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王」別稱閻羅王、閻王爺、閻魔王,是我國神話中掌管人間地獄的最高行政長官。
有句話叫做「閻王叫你三更死,無人留你到五更」,可見閻王爺權力很大,說一不二。
老子在創建道教時,把印度神話中的「閻魔羅王」的原型兼收並蓄創建了「閻王」這一形象。
換言之,「閻王爺」這個稱呼由來已久,可追溯到春秋戰國之前。
道教賦予閻王爺的職責是掌管人間生靈的「陽壽」和「陰壽」,又稱鬼王。《西遊記》中說他擁有一本生死簿,看看誰的死期到了,就派黑白無常和牛頭馬面去追索。
閻王爺具有雙重身份,既是鬼,又是神。在天庭中有他的神位,但辦公地點卻在暗無天日的陰曹地府。
閻王爺的職權範圍還是有一定限制的,沒有在冊的孤魂野鬼不屬於他管轄,天庭在冊的正仙也不在他的管轄範圍之內。
但有個例外,比如孫悟空。老孫的名字在生死簿上,但他的能力大,把生死簿隨意塗改,老孫賦予了自己長生不老的權力,閻王爺對他無可奈何,也就睜一眼閉一眼了。
在閻王爺的管轄之內,全是一些在人間做惡死去的惡鬼。行善的好人直接可以上天堂。直白的說,閻王爺就是懲罰這些惡鬼的皇帝。
要制裁這些惡鬼,他的手下長得比這些惡鬼還要可怖,這樣才能起到威攝作用,比如鬼判官,黑白無常,牛頭馬面、鍾馗等人。
那麼誰是閻王爺呢?
民間傳說至少有4個人做過閻王爺,分別是隋初大將韓擒虎,他曾在隋朝統一時,親率人馬滅了南陳立下了不世之功。
第二個是宋真宗時的宰相寇準,寇準是個清官,曾經審過潘楊案。
第三個是北宋名臣範仲淹,他曾寫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也是一個清官。
第四個是大名鼎鼎的包青天包拯,據說包拯日審陽間、夜審陰間案,是個大公無私的閻王爺。據說現在的閻王爺依然是包拯,他是任期最長的一個,但願包大人一直連任下去。
孟婆是閻王爺的手下,自從有了閻王爺就出現了孟婆。
老孟最初是天界的一個散官,後來她看到陰間地府有許多恩怨無法化解,於是主動要求調到了閻王爺身邊。
閻王爺很歡迎,對老孟說:「你長得挺溫柔善良的,去「政工科」上班去吧,勸勸那些想不開的鬼,過去的事翻篇了,都別想不開,帶著怨氣投胎,社會還是不和諧」。孟婆點點頭,有種說道:「領導所言極是。」
孟婆說幹就幹,於是就在陰曹地府的「忘川河」邊兒,「奈何橋」的橋頭上立了一口大鍋,將人間的恩怨、愛恨、情感等諸多情緒放到鍋裡用火熬,最後熬出了一鍋「孟婆湯」,也叫「忘情水」。
凡是從她這裡經過的靈魂,只要喝下孟婆湯就會忘記前世的愛恨情仇,帶著一種愉悅的心情走入下一個輪迴。
講真孟婆的工作很有現實意義,她告訴眾生要放下恩怨。
比如說因情仇互殺的冤魂,如果還記得那麼清楚,轉世後還還掐就影響社會穩定了,喝了忘情水就不同了,不記得過去發生過什麼,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黑白無常」是閻王爺的手下,和孟婆一樣在陰曹地府上班。不過工作性質不同,孟婆是做政治思想工作的,黑白無常相當於執行人員。
「黑白無常」指的是兩個神——黑無常和白無常。他倆是手執鐵鏈專門執行緝拿鬼魂的神。
「白無常」名叫謝必安,屬陽。他身材高瘦,臉色慘白,口吐長舌,面帶微笑。他的名字很有意思,謝必安,意思是說對所有遵守紀律的人表示尊重,他的官帽上寫著「一見生財」四個字(也有說寫著「你可來了」四字)。人們尊之為「白無常、白爺、七爺」等稱呼。
「黑無常」名叫範無救,屬陰。他長得和白無常恰好相反,面容兇悍,是個小挫胖子。他的官帽上寫著「天下太平」四個字(也有說寫著:「正在捉你」四字)。意思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違法犯罪的鬼魂。人們尊之為為黑爺、八爺或矮爺。
為何黑白無常又稱為八爺和七爺呢?原來他倆的地位排在文判官、武判官、牛頭、馬面、枷爺、鎖爺之後,排在第七和第八位,故有白無常為七爺,黑無常為八爺之說。
黑白無常不僅僅是閻王爺的手下,還有傳說他倆也是城隍爺和東嶽大帝等冥界神靈的手下,二人出現的很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之前。老子創建道教從太極陰陽圖悟出「黑白無常」二位神人,在之後逐漸完善。
結語:閻王爺、孟婆、黑白無常都是道教勸人向善的產物,只要行善積德,死後沒有神人為難你,反而對你尊敬有加。從今天起,千萬不要「善小而不為,惡小而為之」,莫道暗處無人知,舉頭三尺有神明。
文/秉燭讀夏秋