育有三兒二女:戴以寬、戴以宏、戴以昶、戴眉曼、戴璐璐,其中女兒戴璐璐早夭。戴藏宜死後,鄭錫英把女兒戴眉曼託付給家裡的廚師湯好珠收養,自己帶著三個兒子遷居上海。
圖4:戴笠家人的合影,後排左起依次是鄭錫英、戴藏宜和戴笠,前排左一是美國海軍情報署的梅樂斯少校,他抱的是戴笠的孫女戴眉曼,前排居中的是戴笠的母親藍月喜,她手上抱的就是戴笠的長孫戴以寬
留在老家的戴眉曼後來改名為廖秋美,與江西省上饒市汽車保養廠的工人謝培流結婚,婚後隨丈夫遷居江西上饒,育有二子一女,過著平靜的生活。
1953年,蔣介石命令保密局(由軍統改編)局長毛人鳳派人到大陸尋找戴笠後人。毛人鳳派特務黃鐸扮成漁民,潛入上海,與潛伏在上海的特務黃順發、陸秉章取得聯繫,找到了鄭錫英母子。1954年1月,鄭錫英化名為沈鳳英,帶著長子戴以寬、幼子戴以昶,由黃鐸陪同護送,經廣州、香港最終到了臺灣。
圖5:蔣介石和鄭錫英、長子戴以寬、幼子戴以昶的合影
留在上海的次子戴以宏由潛伏特務陸秉章託人照料。後來陸秉章身份暴露被捕,陸秉章的妻子把戴以宏送進孤兒院。16歲分配到安徽省合肥市棉紡廠工作,後來插隊到安徽樅陽縣農場普農山分場,1976年,戴以宏與農場一位上山下鄉的上海女知青結婚。1984年女知青返回上海,兩人也就此離婚。不久,戴以宏又重組家庭,育有一女,生活也很平淡。
隨母親鄭錫英到臺灣的兩個兒子,長子戴以寬大學畢業後留學美國,獲得企業管理學士學位,後來一直定居美國,育有一子一女。幼子戴以昶畢業於臺灣東吳大學,後來在臺灣中華貿易開發公司任職。
可見,如果戴琦是戴笠的曾孫女,那就只能是到美國的戴以寬的女兒,年紀也吻合,看上去還有幾分可能,所以才有這樣的傳言。但有資料顯示,戴琦的父親叫戴元亨,臺灣大學畢業,然後去美國耶魯大學深造,取得碩士學位。這就和戴以寬的經歷對不上了,所以,戴琦是戴笠曾孫女的說法,假新聞的可能性更大。
戴琦在1996年至1998年曾以耶魯中國學者身份,在廣州的中山大學教授英語。
戴琦漢語流利,能熟練使用中文國語、粵語、閩南語,具有超過10年的對華貿易經驗,先後為貿易代表辦公室和美國眾議院財稅委員會擔任顧問,參與對中貿易爭端處理及強化美墨加協議,日前就傳出她可望接任貿易代表。
美國貿易代表是一個關鍵職位,負責實施美國的貿易規則並與中國和其他國家就新的貿易條款進行談判。消息傳來,臺灣媒體集體興奮了,因為戴琦的父母來自中國臺灣,她本身也能講流利的漢語。加之戴琦在貿易談判領域經驗豐富,一些臺媒甚至臺當局都有些按捺不住興奮,開始有意無意「攀親戚」……
例如,臺灣「中央社」在報導中,就直接用了「臺二代」這樣的稱呼,以體現戴琦與臺灣的聯繫。報導中提到,臺外事部門官員徐佑典接受媒體提問時說,父母來自臺灣的戴琦在美國出生,她在眾議院歲計委員會任內與「駐美代表處」有互動,也曾與外事人員分享來臺探親經驗;為人親切、專業能力佳,廣獲各界好評,在貿易議題研判將遵循民主黨傳統立場。
另一家立場偏藍的媒體也在標題中點出戴琦「雙親來自臺灣」,報導總體基調還算客觀。但是一些立場偏綠的媒體和自媒體就比較露骨,絲毫不掩飾其對大陸的敵意。其中一家在報導中使用了《臺裔女律師多次提告中國的貿易不公行為!》這樣有強烈傾向性的標題,並指出「戴琦相當熟悉中國貿易事務,提名她出任貿易代表,此舉也突顯美國要用更積極、大膽的方式,繼續與中國競爭!」
拜登對戴琦給出了這樣的評價,「戴琦是一位敬業、深受尊敬的公務員,也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國際貿易問題專家」,同時「她豐富的經驗將使拜登-哈裡斯政府能夠著手處理貿易問題,幫助美國擺脫因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危機」。
現在,戴琦是國會眾議院籌款委員會首席貿易顧問。作為眾議院籌款委員會首席貿易顧問,戴琦去年在與川普政府貿易團隊商討「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部分條款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她近期獲得國會民主黨人以及民主黨重要選區的商界領袖和工會支持。
美國《政治報》報導引述一些戴琦支持者的說法:「幾乎人人都喜歡她,都認為由她出任(貿易代表)很合理。」他們稱讚她在去年《美墨加協定》談判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臺媒想「攀親戚」,島內網友並不買帳。不少網友在相關新聞下邊留言說,「來自臺灣只是一個背景,不用太過於強調期待」,「她是美國人啊,肯定要為美國利益考慮」,「需要這樣攀親帶故嗎?」,「不要忘了美國優先」。
就像一位臺灣網友所言,戴琦的提名不見得會給臺灣帶來什麼好處,因為「只有比美國人更美國人,才能在美國政府立足,臺灣人別期待太多」。
而國臺辦也多次指出,當前「臺獨」勢力誤判形勢,以為挾洋、投靠、勾連外部勢力就可以搞對抗、謀分裂,他們完全是錯判形勢,利令智昏。勾連外部勢力搞「臺獨」,是在走危險的獨木橋,腳下是萬丈深淵,梯子在別人手裡,隨時都有可能粉身碎骨。
道理說得夠多了,臺當局能聽進去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