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馬面、黑白無常都是我們熟知的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祗,均作為人死後勾魂使者的形象出現,由於作為陰曹地府的鬼差,所以是大家比較畏懼的存在。但是在常見的影視劇或是神話故事中,很少見這兩對兄弟一起出現過,如果我們按照神話故事的思路走,在我們人生盡頭時,誰會來為大家引路呢?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兩對地府的兄弟吧。
牛頭馬面
牛頭馬面的形象據傳是印度佛教傳入我過後形成的,所以受佛教的影響較大,有佛教資料記載,當時傳入的只有牛頭,可能當時百姓感覺一個人當差太辛苦了,所以又按照自己的想像加入了馬面的形象,但是也有記載說馬面就是馬面羅剎,同樣來自佛家,佛教卻有馬面明王一說,是觀音的化身,與馬面的鬼差形象相差甚遠。
在相關佛教經書中有對牛頭馬面的介紹,牛頭又叫阿傍、阿防,《五苦章句經 》說,"獄卒名阿傍,牛頭人手,兩腳牛蹄,力壯排山,持鋼鐵釵。"馬面又叫馬頭羅剎,"羅剎"為惡鬼,故馬頭羅剎即馬頭鬼,形象為馬頭人身,與牛頭是老搭檔。這些描述可見牛頭馬面形象是兇狠的,當然也也符合佛教關於阿鼻地獄的描述,與道教的陰曹地府也是有差別,牛頭馬面與黑白無常的形象也有了很大的差異。
雖然是作為佛教背景傳入的形象,但是幾乎在寺院中看不到牛頭馬面的出現,反而在道教的道觀中卻能見到,可以看出牛頭馬面的形象被道教文化吸收消化,賦予了新的使命與故事。
黑白無常
黑白無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對神祗,也是最有名的鬼差,此二神手執腳鐐手銬,專職緝拿鬼魂、協助賞善罰惡,也常為閻羅王、城隍、東嶽大帝等冥界神明的部將。黑白無常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是有原型記載的,而且我們都不能發現黑白無常每位頭上都帶著一個高高的帽子,上面還都寫著字,長長的舌頭伸出甚是嚇人,小的時候看到這樣的影視形象就會想,這麼長的舌頭說話還不收影響也是有趣。
其實黑白無常在分工上面還是有所不同的,白無常原型叫謝必安,身體陽氣重,時常滿面笑容,身材高瘦,面色慘白,口吐長舌,其頭上官帽寫有"一見生財"四字,予感謝並對恭敬神明之人以好運,尊之曰"活無常","白爺"等,對男性吸其陰魂,對女性散其陰魄。黑無常名為範無救,身體陰氣重,面容兇悍,身寬體胖,個小面黑,官帽上寫有"天下太平"四字,意為對違抗法令身負罪過者一概無赦,尊之曰"矮爺"或"黑爺",對女性吸其陽魂,對男性散其陽魄。這樣的形象確實比較符合道教的傳統文化,即使是鬼差也有好的象徵與寓意,到時讓人多了不小的安心,到不想牛頭馬面拿著生冷的武器。
這便是我們熟知的牛頭馬面與黑白無常,這是道教、佛教文化的人物形象的體現,也是人們對未知事物的大膽的猜測與想像,古老人民智慧的結晶,當然對於這兩種形象小編還是比較傾向於中國元素多一點的黑白無常,一句「黑爺」與「白爺」京腔都出來了,我們尊重科學的同時也要傳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